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群媽媽們在微信群裡,刷屏讚揚我:
「明小乾文章越來越好了呢。」
我聽的每一個汗毛孔都舒展開了。
這幫媽媽真的是太好了,明小乾要為你們榨乾每一粒腦細胞,好好寫文章。
韓國媽媽,就沒有中國媽媽們貼心。
在現象級國民大劇《天空之城》中,為了孩子的應試成績,
韓國媽媽把孩子折騰了個遍,最終卻只落得個政亡人息。
《天空之城》的悲劇帶給我們一個啟迪:
教育孩子,要多念阿彌陀佛,保持平常心。
雞蛋從裡面打開才是鳳凰
劇名之所以叫《天空之城》(Sky Castle),其實是代表了韓國最頂尖的 3 所大學:
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
被稱為韓國的「常春藤名校」,劇名取了三所大學的開頭首字母,組成了「SKY」一詞。
SKY相當於中國的清華北大。
圍繞這SKY王座,從補習班,到學習小組,再到一對一高考協調專員,
天空之城的每一位媽媽都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為自己的孩子充電補課,
只為孩子能夠在高考中拔得頭籌,繼續家族榮耀。
但就是這樣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價的幾個家庭,卻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
接連陷入妻子自殺身亡、孩子離家出走、家庭成員關係破裂、妻離子散的悲慘境遇:
通過十幾年含辛茹苦終於讓兒子英才考上首爾醫大的「明星母親」李明珠,在看到兒子的日記後結束生命…
還在上初中的孩子禹秀韓,在母親繁重的輔導班壓力下,離家出走,
學霸姜藝瑞喪失了高考資格;
品學兼優的金慧娜被暗殺……
金慧娜的死亡,徹底撕碎了家庭之間的偽裝面具,將人性中的自私徹底放大。
為了證明自己的孩子不是殺人者,父母們大打出手、斯文掃地、狼狽不堪。
這一切悲劇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對 「高分」畸形盲目崇拜所導致的,過於操切的心。
高曉松說過:孩子都是帶著劇本來的,父母不要多打擾。
在劇中,讓孩子靠自己興趣學習,在父母關愛中長大的「黃宇宙」,
就成了所有孩子中最品學兼優的一個。
任正非說過:雞蛋從裡面打開才是鳳凰,從外面打開只是蛋黃和蛋清。
這就需要家長們讓孩子發自內心的,主動的去學習、去精進。
孩子只有從心出發,才能熱愛學習,想想猶太人為什麼把蜂蜜塗在課本。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只要孩子自己立下了自強不息之心,
他們的生命自然就煥然一新了,成就也就自然而來了。
正所謂:「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但是現實中,父母們卻用心操切,不斷拔苗助長,結果當然是欲速不達。
孩子不是KPI,下狠力,也不一定會出效果。
教育孩子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急,就容易走火入魔。
心佛即佛,心魔即魔。
下面這位出生學門望族的碩士媽媽,就深得我中華文化精髓。
平凡就是最大的不平凡
在一次微博熱搜裡,
有一個碩士媽媽真切而且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我的學渣兒子,媽媽相信,你是來報恩的。」
這句話特別平實感人,
媽媽碩士、爸爸博士,結果兒子學渣,
但那又怎麼樣,他是個善良的好孩子,這就足夠了。
在文章裡,這位媽媽敘述了自己的優生優育,也列舉了孩子的努力聽話認真,
即使是這樣,還是學習不好。
但是,這位媽媽沒有恨鐵不成鋼,或者「望子成龍」式更狠地加碼逼孩子,
她認識到了,自己的孩子就是資質一般,欣然接受了他的平凡。
在如今一步步靠攏「精英教育」的大環境下,這位媽媽的態度,像稀土般可貴。
明小乾也覺得:
孩子是一朵慢慢開放的花,怎能如此單一地去評價?
我們不應該鄙視平凡,相反應該欣然接納平凡。
若能安於平凡,健康快樂地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不違背自己的良心不違背做人的原則,按時開花結果,
踏實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平安到老。
我想,這其實是最成功幸福的一種人生模式。
只要媽媽變得佛系,心態放平緩,你就會發現:
孩子的平凡,有時候才是最大的不平凡。
從心出發,用愛彌合
對孩子的教育,成績至上?還是人性至上?
這個永恆存在的問題,需要中國媽媽們化身英明睿智的君主,
從心出發,充分發揮政治才能,去平衡,去引導。
我們成年人,一定要吾日三省吾身,
想想自己對孩子的苛刻,
是否只是源自自己的攀比心,和始終不願意承認自己平庸的頑固心,在作祟?
如此發心,自然讓孩子體會不到關愛;
而缺乏愛的孩子,人格成長中是殘缺的,是禍患無窮。
美國神經學家指出,幼時如果缺少母愛,會減少幼兒的大腦容量、還會引致心理疾病,影響孩子一生。
母愛充足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比母愛缺乏的孩子要聰明、社交技巧更高,
缺乏母愛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沉迷毒品、暴力犯罪,失業可能性大,
同時可能面臨更多的精神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
高爾基的一句名言更為中肯: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蕪。」
佛家講心心相映。
媽媽要是能與孩子彼此交心,心心相印,就一定能化解許多誤解。
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南懷瑾先生講過:「動壞念頭你的光就變黑了,心好光就好,絕對能看得出來。」
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我們每個人,乃至萬物,凡是活的生命都有光。
如果你動了一個壞念頭、惡念頭,你的光就變暗淡了;
你心裡有個善念頭,你的光就變明亮了。
而嚴苛心和攀比心,都是壞念頭。
壞念頭越多,生命之光越來越來暗淡,最終也就只能如古人所說: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了。
另外,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
雖然高考,仍然是孩子人生重要的一步,
但競爭早已經多元化,唯成績論的孩子,早已無法笑到最後或笑的最好。
「在一瞬間,有一百萬個可能」,
你的孩子,或許就能為你創造新的可能。
就像小學畢業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一樣。
媽媽,與其被動佛系,不如主動佛系
《天空之城》這部教育大劇早就結束了,裡面的媽媽們經歷人生大變,開始變得佛系,
當她們面對新加入天空之城、像極了以前自己的韓書珍媽媽時,
彼此相視一笑,雲淡風輕。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現在的她們,早已不重視孩子們的成績,她們心中只有一家的幸福最為重要。
一切不再強求,歲月靜好。
但是,在現實中,父母與孩子之間,
因為學習問題而爆發大戰的戲碼,卻還在不時的上演。
正是: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孩子,時時在叫,作業太多。」
— 後記 —
某日正午,少林寺藏經閣。
只聽那老僧道:「這位媽媽全副精神貫注在考試典籍之上,心無旁鶩,自然瞧不見老僧。
記得這位媽媽第一晚來閣中借閱的,是一本《黃岡考題譜》,
唉!從那晚起,這位媽媽便入了魔道,可惜,可惜!」
那老僧點亮一根蠟燭後,又道:「這位媽媽第二次來借閱的,是一本《虎媽教兒法》。
當時老僧暗暗嘆息,
知道這位媽媽由此入魔,愈陷愈深,心中不忍,在這位媽媽慣常取書之處,
放了一部《法華經》、一部《雜阿含經》,只盼這位媽媽能借了去,研讀參悟。
不料這位媽媽沉迷教學大法,於正宗佛法卻置之不理,將這兩部經書撇在一旁,
找到一冊《考前大練兵》,便歡喜鼓舞而去。
唉,沉迷苦海,不知何日方得回頭?」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