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實現同工同酬,2020年底公立醫院取消編制!

2020-12-22 騰訊網

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因為我們要實現全面的小康。

另外,2020年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最後一年。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今年底之前,一部分單位要取消事業編制,由事業單位變成企業單位,其中就含醫院。

這種變化,意味著什麼?我舉兩個當時影響比較大的事例,大家也許就會有所了解。

2010年4月22日上午9時左右,中南大學湘雅一院,近300名合同制護士,打出「同工同酬,還我青春」的橫幅,在住院部樓前聚集,要求醫院實行與編制護士相同的薪資福利待遇。

護士們聚集持續了半小時左右,院方與湖南省衛生廳組織部分護士到附近一家酒店進行協調,談判結束後,護士全部回醫院上班。

中南大學湘雅一醫院,彼時共有400多名合同制護士。據這些護士透露,醫院合同制護士與在編護士工作內容並無區別,但在待遇上相差懸殊,當時的每月基本工資只有650元,年終獎每月110元。而在編護士僅僅一個年終就可拿到數萬元。同時,合同制護士還無法享受到國家規定的全部社會保險。

這種差別,實際上不僅僅是一家醫院,在其他地方也是普遍存在。

2017年12月22日上午,山東省商河縣人民醫院的一些編外護士為了能夠得到院方的重視,集體罷工,舉起條幅要求:同工同酬,五險一金。

編制內外,差別多大?有人編了順口溜:

編內編外兩重天,

編內勝似親娘養,

好吃好喝福祉全,

編外卻是後娘出,

累死累活背黑鍋!

同工不同酬,嚴重有損公平,也明顯與勞動法牴觸。但是為什麼喊了多年的同工同酬,卻就是難以生根開花? 因為待遇是由醫院性質決定的。

目前,公立醫院人員的身份,主要有以下四種:

1.在編在崗人員。這一類人員進行事業編制登記,個人擁有事業編制,非常穩定,可以說還是事業編鐵飯碗。可以調動去其他單位,達到一定級別後,可以轉為公務員身份。

2.員額備案制人員(各地叫法不同)。多見於基層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現在採用的都是這種定編定崗不定人的方式,即把單位的編制數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但不會把這些編制具體放到個人的頭上。也就是個人不擁有編制,只佔用所在單位編制,離開本單位(或者本行政區)即無效。這類人員不能跨區域調動,不能轉公務員身份,但是在本單位(本行政區域)可以提拔晉升。

3.人事代理人員。多見於高校和醫院,身份比備案制低一級,算是與單位籤合同的合同制人員,沒有編制,沒有正式提拔晉升機會(只能擔任低級職務),可以隨時解除聘用合同。

4.聘用制人員(勞務派遣人員)。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臨時工,沒有編制、沒有提拔晉升機會,可以隨時解除聘用合同。嚴格來說,連工作單位的人都不算,因為是勞務派遣公司派遣到工作單位來的,合同是跟勞務派遣公司籤的。

總的來說,醫院編制內人員的一部分工資是有財政兜底的,而編外人員的工資則全部是由醫院自行承擔。你說,在這種體制下,怎麼可能做到同工同酬?

換句話說,在這種情況下,若真做到了同工同酬,那反而又造成了對編內人員的不公。

所以,要想真正同工同酬,全面落實勞動法的要求,就必須進行醫療體制上的改革。

2018年底,國家衛健委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的通知》,確定了北京醫院等148家醫院,作為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試點醫院。

試點醫院試點什麼呢?

重點改革就是依法全面取消編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實行合同管理,逐步實現同工同酬同待遇。

隨後,第二年,2019年,全國各省市開始大面積試點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數量遠遠高於國家公布的數量:

陝西53家醫院實施現代化醫院管理試點; 河北200家醫院實施現代醫院管理試點; 福建39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 甘肅多家現代化管理制度試點醫院實行合同管理......

