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楚死了,中國人民又少了一位有魅力的老朋友

2021-01-19 新周刊


菲德爾·卡斯楚的經典形象。


卡斯楚的一生是極具魅力的一生,但他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形象、氣質和語言上。他說「我終將離去,但理想不朽」,但在他治下的古巴卻不是理想中的樂土。


文/蔣廷熙


昨天,90歲的卡斯楚死了。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我們又少了一位老朋友;從世界範圍看,這是二戰之後的共產主義革命浪潮最後一位辭世的主要領袖人物。套用一句俗語,一個時代結束了。


卡斯楚說:我們必須告訴拉丁美洲和全世界的兄弟們,古巴人民必將取得勝利……但在革命勝利後,為何有100萬古巴人偷渡去了美國?


卡斯楚說:我終將離去,但理想不朽……但他將權力交給了自己的弟弟,他的理想主義到了這裡看起來有點笑話。


卡斯楚據說是有魅力的領袖,他與他的同伴切·格瓦拉為青年們塑造了一種為了自由,為了理想貢獻終身的魅力光環,但在他治下的古巴,卻遠遠不是理想中的樂土。



古巴人千方百計偷渡美國。


卡斯楚曾經因為起義坐了一年牢


「他是條漢子——身材強壯,六英尺多高,紫銅色皮膚,臉龐寬闊,鬍子濃密,穿著一身橄欖綠軍服,挎著一支他引以為豪的裝有瞄準鏡的步槍。」這種極富魅力的形象,通過《紐約時報》記者的筆端散播到世界,卡斯楚的這幅經典打扮,也成為了20世紀的一個重要符號風靡全世界。


「作為一個地主的兒子,又在教會學校受了教育,在進大學時我除了反叛和直率的天性外一無所有。」卡斯楚在1976年告訴美國記者。他一直坦言自己在18歲時還是一個政治上的文盲,是在某個特殊時期產生了一種特別的天職感。


特殊時期,便是卡斯楚入學古巴的學生運動中心——哈瓦那大學,他出於愛辯論的興趣選擇了法律系,在大學期間,他就展露出超凡的鼓動能力和組織能力,成為學校左翼組織的領袖。


畢業後卡斯楚先是當了律師,然後想從政競選議員。但1952年,古巴前總統、參議員、掌控軍隊者巴蒂斯塔通過政變再次上臺。他宣布解散議會,廢除1940年以來的憲法,對政黨政治和街頭運動加強控制。


古巴民眾起初對這場政變並不在意,因為巴蒂斯塔在曾經的總統任期內政績不錯,被他推翻的文官政府腐敗低效。



卡斯楚革命前,哈瓦那曾經被稱為「拉美的拉斯維加斯」,燈紅酒綠,名流匯聚。


卡斯楚的從政夢破滅了,他認定是巴蒂斯塔的政變粉碎了他的議會道路設想,只好用暴力手段。


1953年7月24日,卡斯楚在老家奧利安特省省府聖地牙哥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起義,目標是佔領蒙卡塔兵營並搶奪軍火庫。200餘人的起義軍就是烏合之眾,很快就被政府軍打散了。卡斯楚見勢不妙就下令撤退,戰鬥很快就結束。隨後,卡斯楚的隊伍分散隱蔽,軍隊對其進行大搜捕,在山裡抓到了卡斯楚。


9月21日,古巴政府在聖地牙哥對卡斯楚進行庭審,國內外的記者擠滿了法庭,這反而成為卡斯楚表現的最佳機會。他的辯護詞《歷史將宣布我無罪》日後經修改出版,成為黨的重要文獻。卡斯楚被判處15年徒刑,獄中的物質待遇還不錯,讀書也不受限制,只關了一年多就遇巴蒂斯塔在總統大選後進行的特赦而獲釋。


