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恐龍化石大面積微聚焦X射線螢光元素分布圖

2020-12-22 騰訊網

恐龍化石首張大面積微聚焦

X射線螢光元素分布圖

對動、植物化石形態結構的研究,可以獲得古代生命演化的重要信息,是古生物學研究的最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隨著顯微譜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在地球科學中的拓展應用,對古生物化石同時開展形態結構和化學成分研究,既能獲得更全面的生物學信息,又能獲得化石骨骼和軟組織(例如羽毛等)及其圍巖的「原始化學組成和埋藏環境」等相關信息。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與大連星海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合作,採用大面積微聚焦X射線螢光光譜技術,對一具長度超過1米的帶羽毛恐龍化石標本-滕氏嘉年華龍(Jianianhualong tengi),開展了整體無損的立體掃描,獲得第一幅大面積微米解析度的恐龍骨骼、組織(包括羽毛)和圍巖的化學元素分布全景圖像。相關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專業期刊《原子光譜學》(Atomic Spectroscopy)上,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李金華研究員為論文第一作者,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裴睿副研究員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徐星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

首張大面積微米解析度恐龍化石X射線螢光元素分布圖(藝術圖)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R ntgen)用一種穿透力很強的射線,為自己的夫人拍下了人類第一張手部骨骼的照片,他把這種神秘的光命名為X-射線,自此開啟了醫學影像和X-射線結晶學的革命。1947年,一種「高亮度、高準直性」的X射線,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電子同步加速器中被首次觀察到,因而得名「同步輻射」。20年後,這種最初不受高能物理學家歡迎的同步輻射光源,開始受到實驗物理學家的青睞,被用來開展其它光源無法實現的許多前沿科學研究。

2009年,美國斯坦福同步輻射光源(SSRF)的實驗室科學家尤.伯格曼(Uwe Bergmann)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地球化學教授羅伊·沃格裡烏斯(Roy A Wogelius)合作,利用SSRF的同步輻射快速掃描X射線螢光技術(SRS-XRF),對發現自德國索倫霍芬的始祖鳥化石進行初步研究,獲得了微米解析度的元素分布圖,從而開啟了利用同步輻射光源,對珍貴的鳥類和恐龍等化石標本開展無損和原位研究的序幕。

過去的十年,伯格曼和沃格裡烏斯帶領的研究團隊,陸續利用同步輻射X射線相關技術,對包括始祖鳥、聖賢孔子鳥和玉門甘肅鳥等化石開展更深入研究,通過辨別這些化石骨骼和軟體組織(尤其是羽毛)的特徵化學元素,在微觀層面深入分析羽毛化石保存的生物學信息,為古代生命的生物化學研究打開一扇窗,也為了解這些鳥類的生活習性及其埋藏環境提供信息。近年來,來自法國和中國等國家的多個古生物研究團隊,也加入了該研究行列。

同步輻射光源為珍貴古生物化石樣品研究提供了一種「快速、高效、無損」的形貌和化學研究途徑。然而,開展同步輻射分析需要將樣品運送到相應的同步輻射實驗室,這對一些尺寸較小的樣品(比如尺寸小於十幾釐米)不是問題,然而對於一些尺寸超過三四十釐米、且特別珍貴(通常還有可能屬於國家保護級別的)的古生物化石標本,長距離運輸和辦理進出海關相關手續都是難以想像的。此外,目前能對幾十釐米大小樣品開展原位、無損分析的同步輻射實驗室為數不多,測試機會難以獲得。

伯格曼與沃格裡烏斯首次將同步輻射技術用到始祖鳥化石的「原位、無損、高解析度」化學成像研究

滕氏嘉年華龍是一種生活在距今約1.25億年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中的帶羽毛的恐龍。2016年,徐星研究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研究發現,滕氏嘉年華龍具有較長的尾部和強壯的後肢, 具有四翼恐龍和鳥類不對稱羽毛特徵,是首個被報導具有不對稱羽毛印痕的傷齒龍類。滕氏嘉年華龍的發現,進一步完善了研究者對於鳥類起源和早期演化的認知

(Xuetal.,2017NatCommun8,14972(2017).

