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飛曝光「2X」工程!首款垂直起降飛機突破!殲26精衛或推出

2020-12-22 騰訊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成飛曝光首款垂直起降艦載機殲26

近些年來,我國海軍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先後服役眾多型號的航母,讓廣大軍迷甚是稱讚,但是軍迷們還是有幾分遺憾的。畢竟我國缺乏F-35B型類似的垂直起降戰機,兩棲攻擊艦的實力很難發揮得出來。

具體來說,在垂直/短距起降戰機的發展而言,英國「鷂」型、蘇聯雅克-38、美國F-35B等都是著名的豎直起降戰機,現在,AV-8B相繼退役,剩下美國F-35B艦載機一支獨苗。在中西關係蜜月期,中國曾想引進英國的「鷂」型垂直/短距起降機,但由於種種原因,最後都不了了之,與垂直/短距起降機擦肩而過,至今也沒有裝備這款飛機。隨著我國航母的大範圍服役,尤其是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的開發,研製並裝備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隱形艦載機,成為海軍和國內軍迷的共同願望和願望。

而且在此之前,喜訊傳來,《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男表示,與垂直起降有關的技術難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中國完全有能力研發此前湖北衛視就官宣了中國垂直起降戰機的存在。我國曾展開過一款前所未有的機型,官方把它稱之為殲26,並且現階段這項計劃又重新開展,並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究竟這是一款怎樣的機型呢?

據悉,垂直起降飛機研製領導小組召開了第12次、也是最後一次會議,會議指出,垂直起降飛機在我國缺乏研究基礎和應有的技術儲備,無法在短時間內研製出適合作戰需要的殲擊機,決定不把垂直起降飛機列入國家型號研製計劃,仍作為先期研究的科研項目,有關機構隨即予以撤消。

就沈飛方面來說,此前也推出了FC31,一度讓許多人以為它會成為中國下一代的艦載機,但很快專家們、媒體們都改口了,在電視節目裡更有專家暗地裡爆出殲20、FC31將來都不會上艦,海軍未來的艦載機會是新型飛機,或是殲20的大改版等等。而在此前,成飛這次終於不再低調,高調曝光了殲26方案。

早在成飛研製出中國第一架四代機殲20後,成飛就已著手為中國海軍量身打造未來作戰飛機,按照中國海軍的要求,今後需要一架具有短距離起飛、垂直起降能力的中型多功能遠程隱身作戰飛機。這種飛機將取代海軍目前的殲轟7、殲15,成為海軍的主力作戰飛機,也就是未來的航母戰鬥群和兩棲攻擊艦的艦載機!

而且成飛成立了「20」工程領導小組,在穩步推進20工程的基礎上,秘密籌備了「2 X」工程!以國內技術為依託,積極跟蹤國外先進經驗,用一切手段為中國未來短距垂直起降四代機作好準備。

自殲20首飛以來,據信「2 X」工程已正式進入研究與開發階段,中航工業在其官網上低調發布了消息「成發與空天研究院籤署風扇零部件合作協議」,正式宣布:「就「短垂項目加工合作協議」舉行籤約儀式。這則新聞裡爆出的「短垂項目」。不言而喻大家都應該知道是什麼了。

這次的「大改版」是什麼?揭秘專家笑而不語,或許單程短距垂直起降殲20或「J26」才是未來中國海軍選擇的主力作戰飛機、艦載機!而在現階段,這款殲26終於迎來了曝光,這也就說明了這款戰機已經成功突破,不然不會爆出任何消息,

此前,該項目終於曝光照片,就外觀來說,殲26戰機外形類似中國殲20的縮小版,氣動設計風格獨特,並具有垂直起降作戰能力,整體設計完全符合第五代隱身戰機的標準,從圖中可以看出,這款名為「殲26」的垂直起降戰機是一種新型隱身戰機,其用途十分廣泛,不僅可以裝備中國海軍,也可以裝備中國空軍,甚至可以成為未來中國海軍陸戰隊的主力作戰武器。

如圖所示,殲26採用了單發、雙垂尾的中型戰鬥機,與垂直起降的基本噸位相一致,整體設計與殲20相同,進氣道採用了 DSI 「蚌」式進氣道,集成了玻璃座艙,武器掛艙也都是內置設計,從這些設計分析,殲26是一款專用的艦載垂直起降戰機,整體定位與美國目前試驗的F35B型戰機更接近,也可視為中國海軍兩棲攻擊艦未來搭載的主要作戰武器。

