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我市首部打擊傳銷題材的紀實微電影《嚴厲打擊傳銷活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拍攝完成。這部紀實微電影由市打擊傳銷領導組辦公室、市市場監管局策劃,取材真實案例拍攝,講述了監管人員教育勸返我市34名參與傳銷人員的故事。
監管人員發放打擊傳銷宣傳資料
12月,微電影《嚴厲打擊傳銷活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通過樓宇電視、戶外大屏、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媒介對外發布,深度再現了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市場監管人員充分履行監管職能,不怕苦、不叫累的職業精神,警示群眾反對傳銷、遠離傳銷,共同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
上門回訪、教育勸導…… 幫助他們不再「誤入歧途」
12月1日上午9點,忙完手頭的緊急工作,平定縣市場監管局岔口所所長趙銀堂拿起電話,撥通了岔口鄉某村村民王某某的手機,回訪了解他的近況。6月22日,廣西南寧打擊傳銷領導組辦公室給我市打擊傳銷領導組辦公室發來了一封函,內容是34名我市戶籍人員在廣西南寧參與傳銷,王某某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在村裡嗎,閒暇時做什麼營生了」「廣西南寧那邊還有人聯繫你嗎」「傳銷就是一場騙局」「咱就在村裡好好生活,閒了打點臨工,千萬不敢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兒了」……了解到王某某未繼續參與傳銷,趙銀堂隨後又電話回訪了另外幾名曾參與傳銷人員的近況。
趙銀堂說:「這次傳銷涉及岔口鄉的有5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走訪、教育、勸返,他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承諾不再參與傳銷。然而,傳銷具有隱蔽性、反覆性,曾參與傳銷的人員極易再次誤入歧途,我們會長時間『跟蹤』他們,電話回訪、上門回訪、外圍摸底等,堅決防範他們再參與傳銷。」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傳銷會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治安秩序。不過,打擊傳銷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接到廣西南寧打擊傳銷領導組辦公室的函後,市市場監管局迅速安排部署,要求各縣(區)和鄉鎮(街道)的市場監管人員立即深入摸排,按照廣西南寧打傳辦反饋的意見,逐一對照、核實我市戶籍參與傳銷的人員,並建檔管理。
平定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嶽峰松說,他們聯合鄉(鎮)、村(社區)和駐地派出所,對轄區內涉傳人員進行了摸底和勸誡。監管人員七八月份走訪、摸底、勸誡的時候,正值盛夏,在路上走十分鐘就一身汗。但是,打擊傳銷工作不能拖,大家充分履行監管職能,發揚不怕苦、不叫累的職業精神,通過不懈努力,在各級多個單位共同配合下,順利完成教育勸返引導工作。
提到打擊傳銷工作,平定縣市場監管局冠山所所長方剛感慨很多。他說,市場監管人員走訪時,只能到村、社區,而不能直接入戶。因此,摸排工作離不開鄉村、社區、駐地派出所工作人員的配合。在對冠山鎮某村一名涉傳人員的摸排中,方剛多次撥打對方手機均未接通;又在村幹部、駐地派出所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多次到村走訪,均院門緊閉;又通過對這名涉傳人員親朋走訪後,了解到其可能在城區工作……「在摸底過程中,上門三四次找不到人的情況很常見。」方剛說,「打擊傳銷工作很辛苦,但作為一名監管人員,我們必須有耐心也有信心做好這項工作。」
50多歲的李某某是此次參與傳銷的人員之一。經過監管人員的勸誡,他認識到了傳銷的危害,如今已在晉中壽陽找到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他回憶說,當時他接到一個去廣西南寧免費旅遊的電話,對方還承諾可以邊旅遊邊賺錢。然而,對方要求李某某要通過加手機微信好友的形式發展下線,拉親朋好友入會。當時,李某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參與傳銷,直到監管人員教育、勸誡後,他才認識到傳銷的隱蔽性和危害性。
微電影、公開信…… 構建聯防聯控打傳監管機制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到傳銷的危害,我們以監管人員教育勸返我市34名在廣西南寧參與傳銷人員的事情為藍本,創作了紀實微電影《嚴厲打擊傳銷活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這也是我市首部打擊傳銷題材的紀實微電影。」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這部紀實微電影從策劃、選角、拍攝到後期製作,歷經近半年時間完成,是一部主題鮮明的誠心之作,對形成打擊傳銷的強大震懾力,以及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起到了推動作用。」
近年來,我市打擊傳銷領導組各成員單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配合,形成合力,積極構建聯防聯控為一體的打傳監管機制,嚴厲打擊傳銷行為,滅存量、堵增量。市市場監管局在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傳銷的同時,加強對直銷企業陽泉片區服務網點、經銷商、專賣店的監督管理。
今年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用微信公眾號發布《致全市直銷企業服務網點、專賣店、經銷商及直銷員的一封公開信》。9月至10月,按照《國務院關於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和《山西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第一版)》,市市場監管局與市商務局聯合對11個直銷企業的21戶經銷商(專賣店)進行了「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實現了市場監管領域各部門聯合監管,又依法嚴厲打擊了打著「直銷」「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等旗號進行傳銷的違法行為,提高了監管的影響力和震懾力。
【對話】傳銷的危害、特點以及如何防範
對話市市場監管局四級調研員鄧春海
問:什麼算傳銷?傳銷的本質是什麼?
答: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發展人員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非法獲得財富的行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
問:過去傳銷有什麼特點?如今有哪些變化?
答:和過去限制人身自由、沒收身份證和手機、集體上課等不同,如今的傳銷呈現出新的特點:由「線下接頭」向「網絡傳銷」轉變,由「產品營銷」向「投資理財」轉變,由包裝「公司業績」向嫁接「國家戰略」轉變。
問:如何理解上述三個轉變?
答:由「線下接頭」向「網絡傳銷」轉變,指的是以往傳銷組織一般通過線下親友口口相傳、拖親帶友等方式發展下層會員,而當下通過網絡組織發展人員逐漸成為傳銷活動的主要模式,具有隱蔽性強、傳播面廣、違法成本低等特點。
由「產品營銷」向「投資理財」轉變,指以往傳銷組織大多通過推廣產品、營銷服務引誘被害人,當前大多以工程項目投資、金融理財項目等高回報、零風險投資理財吸引被害人加入,具有不限制人身自由、讓會員自願加入的特點,吸引力、欺騙性和隱蔽性更強。
由包裝「公司業績」向嫁接「國家戰略」轉變,指以往的傳銷組織往往通過描繪公司「光明」發展前景,許諾公司「潛力」產品成本與零售巨大差價吸引被害人。當前傳銷組織越來越多將國家政策巧妙嫁接到傳銷模式和傳銷活動中,往往打著「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國企改革」等政策旗號,謊稱有國家背景、政府扶持,涉及領域更加「高大上」,同時貼上「私募」「機密」等標籤,誘惑力、迷惑性、鼓動性更強。
問:如何有效防範誤入傳銷組織?
答:無論傳銷形式如何轉變,人們只要認清傳銷的基本特徵就能有效防範。傳銷具有三個特徵,即入門費、拉人頭、計酬方式。如果符合以上特徵,就有可能涉嫌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