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周恩懷 文湘婷 實習生 龔正偉
身形清瘦、戴眼鏡、聲音低而語速快,這是郝鵬給人的第一印象,你很難將這位黑瘦的「大哥」與傳說中的博士、技術咖聯繫起來。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寶馬展上,山河智能不僅籤下了1億元的新品訂單,還發布了最新款的5G智能遙控挖掘機。這些「潮」起來的挖掘機背後,離不開剛剛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的挖機工程師郝鵬。
西北漢子紮根「工程機械」之都
2003年郝鵬與挖掘機結緣,源於其博士生導師、山河智能創始人何清華教授。畢業後,郝鵬留在了長沙這個「工程機械之都」,選擇了企業研發人員的崗位。
明亮大氣的辦公室、沁人心脾的咖啡香味、衣衫挺闊的白領,修長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鍵盤……你印象中的博士工作場景是不是這樣?而郝鵬卻整日穿著深藍色工裝,穿梭在車間、工地進行現場測試,經常是灰頭土臉、滿身油汙,得了個「泥巴博士」的「雅稱」。
為攻克小型挖掘機受空間限制導致散熱難的問題,郝鵬帶領團隊一起,在70攝氏度的環境下進行長達3個月的測試,成功解決8噸以下挖掘機熱平衡問題,公司也多了一群「黑人」。
「川藏公路102滑坡群2號滑坡體臨時性保通工程實驗研究-應力測試」項目中,作為成員之一的郝博士,不顧泥石流的風險和牛虻的侵襲,每天擼起袖子、卷著褲腿,赤腳踩在泥巴裡認真工作。一天下來,全身都是泥巴,妥妥的「泥巴博士」。
今年十月,由山河智能自主研發的12臺智能遙控挖掘機發往全國各地,操作手可以在遙控駕駛艙內,針對大屏幕反饋出來的圖像,實現遠程無人操作。作為山河智能挖機事業部研究總院的院長,郝鵬要讓挖機更智能,更節能。這款正在研發中的電動挖掘機,將在川藏鐵路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創下中型挖掘機研發速度行業之最
郝鵬致力於工程機械挖掘機領域,以系統匹配與節能,電液比例控制為主要研究方向,在技術研究與重大項目方面取得很大成績。
2007年,山河智能組建中型挖掘機項目組,郝鵬作為主力隊員開始中大挖的研發。自主研發,高端定位,首臺產品的駕駛室、覆蓋件、配重即全部採用模具化生產,從概念提出到樣機下線,總共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創下了中型挖掘機研發速度的行業之最。2008年,山河智能率先研製出智能挖掘機,該機器集成機電液一體化、無線遙控等多項先進技術,是行業內第一個在國際大展上實況演示的遙控智能挖掘機……
郝鵬與團隊多次獲得公司創新標兵、創新項目、創新團隊獎勵,累計參加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5項,申請專利20餘項,發表論文20餘篇,獲湖南省科技成果、湖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湖南省自然科學學術作品、中國發明專利優秀獎等十餘項。
「要跑到市場去,學習對手,學習市場、了解客戶。要自己動手去開挖機,包括去現場裝配,去加工零件,在轉化工程中才能真正找到差距。」郝鵬說。
[責編:吳岱霞]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