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型單兵火箭彈成功研製,某些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

2020-12-24 雄哥看事

單兵新型雲火箭彈服役,一彈摧毀一個碉堡,印軍擔心巴基斯坦會把它據為己有。在這種雲彈面前,印軍再建多少個碉堡也不夠打!央視最新消息,我們單兵裝備又迎來了喜訊,那就是單兵雲彈問世了。雲彈大家都很熟悉,俄羅斯也經常使用這類武器打擊敘利亞當地的叛軍和極端武裝。在納卡衝突中,亞塞拜然也曾使用雲彩炸彈襲擊亞美尼亞。現在我們的單兵炸彈對士兵來說太有用了,無法摧毀掩體,掩體等等。用這種單兵炸彈,基本上一顆炸彈就可以摧毀一個碉堡,一輛汽車等等也可以用一顆炸彈來解決。

國產單兵新型火箭炮裝備了更先進的火控系統,包括光學瞄準具,雷射測距儀,火控計算機等,具有自動測量目標距離,自動計算彈道要素,自動設定目標等功能。這種單兵出雲彈不僅具有更強的突防能力,還具有自動測距和雷射瞄準的性能。同時可產生800℃高溫,在敵方掩體和掩體中進行二次爆炸。可以說,有了這種單兵彈,即使印軍在高原上不再修築碉堡和掩體,也不足以作戰。

有效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800米,優點是便宜,幾千一發報銷一個碉堡或坦克,攻堅克難還是要靠紅箭9,紅箭10重型反坦克飛彈,可以打8公裡,缺點是比較昂貴。當然,僅僅因為我們有可以戰鬥的武器,並不意味著我們真的要戰鬥。畢竟除了這種單兵雲彈,我們的攻擊手段實在是太豐富了。《印度斯坦日報》此前曾指出,非常擔心這樣的單兵雲彈會落到巴基斯坦,因為巴基斯坦會用這樣的單兵雲彈來嚴重摧毀印度的掩體和前哨基地。

因此推測,國產新型單兵火箭彈或也使用了這樣的制導系統,考慮到其用途,制導系統可能比較簡單,僅用於攻擊固定目標。新型單兵火箭彈配備了更先進的光電火控系統,包括光學瞄準鏡,雷射測距儀和火控計算機。國產新型單兵火箭彈採用光電火控系統。因此,國內個別制導火箭的成功研製表明,中國在信息技術、微電子、微系統等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為飛彈/火箭的小型化、制導化和智能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信不久將出現越來越多、更小的國產制導武器。

