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8與殲10中間的戰機去哪了?若無當年的殲9,哪有如今殲20的成功

2020-12-22 排頭博覽

近日,中航研究院成飛611所,舉行了成立50周年的慶典活動。活動的展板上,人們可以看到由611所主持設計研製的多款型號戰機。除了大家十分熟悉的殲-10戰機、殲-20隱身戰機、"梟龍"外貿型戰機和"翼龍"無人機等機型,還有一型採用大三角翼和鴨翼布局、與殲-10很像的雙發重型戰鬥機。這就是在上世紀70年代,由611所研製,但最終下馬的傳奇機型——殲-9。

上世紀60~70年代,中國面臨著北方鄰國強大的航空兵戰力威脅,特別是大量圖-22超音速轟炸機,其2馬赫的高速突防性能在不僅令北約方面十分頭疼,更是讓中國空軍束手無策的勁敵。當時,仿製米格21的國產殲-7戰機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攔截,且性能長期不成熟。

因此,空軍高層要求研製飛行速度可達兩倍音速以上、作戰高度超過兩萬米的新型戰鬥機,作為攔截圖-22轟炸機的主力。針對此要求,瀋陽的601在殲-7基礎上進行放大,研製出了殲-8戰鬥機;成都的611所則選擇了更為激進一些的道路,即嘗試採用鴨式氣動布局,研製殲-9戰鬥機。

相比在殲-7基礎上放大而成的殲-8,611所搞殲-9的難度要大得多。為有效攔截圖-22,上級對殲-9提出了速度達到2.5倍音速,高度達到2.5萬米的"雙二五"苛刻要求,這實際上已嚴重超出了當時國內航空工業的水平上限。正因如此,611所在對各種常規方案進行評估後認為,均無法滿足"雙二五"要求,故才轉向國外也剛剛出現的前衛氣動布局,即鴨式方案。殲-9也成為中國航空工業不受蘇式飛機布局影響,完全自主設計的第一型戰鬥機。

不過,儘管鴨式布局方案確實有利於提升飛機性能。但在指標要求一變再變,以及國內動蕩環境和其他配套工業基礎不足的影響下,不要說殲-9原型機遲遲難以完成。就是指標低得多的殲-7大批量生產工作,都難以完全展開。最後,空軍不得不從實際出發,選擇先獲得更多殲-7,然後獲得比殲-7先進一些的殲-8。至於"超前"但無力完成的殲-9工程,只能就此下馬。

不過,殲-9工程對611所的意義相當大。特別是鴨式氣動布局的研究經驗,讓611所鍛鍊了一批出色的骨幹人才,對後來成飛方面研製各型戰機幫助極大。在殲-9研製過程中,設計師宋文驄後來成為"殲-10之父"。熟悉鴨式氣動布局的宋總師又培養了後來"梟龍"和殲-20的總師楊偉。成功的殲-10和殲-20身上,也都能看到當年殲-9的身影,可見研製這型飛機對成飛和611所的意義之大。

