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達人黃蛉,憑甲骨文作文被四川名校破格錄取,現狀如何?

2020-12-21 騰訊網

自1977年我國重新恢復高考後,它便伴隨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青蔥歲月。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名學子奔赴這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以筆為戈,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拼一個光明的未來。

每一年的高考結束後,除了題目的難易程度、分數線外,語文作文無疑是萬眾矚目的焦點。無論是滿分作文還是零分作文,每一年都有新的話題讓網友們大展辯論之才。

2009年,一篇帖子在網絡上炸開了鍋。原來,四川有一位考生竟以甲骨文寫了一篇作文。網友對此褒貶不一,有的認為此考生是為了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值得鼓勵;有的則認為這是譁眾取寵,博人眼球。

那麼,這位考生到底是誰,後來又如何了?

他就是被網友們稱為「古文字達人」的黃蛉。黃蛉曾在2009年以一篇甲骨文作文被四川名校破格錄取,還受到了一對一單獨教學的待遇,那麼他為何會選擇在高考時用甲骨文寫作文,他的現狀如何?

眾所周知,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是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佔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如今,我們對甲骨文的研究還是一個進行時,據2018年最新報導,如今已經確認的甲骨文字約有4500個,破解譯出的甲骨文字在2500個左右,還有2000個未能破解。

由此可見,能用甲骨文寫作文,黃蛉的文學造詣深不可測。

正是由於甲骨文的特殊性,黃蛉在高考中寫出的這篇文章,很多閱卷老師都看不懂。但高考中並沒有規定不可以用其他文字寫作,所以不敢盲目打分。本著公平嚴謹的態度,高考語文閱卷組將此情況如實向上做了匯報。

最後,閱卷組請來了一位古文專家,才終於搞清楚了文章的內容。專家表示,這篇文章是用甲骨文以及一些小篆、金文寫的,該生確實有著深厚的古文基礎,但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也就是說,這是一篇跑題的作文。為此,黃蛉這篇作文只得了6分。

高考成績出來後,黃蛉只得了428分,這個成績在當年根本不足以選擇好的院校。不過他的甲骨文作文卻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很多高校都聽聞了此事,其中西南財大的下屬學院天府學院就向其拋出了橄欖枝。

不過這個學校沒有古文方面的專業,黃蛉還是想在古文字方面繼續深造,為此便拒絕了。除此之外,四川大學十分欣賞黃蛉,並邀請他於2009年9月13日接受了四川大學一批古文字專家的測試。測試非常順利,黃蛉最終也成功進入了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不止如此,黃蛉還在入校兩年內實現了從「三本到一本」的「兩級跳」,成功轉入四川大學,並得以在四川大學接受一對一的教學。

為了更好地培養黃蛉,學校特意為其量身定做了一套學習方案,還讓原本已經退休的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何崝返聘,專門負責黃蛉的培養問題。

可沒過多久,何崝遞交了辭呈,原因是黃蛉心浮氣躁、靠不住。他表示古文學講究的是平心靜氣,可黃蛉卻多次在採訪中侃侃而談,處處吹捧自己,實在是浮誇、靠不住。不止如此,在兩年的精心培養下,黃蛉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水平並不如意。為此,何崝教授選擇了遞交辭呈。

那麼,曾經的「古文字達人」黃蛉,現狀如何?

何崝教教授辭職後,黃蛉「消失」了一段時間,他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開始靜下心來學習,也不再接受媒體的採訪。據四川大學的一些老師回應,黃蛉在這之後,更加專注於研究和學習,學術水平也得到了不小的進步。

如今的黃蛉早已完成了大學學業,他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曾經的「甲骨文達人」也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從來就沒有捷徑可言,只有腳踏實地,穩步向前。黃蛉得到機會進入了一流大學,可他後續的努力卻跟不上,一切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相關焦點

