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興初黑山阻擊戰喋血三日,白刃戰拼至刺刀卷刃,槍託打折

2020-12-17 小書童講歷史

黑山、大虎山地勢險要,兩邊是高山和沼澤,只有中間一條走廊,是瀋陽通往錦州的必經之路。因此,廖耀湘兵團西進必走此路。

1948年10月21日,梁興初接到東北野戰軍總部電令,命其率領第10縱隊在黑山阻擊廖耀湘兵團。

10月22日凌晨,梁興初、周赤萍率第10縱隊的28師、 29師、30師和第1縱隊第3師,急行軍趕到指定位置,搶修工事。廖耀湘的西進兵團,有國民黨嫡系部隊新1軍、新6軍、 207師,加上71軍、49軍共4個軍12個師,全部是美式裝備的機械化部隊,有大量飛機、坦克和上千門大炮配合作戰,是東北國民黨軍主力中的主力。

10月23日上午9時,廖耀湘的先頭部隊沿新立屯、芳山鎮南下,直逼我軍28師82團尖山子陣地。黑山阻擊戰的前哨戰打響了。

一小時內,敵人以兩個營兵力向82團7連陣地發起三次衝鋒,都被擊退。東野指揮部接到戰況報告,立即給10縱指揮所回電:「盼望你們加強決心,深入動員,務使敵在我陣地前屍橫遍野而毫無進展。只要守住黑山3天,西進之敵必遭全殲。」東野的命令立即傳遍了10縱的每一個陣地,堅守3天就是勝利。

我軍82團7連在連續擊退敵人5次衝鋒後,終于堅守到黃昏7時,勝利撤出陣地。他們在子彈、手榴彈全部打完後,是用石頭打退了敵人第5次進攻得,為整個縱隊爭取了一整天的戰前準備時間。

10月24日凌晨6時,4架野馬式敵機,飛抵黑山上空,成串炸彈傾落下來,黑山城頓時被撕裂開,與此同時,張家窩棚方向的敵重炮群,也以雨注般的炮火,向高家屯一線劈頭蓋臉地打過來。幾天來等待的一場惡戰終於開始了。

這一天,最慘烈的戰鬥發生在高家屯一線。堅守在高家屯的10縱隊28師84團第2營,在僅有一個山炮營炮火支持下,堅守101、 92、石頭山三處陣地,與主攻的國民黨部隊「青年軍」第207師第3旅展開了反覆的衝殺,頑強奮戰。

「青年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聚集了「效忠黨國」的青年精英。他們第一次衝鋒被擊退後,旋即又以3個營的兵力,發起第二次和第三次猛攻。

「人在陣地在」的口號鼓舞著2營全體指戰員,他們按照「走不近不打,瞄不準不打」的命令,每次都以突然而密集的火力,給敵人以慘重殺傷。敵人三次衝鋒,遺屍數百,寸土未進,2營陣地工事大部被毀,人員傷亡較大。12時,國民黨王牌軍新1軍投入戰鬥,併集中重炮,向高家屯三處陣地猛轟。12時半,敵人2個營連續猛攻高家屯石頭山陣地,我2營第4連連續擊退敵人三次衝鋒。

當敵人緊接著發起第四次衝鋒時,陣地上只剩下4人,激戰到14時半,石頭山陣地被敵人佔領。15時,敵一個營會同佔領石頭山的敵人,由西、北兩個方向,同時向92高地猛攻。堅守陣地的第4連官兵,這時只有20餘人,連續打退了敵人三次衝鋒,增援部隊,中途遭到炮擊,大部傷亡,92高地失守。

敵人對高家屯一線陣地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在先後攻克石頭山、92高地後,又於15時30分集中兩個營的兵力,向101高地發起猛烈的衝擊。與此同時,敵第71軍在大白臺子受挫後,又以4個營兵力,分三路向第29師陣地進攻。梁興初發現敵主力有向西迂迴的企圖,令第30師速派部隊搶佔清臺泡、於樹子一線,堅決阻敵向西迂迴。

至此,第10縱隊南起大虎山鐵橋,西至水淦,全線投入了戰鬥。戰鬥的焦點,仍然集中在高家電陣地。101高地現在成為敵人最後的一顆眼中釘,也是第10縱隊尚能控制高家屯一線的最後一個制高點。

此時, 101高地已是彈坑累累,工事全被摧毀,守在陣地上的2營第4第6連及營部通信班這時只剩20餘人。他們利用炮彈坑隱蔽身體,以手榴彈打退了敵人四次衝鋒。敵攻擊部隊雖傷亡慘重,仍不顧一切從三面圍攻,最後2營5名戰士,端起刺刀向敵人發起第5次反衝鋒。