相關焦點

  • 從殲-9到殲-20的50年,以及the next……10年?
    ▲在主題大會上發表講話的老所長成志明和現任所長趙民,背景板上是611所建所以來研製的七個主要型號:殲-9、殲-7Ⅲ、殲-10、「梟龍」、「翼龍」、無偵-8和殲-20
  • 從殲9到殲20,中國龍戰機的研製單位50歲了,感謝有你們
    在這50年的時間裡,它和132廠一起,從無到有,先後研製過殲7III、殲9、殲10、梟龍、殲20,和大量先進的無人機,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安全而自豪的天空。殲20的研製單位50歲了611所的起步,與601所和南昌的洪都密不可分,但真正的研製項目,是從殲9開始的,這是我國航空工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次重要的努力。
  • 殲11d和殲20的成本差距有多大?
    在軍迷圈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種觀點:由於四代機在成本上與三代半戰機相差不多,而綜合性能(尤其是空戰性能)卻有雲泥之別,所以應該停止生產三代半戰機,全力生產四代機。對於殲11D這個型號,其前途相當迷離。殲11D項目進度與殲16相當,其試飛工作也已完成。
  • 殲10大改型號或現身,部分優勢比殲20明顯
    文/皓月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大家都在討論殲10系列的發展空間問題,有人認為殲10目前出的型號夠多的了,已經沒有可以發展的空間了。的確,作為我國空軍隊伍中的一款主力機,殲10這些年在不斷進行改進,目前已經出了多個不同版本。不過要說發展潛力,還是有空間的。而且在改進後將不會再是三、四代機了,會一躍成為第五代戰機。
  • 沈飛為何堅持改進殲11?或缺少空優戰機,殲10太小殲20太少
    對於沈飛來說,也有人調侃其為沈霍伊,畢竟藉由側衛機型,沈飛不斷改進自研出了殲11、殲16和殲15等多種機型,而且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機型大部分在國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了三代機的主力,就這點來說其作用並不遜色於殲10和殲20。而在最近的一張圖片中,軍迷們又發現一款疑似新批次的殲11有所改進,那麼沈飛為何如此沉迷改進殲11?
  • 五代戰機殲-20已經服役,四代戰機殲-11何去何從?
    在空軍領域,戰機作為空軍力量的主力,始終都是軍事發展的一大主題,就算當今時代已經基本和平,戰機也始終沒有停止過發展的步伐,在中國的不斷努力之下,如今的中國已經步入五代機時代,擁有世界上先進化程度極高的殲20五代機,而且這款戰機已經進行批量生產入列,而此前作為我國四代戰機的殲11,未來又將何去何從呢?
  • 殲9到殲20,中國用了50年,下代戰機怎麼走?俄:一步到位
    圖為殲20戰鬥機 這些年來,中國在戰機技術上有了長足發展,在這其中成飛可謂功勞巨大,今年是成飛的建所50周年,從該所建立以來首次立項的殲9戰機到如今的殲20戰機,中國用了50年時間就走完了三代機至五代機的路,而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六代機的研發力度,中國成飛如果要研發下代戰機
  • 殲10改進計劃成功?載彈量與早期重型戰機相當,或出口巴基斯坦
    作為亞洲第一款從頭到尾自行研發成功的三代機,殲10戰機採用了諸多新技術,比如電傳操控系統、翼身融合、靜不穩定設計,讓殲10擁有優異的機動性能。不過早期的殲10A於2005年左右服役,同時代的F16戰機開始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新型火控觀瞄系統、新型電子幹擾吊艙,此外殲10A的主要設計定位是國土防空,注重截擊、爭奪局部制空權,對載彈量的要求並不高,這導致殲10A的性能並不那麼完美。
  • 殲16單價接近殲20,為何不拋棄殲16,全面生產殲20?
    殲-20已經開始試飛服役,成為我國國之重器,作為我軍自己研發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的飛行速度,遠遠超過俄羅斯的蘇57.從我國官方公布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到,目前殲20的生產數量超過20架,同時也在不斷改進它的各項系統,成飛對殲-20 的改造從未停止過。
  • 沈飛目前只剩殲15和殲16還在生產,能夠轉產殲20以提高速度?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有兩大航空企業在負責空軍和海航的戰機生產,分別是成飛和沈飛。目前這兩家航空企業一個生產重型三代戰鬥機,另一個負責生產中型的殲10系列和隱身的殲20,各司其職,雙方生產的都是空軍和海航的主力機型。
  • 性能僅次於殲20!殲16戰機與印度蘇30戰場相遇,殲16能否獲勝?
