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楚:革命巨星之死和舊時代的逝去

2021-01-19 X博士


2016年11月25日,二十世紀世界革命最後一個傳奇人物菲德爾·卡斯楚去世了。他是個複雜的傳奇,一個萬眾矚目的武裝革命偶像,一個暗殺在他身上無效的硬漢,一個敢於玩弄手腕的博弈者,一個在複雜大國夾縫中生存的實用主義者。


一  搖滾巨星一般的革命偶像

1953年,作為大農場主的兒子、法學博士,27歲的卡斯楚卻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將武裝推翻政府作為自己的事業。

1956年,卡斯楚率領82名成員乘坐小艇從墨西哥出發返回古巴再次發動革命,一上岸就遭到巴蒂斯塔軍隊的襲擊,只有12人活了下來。卡斯楚和切格瓦拉打了兩年遊擊戰,奇蹟般地擊垮了腐敗的巴蒂斯塔政府,登上寶座。中國的讀者們很容易把這段神奇的歷史和國共內戰對比,但是這個巴蒂斯塔的實力和古巴的重要性實在要比蔣委員長和中國要弱的多的多。事實上卡斯楚的軍事履歷上並沒有那種揮斥方遒的大軍事手筆,都是定點刺殺和叢林魂鬥羅一般的遊擊戰。

戰鬥中的卡斯楚,照片下方的年輕人是他的弟弟勞爾,現在的古巴大當家

其實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在完全倒向蘇聯之前,古巴革命本身並不是一件影響力很大的事情。不管是基辛格、尼克森,還是霍布斯鮑姆,在他們的回憶和專作中都沒有專門提過卡斯楚、格瓦拉和古巴革命的勝利。

卡斯楚和切格瓦拉之所以成為全球人所皆知的傳奇,像搖滾巨星一樣受人追捧,其實和他們的形象、性格甚至年齡有很大的因素。主要有四點。

首先是大無畏的革命狂戰士形象,不管是卡斯楚兄弟、切格瓦拉還是Camilo Cienfuego(古巴革命的早逝猛將)都是親自持槍上陣的猛將。而且都是一水的貝雷帽、綠軍裝、大鬍子、抽雪茄、背輕機槍的形象,這種刀槍不入、不怕死的革命形象,被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塑造成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最著名的戰神的形象。以至於到了1980年代,日本遊戲廠商還以卡斯楚和格瓦拉的形象開發了一款《古巴戰士》的射擊遊戲,風靡中國。


卡斯楚和猛將Camilo Cienfuego在革命年代


snk的街機遊戲:《古巴戰士》,1p是格瓦拉,2p是卡斯楚,詳細看今日的次條詳解。


二是年齡。古巴革命勝利時,整個領導團隊的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恨不得就跟個大學生創業團隊似的,就正如現在扎克伯格是這個創業時代的偶像一樣,卡斯楚們就是那個革命時代毫無疑問的青年偶像。當初薩特就反覆感嘆道:古巴革命的領導人是那麼年輕、充滿朝氣。


卡斯楚解放古巴時才33歲,是革命史中掌權最年輕的領袖。

三是個人性格和外形。不同於歐洲和亞洲的統治者,卡斯楚的身上有那種屬於拉丁美洲特有的活力和熱情。而且卡斯楚從小就是大帥哥,萬人迷,在革命傳播學中,帥和親和度是一門暗藏但不可或缺的要素,這給卡斯楚的外交活動加了很多分。

年輕時的卡斯楚是典型偶像言情劇中貴公子的形象,愛好運動


愛好棒球

第四,高超的演講能力也是卡斯楚的一大特點,至今聯合國大會上演講時間最長的記錄仍然在他的名下保存著。卡斯楚不是那種喜歡坐在辦公室發號施令的領導人,他喜歡直接面對事情,直接面對民眾,大鳴大放大演講。1960年,薩特訪問古巴,他親眼目睹了一場卡斯楚對十萬群眾的演講,薩特是這樣評論卡斯楚的演講的:「古巴革命塑造新人的事業竟如此成功,甚至改變了人的生理需要,徵服了睡眠、休息和自我。」

卡斯楚在演講

在二十世紀世界革命的浪潮中,真刀真槍的幹固然是重要的一部分,左翼文化的塑造和再傳播更是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此卡斯楚成了自由、抗爭、革命多重符號加身的偶像,成為了左派知識分子和社會運動領袖膜拜的對象,在他們的眼中,這個形象半優雅半狂野、高大帥氣的革命領袖人物簡直是一個畫中的人物。在六十年代,大一批著名知識分子來到古巴,以結識卡斯楚這樣的英雄好漢為榮。