相關焦點

  • 中國單兵火箭筒也能當狙擊步槍,千米之外一炮斃敵
    近日,一組中國陸軍合成營士兵使用國產PF-97式93毫米單兵肩射雲爆火箭,進行攻堅作戰演練的照片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據外國媒體稱,PF-97式93毫米單兵雲爆火箭是我國從俄羅斯圖拉設計院引進技術,進行俄制「什米爾-2」火箭筒國產化之後,研製的解放軍第三代步兵火箭彈武器。
  • 國外新型航空制導火箭彈的發展情況
    ,由BAE系統公司利用成熟的制導技術,為其加裝了低成本半主動雷射導引頭和制導系統,研發出一種兼顧成本與精度的新型火箭彈裝備——APKWS。BAE系統公司突破了廣泛採用的導引頭位於彈體頭部的設計思路,抓住了美軍希望對庫存無控火箭彈進行直接升級改造的想法,對原來位於彈體頭部的引信和戰鬥部,以及位於尾部的火箭發動機所做的改動最少,避免了對火箭彈毀傷能力進行重新鑑定、試驗和確認的過程;同時改造後的精確制導火箭彈可以配用原火箭彈所有類型的戰鬥部和發射裝置,無需對載機做任何改裝。
  • 重大突破!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研製成功
    國內科技領域再傳來好消息!近日,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正式研製成功,該設備由中國電子旗下中國長城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和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聯合攻關,耗時一年,填補了國內空白。據了解,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是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合作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成立於2017年。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圍繞自主安全工業控制器、高端裝備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突破開展科研創新、技術攻關。
  • 國產新型「戰略步槍」,究竟能否大規模列裝所有部隊
    今天咱們談一下【國產新型「戰略步槍」,究竟能否大規模列裝所】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隨著我軍戰略步槍的不斷曝光,關於他的各項性能的爭論也越來越多,OICW單兵戰鬥武器,由美國最先魚世界開始研製,目標是研製一款能將突擊步槍和榴彈發射器合一,並使用同一個發射機構,在此基礎上還是用帶有編碼設計的靈巧彈藥打擊殺傷工事內目標或對敵進行有效的面殺傷。
  • 國產輕武器又更新一種!新型12.7毫米山地重機槍曝光,單兵即可操作
    考慮到89式已經是全球最輕的現役大口徑重機槍,該型號國產重機槍就蟬聯了全球最輕重機槍這一冠軍寶座。 資料顯示,由於採用新研製的山地重機槍比89式還輕了9.5公斤,僅重17公斤左右,少於我軍單兵負重20公斤的標準,且該槍自帶兩腳架,在瞄準鏡、彈藥和彈藥箱的重量也得到減輕後,真正實現了單兵即可操作。 從珠海航展的現場視頻來看,該山地重機槍為了減重,對結構進行了極度簡化,一切無用的設計都被省去,機匣等零部件的尺寸被極度壓縮。
  • 解放軍新型單兵火箭筒曝光:口徑更大威力驚人,還能二次燃爆攻擊
    演習期間,一款新型的單兵火箭罕見曝光,並對碉堡、汽車等多型目標進行了遠距離毀滅,展現了強大精準攻擊力和二次毀傷能力。 圖片說明:新型單兵火箭筒 在破障過程中,無論是面對小汽車,還是對付碉堡工事,一款新型的大口徑單兵火箭筒都表現搶眼。
  • 3納米晶片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國產晶片迎來先驅者
    就在我們因為晶片代工服務而煩惱的時候,全球半導體領域陷入了摩爾定律的物理極限碳基晶元的生產不過好在三星,臺積電以及ASML等等團隊都已經正在從新的角度去研發,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晶片製造業,其中用新材料取代貴就是一個思路,目前我們已經掌握了這方面的領先全球的頂尖的技術,並且已經實現了碳基晶元的生產
  • 地平線在邊緣人工智慧晶片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
    打開APP 地平線在邊緣人工智慧晶片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 地平線HorizonRobot 發表於 2020-12-07 15:17:56
  • 十大黑科技成就智能頭盔第一品牌 光啟技術單兵AI裝備獲矚目
    這款由我國戰略創新型企業光啟技術研製開發的單兵AI裝備,是第一款在實戰中誕生,並經過一線警務人員實戰檢驗的警用智能頭盔。「研製這款頭盔的難度不亞於造一架飛機。」「從實戰應用經驗來看,新一代人工智慧單兵裝備結合了最先進的航空裝備技術,併集超材料技術、5G、AI技術於一體,是真正能規模推廣成為移動人工智慧主流的終端產品形態。」 與會專家表示。
