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人人嚮往的五大「金飯碗」是啥?如今卻淪為了底層職業

2020-12-10 騰訊網

據《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中說道:「反正工作好壞都是鐵飯碗,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

「鐵飯碗」一詞最早便是出自於此,該詞所比喻的是那些非常穩固的職位,是指被人們認為是永遠不會失業的工作。而也因此,長期以來可以說「鐵飯碗」就是人們的追求,能夠得到這樣的一份工作,從此便可衣食無憂。

而在正值改革開放之初的80年代,當時的社會結構與國人們的思想,都正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狀態之中,而因此社會並不是那麼的安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們便會對那些能夠維持溫飽的穩定工作非常的嚮往。

而在80年代的時候,有五個工作可以說是人們眼中的「金飯碗」,然而現如今卻已經慢慢的退居二線,成為普普通通的職位了,甚至是淪為了底層職業!

那麼,究竟是哪五個職業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售貨員

說起八十年代的售貨員,那可不是一般職位。要知道,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社會中的所有物資的供應,都是通過供銷社提供的。一些年紀比較小的讀者可能對供銷社並不是很了解,但是相信大家都曾經聽說過「糧票」一詞吧,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買糧食的票據。在八十年代,想要購買任何的物品不只要有錢,還要有票,而因為作為掌握著最豐富的資源的售貨員,可以說態度是極其的傲慢的。

據說,在當時的供銷社裡,甚至還有的會張貼六個字「嚴禁打罵顧客!」,單單從這六個字我們便可以看出,當時的售貨員的社會地位高到什麼樣的一個程度。

並且,售貨員這個職業在八十年代還非常的穩定,與此同時能夠提前的得到一些一般人無法事先得知的消息,也因此平民百姓一般來說會對售貨員尊敬有加,在那個年代,售貨員甚至可以與一些知識水平高的大學生相提並論,由此也可見這一職業有多麼的吃香,讓許多的人們擠破頭了也想要擠進這一職業,稱之為「金飯碗」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現如今售貨員這一職業的社會地位卻經歷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如今的售貨員社會地位如何,我們也可以從六個字看出來,這六個字就是「顧客就是上帝!」。

如今的供銷社已經不再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售貨員已然淪為了底層職業,不僅工資不高,更是幾乎沒有就業門檻,也因此如今的售貨員跟八十年代相比,簡直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

第二:郵遞員

在通信及其不發達的八十年代,郵遞員可以說是相隔較遠的人們彼此之間聯繫的橋梁。

而過去的郵遞員,有著獨特的制服,並且配了一輛二八鳳凰牌自行車,並且這項工作有著特殊的意義,能夠給人們帶來溫暖,並且還有著豐厚的待遇,因此能夠成為一名郵遞員是優越感十足的。

然而,如今快遞行業迅速發展,基本沒有了送信的郵遞員,而且變成了送貨的快遞員。而這一職業不僅門檻低,並且行業內競爭激烈,因此工作辛苦,雖說少部分人還是能有不錯的收入,但是也是被視為了社會底層職業了。

第三:司機

對於這一職業會出現在此,相信很多的讀者是感到震驚的,因為估計很多人都想不通,為何司機在八十年代能稱得上是「金飯碗」?實際上,深入的了解了八十年代的情況之後,相信各位會清楚其中的緣由。

需要知道的是,在八十年代的初期,我國的汽車行業並不發達,仍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也因此在當時國內的道路上,汽車的數量是非常稀少的,與如今動輒堵車幾個小時的情況截然不同。那麼,究竟少到什麼地步呢?