在墨西哥輾轉了一段時間後,卡斯楚找上了寄居美國的前總統皮略奧,藉助皮略奧的資金,卡斯楚建立起了「七·二六運動」組織(紀念攻打蒙卡塔兵營)。1956年11月,卡斯楚發表了《「七·二六運動」宣言》,當時並沒有提及馬列主義,而是凸顯民主、民族主義、社會正義。


1956年11月24日夜晚,在墨西哥東海岸的圖克斯潘,卡斯楚帶領81人登上「瑪格拉」號遊艇。此時他自封少校,此後少校軍銜在很長時間裡是古巴軍隊的最高軍銜。



現在古巴給人的主要印象之一,是貧窮和落後。


古巴革命就是一場公關事件


82人上岸後不久即被政府軍擊潰,殘部進入馬艾特臘山。政府的管治基本沒擴及到這山區,卡斯楚募到了很多赤貧如洗的農民。


卡斯楚的日子並不好過,貧瘠的山區無法提供足夠的給養,同時有政府軍的圍剿。卡斯楚靠城市地區偷偷輸入的給養度日,同時跟政府軍周旋,期間沒有發生上規模的戰鬥。


其實,整場古巴革命期間也沒有發生像樣的戰鬥。反抗軍一方最大的損失是城市暴動中的反政府分子,卡斯楚一方損失最大的戰鬥是粉碎1958政府軍的夏季攻勢,是役損失40多人。


歷史學家保羅·詹森說:「古巴之戰是一場公共關係戰,是在紐約和華盛頓打響的。」格瓦拉在革命成功後也承認:「外國記者的在場,尤其是美國記者的在場,對我們來說比一場軍事勝利都要重要。」


卡斯楚請《紐約時報》記者赫伯特·馬修斯來山裡採訪他,馬修斯為卡斯楚著迷。這是卡斯楚第一次以光輝形象出現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傳媒上,而且是連載了幾個周末特刊,報紙付印後引起了大轟動。


馬修斯的成功,使搶新聞激烈的美國、歐洲和拉美國家的媒體爭先恐後採訪卡斯楚。1957年5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出了對他的電視專訪,影響很大;該記者羅伯特·泰伯成為了卡斯楚的粉絲,在古巴革命成功後前往古巴居住,專門寫反美和讚美古巴的文章。



《紐約時報》記者赫伯特·馬修斯成為了卡斯楚在西方的發言人。


古巴革命後的政權變化,讓馬修斯飽受批評。當時有一幅著名的諷刺漫畫:卡斯楚坐在古巴地圖上,有《紐約時報》求職廣告格式的文字「我通過《紐約時報》找到了工作」。


在《紐約時報》的庇護下,卡斯楚獲益匪淺。美國傳媒界的輿論影響到政府,國務院和中情局裡的主流觀點是支持民主鬥士卡斯楚。


1958年3月,美國開始對巴蒂斯塔政府實行武器禁運,但美國卻縱容反抗軍的武器走私,甚至為反抗軍提供了些武器。1959年1月1日,內外交困的巴蒂斯塔終於下臺,最高法院大法官接任臨時總統。此時卡斯楚的七·二六運動組織是反巴蒂斯塔陣營中的重要一員,他本人任聯盟革命武裝的總司令。


1月8日,卡斯楚的軍隊進入哈瓦那,這一天全城沸騰,軍隊的入城儀式在日後通過電視為全世界人民熟悉。卡斯楚當天發表講話,重審七·二六運動的精神,並宣布只有七·二六武裝是古巴唯一合法的軍隊。臺下人群為卡斯楚而歡悅不已。


很快地,革命聯盟內爆發種種矛盾。但由於卡斯楚手握唯一的武裝力量(軍隊和警察),他逐漸削平了七·二六之外的其餘勢力。


冷戰時期小國要生存,必須在美蘇之間二選一,卡斯楚選擇了跟蘇聯合作。1961年4月爆發了豬玀灣事件,中情局組織的蹩腳進攻以慘敗收場,這促使古巴全面倒向蘇聯,卡斯楚也借緊急狀況大行鎮壓反對派。


中情局在秘密軍事行動失敗後,策劃了幾百種行刺卡斯楚的方案,多數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當然無一成功,但這一切反而成為了卡斯楚神話的一部分——他是不死之身。


美國策划過多次刺殺卡斯楚的方案,但無一成功。


一位世界知名的革命英雄是怎樣造就的?