https://doi.org/10.1038/ncomms14972)。

為了進一步了解滕氏嘉年華龍為代表的的熱河生物群恐龍和鳥類化石,2018年12月,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國科學院和加拿大同步輻射中心等國內外多家研究單位的專家隊伍,採用大面積微聚焦X 射線螢光光譜技術 ,對滕氏嘉年華龍開展了系統研究。

滕氏嘉年華龍微聚焦X 射線螢光光譜掃描研究現場

(大連星海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通過長達6天的連續掃描及後續精細的數據處理,該研究獲得了如下結果:

1)化石的圍巖由K、Fe、Ti、Ca、Al和Si等元素組成,指示其為凝灰巖。化石骨骼富含Ca、P和S,表明化石化骨骼保存仍以磷灰石為主。與圍巖相比,化石骨骼部分富含Sr、Th、Y和Ce等元素,指示了磷灰石骨骼對這些元素的選擇性吸附作用。

2)化石的羽毛部位富含Ti、Cu、Mn和Ni元素,可能指示了羽毛的原始化學成分(比如Cu元素的存在可能指示羽毛含有黑色素體),或指示埋藏過程中由於羽毛軟組織的降解過程造成了一些礦物的選擇性原位沉積。

3)在埋藏和保存過程,化石的機械損傷更容易造成骨骼中Ca、P和S元素的流失,然而骨骼中吸附的Sr、Th、Y和Ce元素則相對穩定。同時由於圍巖這些元素的含量相對低,採用Sr和Th的元素成像,能獲得邊界更清楚、對比度更好的化石骨骼圖像。

4)化石的骨質爪和爪鞘各結構均富含Ca和P,然而二者相比,骨質爪的Sr、Th、Y和Ce明顯比爪鞘部位偏高,表明骨質爪和角質爪鞘在化石化過程中存在差異。

滕氏嘉年華龍(整體)及其化學元素分布圖

滕氏嘉年華龍尾部骨骼及其羽毛組織的化學元素分布圖

嘉年華龍頭骨、後腿和腰帶部位的Ca和Sr元素分布圖。

箭頭指示部位為骨骼損傷造成Ca元素的流失。

滕氏嘉年華龍前爪部位的化學元素分布圖。

注意:恐龍化石的骨質爪與爪鞘化學成分不同。

本研究首次將微聚焦X射線螢光光譜儀移入博物館,搭建了一個原位實驗室,對「大尺寸且珍貴」的恐龍化石,實現了「原位、大面積、高解析度和無損」的化學元素成像分析,為不能或者不容易移動到同步輻射實驗室開展X射線螢光光譜學研究的同類樣品,提供了一個研究範例。同時,該研究也首次獲得了滕氏嘉年華龍化石的一整套微米解析度的元素分布圖,既得到了有關該化石骨骼、爪鞘和軟組織(特別是羽毛)及其圍巖的化學組成信息,為進一步選定重點區域,開展「微創」取樣,進入後續更高精度的分析奠定基礎。

