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太冷了,大人都不愛洗澡了,小孩子更是如此。尤其是北方,洗澡時浴室內外的溫差有點大,小孩子若是照顧不好,很容易就會感冒。
明明給娃洗澡是件好事,但若是時間和方法不正確,卻容易適得其反,孩子可能著涼、鬧毛病。
前幾天去弟弟家做客,發現弟媳婦正抱著娃在哭呢!一打聽才知道,弟媳給娃洗完澡,娃就開始發燒了,莫名其妙地燒了一天,才退燒沒多久。兩口子正因為孩子發燒這事,拌嘴架呢!
小寶貝一旦生病,最心疼的人就是寶媽。但是,往往在這個時候,寶媽也是最不落好的人,很容易被人責備。
因此,寶媽帶娃時要切記,在入冬後,需要盡力避開不適合的時間段,不要在這三個時間段裡給娃洗澡。
入冬後給娃洗澡,不適宜在這三個時間段:
第一個時間段:早晨。
早晨寶貝剛起床,經過一夜的修復,精氣神正在提升階段。這個時候去給寶貝洗澡,容易傷害到元氣,等於把寶寶剛剛提起來的元氣瀉掉了,容易使寶貝的免疫力下降。
而且,在這個時間段裡,寶貝正處於空腹狀態,還沒有進食,容易血糖偏低。如果寶貝過度地消耗了體能,還容易暈倒。所以說,不建議給寶貝早晨洗澡。
第二個時間段:臨睡前十分鐘洗澡。
有的寶媽覺得,臨睡前給寶貝洗澡,寶貝可以舒服一些,洗去疲勞,睡個好覺。但實際上卻是,臨睡前十分鐘給寶貝洗澡,很容易影響到寶貝的睡眠質量。
因為這可能會使寶貝的體溫升高、再降低,會讓寶寶格外精神。寶貝體內容易溼氣囤積,起溼疹等。
而且,時間太晚的情況,溫度較低,也容易導致寶貝感冒。
第三個時間段:飯後。
寶貝剛吃完飯,正處於消化階段,這個時候給寶貝洗澡,血液大量流入胃裡,寶貝其他部位容易缺血,胃腸道消化能力會下降,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避開了這三個時間段,寶媽再給寶貝洗澡,寶貝就不那麼容易生病了。除此之外,入冬後,還有很多洗澡方面的事項,需要寶媽格外去注意。
寒冷的冬天給孩子洗澡,家長要做好三件事,這樣寶寶才不容易著涼
①給寶貝洗澡時,注意水的溫度
雖然,洗澡可以起到清除汙垢、掃除疲勞、提高肌膚新陳代謝的功能。但是,給寶貝洗熱水澡時,水的溫度不宜太高了,一般要以35-40度左右為宜。
冬季裡,大人的手比較涼,幫寶貝試水溫的時候,很容易把水溫調整得過熱。寶媽要格外注意,千萬別把寶寶燙傷了。
另外,要注意調整好室溫,盡力要關好門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給寶貝準備一個浴罩,避免寶貝吹冷風感冒了。
②給寶貝洗澡的次數
冬天裡,不給寶貝洗澡,寶貝容易因為衛生不佳,患上尿布疹等病。因此,即便天氣涼,寶媽也要定期給寶貝洗澡。
不過,給寶貝洗澡的次數,也不宜過多。不然,容易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以及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了,會使寶貝皮膚發癢,抵抗力下降生病。
另外,冬季室內溫度再高,洗澡時寶貝也會在穿脫衣服時,感覺到涼風。為了避免寶貝感冒,最好每周給寶貝洗兩三次澡就可以了,確保寶貝的清爽和衛生即可。
③洗澡之前,要做足準備。
在給寶貝洗澡之前,一定要做足準備,比如,浴巾、寶寶衣物、潤膚護膚霜等。要盡力避免在給寶貝洗澡時,把寶寶單獨曬在一邊太久。
畢竟是冬天,水溫再高,寶貝接觸不到水的肌膚,也可能會感覺有點涼。寶媽要想辦法縮短時間,讓寶寶更快的洗完澡。
洗澡後照顧好寶貝,能夠提高寶貝的抵抗力!
給寶貝洗澡,看似是一件小事,卻最考驗寶媽的耐性。寶媽要注意,給寶貝洗澡後,還有一些「功課」需要完成,這樣才更有助於提高寶貝的抵抗力。
比如說,給寶貝洗完後,要立馬給寶貝裹上浴巾,擦乾全身。必要時,還要給寶貝塗上護膚油。
另外,不能讓寶寶緊緊的被包裹起來,尤其是低齡小寶貝,尿片和穿著的衣服,切忌太過於緊身了,否則會影響寶貝的生長發育,還容易造成寶貝尿道處的感染。
照顧小寶貝,還真是一件麻煩事,單是入冬後洗澡就很麻煩了,極具挑戰性。身為寶媽們,還真的是辛苦了。記得要照顧好自己喲!你們才是寶寶最值得依靠的人。
您家寶寶在冬天洗澡時,發生過哪些危險的事嗎?有沒有意外感冒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