  • 他高考作文只得6分,卻被985院校破格錄取,如今怎樣了呢?
    在所有題目裡,語文作文是佔分數比例最高的一道題了,很多人都不敢馬虎,字跡清晰,希望能夠給監考老師留下好印象。而在十年前,有一名高考考生的作文給了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高考作文只得6分,卻被985院校破格錄取,這位神奇的考生是誰呢?
  • 他高考作文形似鬼畫符,整個閱卷組無人能懂,作文拿6分卻上985
    當別人在作文中情感升華,議論長短時,他們卻在答卷上作畫、甚至交白卷。不過,不管「怪才」們如何令老師們目瞪口呆,都比不上接下來的這位,因為他所寫的作文,閱卷組老師竟無一人能看懂,更無法評判,此人便是09年的考生黃蛉!
  • 「最牛高考作文」只得6分,它的作者428分上985,如今過得如何?
    但是他還是在高考時,用甲骨文寫了一篇作文,因為他覺得高考並沒有規定不能用甲骨文寫作,而且這也能展現他的一大特長,於是他創作了一篇甲骨文作文。這樣的話,至少還能趁此機會推廣古文字。於是黃蛉花了一個半小時,用甲骨文工工整整地寫就了一篇800字作文。不過誰也沒想到,就連黃蛉自己都沒想到,他因為這篇作文火了,閱卷老師在閱卷的時候由於不認識甲骨文,於是就去請教了上級。
  • 四川甲骨文排譜系聯成果明年出爐,古文字研究成果或將井噴
    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語委、文化和旅遊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總體規劃,全面系統開展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力爭經過5-10年努力,產出一批具有深遠影響的成果,提升中華文化價值引領力。 早在2019年11月,在四川省委宣傳部指導推動下,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成立揭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甲骨文作文?茴字的四種寫法?易懂的平安經?
    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人們的關注並引發廣泛的討論。事件源於一個雜誌社在官微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在文章的最後附有閱卷組組長陳建新的點評,認為這篇文章是一篇佳作,「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四川語文特級教師評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這種學生不是語文老師教出來的
    「……近日,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因為三句不離哲學、社會學、文學用典,「英式中文」式寫作,不僅在網上引發熱議,引起網友考據熱,還引發了語文界關於語文教學的深刻思考。如果你是高三語文老師,你會鼓勵學生在高考考場上亦如該生一樣,做如此突破麼?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數位四川語文名師。
  • 甲骨文你能釋讀多少個?
    「甲骨文記憶」展上的文字對照表。(記者邊鈺攝)中宣部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啟動實施「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在古文字研究上,四川有何動作?記者11月25日了解到,早在去年11月,在省委宣傳部指導推動下,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已經成立,甲骨文研究即將取得重要成果。
  • 她高考數學考0分,卻憑藉一篇作文被北大破格錄取
    眼看著就要跟北大擦肩而過,但她卻因為一篇作文,被北大破格錄取。張充和究竟有多厲害,請聽我一一道來。1914年,張充和生於上海,曾祖父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家族聲名顯赫。他父親是著名的現代教育家張武齡。
  • 他數學考0分,卻被名校破格錄取,只因語文作文寫下這三句話
    國小畢業後,臧克家參加了高考,他數學考了0分,因為壓根沒有參加數學考試,但是臧克家卻仍然被重點大學破格錄取,只因他在語文作文寫下三句話。那年,時任青島大學國文系主任的聞一多先生,在高考題中出了兩道語文作文題,一道題是「為何報考青島大學?」
  • 高中生因一篇作文,破格被985大學錄取
    十年前,一篇755字的高考作文,引起了一陣轟動。當時,閱卷老師初看此文時,內心一陣忐忑:一篇不到800字的作文,裡面還有30個字,連自己也不認識。最終,這篇作為被閱卷組評為滿分作文。在考語文這一天,他迅速做完了基礎部分,開始構思作文部分。這次作文的題目是《綠色生活》。王雲飛開始打草稿、修正,然後謄上試卷。一篇文言文作文《綠色生活》,橫空出世。整篇文章用詞準確、氣勢磅礴、文言韻味十足。呱呱小兒,但飲牛湩[dòng] ,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 狀。