·END·

作者:李金華 裴睿 徐星

校審:侯偉鴻

編輯:肖 瀟

歡迎關注古脊椎所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雷射驅動X射線和螢光成像來捕獲原子霧化噴霧的詳細信息
    高對比度的螢光照片可以提供非常驚喜的噴霧結構的詳細信息和最大程度的減少了自多個光源散射所造成的模糊。而且X射線影像則可以對液相是如何分布的進行定量。汽車交通工具,輪船和飛機的引擎中液態燃油的噴霧是很難使用常規的光照來進行可視化的觀察的,這是因為成百上千的小液滴使得光在各個方向上進行散射。
  • 罕見恐龍胚胎化石證實恐龍出生時鼻尖長角
    毫無疑問是恐龍,但是對於這些龐然大物剛出生時的樣子,我們卻並不確定。最近,古生物學家研究了一枚來自8000萬年前的神奇恐龍蛋化石,幫助我們還原了超級巨龍破殼時的真正模樣。 神秘消失的恐龍蛋 20多年前,幾枚產於阿根廷的恐龍蛋化石被非法走私到了美國,之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沒人知道這些恐龍蛋化石的下落。
  • 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區別
    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區別1.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利用待測元素所產生的基態原子對其特徵譜線的吸收程度來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2.X射線螢光光譜儀X射線螢光光譜儀樣品可以是固體、粉末、熔融片,液體等,分析對象適用於煉鋼、有色金屬、水泥、陶瓷、石油、玻璃等行業樣品。發射源是Rh靶X光管,儘管二者都是把物質激發後檢測其螢光,但二者的區別很大,從大的方面看主要有兩點:一、激發光源不同。
  • 利用三維成像技術構建「全息投影」微體化石
    化石是古生物留下的痕跡,也是古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對象。生物的遺骸長期埋藏和保存在巖層中時光向我們展示了古代的一個角落。其中既有我們熟知的幾十米高的恐龍化石,也有肉眼難以觀察到的胚胎,微生物的微體化石甚至不足1mm,還有以微米為單位的超微化石。
  • 螢光自顯影中所使用的X射線片應該與閃爍液的螢光光譜相匹配
    螢光自顯影中所使用的X射線片應該與閃爍液的螢光光譜相匹配。水楊酸鈉發射波長為409nm,而PPO為375nm,商品化增效劑產生藍光或紫外線。對上述光譜範圍敏感的膠片被稱為「屏型"(screen-type)X射線片,包括Kodak BioMax MS、Amersham Hyerfilm-MP和Fuji RX。不同放射自顯影方法的靈敏度表2-7列出在增強方法存在與否條件下,採用不同放射自顯影方法檢測不同同位素的靈敏度對比結果。
  • 中國恐龍之鄉,在山東萊陽,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這裡發掘
    此後,一系列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逐漸被發現,萊陽成為我國科學家最早發現恐龍、恐龍蛋、翼龍化石的地方,同時也是世界上罕見的同時富含恐龍、恐龍蛋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的地區。然而,這些學術圈的大事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並沒有太多的知名度,萊陽的恐龍化石甚至比不上萊陽梨的名氣。
  • 化石研究發現「霸屏」小恐龍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馮衛東)據科學雜誌《白堊紀研究》日前報導,大約1.1億年前,在當今巴西東北部的一座古老潟湖沿岸,生活著一種兩足、像雞大小的白堊紀恐龍,它以狩獵昆蟲以及像青蛙和蜥蜴這樣的小型脊椎動物為生。
  • 《我的化石博物館》隱藏恐龍化石是什麼 隱藏恐龍化石介紹
    我的化石博物館中可是有隱藏恐龍化石的哦,那麼它們到底是什麼,又要怎麼找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好好介紹一下吧。 我的化石博物館隱藏恐龍化石介紹 一、什麼是隱藏恐龍化石 ① 當某個化石的完成度達到50%及以上時,再次挖掘就有可能額外挖出屬於另外一種化石(即隱藏化石)的部件。
  • 我們還能看到恐龍嗎——通過恐龍化石能否復活恐龍?
    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4億年前的生活,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1.6億年,大概在6500萬年前滅亡。恐龍我們確認存在的地球上最大的物種,全盛時期的恐龍遍布海陸空!雖然恐龍已經滅絕,但迄今為止人們發現了很多的恐龍化石,那麼,通過這些化石我們能否讓恐龍復活呢?
  • 化石研究發現「霸屏」小恐龍-烏比拉哈拉!