高家屯一線陣地失守,廖耀湘兵團必將直逼黑山城下,並趁此撕開突破口,進而攻佔整個黑山陣地。在這千鈞一髮的關頭,兩眼通紅的第28師師長賀慶積表現出高度的沉著和果斷,立即命令所屬部隊的12門山炮集中火力向101高地轟擊,隨即又令82團第1營第3營,統由第84團團長藍芹指揮,向101高地、92高地、石頭山三處實施反擊, 16時50分,經過30分鐘的反衝鋒,我軍終於奪回了失去的陣地。

連續兩天進攻黑山的國民黨軍連一個101高地也本不下來,氣得蔣介石不斷罵娘。敵人的71軍、207師和新一軍傷亡很大,給廖耀湘心頭壓上了一塊很大的石頭。敵軍指揮官潘裕昆於24晚上對廖耀湘說:「算了吧,不攻黑山,我們繞過去逃走就得了。」廖耀湘說:「那樣怎麼行?我們佔領黑山才能掩護兵團主力撤退,如不能佔領黑山,也要牽制住共軍,以免截斷我軍西進兵團主力的轉移。」「再說,要講跑,我們哪裡跑得過共軍?我們最多一天行軍八九十裡,共軍一天最少行軍一百二三十裡,何況我們又是這麼大的兵團。」新六軍軍長李濤說:「這麼說司令官的意思是一定要打下黑山?」廖耀湘頭也不抬地說:「必須打下黑山。」李濤說:「207師的許萬春師長吹得天花亂墜,說207師如何如何,結果呢,幾乎全軍覆沒在高家屯其實他們根本不行,明天,看我們新6軍去拿下黑山給許萬春看看。」

25日,是東野指揮部命令第10縱隊必須死守三天的最後一天,堅守住這一天,東北野戰軍揮師東上就能將廖耀湘兵團團團包圍,最後全部消滅。如果讓敵人突破防線,東野的計劃將破產,給全部戰役帶來極大的困難。第10縱隊指揮部迅速調整了兵力部署,為了防止敵人重炮轟頂,我軍在半山腰埋伏小股部隊,操輕重機槍,等敵人衝上山頭,前後夾擊敵人。

25日,新一軍、 71軍全線出擊,李濤的新6軍代替207師主攻黑山的101高地。廖耀湘重炮開路,炮彈狂炸,炮聲轟鳴 。8時許,炮聲剛停下來,10架敵機又輪番進行低空轟炸掃射。接著敵新六軍169師全師出動,向101 、92高地,以成團的兵力發起猛攻。敵人滿以為這時候我們的部隊毫無生存的餘地了,豈知我們的戰士都機智地隱藏在山背後防炮洞裡,敵炮火一停,他們閃電般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成串的手榴彈勢如雨落,機槍火力密集,剎那間,敵人一片一片倒下,在一個小時內,敵人向高家電陣地發起三次進攻,都遭到同樣下場。

敵人三次進攻未成,採取了最毒辣的手段:以一個連兵力向石頭山發起衝鋒,待解放軍一個排與他們扭在一起時,馬上猛烈發射炮彈,將他們的這一連人作為犧牲品,一起轟擊,石頭山就這樣失守了。

石頭山失守,92高地的側翼暴露 。10時,敵人以4個營的兵力由石頭山、山東屯兩個方面進行夾擊。衝鋒部隊一暴露在我炮兵射程內,第28師所屬山炮營,便向敵人發起猛烈轟擊,使敵人未能靠近陣地,即遭到很大殺傷,紛紛敗退下去。隨後,敵169師調集了幾個重炮群,向我10縱隊山炮陣地進行瘋狂轟擊,同時又糾集4個營繼續向92高地衝鋒。連續擊退敵人的四次衝鋒後, 92高地上只剩下十餘名戰士。戰至11時,敵人以兩個營兵力,分三路發起衝鋒,這十幾位英雄好漢同時拉開集束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

敵人佔領92高地後,矛頭立即轉向101高地敵。第169師將其進攻部隊組成兩個梯隊,每次以兩個營以上的兵力,在督戰隊的威逼下,向101高地發起潮水般的衝擊。固守陣地的部隊每次都把敵人放到最近距離,以統一的口令,突然用密集的火力殺傷敵人。這樣反覆爭奪20餘次,相持到下午2時,陣地前敵屍成堆。