波伏娃、薩特和卡斯楚


馬爾克斯和卡斯楚


馬爾科姆X和卡斯楚


二  卡斯楚和格瓦拉:神話戰友的分合

說到卡斯楚,總是繞不開另外一個人——切·格瓦拉。這位阿根廷革命者在墨西哥認識了正在那裡流亡的卡斯楚,兩人一拍即合,隨即成為了最好的朋友和戰友。

隨著古巴革命的成功,貝雷帽、綠軍裝、大鬍子、雪茄、遊擊隊,成為了六十年代革命青年偶像的標配。切·格瓦拉和卡斯楚也成為了自馬克思和恩格斯之後最著名的偶像級革命戰友。


格瓦拉和卡斯楚

然而,古巴革命勝利之後,在面臨是否需要繼續革命的問題上,兩位親密的戰友終究還是出現了分歧。

切格瓦拉本質上是個理想主義者、詩人、狂戰士,是個以四海為家的不斷革命者。而卡斯楚則是法學博士出身,他的行為指南更偏向理性和實用主義。卡斯楚在革命勝利之後,把格瓦拉安排在國家銀行、工業部這樣的「肥差」上,意思很明白,信任這個兄弟,把革命果實交給他保管、分配。但是格瓦拉並不是個能在家裡坐得住的建設者。總之,卡斯楚的立足點是在古巴,而切格瓦拉則是個放眼世界的主,古巴的這一片小天地不夠他施展的。

在南美,在非洲,格瓦拉代表的古巴革命輸出力量無所不在,這也讓他在六十年代的革命浪潮中,風頭逐漸蓋過了曾經的戰友卡斯楚。因為他是個純粹的革命家(正如周恩來批評切格瓦拉的話所說:「盲動主義,脫離群眾」),而卡斯楚,現在看來則更像個實用主義的政治家。


格瓦拉成了我們這個時代最流行的革命符號

兩人最終的分手,更是這一理念衝突的最終表現。當時中蘇矛盾日益凸顯,卡斯楚開始還想在中蘇之間做調和工作,但在蘇聯的壓力之下,卡斯楚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全面倒向蘇聯,然而格瓦拉卻是一心認同中國領導人特別是毛澤東的主張,他還在公開場合批評蘇聯是「修正主義」,這讓卡斯楚感到十分的難堪。這些分歧讓格瓦拉離開了古巴,等到他的名字再次出現在古巴報紙上,已經是兩年之後犧牲在玻利維亞叢林中的噩耗。


格瓦拉與周恩來


最近公布的切·格瓦拉犧牲之後的彩色照片

格瓦拉和卡斯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沒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分手並不是像石達開和洪秀全式的分裂,更不是託洛茨基和史達林之間的血腥廝殺。如果非要想像,他們的分手更像是武俠小說裡的情節,一對摯友因為根本目標發生了分歧,漸行漸遠,其中並沒有那麼多利益和權力上的算計。從本質上說,這也是理想主義者和實用主義者的分歧。

格瓦拉死後一直被卡斯楚尊為古巴革命功勳,他的遺骨在運回古巴之後一直安放在哈瓦那的何塞·馬蒂紀念館內。1997年,在格瓦拉逝世三十周年的紀念日上,古巴國務委員會發出通知,確定當月11日至17日為國喪日,並決定將格瓦拉的遺骨以國葬的規格安葬在他生前戰鬥過的聖克拉拉。


聖克拉拉的切格瓦拉紀念碑


三  作為美國讎人的卡斯楚

人們習慣於想像,熱衷於想像,並且喜歡把自己超越現實的想像投射在政治人物身上。然而對於卡斯楚來說,僅僅從他與格瓦拉這個親密戰友的關係就能看出:他無疑是個不折不扣的實用主義者,而不是一個理想的革命家與空想家。但是換句話說,不是實用主義者的政治人物,能把國家治理好嗎?

