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被媒體指高分低能,現狀如何

2020-12-14 淘淘媽育兒說

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李泰伯在高考時,他取得了703分的好成績。各學科分數如下,數學146,語文138,理綜279,英語140。他是2010年北京理科高考狀元;他是媒體口中的高分低能。如今,他過得怎麼樣呢?

一聽到高考狀元,不禁讓人肅然起敬。而被大家眾所周知的卻是因為八年前被媒體宣揚的另外一件事。「美國11所名校拒絕了中國的高考狀元」,一瞬間讓李泰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高分低能」、「應試教的失敗產物」都是用來形容他。而大多數人們也不清楚當時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在校身兼多職。李泰伯在校期間擔當多個職務,在班級裡為班長,學校為志願者負責人,他參加過的社會活動數不勝數。

興趣愛好廣泛。李泰伯的媽媽在採訪中曾經說道:這孩子什麼書都看。李泰伯的生活非常豐富,他的愛好廣泛,會彈鋼琴,喜歡畫畫,愛聽古典音樂。興致來了,還會自己寫曲子,他爸爸的手機鈴聲便是他的傑作。

曾放棄北大保送資格。在高三時,他獲得了保送北大數學系的機會,但是他卻放棄了。他說:那時我還沒有對未來有什麼規劃?我還年輕,應該趁現在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去接受挑戰,我也有信心能夠戰勝。

第一志願報考清華電子系對科技充滿了好奇心的李泰伯曾這樣表示:科學技術會讓我們見證更多的奇蹟在現代社會中,我希望我也能夠坐在其中用科技為國家和人類做一點事情。在當時,李泰伯也報考了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最後,他決定就讀港大。港大表示,大學四年會對李泰伯提供六十四萬港幣的獎學金。

這看似是極其完美的發展歷程。可恰恰相反的是,李泰伯就是因為這件事情讓他抨擊的對象。八年前的李太華申請了11所美國著名大學,卻沒有被其中一所錄取。「美國11所名校竟然全部拒絕了中國高考狀元」眾所周知,這件事情被媒體報導之後一定會引起轟動的討論或譴責。就在這時,媒體也藉此用各種詞語將李泰伯描繪成了書呆子、低能兒都是李泰伯的。

而在這之前,他一切的優秀表現豐富的履歷都被媒體看成為「混簡歷」而做的事情。歷史是為成功人撰寫的,這句話說的或許有一些道理。當你失敗的時候,你以前做的任何事情多麼的成功,人們都會用惡意的思想來揣測解讀。

媒體描述的典型失敗者

如果李泰伯一心讀書,媒體就會給他扣上書呆子的帽子。但是李泰伯他在學習時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哪怕是表現優異,媒體就會認為他混簡歷的。大概就是因為中國的高考狀元竟然沒有扣開一所美國名校的大門。媒體為了製造輿論導向,總是會把細節無限的放大,也不會給當事人任何解釋的機會。

但是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的:李泰伯,在做出國留學申請時,已經是高二下學期了在時間上已經有了限制。而他所申請的都是世界頂級學校,而且申請了全額獎學金。美國名校很少頒發給國際學生獎學金,就連每年招收的國際生都很少,所以這個機率是非常小的。正因為這樣,他才被拒。

當然,也會有一些鑽牛角尖的人認為。如果足夠優秀的話,不會因為申請了全額獎學金而不被錄取,只能說明不夠優秀。難道中國的狀元還不夠優秀嗎?只有被哈佛耶魯錄取才算優秀。在評論別人的時候,我們應該想想自己是怎樣的吧。在我們國內總是對高考狀元有特別的期待,這反倒成為他們日後的生活負擔,頂著這樣巨大的光環,生活真的非常辛苦。八年前的媒體,欠李泰伯一聲,對不起。

那我們來看一看現在的李泰伯過得怎麼樣了?

李泰伯在被11所名校拒絕之後,並沒有一蹶不振,反而是積極應對。他先後在清華大學和香港大學學習。在大二結束之後,他向麻省理工大學提交了交換生的資格申請,之後優秀的他又成為了英國劍橋大學的學習交換生。

在劍橋的這一年,是李泰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他第一次穿上白大褂除了感受到救死扶傷外,他還感受到了職業帶來的另一種感覺。這個時候他認為計算機作為輔助工具可以為醫療事業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

對於李泰伯而言,優秀成為了一種習慣。早在高中時期,他便參加各種各樣的學校活動。到了大學,這樣的努力也並沒有停止,僅僅在本科時,他就在四所名校學習過,分別是清華大學、香港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領域也非常廣泛,從電子工程到計算機再到醫療事業。李泰伯的人生經歷要比同年人豐富很多,也是真正的佼佼者。