    0年前引進俄羅斯蘇30MKK戰機後,中國空軍加快了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的戰略轉型,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了一系列問題,像雷達探測能力不足、發動機推力低、全天候作戰相對不足等,為了彌補缺點,沈飛吃透了蘇27、蘇30戰機技術後,發展出了比蘇30更加先進的殲16重型戰機,性能僅次於殲20戰機,未來計劃將全面取代蘇30MKK和殲轟7戰機
  • 殲-20隱形戰鬥機服役:空軍仍然保有殲-7,以及殲-8第二代戰鬥機
    因此,當年在殲-20未裝備空軍,面對東北亞天上隱形戰鬥機的嚴重威脅,空軍將空中預警機結合殲-8的戰術運用,不能說是一點道理都沒有,儘管沒有實戰的檢驗,但空軍在現有裝備基礎上,探索用劣勢裝備對付隱形戰鬥機的戰法,本文作者認為是值得肯定的,就是要有當年空中拼刺刀的精神,打出赫赫有名「米格空中走廊」的勇氣,以及面對強敵絕不服輸的氣概。
  • 不是殲20也不是殲10C?印度最擔心的是殲16,高原作戰力壓蘇30MKI
    這樣一來,印度就可以往前線派出更多的戰機了。目前印度的主力戰機是蘇30MKI,也是目前往邊境派出的最多的一款戰鬥機。那麼面對印度如此大的陣勢,我們哪款戰機能與之抗衡呢?首先最令印度擔心的不是五代機殲20,也不是升級過後的殲10C,而是殲16。為何要這麼說呢?因為殲16不管是在規模上還是性價比上,都比前兩款機型有優勢。
  • 殲16單價已經接近殲20了,為何不拋棄殲16,全面生產殲20?
    我國最新研發的第五代戰機,殲20,不僅是高科技戰機,也是具有隱身性能的先進戰機,在殲20身上下的功夫很多,就比如說,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既然最新的五代機殲20都服役了,那麼為什麼不停產殲16呢?要知道殲16的單價和殲20可以說是相差無幾,其實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兩架戰機的定位不同,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殲16戰機雖然不屬於隱身戰機的行列,但是它在其他各個方面的綜合性能,在整個亞洲的戰機中也是十分出色的。
  • 霹靂15PK霹靂21,哪一款才是殲20良配?終於有答案了
    殲20能夠掛載三種類型的飛彈:霹靂15、霹靂21、霹靂10。但是誰才是最適合殲20的呢?專家:搭配霹靂21能夠讓殲20戰鬥力提升3倍。在一般的作戰中,飛彈的匹配和戰機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也知道,大多數的戰鬥機必須要裝備合適的飛彈才可以顯現出它的威力,殲-20是我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戰鬥機,在殲-20成功的展開訓練後,它應該搭配何種飛彈已成為關注的熱點。戰鬥機是否作戰成功的主要主要保障取決於它的先進性,加入一個戰鬥機沒有一個相對匹配較好的飛彈也是沒有用的。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吧,美國在目前服役的數十年的戰機,由於沒有及時升級而導致無法掛載最先進的飛彈。
  • 殲-10戰鬥機到底有多大?當它與殲-16和殲-20同框對比就明白了
    殲-10戰鬥機到底有多大?當它與殲-16和殲-20同框對比就明白了 近年來,隨著中國空軍的快速發展,裝備實現了更新和換代,殲-20的服役,標誌著中國空軍進入了隱身時代,實現了換代。
  • 梟龍賣不掉、殲20不能賣,殲10沒人買,中國戰機出口何去何從?
    翻開中國的戰鬥機圖譜,目前中國擁有的戰鬥機型號包括二代機殲7、殲8,三代戰鬥機殲10、殲11、梟龍,四代戰鬥機殲20,型號可謂十分豐富,戰鬥力從低到高都有覆蓋,那為什麼賣不出去?實際上,雖然我們的戰鬥機型號眾多,看起來很能打,但實際上卻不具備競爭力。
  • 殲16單價接近五代機殲20,為何不拋棄殲16,全面生產殲20?
    不少人都會對此產生疑問,為什麼 殲20都已經投入使用了,中國還要繼續生產殲16呢?畢竟殲16和殲20這兩種戰機在單價上相差無幾,原因主要在於殲16和殲20在中國空軍中的定位有所差別,殲16雖然在隱身性能上毫無優勢可言,但它的整體作戰能力,在整個亞洲地區也是數一數二的。
  • 殲20大比分擊敗四代機,隱身戰機優勢巨大,還有必要生產殲16嗎?
    殲20掛載霹靂15空空飛彈由於殲11B的氣動外形沒有進行隱身處理,殲20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夠在200公裡外就發現殲11B,殲20還配備了霹靂15遠程空空飛彈,讓殲20能夠在150公裡外就對殲11B發動攻擊。
  • 我軍殲十和殲20都有鴨翼布局,為什麼殲16卻沒有採用?
    殲16是我國航空工業沈飛在殲11BS研製經驗基礎上,廣泛吸收蘇30MKK的使用經驗,通過換裝國產先進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研製的一款雙發重型多用途三代半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