對抗美帝的英姿,使卡斯楚的個人崇拜在國民中迅速建立、鞏固,「菲德爾」字樣和他的大小照片布滿了古巴城鎮各角落。從1960年代起,寫有卡斯楚言論的標語牌在古巴各地如雨後春筍般立起。


魅力領袖卡斯楚特別愛指揮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同時制定條條框框的計劃,還試圖在精神上重新打造古巴人民,也就是提高大家的革命覺悟。


古巴的最大產業是甘蔗種植和製糖。1965年卡斯楚第一次制定產糖指標600萬噸,居然完成了。從此以後每年都有指標,但完成量都不理想。政府為此動員大批城鎮人員下鄉勞動,工人下鄉短期務農後由他們的妻子來頂替工廠崗位。


1968年初,古巴發動「革命攻勢」。首先卡斯楚在電視上挖出反黨集團,然後在電視上宣布取締小販,「我們到底是要建設社會主義,還是要發展攤販呢?」他反問觀眾。與此同步,古巴取締了城市裡的私有制。



1972年的哈瓦那,不再是一個繁華的資本主義都市。


在這場預熱活動後,卡斯楚依然回到了「塑造新人」問題上。非常典型的一幕場景是:為了迎接甘蔗收穫期,勞動成員進行軍事化編組並制定戰鬥計劃,戰鬥警報拉響後,無數男人登上卡車下農村,廣播組來到砍伐甘蔗的前線,不斷播報最新戰況。為了配合這一幕,很多單位都關門以節省人力。


革命攻勢的直接目標是1970年年度產糖量1千萬噸,但仍以失敗告終。卡斯楚的對策是制定了《反勞動逃避法》,以消滅社會寄生蟲的成功來代替糖產量的失敗。


但這不影響這位終日口叼雪茄,手戴兩塊勞力士的大鬍子領導人風靡世界。古巴和美國交惡後,讚譽卡斯楚的接力棒被西方社會的作家、哲學家們接過去,左派知識分子成為了古巴新政府的鐵哥們。他們的盛情讚譽飄滿在國際社會中,一直維持到1980年代初。



哈瓦那殘破的舊城。


被稱為「海明威第二」的美國作家諾曼·梅勒稱讚卡斯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世界上湧現的第一個最偉大的英雄」。


美國嬉皮士、反戰運動的領袖艾比·霍夫曼形容卡斯楚站立的樣子「他像一根勃起的巨大生殖器,在他筆直站立時,人群立即就起了變化」。


美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保羅·斯威齊說卡斯楚是熱心的人道主義者,知識淵博,讓人想到了社會主義和基督教之間的聯繫,說話溫柔、羞澀而敏感,經歷充沛、英俊、隨和、不墨守成規、爽朗、有人情味、特別平易近人。


法國哲學家薩特專程來古巴並為此著迷,寫了大量的讚美文字。


只是他們對那100萬冒著生命危險投奔怒海,偷渡美帝的古巴人民視而不見。



2011年,菲德爾·卡斯楚的弟弟勞爾·卡斯楚就任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人之已死,蓋棺定論,必須承認卡斯楚的一生是極具魅力的一生,他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形象、氣質和語言上,比如「我終將離去,但理想不朽」……他的弟弟勞爾·卡斯楚接過哥哥的槍,繼續為古巴人民謀求幸福與理想。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賞小新幾個軟妹幣給新周貓買罐頭唄?



