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推進轄區內文明城市「網格化、精細化、智慧化、法治化」建設管理工作,新城在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街面管理「零」失分基礎上,積極探索構建「城管+」模式,通過搭建不同平臺,使新城市容環境逐步實現華麗轉身。
一是「城管+社區網格」推進全域網格化系統治理。管委會組織各區域內城管人員及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實施「小區網格長」制全覆蓋,充分發揮小區兼合式黨組織和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共建合力,深入開展居民小區、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等專項整治,形成創建任務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確保各項創建工作紮實推進。
二是「城管+志願者」推進便民精細化高效服務。組建了一支由新城城管分局甬東中隊以及其轄區街道、社區中40多名群眾組成的志願服務隊,經培訓後安排在市容秩序、環境衛生較難管理的興海路、甬北路等主次幹道和菜場周邊,實行定人定點服務,自開展城市管理志願服務活動以來,志願者每月勸導各類不文明行達1800餘次。
三是「城管+大數據」推進精準智慧化覆蓋管理。依託數位化城市管理系統,以信息採集員、12345熱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為主要信息收集渠道,實現城市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構建起溝通快捷、責任到位、處置及時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監督和處置新機制,案件「半小時現場處置」率達到97.36%。
四是「城管+居民」推進群眾法治化多元自治。以黃土嶺西岙、勾山、老契果蔬臨時攤區為試點,通過民意調查、收集群眾意見,結合城市管理相關法規,科學劃定了楊梅、蔬菜等時令果蔬臨時攤區,並在果蔬臨時攤區推行城管和攤販共同值班的半自主監管模式,向群眾宣傳政策法規,履行勸導義務,推進群眾法制化自治能力。(新城城管分局 嚴紅輝、洪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