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呢?現代研究認為,大約138億年之前,一顆炙熱無比的奇點爆炸,在這個瞬間,宇宙也出現了。從宇宙誕生至今,宇宙一直都在不斷膨脹,宇宙中也不斷有舊的天體老去、新的天體出現,那麼,你知道宇宙中最初的天體是什麼嗎?
宇宙中的第一批居民
雖然如今的宇宙看起來非常精彩,但事實上,當宇宙剛出現,宇宙中什麼都沒有,後來,氫元素和氦元素聚集成的氣體雲中,孕育出了宇宙中的第一批居民——第一代恆星。
第一代恆星普遍都是「大質量」,這意味著它們的壽命都是非常短暫的,我們知道,現代科學研究認為,恆星的質量越大,壽命就越短,比方說太陽作為一顆質量較小的恆星,它的壽命可以達到100億年左右,但是大質量的恆星壽命,則普遍在數百萬年到一億年之間。
可以說,第一代恆星從出生開始,就在經歷「生死時速」,當生命走到尾聲的時候,第一代恆星紛紛發生超新星爆發,這個時候,大量的物質、塵埃、重元素等紛紛被拋射到宇宙之中,於是,宇宙中的物質元素也開始豐富了起來。
可以說,是宇宙中的第一批居民「自我奉獻」,才讓後來各種天體有機會孕育而生,前段時間的一項觀測研究,也印證了這個猜想。
遠古星系充滿大量塵埃和重元素
前些日,一個國際科研小組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通過大量觀測數據分析,他們發現,在遠離地球的遠古星系中,大約有20%的遠古星系中,恆星發出的紫外線光芒,都被大量的塵埃和重元素所取代了。
這些星系普遍都來自於130億年之前,它們也都是宇宙早期的居民,不過,根據現有的宇宙理論,宇宙早期是不支持塵埃和重元素出現的,那麼,如果人類現有的宇宙理論沒有被顛覆,則意味著這些遠古星系都是第一代恆星的後代,它們中的塵埃和重元素,也都來自於第一代恆星超新星爆發後釋放出來的能量。
研究者表示,早期宇宙中第一代恆星、第二代恆星的誕生、死亡,都會讓宇宙中的物質元素越來越豐富,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第一代恆星,所以,究竟第一代恆星是何時出現的,還需要進一步推敲。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一顆恆星,是來自於136億年前的SM 0313,但是從宇宙理論來看,第一代恆星中因為沒有重元素,所以金屬豐度是極低的,但是SM 0313中的金屬豐度卻明顯超標。
有觀點認為,如果SM 0313的觀測結果沒有錯,那麼往前推算的話,從恆星的演化周期來看,第一代恆星可能在宇宙誕生後的數千萬年時間裡,就已經出現了,至少會是137億年之前的事。這真的是太神奇了,希望科學家可以早日找到第一代恆星,為人類揭開宇宙中的各種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