參數上,殲26戰車長15米,高4.3米,翼展10米,空重10噸,最大起飛重量20噸,航程3000千米,作戰半徑1200千米,使用了一臺能發射14噸推力的AL31F-M2矢量發動機和一臺能發射6噸XJ99升力的推力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1.5馬赫,可搭載一臺探測距離140公裡的RCS5主動相控陣雷達。

機頭下方裝有 EOTS光電瞄準系統和 EODAS光電分布式孔徑觀測系統,其它設備包括自主導航系統、通信和進場著陸系統、綜合顯示與控制系統、綜合電子戰系統、任務計劃與參數記錄系統、外掛物管理系統、數據傳輸系統等。

對於艦載垂直起降戰鬥機來說,殲26配備1門200發雙管23毫米機炮,這是因為其內置彈倉長度達4米,所以有足夠的長度和空間掛載4個標準彈位,可以掛載2枚霹靂12中程空空飛彈和4枚雷石6滑翔制導炸彈,或者中國正在研發的新型霹靂21遠程空空飛彈,此外,殲26還擁有一個大的武器掛載特點,即機翼下設計有兩個保形武器掛架,可以掛載2枚中國新近研製的霹靂10超機動空空飛彈,如果不考慮隱身性能,機翼下還可以掛載2枚枚枚鷹擊系列反艦飛彈,所有搭載的武器系統都是目前中國最成熟、最先進的制導武器,因此,整體戰鬥實力不容小覷。

中國殲26垂直起降戰機的基本性能和特點

但是,設計出一種新型飛機,不僅需要大量的基礎研究和技術儲備,而且需要相當長的試驗周期,而且還要開發一種新型飛機,從設計到投入使用,需要相當長的周期,通常需要十年以上,有些甚至二十年以上;垂直起降飛機,從下達研製任務到要求新飛機進行試飛,總共只需一年零十個月。而且,這還是一個白手起家的過程,沒有前期研究和技術儲備,因此,儘管研究人員為之努力,但仍不能在短期內完成任務。

開發一架飛機,首先要有科學的基本態度和一定的技術基礎和條件,不能蠻幹,垂直起降飛機最重要的就是動力,為什麼鷂式飛機能夠成功?飛馬的發動機推重比在8以上,那是三代F15F16的發動機推力,那是F15F16的發動機推力,他能有足夠的動力推動鷂式,那時候我們國內的渦噴6,殲6的發動機推重比是多少?約為4,差一半多,明顯缺乏動力;

其次,垂直起降最難的還不是動力,而是起飛後的姿態控制,為什麼鷂式四風扇,顯然是要平衡姿態的,比如俯仰時,前後轉速要調節,然後再讓前、後兩個風扇的升力大小調平,不要一頭栽下去,或者抬起來,如果是垂直起降時,左右兩個風扇都要調速,姿態調整很麻煩,稍微動一下,飛行員操縱時,姿態一動,那就很危險,所以垂直起降時,左右兩個風扇的姿態控制是一個大難題。

客觀來說,負責垂直起降飛機的研發人員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勞,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了大量的試驗,並在殲6設計改進的基礎上,設計出了新的飛行平臺,大膽地探索了垂直起降飛機所涉及的許多技術難題,取得了一些垂直起降飛機設計和試製的寶貴經驗。

而隨著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殲26誕生之日或再進一步。到那時,這種垂直/短距起降隱形艦載機殲26最終成為海軍和國內軍迷的夢想,擁有垂直/短距起降隱形艦載機。

