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成飛曝光首款垂直起降艦載機殲26
近些年來,我國海軍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先後服役眾多型號的航母,讓廣大軍迷甚是稱讚,但是軍迷們還是有幾分遺憾的。畢竟我國缺乏F-35B型類似的垂直起降戰機,兩棲攻擊艦的實力很難發揮得出來。
具體來說,在垂直/短距起降戰機的發展而言,英國「鷂」型、蘇聯雅克-38、美國F-35B等都是著名的豎直起降戰機,現在,AV-8B相繼退役,剩下美國F-35B艦載機一支獨苗。在中西關係蜜月期,中國曾想引進英國的「鷂」型垂直/短距起降機,但由於種種原因,最後都不了了之,與垂直/短距起降機擦肩而過,至今也沒有裝備這款飛機。隨著我國航母的大範圍服役,尤其是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的開發,研製並裝備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隱形艦載機,成為海軍和國內軍迷的共同願望和願望。
而且在此之前,喜訊傳來,《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男表示,與垂直起降有關的技術難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中國完全有能力研發。此前湖北衛視就官宣了中國垂直起降戰機的存在。我國曾展開過一款前所未有的機型,官方把它稱之為殲26,並且現階段這項計劃又重新開展,並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究竟這是一款怎樣的機型呢?
據悉,垂直起降飛機研製領導小組召開了第12次、也是最後一次會議,會議指出,垂直起降飛機在我國缺乏研究基礎和應有的技術儲備,無法在短時間內研製出適合作戰需要的殲擊機,決定不把垂直起降飛機列入國家型號研製計劃,仍作為先期研究的科研項目,有關機構隨即予以撤消。
就沈飛方面來說,此前也推出了FC31,一度讓許多人以為它會成為中國下一代的艦載機,但很快專家們、媒體們都改口了,在電視節目裡更有專家暗地裡爆出殲20、FC31將來都不會上艦,海軍未來的艦載機會是新型飛機,或是殲20的大改版等等。而在此前,成飛這次終於不再低調,高調曝光了殲26方案。
早在成飛研製出中國第一架四代機殲20後,成飛就已著手為中國海軍量身打造未來作戰飛機,按照中國海軍的要求,今後需要一架具有短距離起飛、垂直起降能力的中型多功能遠程隱身作戰飛機。這種飛機將取代海軍目前的殲轟7、殲15,成為海軍的主力作戰飛機,也就是未來的航母戰鬥群和兩棲攻擊艦的艦載機!
而且成飛成立了「20」工程領導小組,在穩步推進20工程的基礎上,秘密籌備了「2 X」工程!以國內技術為依託,積極跟蹤國外先進經驗,用一切手段為中國未來短距垂直起降四代機作好準備。
自殲20首飛以來,據信「2 X」工程已正式進入研究與開發階段,中航工業在其官網上低調發布了消息「成發與空天研究院籤署風扇零部件合作協議」,正式宣布:「就「短垂項目加工合作協議」舉行籤約儀式。這則新聞裡爆出的「短垂項目」。不言而喻大家都應該知道是什麼了。
這次的「大改版」是什麼?揭秘專家笑而不語,或許單程短距垂直起降殲20或「J26」才是未來中國海軍選擇的主力作戰飛機、艦載機!而在現階段,這款殲26終於迎來了曝光,這也就說明了這款戰機已經成功突破,不然不會爆出任何消息,
此前,該項目終於曝光照片,就外觀來說,殲26戰機外形類似中國殲20的縮小版,氣動設計風格獨特,並具有垂直起降作戰能力,整體設計完全符合第五代隱身戰機的標準,從圖中可以看出,這款名為「殲26」的垂直起降戰機是一種新型隱身戰機,其用途十分廣泛,不僅可以裝備中國海軍,也可以裝備中國空軍,甚至可以成為未來中國海軍陸戰隊的主力作戰武器。