也打了雷,也下了雨。但是,這些醫院人事改革成效到底如何,一年來,至今未見公開報導只言片字。

我個人認為,其中原因可能與突發的新冠疫情有關。

就像2003年的那場「非典」拯救了全國的鄉鎮衛生院一樣,今年的新冠疫情,要不是公立醫院撐場面,後果不堪設想。

公立醫院有一種「捨己為人、為國獻身」的情懷和信仰,如果取消了事業編的非營利性公立,那麼,和私立還有什麼區別?醫護人員的認知必然會發生混亂,他們會疑惑:我這一生到底是替誰在賣命?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人民幣服務?

所以,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為了避免引起恐慌,政府的言論從一開始就很謹慎,避免一刀切。原話大概是這麼說的「取消公立醫院編制,但保留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這話就很值得玩味。大概的意思就是:政府財政不會對醫院棄之不顧,未來的的財政撥款,將不會再按照「人頭個數」的下撥,而是根據單位所承擔的公益服務和社會責任設定整體管理目標,並在此基礎上確定財政撥款的額度。採取的方法也是先局部試點,成熟後再全面推開,從2020年起,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在年底前全部實現。

因此,近日很多媒體都紛紛撰文說,2020年,公立醫院,大學先後取消事業編制已經成為定局。

對此,我想說的是,你想多了!

對這種解讀,我糾正兩點∶

1. 取消的只是大學和高等級醫院的事業編制,中小學和基層醫療機構的事業編制不可能取消;

2. 即便取消,也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現有事業編制人員仍然保留,而新進人員不再有事業編制。

目前來看,即便到2020年底,公立醫院全面取消編制,恐怕也難以實行。

為什麼?

你看看今年新冠疫情得以控制之後,各地迅速開闢「綠色通道」,為尚未在編的支援湖北醫務人員破格辦理編制,就應該理解了。

比如:

今年廣州44名臨聘醫護人員援鄂歸粵後火速入編;中山市15名馳援湖北編外醫務人員在火線入編;東莞市人社局也為40名馳援湖北醫護人員辦理編內聘用手續;珠海28名援鄂醫護編外人員招錄入編;茂名市19名援鄂醫護人員直接錄編;唐山市將所有市縣級援鄂醫護入編;安徽東至縣醫院將三名援鄂醫護納入編內;蘭州市將多名援鄂編外醫護人員入編;而長沙市則直接拿出100個編制給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給金給銀,不抵給編制。可見,編制的「含金量」還是純度很高的。你說在這種大環境下今年年底就全面取消編制,打死我也不信。

同時,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編制內外的工資待遇還是有天壤之別的。要不,誰願意拿逆行抗疫的生死考驗換這一個編內身份?

所以,我個人認為,對公立醫院編制制度進行改革是必要的,因為長遠看即有利於同工同酬的快速生根,也有利於醫學人才的自由流動。

但是,絕不能一刀切的完全取消編制。

取消醫院編制可以是一個方向性的設想,但這個設想在這次新冠疫情之後,也必將令我們思考,會不會與醫療衛生公益性背道而馳?

而更值得深思的是,即便全面取消編制勢在必行,那也只是大城市大醫院的事情。對於基層醫療機構,我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編制,一定是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的穩定劑。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事實就擺在那裡。

別說基層沒編制,就是基層醫院有編制,大醫院沒編制,大家也都還是心甘情願捨近求遠的奔大醫院而去。這之間既有城鄉的大環境差距,更有行業的平臺發展差別。

有一個護士就相當糾結:

今年畢業,同時考上鄉鎮醫院,和地級市的醫院。因為兩個醫院一前一後,鄉鎮的前面點,但效率極低。市級醫院已叫我去上班,但還沒進行體檢。

鄉鎮的已經體檢完了,現在是檔案在鄉鎮那裡,可衛健委不讓我拿檔案,說是要縣長同意才可以。我個人也不知道是去市級醫院還是鄉鎮醫院。

鄉鎮醫院工資更高,也更清閒,只是交通不便,但離父母近一點。市級醫院對以後的發展比較有利,能學到東西,很忙,但錢很少,那個地方的消費水平也很高,比省城還高很多,但租房不貴。

我的護士證考了,還沒發下來,要明年二月發。我是助產士,在鄉鎮醫院是學不到什麼的。但如果那邊不讓我拿檔案的話,我兩邊都沒戲。

大家說說,到底何去何從,是留在市級醫院學技術,還是留在鄉鎮醫院享福?我在市級醫院肯定是不會呆久的,那裡待遇真的很低。一個月才五六百,而活也極重,醫生的活都是我們幹。

哎,火大了,我不想要編制了,想直接出去,我現在為這事好煩。希望說出來,大家給我出出點子,哪裡比較好?

