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話可謂是道破了歷史的變遷和無常。歷史上沒有永恆的事物,也沒有永遠的輝煌,只有一代新人換舊人,歷史輝煌看今人的大潮流。
正如詩句中所說,曾經東晉王朝時期,王與馬共天下,王家在王導的引導之下成為天下巨擘。而且謝家也是東晉大家,曾經破敵90萬,立下淝水之功。
但這些大家族,也最終只不過是雨打風吹去,他們家裡的燕子也飛入到尋常百姓家,很快就會由新的家族所取代。歷史的變遷莫過於此,雖然殘酷,但卻無法阻止。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歷史變遷不僅僅體現在歷史大趨勢上,而且也體現在生活之上。正如從80年代到如今的變遷,有多少東西被雨打風吹去?例如曾經的「5大金飯碗」,引得無數人競折腰,但到如今卻只是淪為了底層職業,只留下無盡的空嘆。
一、記憶中的80年代
其實說起到80年代,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嚮往這一時期,特別是高曉松等人。他們都堅定的認為,80年代是大師的年代,也是最值得記憶的年代。在那個時候,唱片成為了每位文藝青年永遠的懷念,還有學校門口的冰棒,更是青春深處的觸動。
而且在80年代,出現了無數的大師,出現了無數的作品。到現在猶記得顧城的名作,到現在也都特別崇拜徐克與黃霑和金庸先生,除此以外,四大天王也是抹不去的回憶。他們的出現猶如流星雨一般,那麼的璀璨,那麼的讓人嚮往。
不過可惜的是,80年代和90後的人們無關,80年代的痕跡永遠只存在了文學作品,以及各路文學大師的回憶。相反,我們能夠了解的更多的是,從爸爸爺爺口中得知的生活變遷,以及那個年代的生活之不易。其中被提到最多的莫過於工作中的五大金飯碗,這都是父輩們無比嚮往的存在。那麼這5大「金飯碗」又是哪些職業呢?
二、5大「金飯碗」
司機。在80年代,司機絕對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職業,因為當年經濟還未發達,為交通運輸尤為重要。每一位在80年代的司機,基本上都算得上是大富大貴,而且還有著比較好的關係。再加上走南闖北有見識,因此這類人往往得到社會的尊重,成為大家嚮往的目標。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打解放戰爭時期,我國就極度缺乏司機,建國以後,駕照擁有者數量也是極少,所以司機可是很珍貴的。
售貨員。80年代初期,雖然商品快速流通,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因此所有的商店,特別是大型商店,都會成為熱門區域,每天有無數的人流量,所有的超市宛如壟斷一般經營。伴隨著超市的水漲船高,自然售貨員也就成為了搶手職業,不僅工資待遇好,而且倍有門面。
播音員。在這些金飯碗之中,最被大家所尊敬的其實應該是播音員。因為當年電視還未徹底普及,因此大多數人都只能從收音機裡面聽新聞,了解世界。因此播音員不僅擁有著極高的文化素養,而且還需要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不過一旦被選上,那麼他們的地位可是十分尊貴,即使在平均月薪只有30塊的年代裡,播音員也可以拿到50塊錢一個月,可謂是待遇極好。當年播音員可是金飯碗中的金飯碗。
郵遞員和糧站檢查員。這兩個職務與前三個職務比較起來略顯不足,但不得不說,這兩個職務應該是大家最想要進入,而且也最容易進入的職業。一個是因為這些工作待遇很好,而且相比較來說,門檻也沒有那麼高。不過還是得承認,這兩個職務也是屬於國家編制,也有不錯的薪水,更重要的是還是國家不可或缺的職業。因此有大量的人都朝著這兩個職務擠過去,也把它們視為金飯碗。
三、時代的發展與變遷
不過可惜的是,曾經大家所嚮往的高薪職業,到現在來說基本上已經淪為了社會底層,甚至都已經消失不見。
首先來看司機行業。自從九幾年南方談話以來,我國就已經全面的開放沿海城市,因此伴隨著各路外資的引入,還有各種華僑的回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中國設立,其中最多的莫過於汽車企業。因此,我國開始出現大量的汽車,到2009年的時候,我國汽車產量已居世界第一,因此每家擁有車輛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家家戶戶已經買得起車,而且駕照也是人人可以考。以現在的大學生為例,從報考開始,只要每天不中斷,大約4個月可以拿到駕照。司機行業成為了非常普通的職業,甚至人人都可以成為司機。
至於說售貨員職位,到現在來說已經變得非常的普通,甚至還有些上不了臺面。在2019年長沙的工作問卷調查報告中,超市售貨員的工資極低,大約基本工資只有2500以下,而且門檻極低。一般來說,曾經的金飯碗在現在只淪為了中等偏下的職業,大學生更是從不涉獵其中。
而在金飯碗中最值得大家矚目的播音員,伴隨著90年代的發展,那也是一落千丈。早在1973年,中國廣播電視臺就已經開始試播彩電,到1987年年底,中國電視產量已經接近2萬臺。截止到1993年為止,全國的電視覆蓋率已經高達83%,電視觀眾更是已經突破到了8.06億。
因此原先的廣播被電視取代,甚至被隨之而來的彩電取代,那麼曾經的播音員就自然沒有了市場。現在的電視行業已經逐漸的被明星和主持人所取代,播音員成為了幕後一員,甚至成為了普羅大眾。這種變遷也可謂是讓人嘆為觀止。
至於說另外兩個金飯碗,他們的結束也很倉促,伴隨著網際網路以及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物流業發展也是迅速。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快遞企業日均服務2.8億人次,已經佔到了全球包裹市場的一半。
到現在各大快遞公司可謂是如雷貫耳,人們的快遞方式變得更加便捷,可查詢而且極為簡便。因此曾經大家嚮往的金飯碗很快就這種洪流,不僅不再是鐵飯碗,而且人人可幹快遞,並且速度又快又好。曾經的保守落後的運輸方式,已經被徹底取代。
結語
因此回顧80年代的這些存在,也讓人不得不感慨,中國的發展真的快速。這才過去20年,但曾經的那些記憶居然被狂風一般捲走,換成了現在如此文明發達的新環境。當年我們還在使用膠捲,當年超市還是壟斷行業,現在頃刻之間到處都是便利店,到處都是電腦和行動支付。
我國的崛起之快,不僅讓西方人看不懂,也讓我們這些身處其中的中國人都有些驚嘆,這是什麼樣的發展速度,這又是什麼樣的發展軌跡?當然,雖然我們的生活已經天翻地覆,但是每個年代的記憶不能忘記。那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經歷,時代在變化進步,也希望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