如圖所示,殲26採用了單發、雙垂尾的中型戰鬥機,與垂直起降的基本噸位相一致,整體設計與殲20相同,進氣道採用了 DSI 「蚌」式進氣道,集成了玻璃座艙,武器掛艙也都是內置設計,從這些設計分析,殲26是一款專用的艦載垂直起降戰機,整體定位與美國目前試驗的F35B型戰機更接近,也可視為中國海軍兩棲攻擊艦未來搭載的主要作戰武器。
參數上,殲26戰車長15米,高4.3米,翼展10米,空重10噸,最大起飛重量20噸,航程3000千米,作戰半徑1200千米,使用了一臺能發射14噸推力的AL31F-M2矢量發動機和一臺能發射6噸XJ99升力的推力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1.5馬赫,可搭載一臺探測距離140公裡的RCS5主動相控陣雷達。
機頭下方裝有 EOTS光電瞄準系統和 EODAS光電分布式孔徑觀測系統,其它設備包括自主導航系統、通信和進場著陸系統、綜合顯示與控制系統、綜合電子戰系統、任務計劃與參數記錄系統、外掛物管理系統、數據傳輸系統等。
對於艦載垂直起降戰鬥機來說,殲26配備1門200發雙管23毫米機炮,這是因為其內置彈倉長度達4米,所以有足夠的長度和空間掛載4個標準彈位,可以掛載2枚霹靂12中程空空飛彈和4枚雷石6滑翔制導炸彈,或者中國正在研發的新型霹靂21遠程空空飛彈,此外,殲26還擁有一個大的武器掛載特點,即機翼下設計有兩個保形武器掛架,可以掛載2枚中國新近研製的霹靂10超機動空空飛彈,如果不考慮隱身性能,機翼下還可以掛載2枚枚枚鷹擊系列反艦飛彈,所有搭載的武器系統都是目前中國最成熟、最先進的制導武器,因此,整體戰鬥實力不容小覷。
中國殲26垂直起降戰機的基本性能和特點
但是,設計出一種新型飛機,不僅需要大量的基礎研究和技術儲備,而且需要相當長的試驗周期,而且還要開發一種新型飛機,從設計到投入使用,需要相當長的周期,通常需要十年以上,有些甚至二十年以上;垂直起降飛機,從下達研製任務到要求新飛機進行試飛,總共只需一年零十個月。而且,這還是一個白手起家的過程,沒有前期研究和技術儲備,因此,儘管研究人員為之努力,但仍不能在短期內完成任務。
開發一架飛機,首先要有科學的基本態度和一定的技術基礎和條件,不能蠻幹,垂直起降飛機最重要的就是動力,為什麼鷂式飛機能夠成功?飛馬的發動機推重比在8以上,那是三代F15F16的發動機推力,那是F15F16的發動機推力,他能有足夠的動力推動鷂式,那時候我們國內的渦噴6,殲6的發動機推重比是多少?約為4,差一半多,明顯缺乏動力;
其次,垂直起降最難的還不是動力,而是起飛後的姿態控制,為什麼鷂式四風扇,顯然是要平衡姿態的,比如俯仰時,前後轉速要調節,然後再讓前、後兩個風扇的升力大小調平,不要一頭栽下去,或者抬起來,如果是垂直起降時,左右兩個風扇都要調速,姿態調整很麻煩,稍微動一下,飛行員操縱時,姿態一動,那就很危險,所以垂直起降時,左右兩個風扇的姿態控制是一個大難題。
客觀來說,負責垂直起降飛機的研發人員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勞,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了大量的試驗,並在殲6設計改進的基礎上,設計出了新的飛行平臺,大膽地探索了垂直起降飛機所涉及的許多技術難題,取得了一些垂直起降飛機設計和試製的寶貴經驗。
而隨著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殲26誕生之日或再進一步。到那時,這種垂直/短距起降隱形艦載機殲26最終成為海軍和國內軍迷的夢想,擁有垂直/短距起降隱形艦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