作為一個地處險惡局勢的小國領導人,唯一能夠生存的技巧就是好看局勢、站好隊、周旋於大國之中。美國離古巴實在太近了,看看google地圖你就會發現,美國最南面離古巴只隔了100多公裡。在大國眼皮子底下,大國稍微吹口氣,古巴就有顛覆之患。地理上的因素,決定了古巴外交的核心問題就是和美國的關係。


剛剛掌權的卡斯楚也想和美國搞好關係,還專門跑到了美國求見美國總統。但是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特別不待見他,覺得他就是一踩了狗屎運上來的年輕土匪,美國稍稍動動小拇指就能搞死他,拒不接見卡斯楚。當時的副總統尼克森倒是和卡斯楚進行了約三個小時的會談,然而還是沒有和卡斯楚達成任何的協議。



1959年,卡斯楚北上美國,總統艾森豪拒絕見卡斯楚,派副總統尼克森接見,兩人的表情值得玩味

沒辦法,作為一個在大國眼皮子底下的小國領導人,卡斯楚不可能做到獨立自主,他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做美國的小弟,要麼做美國敵人的小弟,沒有第三條路可走。就這麼的,美國冷淡的態度讓卡斯楚決心另外找個靠山,於是他上了蘇聯人的船。


卡斯楚與赫魯雪夫

和蘇聯人的接觸,碰了白宮的底線,從這時起CIA開始策劃暗殺卡斯楚。據卡斯楚安全總管統計,美國人策劃了六百多次對卡斯楚的暗殺。其中包括槍擊、投毒、爆炸等等等。除了常規暗殺手段,CIA還用了很多無釐頭方式,比如製作爆炸棒球、爆炸椅子、在卡斯楚演講時下迷幻藥,好造謠這個革命領袖服用毒品,可謂殺人誅心。

CIA發現老卡愛潛水、釣魚,琢磨出來個天才點子,咱們把炸彈塞進貝殼裡等老卡遊過來一按不就得了嗎。後來研究發現,足夠炸死人的貝殼大小,至少得有一個沙發那麼大……此事作罷。


離成功刺殺卡斯楚最近的一次是他情人的暗殺。19歲的Marita Lorenz是老卡的小女友,她在懷了老卡的孩子後流產,開始對老卡由愛生恨。CIA見此是個行刺卡斯楚的好機會,於是派遣探員在她治療期間進行洗腦,她答應了。她想把毒藥藏在護膚品中,趁老卡睡覺時塞進他嘴裡,結果晚上拿出來一看,毒藥化了。

CIA暗殺了卡斯楚幾百次不成功,其實也不光是由於特務無能,而是因為卡斯楚方面反偵查的能力實在太高。要想不當一個短命的革命領袖,就必須把情報工作做到頂級的。正如列寧有捷爾任斯基,史達林有貝利亞,卡斯楚的情報頭領叫法比安,當時人們是這樣形如法比安的消息靈通的:在哈瓦那,你的菜還沒上來,法比安就知道你點了什麼。


法比安(fabian escalante),卡斯楚的情報專家,在古巴家喻戶曉。在古巴很多電影、電視劇中,他的形象作為英雄出現

當然,如果威脅僅僅是單向的,那就沒有傳奇可言了。卡斯楚對美國最大的威脅無疑就是「古巴飛彈危機」。當時赫魯雪夫說「要在美國的褲襠裡丟個刺蝟,看看有什麼反應」,於是就在古巴部署了核武器,沒想到的是這次美國的反應過度了。

甘迺迪政府認為這是美國生死存亡的時刻,絕不能退縮,所以就放了大招,全面封鎖了古巴附近的海域,還不惜與蘇聯開打核戰爭。赫魯雪夫那邊立刻就慫了,沒想到卡斯楚卻不依不饒,堅持部署核武器,他甚至說:他願意在一場核戰爭中死亡。


美軍飛機艦艇一起攔截運送飛彈的蘇聯貨輪

就這麼的在美國的眼皮子底下,古巴成了反美先鋒。雖然最後危機解除,但是美國與古巴的衝突卻並沒有結束。

美國一直指著古巴鼻子說他們國家沒人權、不自由。卡斯楚聰明啊,這種事不能反駁,反駁就落了下風了,你不說我們不自由嗎?1980年卡斯楚下令,開放古巴北部港口馬裡埃爾港,說誰想去美國我不攔著,誰愛去誰趕緊去。卡斯楚一下子玩了個大撒把,讓美國有點吃不住了,剛開始美國還硬著頭皮撐著,後來一看5個月內邁阿密跑過來15萬古巴人,實在撐不住了,開始派出海岸護衛隊攔人了。


