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八路軍救下日本小女孩並送還日軍,為何喊聶帥為父親?

2020-12-03 騰訊網

1980年7月14日,一叫美穗子的日本婦女千裡迢迢來到中國首都北京,緬懷激動地見到了新中國開國元帥之一的聶榮臻,並稱聶帥為父親。這兩人,一個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帥,一個是千裡之外的日本婦女,他們之間又有著哪些故事呢?

聶榮臻(左一),美穗子(右一)

時間回到戰火連天的1940年8月,為進一步消滅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發起了震驚中外反擊日本侵略者的百團大戰。根據總部的部署,時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的聶榮臻,奉命率部向正太路東段的日寇軍隊展開進攻,位於正太路邊上的井陘煤礦是我八路軍的重點攻擊目標之一。

在激戰中,井陘煤礦火車站的副站長加藤清利以及妻子在炮火中陣亡,留下了兩個小女孩,大的只有五六歲,小的還在襁褓之中,負責攻擊火車站的是晉察冀軍區三團。

美穗子尋親

見此情況,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將兩個小女孩救了出來,並送到軍區指揮部。聶榮臻見到這兩個小女孩後,馬上吩咐部下去熬稀飯給小女孩吃,並為襁褓中的孩子找了一個哺乳期的婦女為其餵奶。

聶榮臻安排士兵給美穗子喝粥

在聶榮臻的安排下,兩個小女孩子終於有了著落,大一點的小女孩叫做美穗子,在聶榮臻的照顧下,漸漸快樂了起來,經常寸步不離地跟著聶榮臻。

但他也深知,這裡是前線,指揮所裡面長期住著孩子也不是個辦法。在經過反覆權衡之後,決定將找一個靠得住的老鄉,將兩個孩子放在籮筐裡,送到石家莊的日本軍營。聶帥還在筐子裡面還放了一些水果和罐頭,這在當時都是稀缺物品。

臨行前,聶榮臻交給老鄉一封寫給日軍的親筆信,並抱了一下兩個孩子,摸了摸她們的頭,以表示祝福。在聶榮臻的精心安排下,兩個孩子被順利送到了石家莊的日軍兵營,得到妥善的安置,不久後就被送回了日本。而救下她們的聶榮臻,則繼續奔赴抗日戰場。

聶榮臻對小女孩依依不捨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一晃幾十年過去了。進入80年代後,中國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位記者得知聶榮臻元帥的這段往事後,在著名報刊上發表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的報導,遠在日本的美穗子在《讀賣新聞》上看到這則轉載的消息後,隨即和《讀賣新聞》取得聯繫。

