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喬每天跟大家分享舞蹈知識!
街舞概述
街舞(Street Dance或Street Dancing)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本是美國黑人貧民的舞蹈,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後被歸納為嘻哈文化(Hip-Hopculture) 的一部分,與塗鴉(Grafft) 、打碟(jing)及說唱(Mcing) 這幾個同時代產生的黑人地下文化並稱為嘻哈四大元素。
作為街舞的總稱,Hip-Hop包括 了各種街舞的類型,我們所熟悉的Breaking Dance或是Old School正也是屬於Hip-Hop的一種。這種Old School的舞蹈包含著Locking (鎖舞)、Poping (機械舞或爆舞)、Breaking (霹靂舞)、Wave (電流)這些元素。它起源於美國街頭舞者的即興舞蹈動作。這些街頭舞者以美國的黑人或墨西哥人的年輕人為主,他們整天在街上跳舞,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種的派系,也很自然地在他們所跳的舞蹈上發展出不一樣的風格。
街舞在亞洲的影響
日本可說是亞洲地區受嘻哈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受到駐紮美軍的影響,早期日本出現了幾家專門播放嘻哈音樂的酒吧,並定期會舉辦一些現場表演,但是直到1995年嘻哈熱潮才正式在日本爆發。現今日本街頭,不但嘻哈服飾、街舞、街頭塗鴉以及滑板等嘻哈運動用品比比皆是,嘻哈文化更早已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此外,年輕人聽嘻哈音樂的比例,要比聽搖滾音樂或電子音樂的高。至於日本嘻哈音樂的代表團體,則非DragonAsh. Zeebra莫屬了。由主唱兼吉他手降谷建志、鼓手櫻井誠、貝斯手馬場育三、DJ Bots所組成的Dragon Ash,早在1996年便開始在東京、橫濱等地舉行現場演唱。1997年10月, 他們發行了首張單曲《Rainy Day》;由於成績不錯,於是他們正式於1997年11月發行了他們的首張專輯《Mus-tang!》: 1998年時再次發行第二張專輯《Buzz Songs》。
而在1999年1月時,降谷建志找來了他高中時的好友DJBots加入,正式組成現今的Dragon Ash陣容,1999年他們發行了第三張專輯《Viva LaRevlution》,這張賣了二百多萬的專輯,使他們聲名大噪,正式跨入了流行巨星的行列。Dragon Ash最令人著迷的地方是,他們往往將令人振奮的嘻哈音樂節拍與旋律優美的搖滾曲調結合,爆發出一種令人興奮又帶點惆悵的反差效果,尤其以《Grateful Day》為其代表作。Zeebra本名阪倉英之,由於嚮往斑馬的黑白分明,所以改以Zeebra為名。他早期普是嘻哈音樂樂團King Giddra的說唱者,由於才華洋溢,所以在發行個人作品後,迅速走紅,現在在日本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曾和Dragon Ash合作了超紅的單曲《GratefulDay》及與Sugar Soul搭檔發行了雙單曲《Siva1999》及《ZUES2000》,此外還發行過網羅眾多日本嘻哈音樂樂手的合輯《Dancehall Checker》、 《Synchronicity》、 《Shock To The Future》等,其找來Maccho、Boy - Ken、Muro、 Inovader助陣的個人專 輯《Based On A True Story》 於2000年6月發行。
Zeebra不但被視為日本嘻哈音樂的先驅,也深受日本其他新進嘻哈音樂團隊的敬重。除了日本,韓國也是受嘻哈文化影響甚深的地方,不管是主流團體或地下嘻哈音樂樂團都蓬勃發展,其中人稱韓國嘻哈教主的SeoTai Jie,早在1992年即開始在韓國推廣嘻哈音樂,經過多年努力,不但為保守壓抑的韓國樂壇注入一股活力,也讓嘻哈音樂融入了年輕人生活中。