氣極無奈的敵新6軍軍長李濤,在山腳下又搬出了蔣介石的「老法寶」—用金錢利誘,組織了「敢死隊」。可300多人的「敢死隊」一陣衝鋒就傷亡過半,其餘拔腿就跑最後,敵人不得不拿出手中的最後一張「王牌」,由國民黨黨徒和尉級軍官組成了「效忠黨國先鋒隊」赤膊上陣了。

「先鋒隊」在山腳下排成一字隊形,組成五六道人牆,前呼後擁衝向陣地。我2營戰士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慨,與敵人反覆衝殺了20多分鐘,戰士們個個血濺滿身,刺刀卷刃,槍託打折,拼死將敵擊退「先鋒隊」。剛一敗北,敵重炮群再次向101高地發動猛烈炮擊,同時,對該高地實施三面合圍衝鋒,戰至16時,2營全營官兵傷亡,陣地失守。

梁興初命令全縱隊炮兵集中轟擊101高地,並抽調30師的89團增援28師,28師賀慶積師長親自到一線組織師部的通信兵和參謀人員投入反擊。82團和84團3營所有兵力分四路直撲高家屯,所有的山炮迫擊炮和步兵炮火,都為他們擂鼓助威,82團1連在戰鬥英雄倪恩善帶領下,飛登101高地山腰,戰士張連發連破敵人4個機槍火力點,把紅旗插上101高地山頂。84團3營從兩側蜂擁而上,經過短兵相接,全殲守敵一個連。82團2營、 3營攻上石頭山與92高地,激戰半小時,到下午6時50分,終於全部收復了高家屯陣地。

第10縱隊和第1縱隊第3師,頑強地阻擊五倍於己的敵人。經過3天激戰,斃傷敵8015人,俘敵6299人,阻止了廖耀湘兵團西進之路,使其失去南撤營口的時機,為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回師遼西爭取了時間。黑山,也因此成為中國戰爭史上的名縣。