同樣像這位護士糾結的還有一位醫生:

考上了這社區醫院,有編制,但是一進去才發現自己被弄到了兒保科,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臨床。編制和理想,哪個更重要?

編制,是普通人最後的護城河。但最後的護城河,是人的能力!那麼,編制和理想,哪個更重要?將成為每一位走上臨床的醫護人員必答的選擇題!

本文來源:醫脈通

相關焦點

  • 醫院取消編制後,原來有編制的人員該怎麼辦?不妨進來看一看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醫院取消編制後,原來有編制的人員該怎麼辦?不妨進來看一看! 這兩年,關於醫院取消編制的消息滿天飛,弄得醫務工作者人心惶惶。
  • 事業編改革後,將會取消編制的3類人員!鐵飯碗變成合同工
    那麼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討論的重點就是事業編改革後,到底有哪幾類人會取消事業編制,轉為企業或者其他合同用工方式呢,鐵飯碗徹底「碎了」呢。首先第一類人就是在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那麼什麼是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呢,這類事業單位一般是屬於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面向市場提供產品或者服務,自收自支、自負盈虧。
  • 華潤昆明兒童醫院:可複製的公立醫院股份制樣本?
    昆明財政沒有能力完全承擔昆明市兒童醫院新院區的建設投入。起初,昆明市政府對昆明市兒童醫院新院區建設的計劃是由政府與醫院出資共建。該計劃在2008年被推翻。那年,曾主導了以「賣光」公立醫院為特點的醫改模式的原宿遷市委書記仇和轉調昆明市委書記,他把宿遷醫改經驗帶到昆明,提出了「昆明市要全力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的理念。
  • 醫院改制,我的編制也被「賣」了:你不知道的東西,正在蠶食你的權益
    本文作者:z_popeye 「編制被賣了怎麼辦?」 「不是說要去編制化,人事代理到底是什麼意思?」 「工作三年,我到現在都還是臨時工,這該去哪兒維權?」
  • 公立醫院實行聘用制,對醫生是「毒」還是「藥」?徹底「炸鍋」
    近日,公立醫院實行聘用制再次引起了熱議,這就意味著取消了事業編制,眾說紛紜!行業變革,徹底炸鍋,有人高呼公立醫院合同制時代真的要來了!然而,一旦編制沒了,新一輪事業單位洗牌潮是否也會即將開始?這一消息一出,更有不少省份用行動證實了該說法。
  • 全面取消32種事業編制,教師怎麼辦?競爭之下,30年內飯碗無憂
    教師編制會取消嗎?取消後會對教育產生影響?這是昨天辦公室討論的話題,之所以會有這個話題,有兩個原因。一是,國家已經明確,將在2020年底前全面取消事業編制工作,編制工作在職員工全部轉為籤訂勞動合同工,不再為原有公司的編制職員。
  • 事業單位改革:改革後編制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好奇害死貓,今天和大家聊聊事業單位改革正式員工的編制怎麼辦。事業單位改革從本世紀初就開始不斷進行試點,今年更是下發了事業單位改革時間表,逐漸在全國範圍內開始落實。改革中存在一些避免不了的問題,今天小貓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些關係自己前途的問題。
  • 溫州市市級公辦醫院管理中心:公立醫院「大管家」 向全省介紹...
    溫州市市級公辦醫院管理中心:公立醫院「大管家」 向全省介紹「溫州經驗」 2020/12/15 00:09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418
  • 淮北公立醫院招17人!應屆畢業生可報!
    (二)招聘崗位要求:具體職位要求詳見《淮北市中醫醫院2021年校園招聘專業技術人員職位一覽表》(附件1),2021年應屆畢業生必須在2021年7月31日前取得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否則取消聘用資格。
  • 2020年泰安泰山區衛健系統和公立醫院公開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2020年泰安泰山區衛健系統和公立醫院公開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最終進入面試人員名單公告 2021-01-06 11:10:24| 泰山區人民政府 2020年泰山區衛健系統和公立醫院公開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進入面試範圍人員資格審查工作已結束。
  • 今年肯定虧本、現金流負三個億,大三甲院長道出公立醫院困境
    除了疫情帶來的運營壓力外,公立醫院還要面對醫管部門績效考核。績考包括門診、住院、手術等業務量的考核,藥佔比、門急診均次費用、出院均次費用等費用指標的考核,以及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轉次數醫療效率指標的考核。同時,還有醫保業務,例如醫保費用佔比的考核。醫管部門的要求是,這些數據每年都要實現一定比例的增長和優化。
  • 這32類事業編將取消,預計2020年底完成,鐵飯碗消失有哪些影響?