相關焦點

  • 成飛新飛機申請專利,飛翼布局好像轟20,還是離不開鴨翼?
    大家都知道,殲10和殲20都是成飛(統稱)研製的先進戰鬥機,它們最為明顯的外形特徵,就是採用了鴨翼,形成了獨特的鴨式布局。而就在最近,成飛又在國家專利局申請了一種新型飛機設計的技術專利,該設計同樣也採用了鴨翼布局。
  • 禾啟智能發布全球首款消費級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
    (原標題:禾啟智能發布全球首款消費級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
  • 垂直起降戰機缺陷在哪?中國有更好方案,完美避過主要風險
    由於傳統戰鬥機依賴滑跑起飛,跑道被列入首要打擊目標,一旦這些難以攔截的轟炸機突破防線,就會立即摧毀可用的機場跑道。由於此時的噴氣機已經難以從簡易跑道起飛,被攻擊方就會完全喪失制空權,即使有藏於重型掩體的飛機存活,也與廢鐵無異,被攻擊方只能被動接受後續的空襲。
  • 俄專家:可能是垂直起降戰鬥機
    國內網友普遍認為該機是以「鶻鷹」戰機為基礎發展而來的海軍四代機,將是一架全新的隱形戰機,其正式編號有可能是殲-35。全球目前有能力研製隱形戰機的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歐洲,而能同時研製兩款隱形戰機卻只有美國和中國。俄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在7月7日評價稱,研製「下一代戰鬥機」的報導表明,中國正在積極地增強自己作戰飛機的能力,該機更有可能是中國標準的五代機,是一款垂直起降戰鬥機。
  • 俄專家:或為驗證垂直起降戰機
    根據這位俄羅斯專家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新一代的飛機試飛新聞表明,中國目前正在積極地增強自己作戰飛機的能力。首先,就是正在基於著名的殲-20和殲-31平臺所研製的最新型產品以及不同類型的無人機,要知道中國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就為了研發一款「與眾不同」的新一代戰鬥機,目前這款戰鬥機按照中國的定位標準是第五代戰鬥機。
  • 美國掌握不了的鴨翼布局,卻獨得成飛青睞,看看殲20就知道了?
    作為中國飛機製造的領軍企業,過去幾十年裡成飛公司研製生產的殲-10、殲-20等戰機先後作為我國空軍部隊的主力戰機使用,擅長運用獨特的鴨式布局。近日,成飛又有好消息傳來,新款飛機設計方案出爐,仍舊採用鴨翼布局,並特別申請國家專利。在設計上,針對我國B2型飛翼飛機現存在的高阻比、低升阻係數、低操縱性能差等問題,進行全面改進。
  • 國產垂直起降殲18可考慮俄技術,F35B照搬雅克41也不丟人
    隨著國產兩棲攻擊艦等下水試航,關於這方面的討論也多起來,雖然076可能採用技術迂迴,用搭載無人機的方式,暫時解決兩棲攻擊艦沒有固定翼垂直起降艦載機可用的問題。但是不少軍迷還是希望,能看到國產和黃蜂級和美國級一樣,搭載垂直起降艦載機。
  • 成飛「風影」無人機首曝!單翼V型氣動,配合殲20成最隱秘殺手
    可以說是功不可沒,這也是風影隱身無人機的第一次曝光,這意味著成飛效率驚人,再次推出其代表作。那風影無人機和同胞兄弟雲影無人機究竟有何不同之處呢?具體來說,「雲影/風影」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噴氣式無人機,出口版為「雲影」單發,自用版為「雙發」。
  • 從編雞籠子的窘迫到生產殲-20的豪氣 中國戰機逆風崛起
    榔頭機動、赫伯斯特機動、眼鏡蛇機動、直升機機動……2018年11月6日,廣東珠海,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推出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首次亮相。隨著一個個複雜而精彩動作的完成,觀展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  作為航空工業成飛(以下簡稱「成飛」)技術服務部副部長,李濤看著這架飛機的精彩表演更是異常興奮。
  • Jump Aero希望通過電動垂直起降飛機快速運送急救人員
    為了尋找新的利基市場,初創公司Jump Aero希望使用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機以高達200 英裡/小時(322公裡 / 小時)的速度將急救人員快速運送到緊急事件發生地點。該公司的目標不僅是快速運送急救人員,而且還允許他們在郊區道路上著陸。
  • 幻影IIIV垂直起降飛機,8臺升力發動機註定成為飛行員噩夢