相關焦點

  • 黑山阻擊戰,黃永勝不回電報,林帥要軍法處置,戰報傳來:打得好
    黑塔山阻擊戰,是發生在遼瀋戰役期間的一場戰役。黑山阻擊戰和塔山阻擊戰,還有徐東阻擊戰並稱「三大阻擊戰」。在黑山阻擊戰中,黃永勝的六縱隊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林總給梁興初發電報,梁興初是十縱隊的司令員:帶領部隊到黑山、大虎山,堵住他們向西撤退的道路,特別是黑山。接到命令的梁興初不敢怠慢,迅速帶領部隊前往黑山。就在部隊達到不久,廖耀湘的部隊就來了。戰爭一觸即發,林總下令十縱隊堅守三天,等其他的部隊將敵軍圍住了,十縱隊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 戰史|塔山、黑山、徐東:解放戰爭中的三大阻擊戰
    我人民軍隊從南昌起義到抗美援朝戰爭的徵戰歷程中,組織實施了一系列大小阻擊戰,其中解放戰爭時期遼瀋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以及淮海戰役中的徐東阻擊戰,堪稱經典。解放戰爭時期,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和徐東阻擊戰——這三大阻擊戰對整個戰役的局勢走向和最終結果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每一場阻擊戰的勝負都可能影響國共雙方的命運。
  • 白刃戰中,我將士總是手腳酸軟,侵略者卻招招見血,緣由不忍再提
    我咬了咬牙,把腰一閃,掉過槍託掄起來,縱身一跳,照準他的腦袋直劈下去,把那傢伙打倒在地。我又順手抄起他的長槍,朝他肚子上亂扎了兩刀。緊接著,我又和衝過來的一個鬼子軍官拼上了。他拿的是東洋刀,沒有我拿的長槍吃勁。我一刀就把他刺倒了……「足足拼了半個小時,鬼子頂不住了,紛紛鑽到車下。我們乘機直奔老爺廟。佔領老爺廟的一小股鬼子見我們開始往上爬,用機關槍掃個不停。
  • 抗戰中,摒棄掉武器因素,單看白刃戰,誰更厲害?來看老兵的描述
    我咬了咬牙,把腰一閃,掉過槍託掄起來,縱身一跳,照準他的腦袋直劈下去,把那傢伙打倒在地。我又順手抄起他的長槍,朝他肚子上亂扎了兩刀。緊接著,我又和衝過來的一個鬼子軍官拼上了。他拿的是東洋刀,沒有我拿的長槍吃勁。我一刀就把他刺倒了……「足足拼了半個小時,鬼子頂不住了,紛紛鑽到車下。我們乘機直奔老爺廟。佔領老爺廟的一小股鬼子見我們開始往上爬,用機關槍掃個不停。
  • 別信抗日神劇,在早期的白刃戰中,我將士總處於下風,緣由很簡單
    日本步兵配發的三八式步槍也專門為白刃戰設計,加裝刺刀後整槍比其他步槍長一截,安裝的刺刀刀刃進行過烤藍處理。而且,白刃戰,最講究的就是練膽、練兇、練狠,要做到殺人不眨眼的境界。我咬了咬牙,把腰一閃,掉過槍託掄起來,縱身一跳,照準他的腦袋直劈下去,把那傢伙打倒在地。我又順手抄起他的長槍,朝他肚子上亂扎了兩刀。緊接著,我又和衝過來的一個鬼子軍官拼上了。他拿的是東洋刀,沒有我拿的長槍吃勁。我一刀就把他刺倒了……「足足拼了半個小時,鬼子頂不住了,紛紛鑽到車下。我們乘機直奔老爺廟。佔領老爺廟的一小股鬼子見我們開始往上爬,用機關槍掃個不停。
  • 為什麼愛萬歲衝鋒拼刺刀:日本陸軍白刃戰小考
    文/烽火議軍情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單兵自動武器普及,傳統刺刀終於走向了沒落。各國軍隊的刺刀長度明顯變短,刺刀開始變成了多用途刀具,而不是過去單純的白刃戰突擊兵器。不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哪怕在21世紀,白刃戰衝鋒仍然在一些特殊場合發揮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 二戰日本拼刺刀真的厲害嗎?
    說一句實話,日軍拼刺刀還是有一些實力的!日本軍隊對拼刺刀的學習要追溯到日軍在19世紀學習了法國軍隊的拼刺刀戰術,在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在向清朝軍隊發起進攻時,先使用了大炮進行轟擊,但是這並沒有擊敗清軍,然而,當英法聯軍派出兩個步兵連進行刺刀衝鋒時,卻將清軍徹底擊敗。這就是刺刀戰法獨特的力量,可以在戰場上發生奇蹟。日軍便有模學樣的學習刺刀戰法,讓步兵拼命練刺刀。
  •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早期的木柄手榴彈威力並不大,殺敵效果很可憐,還不如冷兵器,而且西北軍中20響也少得可憐,還是以半自動毛瑟為主,手槍隊的比例一個旅才一個連,這比例也構不成各個西北軍戰士都能靠遠程武器對付日軍的了,對付進攻陣地的鬼子,或者收官肉搏的時候不用大刀難道要用槍託掄和手槍去砸?所以,拼刺刀就顯得尤為重要。
  • 大刀片紅纓槍,抗戰兩件寶,為什麼老兵和鬼子拼刺刀都選後者