    而這個時候事業編制、鐵飯碗等工作就成為了很多人報考的對象,畢竟這些工作穩定,而且薪資待遇也很高,只要考上就是「鐵飯碗」!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關於事業編制的問題,據爆料稱,事業單位的分類即將改革,而且在2020年底將會全部實現,所以取消事業編制已經成為了定居,這也就代表「鐵飯碗」將不復存在,編制工將會在以後合同工。
  •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在路上
    當前,加快補齊短板,推進醫院管理由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是擺在每位公立醫院管理者面前的核心課題。近日,在由健康報社、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主辦的「2020城市醫院大連峰會」分論壇上,多位醫院管理者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探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之路。
  •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核心是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制改革司司長梁萬年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醫改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十年公立醫院改革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尤其是在重大疫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緊急醫學救援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2019年度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暨2020年貴州省公立...
    1月8日,2019年度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暨2020年全省公立醫院黨建工作部署會在貴陽召開。貴州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李邑飛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省長王世傑出席會議。 會上,貴州省級6家醫院、9個市(州)衛生健康局黨組(黨委)書記作了述職報告,省直23家公立醫院作了書面匯報。李邑飛對現場述職對象逐一點評。
  • 明明招的是醫生和護士,公立醫院為何還要通過勞務派遣?
    這對醫護人員來說是不公平的,但公立醫院也有其自己的無奈。2019年,北京協和醫院人事專員桂德權曾在由國家衛生部主管、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主辦的專業指導性期刊《衛生經營管理》、以及由國家衛健委主管、中國醫院協會主辦的《中國醫院》上都提到了公立醫院的勞務派遣制度起因:在目前的階段,護士短缺是公立醫院普遍面臨的問題。
  • 廢除以藥養醫制度就必須從公立醫院改革開始
    公立醫院為了生存,只能從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轉變成藥品銷售的終端。   「若想全面廢除以藥養醫體制度,就必須從公立醫院改革開始」。在6月9日召開的「2012年第八屆中國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恆鵬說。
  • 32種事業編制將被取消,此類人將不再是公務員
    然而,這種工作在國內不是沒有,但是大多數卻都是事業編制單位,普通人如果能進去,那真的就是吃到了「鐵飯碗」。過去幾十年裡,事業編制單位一直都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的工作單位,不僅工資獎金高,年終獎福利也十分豐厚。不過隨著近些年民營企業的崛起,國有企業的事業編制相對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
  • 教師取消事業編,誰會無可奈何,「鐵飯碗」會變「金飯碗」嗎?
    但是,殊不知,取消教育事業編制的本質是什麼?就是教育的市場化,而教育和醫療市場化的後果是普通百姓不可承受之重。從某種程度上看,教育醫療有其巨大的公益性,若全部市場化,這將來是有錢人的天下,普通百姓教育醫療在哪裡呢?說真的,在目前情況下,考入教育醫療編也是優秀人才,關鍵是調動其積極性,挖掘其潛能,為社會服務!
  • 外地人在上海,三甲醫院派遣制or二甲醫院編制,你會選擇那一個?
    大家好,我是滬漂影像人,隻身闖蕩上海,2016年6月我畢業於上海某醫學院,同年進入了上海某三甲醫院工作,合同屬於第三方公司派遣制,二年一聘。派遣制度今年是我在上海工作的第四年,也意味著我的聘請合同就要到啦,是選擇繼續留在三甲醫院,過著沒有安全感的日子,還是選擇另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