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人人嚮往,如今卻淪落為底層職業

2020-12-09 騰訊網

引言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話可謂是道破了歷史的變遷和無常。歷史上沒有永恆的事物,也沒有永遠的輝煌,只有一代新人換舊人,歷史輝煌看今人的大潮流。

正如詩句中所說,曾經東晉王朝時期,王與馬共天下,王家在王導的引導之下成為天下巨擘。而且謝家也是東晉大家,曾經破敵90萬,立下淝水之功。

但這些大家族,也最終只不過是雨打風吹去,他們家裡的燕子也飛入到尋常百姓家,很快就會由新的家族所取代。歷史的變遷莫過於此,雖然殘酷,但卻無法阻止。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歷史變遷不僅僅體現在歷史大趨勢上,而且也體現在生活之上。正如從80年代到如今的變遷,有多少東西被雨打風吹去?例如曾經的「5大金飯碗」,引得無數人競折腰,但到如今卻只是淪為了底層職業,只留下無盡的空嘆。

一、記憶中的80年代

其實說起到80年代,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嚮往這一時期,特別是高曉松等人。他們都堅定的認為,80年代是大師的年代,也是最值得記憶的年代。在那個時候,唱片成為了每位文藝青年永遠的懷念,還有學校門口的冰棒,更是青春深處的觸動。

而且在80年代,出現了無數的大師,出現了無數的作品。到現在猶記得顧城的名作,到現在也都特別崇拜徐克與黃霑和金庸先生,除此以外,四大天王也是抹不去的回憶。他們的出現猶如流星雨一般,那麼的璀璨,那麼的讓人嚮往。

不過可惜的是,80年代和90後的人們無關,80年代的痕跡永遠只存在了文學作品,以及各路文學大師的回憶。相反,我們能夠了解的更多的是,從爸爸爺爺口中得知的生活變遷,以及那個年代的生活之不易。其中被提到最多的莫過於工作中的五大金飯碗,這都是父輩們無比嚮往的存在。那麼這5大「金飯碗」又是哪些職業呢?

二、5大「金飯碗」

司機。在80年代,司機絕對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職業,因為當年經濟還未發達,為交通運輸尤為重要。每一位在80年代的司機,基本上都算得上是大富大貴,而且還有著比較好的關係。再加上走南闖北有見識,因此這類人往往得到社會的尊重,成為大家嚮往的目標。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打解放戰爭時期,我國就極度缺乏司機,建國以後,駕照擁有者數量也是極少,所以司機可是很珍貴的。

售貨員。80年代初期,雖然商品快速流通,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因此所有的商店,特別是大型商店,都會成為熱門區域,每天有無數的人流量,所有的超市宛如壟斷一般經營。伴隨著超市的水漲船高,自然售貨員也就成為了搶手職業,不僅工資待遇好,而且倍有門面。

播音員。在這些金飯碗之中,最被大家所尊敬的其實應該是播音員。因為當年電視還未徹底普及,因此大多數人都只能從收音機裡面聽新聞,了解世界。因此播音員不僅擁有著極高的文化素養,而且還需要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不過一旦被選上,那麼他們的地位可是十分尊貴,即使在平均月薪只有30塊的年代裡,播音員也可以拿到50塊錢一個月,可謂是待遇極好。當年播音員可是金飯碗中的金飯碗。

郵遞員和糧站檢查員。這兩個職務與前三個職務比較起來略顯不足,但不得不說,這兩個職務應該是大家最想要進入,而且也最容易進入的職業。一個是因為這些工作待遇很好,而且相比較來說,門檻也沒有那麼高。不過還是得承認,這兩個職務也是屬於國家編制,也有不錯的薪水,更重要的是還是國家不可或缺的職業。因此有大量的人都朝著這兩個職務擠過去,也把它們視為金飯碗。