據相關資料可以了解到,在1980年的時候,全國範圍內的民用車輛一共才178萬輛,這與國內龐大的人口數量相比起來實在太少了,並且其中客運汽車還佔了20%。再加上當時的汽車價格昂貴,民眾又普遍貧困,甚至連溫飽都難以解決,因此能夠買得起車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正因此,在80年代的時候,司機絕對稱得上是稀缺崗位。

當時的汽車司機,其主要的工作就是為一些領導開車,或者是為那些資產極高的企業老闆當專任司機。而若是突然有司機因意外而不能上任的話,恐怕一時半會是找不到接替的人選的。也因此,在八十年代司機這一職業不僅工作很是穩定,同時也是非常的吃香的。

那麼,既然成為一名司機好處多多,為何沒有更多找不到心儀工作的人們去學習駕車成為司機呢?其實並非不想,而是不能。

現如今,人們想要學習駕駛汽車都會去駕校進行培訓,但是在八十年代因為汽車太少的緣故,所以並沒有駕校存在,因此想要學車,就需要找到老師傅教導長達兩三年的時間,除了學習駕駛之外還要學會一些修車的本領,才能夠最終拿到駕照,真正的成為一名司機。

與此同時,學車也並不是憑藉個人意願便可以實現的事情,而是需要有單位證明才能夠有參加考試的資格的。

而在這麼艱難的條件下,司機也擁有著非常令人感到羨慕的薪資收入水平。據說,在八十年的時候一個司機的月薪能夠高達兩百多塊,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國內平均水平低的十倍左右!可想而知,在八十年代汽車司機是一個多麼吃香的崗位,被當成「金飯碗」,確實是非常合理的。

然而,如今司機這一職業卻經歷了「大跳水」,在現今國內汽車的數量已經非常的龐大了,甚至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汽車,與此同時,各種駕校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最快的可能在一個月左右便能夠拿到駕照,因此,司機的社會地位極速的下降,這也導致了收入水平的不斷降低,現如今司機這一職業已然風光不再,淪為社會的底層職業了。

第四:糧站檢查員

對於糧站,相信又有很多年輕人從未聽說過了,其實在80年代時,糧站就是在賣糧食的,當時的農民們把糧食運到糧站販賣,只要經過檢測後便能夠換取錢財,而檢測的人便是糧站檢查員。

對於老百姓來說,這些糧食是自家生活的來源,而糧站檢查員能夠決定他們的糧食是否能夠換到好價錢,因此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討好糧站檢查員,以求對方不過分苛求。因此,在八十年代的時候,糧站檢查員的工作不僅穩定高薪,並且還備受尊敬,實在是令人羨慕的「金飯碗」。

然而,如今糧站已經不再,對於糧食品質的檢測也都是通過機器的方式,因此糧站檢查員也自然而然的被社會淘汰了。

第五:播音員

現如今,人們能夠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取社會上的各種新聞時事,然而在八十年代的時候,人們想要獲取新聞就只有廣播這一途徑了。在那個年代,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個老式收音機,而作為為廣大民眾播報新聞的播音員,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個非常吃香的職業。

在成為了播音員之後,便能夠保證在舒適的工作環境下,擁有著他人羨慕的高薪,並且還能為國人所知所喜愛,實在是非常完美的一個職業,用「金飯碗」來形容是非常準確的。

而現如今,由於科技的進步,人們不再滿足與聽,更傾向於看,因此各類節目的主持人變得更受歡迎,鮮有人再收聽廣播了,也因此播音員的待遇以及社會地位逐步下降,如今也勉強算得上是一個底層職業了。

小結

在如今的21世紀,我們已然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國家也面貌也正處於一個日新月異的新階段,那種來自地理上的阻隔以及落後的通訊設備不再出現,也因此許多的職業也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慢慢的淪為社會底層職業,人們稍不留意就可能會處於落後的境地。

就像以上所提到的五個職業,在如今來看這五大「金飯碗」可謂是成為了這個社會上最普通最廣泛存在的職業了。

新舊職業的地位的對比,也應該讓我們意識到,沒有能夠永久保持穩定的工作存在,我們只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去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才能夠適應時代的變化,真正的讓自己的工作如同「金飯碗」般穩定!