李泰伯他從來沒有停下對學術的追求而是在這條路邁開了前進的步伐,沒有被輿論的聲音牽絆。在我們的中國,可以走出這樣的李太華真的是令人驕傲。我們的狀元也不應該被輿論導向,不應該生活在人民的期望當中。只要他們找到自己的事業,並為此奮鬥一生,投身其中便是非常精彩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的高考狀元,網友說他高分低能,如今怎麼樣
    筆者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高考狀元,他堪稱我國高考史上"反差"最大的人物。他獲得保送北大的資格但卻拒絕,當年風頭一時無兩;申請美國11所名校被拒,媒體紛紛貶低他"高分低能";他參加高考成為理科狀元,又再度崛起,如今他的成就更大。2010年的北京高考,來自人大附中的李泰伯以703分的優秀成績奪得了理科狀元的頭銜。
  • 10年高考狀元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媒體說他高分低能,現在怎麼樣
    10年高考狀元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媒體說他高分低能,現在怎麼樣提及狀元,從古至今都是讓人佩服的存在。學生時代的高考狀元在高中可謂是傳奇人物,老師們會念叨他們學習多麼認真刻苦,讓學生們將其作為榜樣;學生們則是一邊羨慕一邊感嘆同樣是人,怎麼差距這麼大?
  • 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的高考狀元,媒體嘲諷他高分低能,現在怎麼樣
    高考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無數顆閃耀的璀璨星光。一位位優秀的高考狀元,全都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學府就讀,他們的未來也備受矚目,甚至一舉一動都成為媒體與大眾的關注。2010年,有這樣一位高考狀元,憑藉數學146分,語文138分,英語140分,理綜279分的優異成績,獲得了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的稱號。他的名字叫李泰伯,然而媒體卻評價他是「高分低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遭哈佛拒絕的理科狀元,被指高分低能的李泰伯,現狀如何?
    前言李泰伯, 2010年以703的分數奪得北京高考理科狀元,當時曾瞬時吸引人們的眼球。在遭到哈佛等11所世界高校的拒絕後,人們的觀念又瞬時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甚至在網絡上說一些不良的言論,直指李泰伯「高分低能」。
  • 北京高考狀元,703分卻被11所美國名校拒收,多年後稱:感謝拒絕
    然而世事無常,竟有一位考出了703分高分的高考狀元,最後卻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陷入了無學可上的境地,他就是2010年的北京高考狀元李泰伯。時隔十年,這位「落榜」狀元身在何處?這位優秀的男孩在高考的考場上展現出了極佳的水平,不負眾望地斬獲了2010年的高考狀元,一時間成為了眾口交贊的焦點,媒體紛紛圍繞在他的身邊,希望能夠了解他的學習方法與未來規劃,眾多國內名校也紛紛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令人意外的是,李泰伯在面對這條康莊大道時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
  • 當初被笑「高分低能」的狀元,11所大學拒絕錄取他,現狀如何了
    很多人都說中國的教育制度不夠完善,特別是高考,一直是很多人抨擊的對象,那些抵制高考的人都覺得高考把中國的學生培養成了一個個的考試機器,除了考試什麼都不會,實踐能力遠遠不如其他國家的學生,進入社會也沒有多大的用處,曾經有一個高考分數703的學霸,不過被美國11所大學拒絕,被嘲笑為「高分低能
  • 高考703分遭11所大學拒收,被嘲「高分低能」的李泰伯,如今過怎樣
    高考703分遭11所大學拒收,被嘲"高分低能"的李泰伯,如今過怎樣 導語 高考是改變孩子命運的一次重要考試,當然,孩子們也只能通過高考的優異成績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 理科狀元的逆襲:高考703分被11所國外大學拒絕,如今成雙料博士
    他是北京2010年高考理科狀元,卻打算出國繼續學習,向國外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美國11所知名院校提出留學申請,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慘遭拒絕。 而因此實踐,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甚至被貼上了「高分低能」的標籤。
  • 703分被11所大學拒收,被嘲「高分低能」,如今現狀讓人感嘆
    李泰伯就是眾人口中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他自幼成績優異,在高考時也取得了703分的好成績。然而就是在這樣一位讓人驚嘆不已的高考狀元身上,卻發生了一件讓人難以預料的事情。李泰伯憑藉優異的高考成績,原本有機會進入國外的大學深造,可是卻出乎意料地被美國的11所大學相繼拒錄。得知這一消息,很多人在不可思議的同時,也對李泰伯的實際能力表示懷疑,嘲笑李泰伯之所以被拒,是因為「高分低能。」事實上,李泰伯並不是大家口中高分低能的人。他不僅在學習方面接受能力突出,生活以及實踐運用方面更是勝過大多數人。
  • 他高考703分,拒絕清華北大一心只想出國,卻遭國外11所名校回絕