1980,15萬古巴人搶灘登陸邁阿密

更狠的是,這15萬多人,其中20%的人是罪犯。這群兄弟到了邁阿密,直接使邁阿密成為了龍蛇混雜的江湖社會。現在遊戲中、電影中獨樹一幟的邁阿密黑幫文化都是從八十年代開始出現的。


1983年,阿爾帕西諾主演的《疤面煞星》就是經典的古巴黑幫分子在邁阿密打天下的故事



四 卡斯楚的晚年:尷尬的實用主義者

冷戰的結束、蘇聯的突然解體讓古巴有點手足無措。本來依靠經互會內的貿易,古巴的小日子還過得有模有樣,但這突如其來的地震還是給古巴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古巴的革命政權能成功的保留下來,卡斯楚的實用主義又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就像一個泥瓦匠、一個水管工,把那些已經破裂的、翻臉的、漏水的關係,一點一點修補起來,這可是個髒活累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善了與中國的關係。雖然現在卡斯楚被封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實從中古建交到九十年代初期,中古的友好交往歷史是一片空白。在中蘇論戰的高峰期,卡斯楚沒少點名批評中國和中國領導人。(具體在這略,微博裡面寫)

然而到1995年卡斯楚訪問中國時,他親自到毛主席紀念堂敬獻花圈,並且說他最愛讀的書就是毛澤東的《論持久戰》。2008年,他的傳記中文版在中國出版,在序言裡,他這樣寫道:「革命使兩國人民結成兄弟,肩並肩為社會主義而鬥爭。」當然,中國和古巴關係的轉暖也不能只說是卡斯楚單方面的意願,畢竟在現實的環境下,這有一種抱團取暖的需求在裡面。

卡斯楚在毛主席紀念堂

在國內,為了面對越來越嚴重的信仰危機,古巴在1991年正式通過黨內文件的形式認可黨員可以信教的問題,一方面解決了國內的宗教問題;另一方面古巴在國際上積極開展宗教外交,通過與國際宗教界的友好交流,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拓寬古巴的國際空間。

共產主義和宗教的關係曾經是水火不容,然而在卡斯楚的眼裡,形勢比人強,到了該作的時候,任何原則都是能夠妥協的。


2015,年邁的卡斯楚和教皇方濟各會面

終於,2014年12月,一則舉世震驚的消息出現在了全世界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上。美國與古巴宣布要建立外交關係!2016年3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到訪古巴,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雖然卡斯楚沒有會見歐巴馬,他也許還想保留自己作為二十世紀世界革命最後代言人的一絲尊嚴。然而誰都心知肚明,屬於卡斯楚的那個時代已經徹底逝去了。


歐巴馬到訪時哈瓦那街頭的景象


1953年,青年卡斯楚在接受敵人的審判時,曾作出這樣激昂的自白:

「至於我自己,我知道我在獄中將同任何人一樣備受折磨,獄中的生活充滿著卑怯的威脅和殘暴的拷打,但是我不怕,就像我不怕奪去了我70個兄弟的生命的可鄙的暴君的狂怒一樣。判決我吧!沒有關係。歷史將宣判我無罪。」

這是青年卡斯楚的豪情萬丈,當時27歲的他遠想不到自己的人生會這麼漫長,面對這麼多危局,使用過那麼多的策略和手段。面對那些密密麻麻紅色的、黑色的、灰色的事實,歷史無法輕易落槌,更無法做出一個確鑿的判詞。