參考資料:《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人人嚮往,如今卻淪落為底層職業
    正如從80年代到如今的變遷,有多少東西被雨打風吹去?例如曾經的「5大金飯碗」,引得無數人競折腰,但到如今卻只是淪為了底層職業,只留下無盡的空嘆。 一、記憶中的80年代 其實說起到80年代,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嚮往這一時期,特別是高曉松等人。他們都堅定的認為,80年代是大師的年代,也是最值得記憶的年代。
  • 80年代風光無限的5大「金飯碗」,人人嚮往,現在已經不吃香了
    國家的經濟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炙手可熱的職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80年代人們眼中的「金飯碗」已經慢慢的退居二線,成為普普通通的職位了。「金飯碗」的淪落80年代正值改革開放之初,社會結構以及人們的思想都處於新舊交替的狀態下。
  • 未來十年內,收入最高的五大「金飯碗」職業,公務員位列榜三
    因此,我們必須先了解未來我們國家哪些職業會更吃香。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國家公務員一直是傳統「金飯碗」,是吃「皇糧」的好工作,只要能進入這個行當,就能」一生衣食無憂。一直以來,「金飯碗」都是我們追求的最理想的職業,也是很多家長希望自己孩子能夠考上的職業。
  • 金飯碗出現離職潮?平均年薪47萬留不住人?半年減員近2.8萬人
    金山銀山、不如金飯碗在老一輩人眼中,金山銀山,不如一個金飯碗。工作輕鬆、收入穩定、待遇不錯、福利優渥的職業,就是金飯碗。三百六十行中能夠稱之為金飯碗的行業不多,其中較為出名的金飯碗行業有機關單位事業編制、也就是俗稱的公務員,教師、銀行職工等。
  • 曾經的「金飯碗」職業,電影放映員,現在演變成什麼了?
    "金飯碗"是很多老一輩人都夢寐以求的工作,因為它象徵著穩定,並且它還有一個接地氣的名字,就是鐵飯碗。在上個世紀70到80年代期間,我國的發展還是比較緩慢的。雖然已經進入輕工業時代,但是由於各方面都比較落後,所以還是會存在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這種現象在城鎮跟農村比較廣泛。
  • 武漢有個「富人區」,被本地人所嚮往,如今卻淪為「荒郊野外」!
    現在高樓越來越多,城市也越來越繁華,但繁華的城市中有很多年代的老房子。 他們也漸漸「老破小」,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選擇搬到更高級的住宅裡住。 這樣的「老破小」也在慢慢閒置。武漢有個「富人區」,被本地人所嚮往,如今卻淪為「荒郊野外」!
  • 「高學歷」PK「金飯碗」,這選擇太難啦
    文/小琦說教育現如今的社會,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煩惱。現在的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每個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但是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一份穩定,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自然是每個人都嚮往的。尤其是通過今年的疫情,使更多人意識到了工作穩定,收入穩定的重要性,所以就不得不提起我國不僅工資穩定,而且福利待遇好的工作了,那就是非我們國家的公務員莫屬了,我國的公務員堪稱眾多行業中的金飯碗。
  • 80年代TVB五大花旦罕見同框,54歲黎美嫻依舊美豔
    相信上世紀90年代的TVB五大花旦和進入新世紀後的TVB五小花旦,都是不少觀眾的美好童年回憶。但熟悉TVB的朋友應該知道,TVB其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已經騰飛。到如今已經過去近40年的時間,不知道大家對於那個年代被力捧的TVB花旦還有些什麼印象呢?
  • 曾在80年代佔領籃球場,如今淪為休閒鞋的阿迪達斯!
    Rivalry系列曾在80年代佔領籃球場,贏得了萬千寵愛。
  • 「金飯碗」遇冷?28萬年薪也留不住人,短短半年辭職近6萬人
    因為像公務員、教師、醫生以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這樣的工作,既穩定,待遇也相對不錯,在老一輩人那個年代,這樣的工作無疑是搶破頭的「香餑餑」。而除了這類「鐵飯碗」以外,還有一個「金飯碗」在這些年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那就是銀行工作。