相關焦點

  • 卡斯楚:革命巨星之死和舊時代的逝去
    卡斯楚和切格瓦拉打了兩年遊擊戰,奇蹟般地擊垮了腐敗的巴蒂斯塔政府,登上寶座。中國的讀者們很容易把這段神奇的歷史和國共內戰對比,但是這個巴蒂斯塔的實力和古巴的重要性實在要比蔣委員長和中國要弱的多的多。事實上卡斯楚的軍事履歷上並沒有那種揮斥方遒的大軍事手筆,都是定點刺殺和叢林魂鬥羅一般的遊擊戰。
  • 反美鬥士卡扎菲,為何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前天,龍馬君寫了篇關於反美鬥士卡扎菲的圖文,有位讀者老爺提到卡扎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龍馬君在評論區否定了這一說法,好多讀者老爺不贊成,要求龍馬君拿出證據。卡扎菲是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一點都不重要。讀者老爺要求龍馬君作說明,這非常重要。
  • 傅高義去世 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傅高義去世,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中國(研究)上的智慧和見解不僅對該領域研究者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對世界而言也是如此。」崔天凱繼續寫道:「我認識傅高義教授很長時間了,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我相信他的思想和奉獻將始終影響我們。
  • 卡斯楚走了,是反美神話的終結,還是美國毀滅的前兆?
    他是美國的老冤家,卻是中國的老朋友。局座說,卡斯楚締造的古巴像鋼鐵一樣堅強,對中國卻像春天般的溫暖。古巴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拉美國家。提到老卡,在咱中國六十年代,有一首人盡皆知的歌謠裡是這麼唱的:要古巴,不要美國佬。 大約十年前,局座交流訪問去了古巴。
  • 卡斯楚家族與古巴
    摘要:中國的文化因素在古巴相當普遍,影響相當廣泛,從老百姓的習慣和習俗上,特別是飲食上,都能體現出中國的文化因素。古巴人常說他們現在的文明有三種成分:歐洲文化、非洲文化和中國文化。古巴在西半球,屬於拉丁美洲。
  •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很多,但絕不是雙標的崔娃
    不知從啥時候開始,媒體開始熱衷於尋找「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天安門前慢跑的扎克伯格可以是老朋友,在胡同裡吃炒肝的拜登也可以是老朋友,甚至一場脫口秀直播裡,一個主持人難得公允地講了幾句中國的好話,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 懟川普、誇中國,這個美國Rapper成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最近,我們中國人民老朋友的名單裡,又多了一位年輕的「小品演員」:卡迪碧Cardi B。如果你打開微博,搜索卡迪碧,就會出現「卡迪碧2020考研政治86分」、「卡迪碧閉眼默寫出師表」、「卡迪碧 戰狼3女主」等等相關衍生的搜索:
  • 外交部:中韓互為近鄰 樸槿惠是中國人民老朋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韓國總統樸槿惠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多年來致力於促進中韓友好合作,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回答中方是否視樸槿惠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時,華春瑩說,樸槿惠總統將於27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屆時她將與中方領導人會見、會談,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 卡斯楚訪問中國:穿標誌性綠軍裝登長城,深情瞻仰毛主席的遺容
    儘管卡斯楚多中國很嚮往,但是直到1995年才正式訪問中國,此後他於2003年再次訪問中國。在2003年訪問中國期間,卡斯楚在訪問結束的記者會上動情地說道:「在古巴極度困難的特殊時期,在幾乎沒有人相信古巴革命可以繼續的時候,中國和越南始終是古巴最好的朋友。
  • 「運動員」卡斯楚
    作為一名體育迷和棒球迷,卡斯楚和這項運動的情緣延續一生。1945年,卡斯楚帶著「優秀運動員」稱號和「一直熱心驕傲地捍衛學校榮譽的正直運動家」的畢業評語,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哈瓦那大學就讀法律系。卡斯楚的一位同學Stigfredo Medina曾回憶說,當年卡斯楚能投出很棒的外角曲球,以及可以剛好低到膝蓋的變化球。