    據科學雜誌《白堊紀研究》日前報導,大約1.1億年前,在當今巴西東北部的一座古老潟湖沿岸,生活著一種兩足、像雞大小的白堊紀恐龍,它以狩獵昆蟲以及像青蛙和蜥蜴這樣的小型脊椎動物為生。這種被稱為烏比拉哈拉(以當地圖皮印第安人的名字命名,意為「長矛之王」)的恐龍,其內部骨架與上一個侏羅紀時期的許多小恐龍無異,但其外形擁有豔麗的鬃毛,同時還具有從肩部突出的兩個完全獨特的、堅硬的緞帶狀結構。
  • 「醫學圖像處理」X-ray成像之X射線的產生
    有些陰極具有寬聚焦和細聚焦兩種燈絲。調焦杯由鉬製成:高熔點較差的熱電子發射體,因此不會釋放電子以幹擾燈絲髮出的電子束帶負電,將電子聚焦到陽極並停止空間擴散由鎢製成的靶,其原因與製造燈絲的原因相同鎢中添加了錸,以防止在高溫和使用中陽極破裂設置成帶閥杆的鉬陽極盤帶正電以吸引電子設置成一定角度,使x射線光束直接照射到病人身上
  • 我的化石博物館隱藏恐龍化石解鎖條件 隱藏恐龍化石解鎖指南
    我的化石博物中隱藏恐龍化石的解鎖是很多玩家關注的重點,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我的化石博物館隱藏恐龍化石解鎖條件,也是隱藏恐龍化石解鎖指南,非常全面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我的化石博物中隱藏恐龍化石的解鎖是很多玩家關注的重點,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我的化石博物館隱藏恐龍化石解鎖條件,也是隱藏恐龍化石解鎖指南
  • 確認是恐龍化石!
    確認是恐龍化石!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時,發現疑似恐龍化石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化石研究發現「霸屏」小恐龍 以狩獵昆蟲等小型脊椎動物為生
    化石研究發現「霸屏」小恐龍 以狩獵昆蟲等小型脊椎動物為生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12-17 14:59:11 據科學雜誌
  • 日聯X射線檢測設備:x-ray在無損探傷行業中的應用
    x-ray無損檢驗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檢測技術,已經運用到了社會各個行業當中。x-ray在無損探傷行業中的應用很多,很業品,也有重型機械,比如在重機械中的應用也非常重要。無損檢驗技術在起重機當中的運用,能夠針對起重機細小零部件內容開展檢測。
  • X射線的魔力|與諾貝爾獎的不解之緣
    他發現電流通過時,兩米開外一個塗了亞鉑氰化鋇的小屏發出明亮的螢光。如果用厚書、2-3釐米厚的木板或幾釐米厚的硬橡膠插在放電管和螢光屏之間,仍能看到螢光。他又用盛有水、二硫化碳或其他液體進行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它們也是「透明的」,銅、銀、金、鉑、鋁等金屬也能讓這種射線透過,只要它們不太厚。德國科學家倫琴使倫琴更為驚訝的是,當他把手放在紙屏前時,紙屏上留下了手骨的陰影。
  • 恐龍曾在你家鄉?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無恐龍省區還剩7個
    你的家鄉有恐龍化石嗎?恐龍化石包括恐龍的足跡化石、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1600平方米恐龍足跡點「上杭恐龍足跡群的發現,是福建恐龍化石發現的一個良好開端,我相信,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在福建)可能被發現,不僅恐龍足跡,還有恐龍骨骼,甚至恐龍蛋化石。」12日上午,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原館長彭光照表示。
  • 長假到了 大批恐龍在重慶自然博物館「活過來」
    工作人員在向小朋友講解恐龍的知識高科技展示恐龍「復活」展題上的「復活」並不是像《侏羅紀公園》電影裡面表現的那樣,利用從琥珀化石昆蟲血液中提取到的DNA來復活一隻真實的這裡的「活」更帶有科學復原和博物館展示的意義,從科學復原的角度,呈現古生物學家們是如何以化石為起點,通過對骨架、姿態、肌肉、皮毛、行為、習性等的研究,還原千姿百態的恐龍世界;從展示技術的角度,通過音頻、視頻、幻影成像、AR、VR等手段,讓恐龍吼叫起來、站起來、動起來……此外,展覽還從「科學復原」這個角度切入,按照「恐龍印象-化石發掘-骨骼搭建-形態外貌-行為習性」的脈絡,結合恐龍復原科學研究中的經典案例
  • 恐龍考古隊 | 一起挖恐龍化石
    恐龍考古隊 課程類型:沉浸式實景課堂課程介紹:來自外星的隕石落在了侏羅紀化石保護區,恐龍化石骨架全部被埋進石堆。這一次,我們將在Judy老師的帶領下,挖掘失落的恐龍化石。小心,考古隊是跨國組織,一切交流必須使用英文。
  • 我的化石博物館恐龍化石解鎖攻略
    小編今天給各位玩家朋友們帶來的是我的化石博物館恐龍化石解鎖攻略,很多的玩家朋友最近在問我的化石博物館的遊戲中恐龍化石應該怎麼解鎖呢?恐龍化石要如何獲得呢?相信不少的玩家朋友應該都是十分好奇,小編也特地幫大家把整理了相關的攻略,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不妨來往下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