    平常背在身後,如遇到白刃戰,抽出紅纓槍就可以和日軍拼刺刀。因為紅纓槍槍長都在2米左右,所以面對日寇的三八大蓋有天然的優勢,因此紅纓槍這也讓日寇苦不堪言。1938年3月,神頭嶺阻擊戰打響,當時八路軍129師386旅三個團在邯鄲、長治公路沿線,對路過日軍發起了進攻。
  • 此日軍大將稱:二戰中唯有此國軍隊敢與日軍拼刺刀,不是美國
    尤其在二戰亞洲戰場,日軍就非常熱衷於拼刺刀,拼刺刀技術世界一流,號稱天下第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美也發生過白刃戰,但都只是曇花一現。後來,美軍發現手槍是近距離作戰的理想武器,短槍對刺刀的戰法一出,日軍也不敢隨便找美軍拼刺刀送死了。
  • 日軍衝過來拼刺刀,我軍也會配合拼刺刀,為啥不用槍直接掃射呢?
    在抗日劇中我們也有了解到,面對日軍拼刺刀的衝殺行為,我們也會吹響衝鋒號角,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白刃戰。很多人會疑惑為何不開槍直接射擊他們呢?之所以不開槍而選擇拼刺刀,是因為當時我們使用的槍械是單髮式的漢陽造,日軍所用的槍械也都是同類型的單發步槍為主,繁瑣的上膛方式來不及應對近距離的刀劍,雙方進行白刃戰更為合適不過。
  • 抗戰中,我軍和日本兵拼刺刀,戰果如何?
    日寇所使用的刺刀的頻率,簡直是信手拈來,就最終統計結果,在中日戰場上進行刺刀拼戰中,傷亡人數幾乎達到了4:1的比例。就算在歐美的戰場中,日軍也會帶上刺刀與之拼搏。雖然不能佔上風,但是刺刀文化似乎深入日本軍隊的心,曾經美國大兵還嘲諷過日本人裝刺刀的行為,說如果日本人的戰艦能夠上岸的話,也許也會給它裝上刺刀。
  • 二戰日軍拼刺刀自稱「世界最強」:吹牛還是真的?
    二戰期間,日軍有一項軍事技術自稱全世界最強:白兵戰,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白刃戰。而白兵戰中,日本軍引以為豪的就是他們的「銃劍突擊」——刺刀突擊。自打18世紀初法國人第一個發明刺刀後,裝在槍管上的冷兵器——刺刀就成了戰場的標配。十九世紀末,日本軍隊全面配裝刺刀。圖為日本陸軍刺刀一覽。
  • 與日軍的白刃戰戰例:戰士頭腦中瞬間閃過的並不是刺殺動作
    如果手裡有槍,你還會去拼刺刀嗎?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陸軍更重視視步兵的射擊速度和火力持續,只有在個別情況下,步兵才使用匕首和工兵鏟等裝備進行白刃戰。 但當時國民黨軍隊的火力配置、彈藥供應和射擊技術均與德軍不在一個檔次,卻依然照搬德軍操典而忽視白刃戰的系統訓練,導致了拼刺訓練的不足。
  • 二戰爆發前,日軍苦練刺刀格鬥戰術,卻為何不敢和美、蘇拼刺刀?
    刺刀,白刃,一直都被日本奉為武士的精神至寶,喬安娜·伯克更是說過;「白刃戰更可以代表武士文化的最高境界,尤其是一戰直到二戰的時間。」其實大家都知道,在抗日戰爭中,侵華的日軍士兵們,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把長達半米的刺刀安裝在槍上,指揮官們也腰間別著一把長刀,充滿了冷兵器時代的畫風。
  • 抗日戰場上,為何日軍近戰中不用衝鋒鎗,反而喜歡拼刺刀?
    但令人們不解的是,抗日戰場上為何日軍在近戰中不用衝鋒鎗,反而喜歡拼刺刀呢?冷兵器相比於衝鋒鎗而言殺傷力小,形成的打擊力度也根本不夠。 子彈打沒了,自然就會選擇與日軍拼刺刀。而當時日本士兵也是非常的配合,眼看我軍子彈打光了,日本人就放棄使用衝鋒鎗,直接與我軍展開白刃戰術。可即便是這樣,在最開始的白刃戰中,我軍也依然沒有撈到好處,難道日軍是處於公平的考慮嗎?顯然並不是這個原因。 因為當時日本士兵非常重視對使用刺刀的訓練,而在近身搏鬥中使用刺刀,既可以展示該國的武士道精神,又可以節約子彈。
  • 為什麼抗日戰爭中一方沒有子彈後,雙方都默認要拼刺刀?
    一戰時,超過8成的陣亡士兵是死於火炮和重機槍,白刃戰已經成為非主流作戰方式;到了二戰時期,近戰利器衝鋒鎗開始大量裝備部隊,蘇軍的波波沙、德軍的MP40、美軍的湯姆遜等,這讓白刃戰、肉搏戰更加邊緣化,成為過去式。只有一處戰場發生了意外,那就是中國戰場,白刃戰、肉搏戰在抗日戰爭中仍屬於主流。這是為什麼?
  • 抗戰中八路軍子彈打完就和日軍拼刺刀,為什麼日軍會選擇白刃戰?
    抗戰中八路軍子彈打完了,就和鬼子拼刺刀,但是,鬼子子彈沒有打完,為何要和八路軍拼刺刀呢?這是打仗,最終的目的是把對方給打死,似乎不用講什麼道義。難道日軍真的是良心發現,要和八路軍公平對決嗎?當然不是這樣了。我們先說為何八路軍要拼刺刀?
  • 為何看不到梁興初的回憶錄和日記?前者沒寫,後者毀於意外事故
    解放戰爭時期,梁興初統領新生的第十縱隊,在黑山一戰成名,黑山阻擊戰和塔山阻擊戰齊名,都成為遼瀋戰役的代表性戰役。到了朝鮮戰場,梁興初先挨罵,然後他統領的三十八軍被彭老總點讚為「萬歲軍」,一抑一揚,太有落差感和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