  • 懟川普、表白中國,這個美國女rapper成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最近,我們中國人民老朋友的名單裡,又多了一位年輕的「小品演員」:卡迪碧Cardi B。網絡情緣一線牽,美國狠人卡姐和中國人民的深厚友誼就此開始建立起來。卡姐炫耀自己登上中國新聞又一次上了熱搜,卡姐表達了自己對中國人民的熱愛之後,一顆紅心向中國。同時希望能夠跟中國的義烏假髮商聯繫上:姐的假髮希望你們能夠承包!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悼念傅高義: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布數條推特,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ErzaVogel)的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大使在推特上說:「知道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馬拉度納,他找卡斯楚去了
    馬拉度納和卡斯楚,他們生前就意氣相投,彼此欣賞。最終,命運又安排他們在同一天離開。馬拉度納和卡斯楚互相欽佩,互為摯友,這種感情無與倫比。馬拉度納把「卡斯楚」刻在他的身體上,烙在皮膚上,深深地印在他的左腳上,那在球場上行雲流水、書寫無數傳奇的左腳上!卡斯楚也將馬拉度納常記心間,時刻掛念。
  • 90歲的卡斯楚走了,他的故事比色戒還傳奇
    這個硬漢一身明星氣,對女人的魅力無窮。估計所有男人理想中自己的模樣,就是他這樣。這就是傳說中自帶光環的不死鳥。這只不死鳥氣場強大,吸引女人,卻不可能跟哪個女人能長久在一起。他23歲就跟富家女米爾塔結婚,女方年輕美貌,給他生了個兒子。但他不愛在小家庭呆著,一邊當律師一邊想競選議員上位,但當時的領導人巴蒂斯塔為了坐穩位子,連國會選舉也取消,認了美國當爸爸。
  • 「古巴硬漢」卡斯楚:躲過美國600餘次刺殺,90歲時辭世
    《病牛》有言: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在很多個國家的歷史上,都曾出現過領導人被暗害的情況,而曾有這樣一位領導人,他卻成為了許多人羨慕的對象。據了解,他被稱為是「古巴硬漢」,曾躲過美國六百多次的刺殺,而他的壽命也長達九十年。那麼,這位「古巴硬漢」究竟何許人也?在從政的過程中,他又是如何躲過多次暗殺的呢?
  • 特搞第六期:中國人民的外國「老朋友」:越熟越過氣?-搜狐娛樂
    【PART1】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都有誰?           ——從「友誼大使」到「山賊天后」
  • 53年後,終於解開了格瓦拉出走古巴離開卡斯楚的真相
    「不要問篝火該不該燃燒,先問寒冷、黑暗還在不在;不要問子彈該不該上膛,先問壓迫、剝削還在不在;不要問正義事業有沒有明天,先問人間不平今天還在不在。」—切·格瓦拉 他一生短暫,卻把一生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人民解放運動,他曾一度擔任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和黨的領導等職務,後來為了追求更高的革命理想,他放棄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轉而投入到世界人民的解放運動中,他被西方稱為「共產主義的堂·吉訶德」,「紅色羅賓漢」的人就是切·格瓦拉。
  • 我所知道的卡斯楚和古巴
    卡斯楚問我:渡江戰役三個前線指揮部在哪兒中國與古巴關係有過幾個不同時期。1960年,整個美洲,古巴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和中國建交的國家。一直到1970年,美洲才有第二個和中國建交的國家。「文革」期間,中蘇爭議加劇,古巴比較支持蘇聯,中古關係冷淡。
  • 卡斯楚與11位美國總統"不得不說"的往事
    又一位人類歷史上的巨星隕落!美聯社援引古巴國營電視臺的消息稱,古巴現任總統勞爾·卡斯楚宣布了這則消息,並表示,卡斯楚的遺體將遵循其生前意願火化。1926年8月13日,菲德爾•卡斯楚出生於一個種植園主家庭。
  • 老照片 世界著名攝影師鏡頭下的古巴領導人卡斯楚
    怒目圓瞪,這個樣子的卡斯楚,你肯定沒見過吧? 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生於1926年8月13日,從1953年開始,他領導古巴人民武裝起義,反對當時的古巴巴蒂斯塔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