長按關注

我們的slogan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相關焦點

  • 卡斯楚死了,中國人民又少了一位有魅力的老朋友
    卡斯楚的一生是極具魅力的一生,但他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形象、氣質和語言上。他說「我終將離去,但理想不朽」,但在他治下的古巴卻不是理想中的樂土。文/蔣廷熙昨天,90歲的卡斯楚死了。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我們又少了一位老朋友;從世界範圍看,這是二戰之後的共產主義革命浪潮最後一位辭世的主要領袖人物。套用一句俗語,一個時代結束了。卡斯楚說:我們必須告訴拉丁美洲和全世界的兄弟們,古巴人民必將取得勝利……但在革命勝利後,為何有100萬古巴人偷渡去了美國?
  • 和卡斯楚並肩作戰的切格瓦拉,為何被稱精神領袖
    他是拉丁美洲革命的失敗者,但他早已成為人們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切格瓦拉出生於拉丁美洲一個很有聲望的家庭。他的祖父是西班牙駐阿根廷的最後一任總督。1950年1月,格瓦拉開始了自己的拉美之旅。當他看到拉美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富人生活花天酒地,窮人生活家徒四壁的社會現實時,他的思維就開始發生變化。到了1953年,格瓦拉開始了第二次拉美之旅,他來到了拉丁美洲的瓜地馬拉。
  • 「運動員」卡斯楚
    作為拉丁美洲擁有奧運會獎牌數量最多的國家,古巴體育在卡斯楚的時代曾經盛極一時。棒球三度問鼎奧運冠軍,古巴女排更是一度實現奧運「三連冠」。而卡斯楚本人和棒球的故事,以及和球王馬拉度納的友誼更是成為體壇傳奇。「我雖為政治家,但童年、少年、青年時期我都是一名運動員。
  • 卡斯楚與11位美國總統"不得不說"的往事
    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楚於古巴時間25日晚上7時去世,享年90歲。又一位人類歷史上的巨星隕落!美聯社援引古巴國營電視臺的消息稱,古巴現任總統勞爾·卡斯楚宣布了這則消息,並表示,卡斯楚的遺體將遵循其生前意願火化。1926年8月13日,菲德爾•卡斯楚出生於一個種植園主家庭。
  • 卡斯楚家族與古巴
    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很多古巴人產生了維護國家獨立主權的意願和決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卡斯楚於1953年打響古巴革命的第一槍,開始武裝鬥爭,一直到1959年取得政權,建立了一個新型國家,也就是後來逐步在西半球建成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 卡斯楚走了,是反美神話的終結,還是美國毀滅的前兆?
    一代梟雄菲德爾·卡斯楚,古巴革命領袖,世界聞名的反美鬥士,他曾說過:「在美國被毀滅前,我是不會死的」。
  • 90歲的卡斯楚走了,他的故事比色戒還傳奇
    20世紀50年代,卡斯楚領導古巴革命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將古巴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據說他曾躲過美國中情局638次暗殺,這個「嚇不怕、壓不垮、打不倒的大鬍子」硬漢,身上的故事比電影還要傳奇。他的大菜是幹革命,在大學裡就帶人搞運動,被人攔截。他跳進大海,海裡鯊魚出沒,要是別人都玩完,他自己淡定遊了幾小時上岸回家。。。這就是傳說中自帶光環的不死鳥。這只不死鳥氣場強大,吸引女人,卻不可能跟哪個女人能長久在一起。他23歲就跟富家女米爾塔結婚,女方年輕美貌,給他生了個兒子。
  • 我所知道的卡斯楚和古巴
    我和他進行過很多次談話,每次談話的時間都比較長。他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從他的提問中,你可以感覺到他對世界形勢的關注和了解,對中國的關注和了解。我一到任,他就和我談了5個小時,從中國的遠古歷史到近代史,再到中國的革命歷程。他提了一個問題,真把我問住了。他問我:「你們解放軍渡江戰役有三個前線指揮部,這三個指揮部在哪裡?三個指揮員都是誰?」
  • 卡斯楚訪問中國:穿標誌性綠軍裝登長城,深情瞻仰毛主席的遺容
    1959年1月,古巴革命領袖卡斯楚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政權,自此開始了自己長達50多年的政治生涯。1960年9月28日,中國和古巴發表聯合公報,確認建交。卡斯楚擔任古巴最高領導人期間,對中國進行了詳細了解,最終下決心讓古巴走社會主義道路。
  • 馬拉度納200餘件遺物曝光,包括一封前古巴領導人卡斯楚的籤名信...