1980年7月,美穗子應聶帥的邀請,專程從日本來到了北京,見到了40年前的救命恩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80年前,中國將軍救下日本女孩並送還日軍,附帶一封信感動日本
    接著我方戰士冒著生命危險,一把將在角落裡瑟瑟發抖的加藤美穗子和小嬰兒救了出來,並立刻把受傷的美穗子送到了八路軍隊伍的救護所,此時他們才發現,原來這兩個孩子是日本人。看著這個乖巧的日本小女孩,聶將軍決定幫幫她,畢竟孩子並沒有錯,於是此後美穗子便天天跟在聶將軍的身後,儼然把他當成了家人。
  • 在抗戰中,中國戰士撿到日本小女孩後送還日軍,附帶一封信震動日本
    戰鬥告一段落後,我軍戰士在敵軍屍體中發現了2個日本小女孩,1個不到1歲,一個四五歲,她們的親人大概在戰爭中死去,2人成了無人看管的孤兒。 這名戰士發現後,和戰友商量了一下,3個人一起把她們帶回了晉察冀軍區總部。
  • 1980年,一日本婦女來北京拜訪聶帥,還稱聶帥是她的父親
    在1980年時,一位日本婦女就曾來到北京來拜訪聶帥,當時,許多人這都對這位婦女的身份感到好奇,而這位婦女也將聶元帥稱作是她的父親。那麼,這位神秘的日本婦女究竟是誰?她和聶帥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40年前,日本一女子來中國尋親,稱「父親」是開國將領,名字路人皆知
    在40年前,曾經有一個日本女孩來到中國尋找自己的父親,而她稱自己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開國將領,名字路人皆知。這是怎麼回事兒呢?這個日本女孩尋找的「父親」正是開國將領——聶榮臻,他們兩人之間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這個日本女孩卻將聶榮臻視為自己一生當中最為重要的人。
  • 為何八路軍戰士都情願穿手工草鞋,也不穿從日軍那裡繳獲的皮靴?
    身為罄竹難書的入侵者日本鬼子,他們使用了各種的殘忍手段,屠戮了無數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僅僅在幾年時間,就使得咱們中華民族遭受極為慘痛的創傷。最後,憑藉著無數革命先烈的頑強鬥爭以及默默奉獻的老百姓們,才將天殺的小日本趕出了中國的大門。
  • 1980年,一名日本女孩到中國尋親,她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她是誰?
    1980年一位日本女人來到中國尋親,竟受到了聶元帥女兒聶力親自迎接,當日本女人見到聶元帥時激動不已,哽咽的喊了聲:「爸爸!」這一幕讓不少人深感震驚,這是怎麼回事呢,聶元帥怎麼會有一個日本女兒?這一切都得從1940年華北地區的大規模戰鬥說起,當時我軍在聶元帥的指揮下,成功襲擊了井陘煤礦,並在戰鬥中救下兩個女孩,這兩個女孩都是日本人,姐姐有5歲大,名叫美惠子,妹妹非常幼小,尚在襁褓中,經過調查發現,女孩的父母均已在這場戰鬥中身亡,而她們也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但這畢竟時戰場,戰士們無法照顧兩個孩子,所以必須想辦法安置孩子,聶帥首先想到的就是將小孩寄養在附近的老百姓家中
  • 40年前,一日本女孩來中國尋親,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名字人人皆知
    就像聶榮臻元帥一樣,哪怕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也會對被遺棄的日本小女孩心懷憐憫,還收養了她們一段時間。這就是真正的仁義之士,一個心中有大愛的英雄。正是因為聶榮臻元帥和這兩個小女孩有這麼一段不解之緣,所以1980年的時候才有一位日本女士來中國尋親。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這個小女孩又為何把聶榮臻元帥稱為父親呢?
  • 他是開國元帥之一,這一舉措,40年後讓他成為日本風雲人物
    抗日戰爭時期,這個人也是這樣認為的,這就是聶榮臻元帥,他通過了解認為很多日軍士兵來華作戰並非出自本願,只是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蠱惑,讓他們對他們所做的事情產生了錯誤的認知,所以,他要求部隊官兵不要放棄對日軍的思想政治工作,這也是聶榮臻元帥對敵作戰的一部分方針。千萬不要小看聶帥的這種對敵策略,因為在這種思想政治工作之下,確實達到了理想的效果,讓相當多的一批日軍真正認識到了是非曲直,放下武器。
  • 抗戰時,八路軍經常繳獲很多日軍皮靴,但為何他們很少穿
    八路軍在敵後戰場同日寇展開激烈較量,並繳獲日軍大量物資,如日軍的皮靴。當時八路軍繳獲日軍大量皮靴,為何不見他們穿過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個紀律問題。雖然說,繳獲日軍的物資相當不容易,但是八路軍有自己的紀律,一般在繳獲之後都要將這些東西如實記錄,並且交給上峰,由上面統一分配。
  • 楊家鋪慘案,抗戰時期八路軍損失最大的一場戰鬥