三、時代的發展與變遷

不過可惜的是,曾經大家所嚮往的高薪職業,到現在來說基本上已經淪為了社會底層,甚至都已經消失不見。

首先來看司機行業。自從九幾年南方談話以來,我國就已經全面的開放沿海城市,因此伴隨著各路外資的引入,還有各種華僑的回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中國設立,其中最多的莫過於汽車企業。因此,我國開始出現大量的汽車,到2009年的時候,我國汽車產量已居世界第一,因此每家擁有車輛的時代已經到了。

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家家戶戶已經買得起車,而且駕照也是人人可以考。以現在的大學生為例,從報考開始,只要每天不中斷,大約4個月可以拿到駕照。司機行業成為了非常普通的職業,甚至人人都可以成為司機。

至於說售貨員職位,到現在來說已經變得非常的普通,甚至還有些上不了臺面。在2019年長沙的工作問卷調查報告中,超市售貨員的工資極低,大約基本工資只有2500以下,而且門檻極低。一般來說,曾經的金飯碗在現在只淪為了中等偏下的職業,大學生更是從不涉獵其中。

而在金飯碗中最值得大家矚目的播音員,伴隨著90年代的發展,那也是一落千丈。早在1973年,中國廣播電視臺就已經開始試播彩電,到1987年年底,中國電視產量已經接近2萬臺。截止到1993年為止,全國的電視覆蓋率已經高達83%,電視觀眾更是已經突破到了8.06億。

因此原先的廣播被電視取代,甚至被隨之而來的彩電取代,那麼曾經的播音員就自然沒有了市場。現在的電視行業已經逐漸的被明星和主持人所取代,播音員成為了幕後一員,甚至成為了普羅大眾。這種變遷也可謂是讓人嘆為觀止。

至於說另外兩個金飯碗,他們的結束也很倉促,伴隨著網際網路以及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物流業發展也是迅速。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快遞企業日均服務2.8億人次,已經佔到了全球包裹市場的一半。

到現在各大快遞公司可謂是如雷貫耳,人們的快遞方式變得更加便捷,可查詢而且極為簡便。因此曾經大家嚮往的金飯碗很快就這種洪流,不僅不再是鐵飯碗,而且人人可幹快遞,並且速度又快又好。曾經的保守落後的運輸方式,已經被徹底取代。

結語

因此回顧80年代的這些存在,也讓人不得不感慨,中國的發展真的快速。這才過去20年,但曾經的那些記憶居然被狂風一般捲走,換成了現在如此文明發達的新環境。當年我們還在使用膠捲,當年超市還是壟斷行業,現在頃刻之間到處都是便利店,到處都是電腦和行動支付。