所以在發行個人作品後,迅速走紅,現在在日本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曾和Dragon Ash合作了超紅的單曲《GratefulDay》及與Sugar Soul搭檔發行了雙單曲《Siva1999》及《ZUES2000》,此外還發行過網羅眾多日本嘻哈音樂樂手的合輯《Dancehall Checker》、 《Synchronicity》、 《Shock To The Future》等,其找來Maccho、Boy - Ken、Muro、 Inovader助陣的個人專 輯《Based On A True Story》 於2000年6月發行。Zeebra不但被視為日本嘻哈音樂的先驅,也深受日本其他新進嘻哈音樂團隊的敬重。
除了日本,韓國也是受嘻哈文化影響甚深的地方,不管是主流團體或地下嘻哈音樂樂團都蓬勃發展,其中人稱韓國嘻哈教主的SeoTai Jie,早在1992年即開始在韓國推廣嘻哈音樂,經過多年努力,不但為保守壓抑的韓國樂壇注入一股活力,也讓嘻哈音樂融入了年輕人生活中。
在Seo TaiJie後,許多流行團體,如神話、H-O-T、 飛行青少年等雖然以俊美的偶像姿態出現,但在他們的作品中往往會加入一些饒舌橋段,而促使嘻哈音樂大為盛行。而以歐美韓裔成員組成的當紅嘻哈樂團如DJ Doc、Goofy、 四太子、1TYM、 JChocolate, 不但帶來純粹的嘻哈音樂風格,也在排行榜上橫行無阻,儼然宣布韓國嘻哈音樂時代來臨。
而以Master Plan這個據點為大本營的家族MPFamily,則是韓國地下嘻哈音樂代表。Master Plan開幕於1997年,早期原本是以搖滾樂為號召的地下樂團聖地,然而到了1998年中期,他們開始改變經營方向,並正式培育韓國本地的嘻哈音樂文化。除了作為-一個韓國地下嘻哈音樂樂團演出聖地外,Master Paln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唱 片廠牌,普發行過數張重要獨立作品,其中發表於2000年底的合輯《Hip- Hop P roject 2000》,收錄了17個韓國最著名地下嘻哈音樂團體的作品,其中包括了Meta (Garion成員)、DJJu、 MC羅剎、Seven (Da Crew 成員)、Saatan、Leo (II Skillz 成員)、DJWreckx (漢城首席嘻哈音樂DJ)及其經紀人A-Jay等,他們正是來自MPFamily的代表人物。
中國青少年最早接觸街舞,始自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電影《霹靂舞》,當時的霹靂舞(Break Dance)就是現在Breaking的前身。隨著中國青少年對街舞理解的深入,他們逐步回歸街舞的本源,以中國青少年自己的眼光和特點來實踐街舞。
除了早期的霹靂舞,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全國各地的青少年就已經開始練習街舞。北京、上海、廣州因為資訊發達,街舞運動開展比較早:河南鄭州由於中原武術文化與街舞關係密切,霹靂舞也起步較早。現在,全國各地都有練習街舞的青少年,在各個城市的街頭廣場都可以見到他們扎堆訓練的身影。他們還經常組織小型的比賽,技巧最好的舞者能夠贏得眾多青少年的推崇。青少年對街舞的熱情引發了從文化藝術到商業廣告對街舞的大量應用。耐克、李寧、第五季、匯源、金帝等品牌的商業廣告中使用了大量街舞造型,以此來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眼球。2003年初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演的舞劇《巴黎聖母院》中,也因採用了大量街舞動作,從而形成獨特的文化風景。
隨著全民健身活動的興起,街舞作為健身運動的一種也進入了各大城市的健身中心。許多舞蹈、戲曲、雜技的專業從業者也開始練習街舞,使街舞在各個藝術院校中廣為傳播。在大學校園中,也組織起許多舞蹈社團練習街舞;中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從事街舞活動則更為普遍,他們在各大城市的居民社區中形成了青少年所特有的社區文化。可以說,作為一種為青少年所喜愛的文化體育活動,街舞運動在全國各地已經廣泛地開展起來。
感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