    為了讓隱藏機庫、山洞中的戰鬥機還有一戰之力,各國開始展開新一輪不依賴機場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研製,這次法國人走的相對較早,給出的機型是1959年首飛的——「甲蟲」垂直起降環翼機。 環形翼加立式發射就是「甲蟲」最大的特徵,裝備一臺Atar E-5-V渦輪噴氣發動機,直徑約3米環形機翼連接到機身。
  • 我軍殲十和殲20都有鴨翼布局,為什麼殲16卻沒有採用?
    殲16是我國航空工業沈飛在殲11BS研製經驗基礎上,廣泛吸收蘇30MKK的使用經驗,通過換裝國產先進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研製的一款雙發重型多用途三代半戰機。
  • 這才是真正對手,一口氣造了500架,比殲20便宜的五代機誕生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22、F-35,以及中國成飛設計並生產的殲-20,另外還有俄羅斯聯合飛機集團——比殲-20還要便宜?近日,又一款五代機火力全開進行生產,在一口氣造了500架之後,一款比殲-20戰機還要便宜的五代機誕生了,它就是美制F-35戰機,看來殲-20的頭號對手已經不是F-22了,這款比殲-20還便宜幾千萬的戰機或許才是真正的對手。
  • 巴鐵這次有福了,殲20量產後成飛又要造隱身機,專門爭奪千億市場
    圖為成飛展出的新隱身機模型 自推出殲20以來,成飛就成了國內第一個掌握五代機技術的研究所,然而殲20隻是一個小目標,如今在殲20量產後成飛又要造隱身機
  • 成飛,彎道超車,成就中國最強戰機!
    圖為殲20無須贅述,中國當前最強戰機非殲20莫屬,而說起殲20難免會讓我們想到它的製造公司,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航空工業成飛、成飛,是中國重要殲擊機研製生產基地。這家公司先後為我國製造出了殲7系列、殲10系列、梟龍系列戰機,以及目前最著名的五代戰機——殲20。除此之外,這家公司在高科技領域也碩果纍纍,全世界第一款採用聯翼(又叫鑽石翼)的高空高速半隱身無人機——翔龍大型無人機,也是由成飛研製出來的。
  • 紅色鐵匠,外號「桅杆保衛者」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
    除此之外,蘇聯時代還有一款「桅杆保衛者」,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這回連保衛機場都不用考慮,只要保證能守衛好起降母船就好。約240公裡的作戰半徑,外加2噸載彈量,不要說和同期美國F-4、F-14等艦載機對抗,就是飛上天打發一下速低飛機都覺得費勁,它就是本文主角——雅克-38「鐵匠」垂直起降戰鬥機。
  • 殲8與殲10中間的戰機去哪了?若無當年的殲9,哪有如今殲20的成功
    近日,中航研究院成飛611所,舉行了成立50周年的慶典活動。活動的展板上,人們可以看到由611所主持設計研製的多款型號戰機。除了大家十分熟悉的殲-10戰機、殲-20隱身戰機、"梟龍"外貿型戰機和"翼龍"無人機等機型,還有一型採用大三角翼和鴨翼布局、與殲-10很像的雙發重型戰鬥機。
  • 殲7到底有多少種魔改型號?航母隱身鴨翼,梟龍身份最具爭議
    殲7CP超7早期模型超7晚期模型格魯曼佩刀II現在的梟龍殲7第二種非常重要的改型就是艦載型殲7J,我國在707和891航母工程期間,曾兩次對殲7上艦提出了技術要求而成飛也在殲7的基礎上突破了摺疊翼、著艦鉤、彈射牽引索等關鍵技術,並且對殲7進行了魔改,將機頭進氣改為兩肋進氣,為它空出機頭的空間安裝火控雷達,並且採用了當時國內十分領先的整體式座艙風擋,強化了機體結構,升級了發動機,增加了外掛能力。雖然殲7J從未真正上艦,但是它對我國探索彈射式艦載機起到了技術驗證的作用。
  • 成飛戰機套餐暢銷,該國購買梟龍戰鬥機,外加無人攻擊機!
    2無人機總設計師在飛機面前合影,這也意味著翼龍2無人機開始進入非洲,第一個使用翼龍家族無人機的非洲國家是埃及,他們使用的是成飛的翼龍1版本,性能較低,價格也更為便宜。 讓很多人吃驚的是,這一次翼龍2進入奈及利亞,也是繼巴基斯坦之後,成飛有人戰鬥機和無人機攻擊機套餐繼續獲勝,奈及利亞空軍和成飛有很深的淵源,奈及利亞政府於2005年以2.514億美元向中國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購買15架F-7系列戰鬥機,
  • 科普|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螺旋槳簡介
    特別是針對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螺旋槳如果安裝錯誤,連起飛都是問題。CW-007大鵬無人機,通過顏色區分螺旋槳,防止誤插螺旋槳如何分類、如何選擇、如何布局更優……小編邀約了研發部門的小帥哥,為大家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