我國的崛起之快,不僅讓西方人看不懂,也讓我們這些身處其中的中國人都有些驚嘆,這是什麼樣的發展速度,這又是什麼樣的發展軌跡?當然,雖然我們的生活已經天翻地覆,但是每個年代的記憶不能忘記。那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經歷,時代在變化進步,也希望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80年代人人嚮往的五大「金飯碗」是啥?如今卻淪為了底層職業
    而在正值改革開放之初的80年代,當時的社會結構與國人們的思想,都正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狀態之中,而因此社會並不是那麼的安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們便會對那些能夠維持溫飽的穩定工作非常的嚮往。
  • 80年代風光無限的5大「金飯碗」,人人嚮往,現在已經不吃香了
    國家的經濟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炙手可熱的職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80年代人們眼中的「金飯碗」已經慢慢的退居二線,成為普普通通的職位了。「金飯碗」的淪落80年代正值改革開放之初,社會結構以及人們的思想都處於新舊交替的狀態下。
  • 曾經的「金飯碗」職業,電影放映員,現在演變成什麼了?
    "金飯碗"是很多老一輩人都夢寐以求的工作,因為它象徵著穩定,並且它還有一個接地氣的名字,就是鐵飯碗。在上個世紀70到80年代期間,我國的發展還是比較緩慢的。雖然已經進入輕工業時代,但是由於各方面都比較落後,所以還是會存在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這種現象在城鎮跟農村比較廣泛。
  • 未來十年內,收入最高的五大「金飯碗」職業,公務員位列榜三
    對於每個人來說,參加高考、讀大學、乃至考研考博,其實,最後的目的都歸為一點,希望未來的自己能夠有好的工作,在說明白一點,能夠有高薪、穩定、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因此,我們必須先了解未來我們國家哪些職業會更吃香。
  • 上世紀80年代的5塊錢,在當時可以買到什麼?現在又能買到什麼呢
    以前的錢也是很值錢的,就像是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5快錢可以買很多的東西,但是在現在呢?先說說5塊錢在上個世紀50年代可以買到什麼吧。當時的物價是很便宜的,有多便宜呢?可以說基本上都是按照毛來計價的,可想而知,5塊錢可以買到多少東西了。首先來說一說飲食方面的物價。
  • 「高學歷」PK「金飯碗」,這選擇太難啦
    文/小琦說教育現如今的社會,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煩惱。現在的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每個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但是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一份穩定,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自然是每個人都嚮往的。尤其是通過今年的疫情,使更多人意識到了工作穩定,收入穩定的重要性,所以就不得不提起我國不僅工資穩定,而且福利待遇好的工作了,那就是非我們國家的公務員莫屬了,我國的公務員堪稱眾多行業中的金飯碗。
  • 金飯碗出現離職潮?平均年薪47萬留不住人?半年減員近2.8萬人
    金山銀山、不如金飯碗在老一輩人眼中,金山銀山,不如一個金飯碗。工作輕鬆、收入穩定、待遇不錯、福利優渥的職業,就是金飯碗。三百六十行中能夠稱之為金飯碗的行業不多,其中較為出名的金飯碗行業有機關單位事業編制、也就是俗稱的公務員,教師、銀行職工等。
  • 上世紀80年代的5塊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八十年代的年輕人如果將這5元錢放到現在,目前,大米的平均價格為2.6元一斤,豬肉價格維持在25元一斤,由此進行推算,以前的5元錢,放在今天的社會大概能買90斤大米在那個年代裡,擁有一輛1900元的拉風摩託,就相當於現在的奔馳、寶馬;家裡買上一臺最便宜的380多元黑白電視,比之現在的大尺寸液晶電視,奢侈程度還要猶有過之。
  • 如今的月薪5000元,在80年代相當於多少錢的購買力?答案公布!
    每當和自己的長輩們提起80年代的時候,他們都會說:「80年代真的是一個值得懷念的時代」。因為在那個年代,大家都沒有什麼煩惱,生活也算是幸福,就是窮了一點而已。 從長輩們的口中得知,80年代的50元,已經可以養活一家人了。可是現在,每個月拿著四五千元的我們,卻只能養活自己,甚至還不夠,用來養家的話,那真的是有點勉強了。