  • 10年一遇天才蔣方舟,被清華大學降低60分破格錄取,她近況如何了
    今天要說的是天才蔣方舟,一個被清華大學降低60分破格錄取,被稱作是10年一遇的天才,她如今的生活現狀如何呢?小小年紀的她的成名過程如何呢?據蔣方舟表示,在她年僅七歲的時候,她的母親便威嚇她,說"國家法律規定,小孩子7歲就要開始寫作文,不然就會被警察抓走",她帶著一顆顫顫巍巍的心,開始了她的人生第一次寫作。由0到1總是那麼的不容易,磕磕絆絆,花了八個小時,完成了一篇六百字的文章。
  • 他高考數學0分,作文僅寫28個字,校長閱後拍板:破格錄取
    對普通人來說,高考是人生中一道重要的分水嶺,逢此良機,若不能一腳跨進名校大門,以後的人生也不免多了些困惑與迷茫。不過,人生而不同,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高考,有人擅長表演,有人擅長畫畫,有人理強文弱,還有的人理弱文強。話雖如此,但高考一向是以分數論成敗的,一旦出現偏科問題,便會帶來一系列後續影響。
  • 高考,一個英語交白卷,另一個作文寫了28字,校長看後:破格錄取
    然而,在文化藝術界卻還真有人在高考時候交了白卷,本以為必然是落榜的結果,沒想到校長卻破格錄取了他。當然,最終這位學生確實十分有成就,現已經是文藝界的翹楚。他就是以言語犀利點評高考的——陳丹青。 陳丹青在《荒廢集》中的一番話,就引來無數人沉思,「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這話說在有書可讀的年代。
  • 新修《甲骨文字典》在路上 提前來看看「劇透」
    《甲骨文字典》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30日訊(記者 陳淋)近日,中宣部等八部門聯合啟動實施「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在古文字研究上,四川又有新進展。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獲悉,由該中心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甲骨文的排譜系聯工作將於明年上半年結項。中心首席專家彭裕商教授表示,此項課題不僅為《甲骨文字典》「字形」部分的修訂打下了基礎,也為之後《甲骨文字典》的修訂工作準備了專業人才。
  • 劃時代巨著《甲骨文字典》將新修出版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獲悉,經過一年建設,冷門絕學碩果纍纍。其中,新修《甲骨文字典》項目自11月19日開始公示,期滿後正式立項。預計耗時5年,對識讀、分期斷代等方面新成果進行補充,並將於2026年完成並出版。
  • 高考滿分作文:好作文首先是要好好說話
    光明日報8月8日消息,近日,一篇作文引發了網友空前的評論熱情。仿寫者有之,「翻譯」者有之,改編者有之。這就是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按照「美文」的標準審視以「選才」為要務的高考作文當然是不合適的。無論是2001年轟動一時的江蘇省高考作文《赤兔之死》,還是2007年浙江省以樸素文風見長的高考作文《懷想天空》,都有人指出他們文風上存在的「弱點」,但是這些文章背後閃耀的思想光華掩蓋不住,是以令作者脫穎而出。高分作文背後,顯示了哪些選才機制?
  • 他數學零分,被北大破格錄取,最終還成為清華校長
    現在的高考是非常嚴格,每個學校錄取,都是看學生的總成績。所以想進好大學,每門成績都不能差。不過,也有一些「天才」在某一學科或者專業方向有天賦有能力,也可以被提前錄用。其實,在民國時期,也有一些「偏科」的人才,他們參加考試總分不高,但因為特殊的才華,也有可能被破格錄取。今天,筆者要介紹一位文學才子,他數學考零分,依舊被北大錄取,之後的人生更加「開掛」,成為清華大學的校長,還抱得美人歸。
  • 網上瘋傳的高考零分作文可能是他寫的,雖沒被北大錄取,確實有才
    過去幾年有一種情況就是高考零分作文和高考滿分作文特備受歡迎。甚至網傳有人高些寫出零分作文,卻被北大破格錄取的事情。其實每年高考後,網傳的一些高考零分作文,雖然寫的非常棒,但是並非考場作文,多數都是好事網友即興而作。所以很多所謂的零分作文都找不到真實的作者。但是有幾篇在網上傳播範圍非常廣的「高考零分作文」,如《為什麼會這樣?》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有30字閱卷老師都不認識,卻成為滿分作文
    在考生們使出渾身解數的同時,有不少考生選擇在高考作文上下功夫,比如使用甲骨文進行書寫,或使用駢體古文的方式進行表述,這無疑能夠給閱卷老師在茫茫卷海中眼前一亮的感覺。 有一個高考生,就在高考的時候寫下755字作文,成功引起了閱卷老師的注意,他們閱卷無數卻很少見到這樣的作文。閱卷老師也不能隨便給這位考生打分數,因為其中有30字為難到了閱卷老師,他們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