    最「令人失望」的狀元 很多人認為高考狀元們就是要非清華北大不進,仿佛清華北大已經成為了一個辨別一個高考狀元是否名副其實的標杆。但是並非每一個人的理想都是相同的,2010年的北京市高考中有一位高考狀元名叫李泰伯,他高考703分,作為2010年的北京市高考狀元他的身上有著太多的目光,就是這樣一個被大家認為應該在高考前就被清北保送進入的準狀元卻沒有像眾人想像的那樣規劃自己的人生,但是這樣的他拒絕清華北大一心只想出國,卻遭國外11所名校回絕。
  • 每個「高分低能生」背後都藏著原生家庭的罪……
    早在2005年的時候,11名內地「高考狀元」被香港大學拒之門外,全都斃在了面試環節,香港大學給出的理由是不願錄取「書呆子」。雖然現在都在倡導素質教育,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沒有幾所學校。02素質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高分低能」也不能全部怪在學校身上。其實很多「高分低能生」和自身以及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
  • 衡水的「考試機械」高考後都怎麼樣了?都是虛的「高分低能」!
    文 |單身的Y老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高考」對於現在每一名學生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考上985名校是每一個高考子弟的理想,每個學校也是非常用心的栽培學生,一說到名高考名校我的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衡水中學一說到衡水中學,那就不得不說了一個學霸班倒數第一都有631分,那就更加不用說學霸班中排名靠前的那幾位同學了衡水中學在這些年也一直都飽受爭議,但是它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就拿2019年的高考來說:
  • 武大、南開等多所名校向江蘇文科狀元拋來「橄欖枝」
    武大、南開等多所名校向江蘇文科狀元拋來「橄欖枝」江蘇文科狀元430分上不了清華北大,成了近期人們熱議的話題。說實在,大家都對此事感到遺憾,白湘菱本人和家長更是如此。不過,規則面前人人平等,高考狀元也不例外!
  • 高考第二名成狀元,第一名與清華北大無緣,985也不要她
    最近,各省的高考成績紛紛出爐,又到了各個「狀元」們的高光時刻。而在各省高考狀元的分數中,教育大省江蘇省的高考狀元分數似乎跟別的省份都不太一樣,乍一看過去只有四百多分,這也是每年江蘇省考生因為爭議而感到「冤枉」的時候。
  • 衡水中學崛起靠掐尖,培養的學生高分低能?我卻不這麼認為
    有這樣一所中學,聞名全國。走在馬路上,攔住一個人,問他聽沒聽過這所中學的大名,都會點頭稱是。有這樣一所中學,讓人又愛又恨。愛的人對其盛讚不已,恨的人對其極力否定。它,就是一直飽受爭議,卻迅速崛起乘風破浪的--河北衡水中學!
  • 濰坊最好的5所高中,2020年高考9人進入省前50,還有一名是省狀元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查成績,扒狀元成為每年夏季的熱門話題。 眾多的狀元中有一個叫孟令昊的考生出名了。一個夏季,兩次熱搜,一次是他奪取今年山東省高考狀元,另一次是他不報北大清華,報國防科技大學從軍。這麼優秀的人才來自於濰坊,他的母校是哪所中學?
  • 她是寧夏高考狀元,獎狀有幾十釐米高,父母建議她去香港被拒絕
    李煦文,寧夏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李煦文從小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來沒讓家長操心過自己的學業,從幼兒園開始,李煦文就十分自覺學習,上學期間所 獲得的獎狀堆起來足足有幾十釐米高。中考時李煦文就以679分的高分考入銀川二中,此後李煦文在班裡就一直名列前茅,曾多次包攬年級前三的名次,據李煦文的班主任講:李煦文學習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穩,她一直都是一個讓人放心和踏實的孩子,李煦文能高效地利用課堂時間,而有效把握課堂時間,也真是她自己最認可自己的學習方法。
  • 古文字達人黃蛉,憑甲骨文作文被四川名校破格錄取,現狀如何?
    黃蛉曾在2009年以一篇甲骨文作文被四川名校破格錄取,還受到了一對一單獨教學的待遇,那麼他為何會選擇在高考時用甲骨文寫作文,他的現狀如何? 眾所周知,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是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佔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
  • 68位高考狀元告訴你:優秀的孩子全靠這項能力!
    被高考狀元光環籠罩的孩子,少年得志,一夜之間成為「國民孩子」。很多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所謂的神仙孩子,都不是一鳴驚人的奇蹟,他們的成長有跡可循。高考,成為無數家長驗收成果的同時,也成了大型教育經驗交流現場。有媒體採訪了全國68個高考狀元,發現這個時代的教育,家庭教育才是上限,學校教育只是底限。好孩子的因,在家庭。根,在父母。
  • 高考狀元榜,你的母校排第幾?
    海 南 中 學不用多說,海南這所中學可以說是高考狀元孵化器了!截至2018年,這所校高考狀元人數累計共40人!文 昌 中 學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804年的蔚文書院;後歷經蔚文高等小學校、文昌中學校;2011年,被授予海南省一級中學。中國名校、中國百年名校50強中學,被譽為"僑鄉之光,人才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