    在組織部長周文彬、特委副秘書長李杉、宣傳部副部長呂光、第四地委書記丁振軍、軍分區衛生部部長兼政委王少奇等領導下,拼死突圍潘家峪方向;面對日本鬼子偽軍幾千人包圍,浴血奮戰。但由於敵眾我寡,周文彬、李杉、呂光、丁振軍、王少奇、劉景餘、馬嶺甫、魏重等430名幹部戰士壯烈犧牲,重傷被俘的 150餘人,共計580餘人。成功突圍的幹部戰士只有120餘人。這就是抗戰以來冀熱邊地區震驚中外的楊家鋪慘案。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驕橫狂妄的敵人,行軍和休息都不派警戒,對兩側也不搜索,根本不把小股遊擊隊放在眼裡,竟大搖大擺地進至張家墳以北地區,全部鑽進「口袋陣」。這時,第3團突然以猛烈的火力給日軍以迎頭痛擊。1團、2團也同時從峽谷兩側發起攻擊,衝鋒號聲響徹山谷,槍聲、炮聲、喊殺聲、手榴彈爆炸聲在山谷中迴轉激蕩,震耳欲聾。這一仗,除辻村乘亂逃脫和13名日軍被俘外,600餘人全部被擊斃。
  • 抗戰中,八路軍的386旅,為何成了日軍要專打的隊伍呢?
    電視劇《亮劍》中有一個畫面,前來找李雲龍決戰的日軍坦克上貼了「專打三八六旅」標語。此事究竟是事實還是劇情虛構?對此,筆者專門拜訪過386旅的老兵,也查閱史料進行過考證。得到的結論是,不僅是我們的戰士這麼說,日軍也這麼說,甚至是日軍的戰史也予以確認。那麼,他們為何成了日軍要專打的隊伍呢?
  • 憶百團大戰:阻日軍掠奪資源 救日本戰爭孤兒
    中新社石家莊9月2日電 題:憶百團大戰:阻日軍掠奪資源 救日本戰爭孤兒  作者 李茜 陳林 倶凝搏  回憶起70多年前的「百團大戰」,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勝佛村的耄耋老人王林壽難掩激動,談及一次次勝利他竟如孩童般開心大笑,說到在抗戰中離去的戰友他又久久凝噎無語。
  • 淶源驛馬嶺響起八路軍抗日第一槍
    本報記者 耿靜 攝 一場阻擊戰殲敵400餘名,打響八路軍抗日戰爭第一槍 盛夏時節,太行山群山疊翠,綠意如墨一般流淌在山間。清風拂過驛馬嶺山崗,當年的喊殺聲已經隨風而逝,但那象徵意味極強的那一槍,更加激越響亮。
  • 日本俘虜為何會加入八路軍?夥食優待有尊嚴,到前線勸說日軍反戰
    一方面,雖然加入到了侵華戰爭的隊伍中,但是有些日本人起初並沒有預料到日軍會如此殘暴。據其中一名日軍八路小林寬澄回憶,在行軍期間,軍官對剛入伍的新兵說:「你們還沒有殺過人,今天我們來一次殺人實習。現在,自願參加殺人實習的,向前一步。」
  • 八路軍竟然吹日本小調,用弓箭抗日?真相令人拍案叫絕!
    國有句古語:「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在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士兵被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教育洗腦,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而諸多偽軍也有很多不甘為敵寇賣命的熱血漢子。在敵後抗戰期間,八路軍成功運用了當年馬謖對諸葛亮的這句建議,對日偽軍展開了各式各樣和獨具特色的心理戰,其中,八路軍山東軍區的指戰員們在對日偽軍的心理戰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八路軍第115師暨山東軍區部隊儘管殺鬼子和漢奸決不手軟,但是對被俘和投誠的日軍人員向來優待。 八路軍還對戰場上的日軍屍體,設法送還。
  • 1980年,一位日本女孩到中國來尋親,還稱自己的父親是一位開國元帥
    1980年,有一個日本的女孩來到中國尋親,按照她的說法,她的父親是一位開國元帥,這是怎麼回事呢?解釋這個問題還得從1940年8月的百團大戰說起,當時負責指揮這場戰鬥的人是聶元帥,他在一個陣地上帶領大家拼死作戰,後來有一些八路軍戰士,從陣地上救回來了兩個小女孩兒,其中一個小女孩兒稍微大一些,她有5歲名叫美穗子,另一個小女孩兒還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
  • 侵華日軍老兵懺悔口述,親手活埋2個求饒的小女孩,喊救命無人管
    侵華日軍老兵懺悔口述,親手活埋2個求饒的小女孩,喊救命無人管 二戰時期,日本對我們國家進行了慘無人道的侵略,其行為堪稱野獸。當時得益於已經比較發達的現代技術,在二戰之後,得以讓我們了解到當時的日本侵略者是多狠,多沒有人的底線,甚至有一些在戰後逐漸找到良心的侵華日軍老兵,也站出來,接受了採訪,從這些侵華日軍老兵的描述中,更是讓人激起一種悲憤交加的複雜情緒。
  • 抗戰中八路軍子彈打完就和日軍拼刺刀,為什麼日軍會選擇白刃戰?
    抗戰中八路軍子彈打完了,就和鬼子拼刺刀,但是,鬼子子彈沒有打完,為何要和八路軍拼刺刀呢?這是打仗,最終的目的是把對方給打死,似乎不用講什麼道義。難道日軍真的是良心發現,要和八路軍公平對決嗎?當然不是這樣了。我們先說為何八路軍要拼刺刀?
  • 知道嗎:抗戰中有支神奇的日本「八路軍」
    衫本義夫(原名前田光繁)後排右二等日籍八路軍戰士在延安寶塔山下合影。衫本義夫參加八路軍10個月後,他和日本青年又在中國創造了新的奇蹟。在八路軍俘虜政策的感召下和衫本義夫等「日本八路」的配合下,日軍戰俘參加八路軍的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