  • 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本報合肥12月20日電 (韓俊傑、葉華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日由該院自主研製的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關鍵技術突破,標誌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 中美團隊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研製取得新進展
    中新網合肥2月22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唐智勇研究員課題組、多倫多大學EdwardSargent教授團隊開展多方合作,在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合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 中科院取得突破,新技術成國之利器!一旦普及,有望替代矽基晶片
    其中,中國科學院便在美國針對華為的禁令生效後當即表示,要集結全院之力攻克光刻機等技術難題,幫助中國企業擺脫卡脖子的命運。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不僅要全面入局光刻機的製造領域,而且還兼顧了晶片設計和製造方面的技術攻關。得益於院內的濟濟人才,中科院在多年來掌握了不少晶片領域的核心技術。
  • 我軍要人手一個的單兵快樂筒,還是雙聯裝的?
    ▲中國向菲律賓捐贈的69式火箭筒另一種則是以越南戰場上繳獲的美國M72單兵火箭筒為基礎,自行研製的70式62毫米單兵火箭筒70式單兵火箭筒研製成功後,進行了改進,被稱為70-1式,也批量生產了一些。後來,我軍又為其配備了空炸鋼珠彈,進一步拓寬它的作戰領域。
  • 俄「龍捲風-G」火箭炮配新型火箭彈極難防禦,藏在山後照樣炸
    2020年9月30日,俄羅斯《消息報》報導,「龍捲風-G」多管火箭炮系統(122毫米口徑)的最新型火箭彈已經開始交付,新型火箭彈不僅可以以特定的精度打擊目標,還配備可分離的戰鬥部,戰鬥部通過降落傘可以幾乎垂直地落在目標頂部,因此很難防禦。
  • 國機集團:成功研製新舟700飛機起落架模鍛件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康曦)國機集團官方公眾號7月8日發布,國機集團旗下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二重」)近日成功完成了新舟700新型渦槳支線飛機300M鋼起落架模鍛件產品全部試製工作。
  • 深耕數控刀具領域 歐科億募資擴產加快行業國產替代
    來源:紅刊財經12月10日,深耕刀具領域20餘載的歐科億(688308)成功登陸科創板,與投資者見面。歐科億專業生產數控刀具和硬質合金製品,是擁有著強大的自主研發實力、創新核心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我國切削刀具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隨著國內先進位造業、數位化製造技術的發展,國產刀具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明顯好於進口刀具的增長,其中作為高端裝備製造業配套用的數控刀具的國產化進程更是在不斷提速。數據顯示,2019年末國產刀具已可以滿足國內的30%左右的市場需求,但仍有70%國產替代的廣闊市場空間留給國產刀具企業,而這無疑將使歐科億等行業內具有核心技術和產品優勢的企業迎來業務的快速擴張期。
  • 國產六代機再獲技術突破,女科學家建立功勳
    經過30多年的潛心研究,國產六代機在機身材料上終於有了重大新突破,女科學家範景蓮建立了卓越的功勳,她在難熔金屬技術上突破了相關瓶頸,通過"微納複合"的技術手段,結合陶瓷的高熔點以及難熔金屬延展性
  • 美軍研發500公裡火箭彈:整合進M270火箭系統,性能與彈道飛彈類似
    至於美國研發射程超過500公裡的火箭彈,僅從其相關射程來判斷,其實已經是短程彈道飛彈了,就目前火箭炮技術而言,包括俄羅斯都無力研發射程500公裡的火箭炮。
  • 國產新型火箭炮太硬核!750毫米巨型火箭彈換裝,射程高達500公裡
    文/白夜 如今,我軍的現代化武器實行的是全方位的發展戰略,各個武器領域百花齊放。去年,我國建國70周年閱兵上亮相的一款火箭炮「驚豔四座」。要知道,最初的火箭彈射程只有70千米。隨著現代化軍工的發展進步,這種射程顯然已經不能滿足要求。我軍曾在俄羅斯俄式火箭炮的基礎上改進並研製了120千米射程的9M542式300毫米彈道修正火箭炮。不過在研發的道路上,美軍確實一直領先的,美國裝備的M270式227毫米火箭炮採用固體衝壓發動機,能將火箭彈射出250千米,最大射程極限則在300千米。
  • 國產光刻機突破22納米,差距還很大,為啥科研人員如此興奮?
    在這個節骨眼上,偏偏美國又開始歇斯底裡的打擊中國科技企業,企圖拖慢整個中國的半導體領域發展進程,因此我們很著急,我國何時才能突破晶片的技術封鎖呢? 我們一方面在著急的同時,也得清楚的認識到,即便在西方國家合力封鎖我國晶片技術的背景下,我國自己的科技企業,還是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