  • 「金飯碗」保不住了?員工大吐「苦」水:今天從銀行辭職了嗎?
    這是之前在微博上的一個「超級話題」,當時的閱讀量已經快接近一個億了,差不多有2萬個帖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在大吐「苦」水。有人就說了,這哪裡是選擇了一個職業,明顯就是選擇了一個「坑」。但是大家要明白,在十幾年前,銀行的工作崗位還被人們稱之為「金飯碗」。
  • 70、80後的「夢想職業」,卻被90、00後嫌棄,有2個目前已經消失
    1.供銷社營業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社會資源非常匱乏,超市行業還沒有全面發展,所以老百姓們想要購買東西都需要去供銷社,供銷社的性致其實就相當於如今的事業單位,只要進入了供銷社工作都能享受國家給予的福利補貼,待遇是非常好的。當時供銷社裡面也是有營業員的,權力非常大,老百姓買東西都要進行嚴格的登記。
  • 現在月薪5千,相當於80年代多少錢?得知自己的水平後,我笑了
    現在的月薪5000,相當於80年代多少錢?得知自己的水平後,我笑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已經到了一個比較不錯的水平。最起碼人人有飯吃,溫飽問題得以解決,且正在欣欣向榮,朝著好的方向繼續發展。
  • 救國君子:章乃器自砸「金飯碗」只為抗日救亡
    救國君子:章乃器自砸「金飯碗」只為抗日救亡 2020-08-20 0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80年代結婚標配——三轉一響,摩的、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徵
    至於縫紉機除了各種需要手工製作的特殊工作的地方,平民生活這東西早已經被淘汰,各大服裝針織行業都是在大工廠大機器下運作的。錄音機更不用提了,現在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要聽什麼歌放什麼,要錄音,聽歌,看劇,打遊戲,還是行走的錢包,出門現在帶現金的人越來越少,行走一部手機什麼都能解決。
  • 80年代中國四大「鐵飯碗」,如今卻無人願做,最後一個逐漸消失
    80年代是一個重要節點。新舊交替,物質匱乏,普羅大眾無一例外站在了時代的十字路口。在那個時代,電視黑白的雪花映照著整個社會即將發生的大變革。 如今,在留戀記憶、追溯歷史的同時,除卻國家大事和政治起伏,角落裡的尋常生活更加值得回味。比如那個時候被稱之為「鐵飯碗」的四大職業,現如今卻完全變換模樣,物是人非,不禁翻湧些許惆悵。
  • 80年代老照片 圖5的車子如今的小孩沒見過 圖6的玩具慢慢消失了
    圖為哈爾濱街頭,人們在玩套圈圈,這種娛樂方式在今天也已經很少見了,在一些公園會有這種娛樂方式,但是,在80年代,這種娛樂方式非常的吸引人。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圍觀、玩耍的人特別的多。圖為在哈爾濱的一處景點拍照留念的人們,黑龍江哈爾濱的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 古人對「理想社會」的嚮往,如今都一一實現了嗎?
    筆者常常聽長輩們談起他們那個年代,談起他們曾經柴米油鹽的生活,當然,這一切毫無疑問是遠不如現今的。交通的不便,生活物資的匱乏,生產資料的單一生……他們時常感嘆國家的今非昔比之強大、繁榮之勢,而筆者心中的幸福感也因此油然而生。那麼,在他們之前的古人是在什麼背景下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理想社會的渴望呢?這些古人的願望如今又有多少實現了呢?
  • 如今的月薪5000元,放在80年代,能養活一家人嗎?「答案」揭曉!
    和30年前相比,如今的物價絕對是一個天一個地。有關這一點,老一輩人應該是最深有體會的。 從80年代走過來的人,都非常懷念那時候的生活。當時,國人生活似乎都沒什麼煩惱,而因為物資匱乏,百姓的收入普遍都不高。但是,那時的物價便宜,40、50元的工資就能養活一個家了。再看現在呢?百姓手裡的錢的確是多了,不過手裡的錢也「不夠花」了。
  • 如今月薪5000,和80年代月薪50,有多大差別?答案有點出乎意料
    年輕人日常喝一杯奶茶就二三十塊,可見差距之大。大約1985年的時候,一斤大米的價錢大概在0.12元左右,而如今,大米的價錢大約在3塊錢上下。0.12元和3元之間,就有25倍的倍數關係,按照這個標準的話,現在5000元的月薪,在當時就是200元。
  • 上海野生街機廳,始於80年代
    如今南京西路、茂名北路絲芙蘭旗艦店的位置,曾經是向陽兒童用品商店。1986年,剛上小學的蔡震在這裡第一次看到了《大蜜蜂》。街機遊戲經過幾年的普及,這一代玩家已經研究出了《大蜜蜂》的「騷操作」:敵人捕獲玩家的飛機後,只要打掉敵人,被捕獲的飛機就會飛回來,兩架飛機合體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