    馬拉度納200餘件遺物曝光,包括一封前古巴領導人卡斯楚的籤名信!在已經運抵阿根廷的這個貨櫃中,有超過200件老馬的遺物,其中最具價值的就是古巴革命領袖卡斯楚送給馬拉度納的一封籤名信,和著名的阿根廷搖滾巨星安德烈斯·卡拉馬羅送給他的籤名吉他。
  • B站的變化,算是動漫舊時代逝去嗎?
    我也是一點一點看到B站的變化,其實這沒什麼,因為年輕人只會越來越多,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從小就有理智的想法和完全正確的三觀,連大人也做不到,但是時間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其實曾經也有過那種時候,你就沒和童年小夥伴因為某個角色或者某個場景爭吵過嗎?
  • 老照片 世界著名攝影師鏡頭下的古巴領導人卡斯楚
    怒目圓瞪,這個樣子的卡斯楚,你肯定沒見過吧? 1959年,經過多年的鬥爭,卡斯楚率領遊擊隊員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取得了古巴革命的勝利。卡斯楚成為了古巴第一任最高領導人,被譽為「古巴國父」。
  • 「古巴硬漢」卡斯楚:躲過美國600餘次刺殺,90歲時辭世
    一般來說,為了保護國家領導人的安全,各個國家都會做出相應的應對方案,來解決刺殺和暗算的問題。在很多個國家的歷史上,都曾出現過領導人被暗害的情況,而曾有這樣一位領導人,他卻成為了許多人羨慕的對象。據了解,他被稱為是「古巴硬漢」,曾躲過美國六百多次的刺殺,而他的壽命也長達九十年。那麼,這位「古巴硬漢」究竟何許人也?在從政的過程中,他又是如何躲過多次暗殺的呢?
  • 馬拉度納,他找卡斯楚去了
    馬拉度納和卡斯楚,他們生前就意氣相投,彼此欣賞。最終,命運又安排他們在同一天離開。馬拉度納和卡斯楚互相欽佩,互為摯友,這種感情無與倫比。馬拉度納把「卡斯楚」刻在他的身體上,烙在皮膚上,深深地印在他的左腳上,那在球場上行雲流水、書寫無數傳奇的左腳上!卡斯楚也將馬拉度納常記心間,時刻掛念。
  • 古巴革命極具象徵意義,但難以複製
    當地時間2016年11月25日晚,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楚去世。作為六十年代拉丁美洲左派遊擊革命的象徵,卡斯楚的去世也引發了人們對這段歷史的關注和回顧。六七十年代的拉美革命給拉美社會留下了怎樣的遺產?
  • 53年後,終於解開了格瓦拉出走古巴離開卡斯楚的真相
    他幫助古巴完成了革命,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國家。切格瓦拉是阿根廷人的驕傲,也是古巴人的英雄。在領導古巴革命戰爭的過程中,他和菲德爾·卡斯楚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在國家建立後,他還一度是古巴的高官。後來,他和卡斯楚逐漸產生了分歧。切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的人,曾有這樣一段話寫到「切就是革命,烏託邦和青春的同義詞。
  • 革命大神切格瓦拉,為何在古巴革命勝利後要離開呢?
    在古巴革命成功以後,作為有功之臣的切·格瓦拉曾當過古巴的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等等重要的職務。在任期間,他還代表古巴政府訪問過世界上很多亞非拉國家,其中包括中國,還見到了周總理和毛主席。然而在1965年之後,切·格瓦拉就不再擔任古巴任何的職務了,並且秘密地離開了古巴。
  • 美國中情局大敵,拉美運動的領頭人,為何卡斯楚沒被刺殺成功?
    反倒是卡斯楚這位老革命家在2016年的11月25日壽終正寢了。從卡斯楚發起革命那一日開始,美國人就沒有停止過對卡斯楚的刺殺。可這世界上最強大的情報部門之一都沒能將這位革命家給殺死。這到底是中央情報局過於無能還是卡斯楚過於的聰慧呢?伴隨著卡斯楚老爺子的離世,這些刺殺背後沒能成功的真正原因也成為了無法解開的謎團。
  • 古巴紀念卡斯楚逝世四周年 同時為他的好友馬拉度納哀悼
    而這一天,也因為球王馬拉度納的去世而載入史冊,他是卡斯楚的親密朋友和忠誠的仰慕者。&nbsp&nbsp&nbsp&nbsp報導稱,馬拉度納曾多次前往古巴,與卡斯楚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且他一直非常尊敬卡斯楚。2016年卡斯楚離開人世,享年90歲,而4年後,馬拉度納在同一天去世,享年60歲。
  • 時代的眼淚: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與菲德爾.卡斯楚1955年,切格瓦拉和卡斯楚兄弟在墨西哥城相遇,當時卡斯楚兄弟正打算返回古巴推翻腐朽的巴蒂斯塔政權。切格瓦拉迅速加入了卡斯楚兄弟所領導的小遊擊隊。隨著遊擊隊的日漸壯大,切格瓦拉也成為卡斯楚兄弟最重要的助手和最信賴的同志。在古巴國內的戰爭勝利之後,這位叼著雪茄,手戴勞力士的青年革命家,很快被卡斯楚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