  • 上海野生街機廳,始於80年代
    如今南京西路、茂名北路絲芙蘭旗艦店的位置,曾經是向陽兒童用品商店。1986年,剛上小學的蔡震在這裡第一次看到了《大蜜蜂》。街機遊戲經過幾年的普及,這一代玩家已經研究出了《大蜜蜂》的「騷操作」:敵人捕獲玩家的飛機後,只要打掉敵人,被捕獲的飛機就會飛回來,兩架飛機合體攻擊。
  • 80年代純天然美女:訪問中國36次被稱熒幕女神,如今73歲依然很美
    古人讚譽美人的詩詞層出不窮,然而古代並沒有照相技術,留下的都是畫像,所以很難分辨美醜,中國開始普遍使用照相機,那還是上世紀80年代,不過那時候以黑白照居多,上世紀80年代,整容技術並不是特別發達,這位純天然美女當年又牽動了多少人的愁腸啊!慄原小卷,聽名字就知道是一位日本人,1945年3月,抗日戰爭還沒有結束,她出生於日本東京,也算是親身經歷了日本投降。
  • 人人都想成為異類,人人卻淪為同類
    所以在這個眾人都想成為異類的時代,我們人人卻淪為同類,這是真箇殘酷的現實。我們身邊時常有人在討論那些偉大的成功人士,因為這些人成功之後製造噪聲是在太大了,成為眾人膜拜的成功之神,我們不惜讓自己去追逐這些人的腳步,甚至還有大部分家長讓自己的後代去追逐這些人的腳步,造就了我們急功近利的教育,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為眾人眼中的『異類』。
  • 國內逐漸沒落的城市,曾是我國五大古都之一,如今淪為三線城市
    國內逐漸沒落的城市,曾是我國五大古都之一,如今淪為三線城市中國景區的弊端,我個人覺得就是商業性太多,少了一些味道,但是對於開封這個逐漸沒落的城市,當我在這裡體驗過後,卻有了不少的感悟。開封,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曾經是我國五大古都之一,裡面的古建築特別多,至今也有1400多年的歷史文化,在1954年前,開封一直是河南的省會,但從那以後,就變成了是鄭州。一開始,當我的朋友帶我去玩的時候,我以為來了故宮。在明朝,開封被稱為北京。當時朱元璋是皇帝,他給開封取名北京。
  • 80年代中國四大「鐵飯碗」,如今卻無人願做,最後一個逐漸消失
    80年代是一個重要節點。新舊交替,物質匱乏,普羅大眾無一例外站在了時代的十字路口。在那個時代,電視黑白的雪花映照著整個社會即將發生的大變革。 如今,在留戀記憶、追溯歷史的同時,除卻國家大事和政治起伏,角落裡的尋常生活更加值得回味。比如那個時候被稱之為「鐵飯碗」的四大職業,現如今卻完全變換模樣,物是人非,不禁翻湧些許惆悵。
  • 她是80年代女演員,《青春萬歲》李春,《新星》顧小莉,如今在哪
    No.1上世紀80年代是一個激情四射的時代,是一個熱血沸騰的時代,那時的每一個人都對未來滿懷希望,都對生活充滿信心。當年的電影,同樣反映了時代。不是嗎?1983年上映的電影《青春萬歲》的插曲《青春永遠閃光》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眼兒晶亮,心兒激蕩,春風黎明陽光多麼嚮往;眼兒晶亮,心兒激蕩,美麗快樂健康充滿理想。
  • 如今的月薪5000元,在80年代相當於多少錢的購買力?答案公布!
    每當和自己的長輩們提起80年代的時候,他們都會說:「80年代真的是一個值得懷念的時代」。因為在那個年代,大家都沒有什麼煩惱,生活也算是幸福,就是窮了一點而已。 從長輩們的口中得知,80年代的50元,已經可以養活一家人了。可是現在,每個月拿著四五千元的我們,卻只能養活自己,甚至還不夠,用來養家的話,那真的是有點勉強了。
  • 國內物價上浮,當今普普通通的五千月薪,相當於80年代的什麼
    可是你們一定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以80年代為例,現在的錢財,能買來多少東西與物品呢?又相當於那時的多少錢呢?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詢問上世紀的老一輩無疑是最好的辦法。過去的那個時候似乎人民都沒有煩惱,毫不焦躁,無憂無慮地過著自己的日子。雖然那個年代略微貧窮,但神奇的是,人人好像都在懷念在那段辛苦卻樸實的生活。
  • 專科生「金飯碗」,這專業年薪高達20萬,不是全日制大專也可以?
    如今每年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是越來越嚴峻,畢業生想要在畢業之後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確實是不容易。尤其是在今年這個特殊的一年,畢業生的就業是更加困難。社會上的崗位基本已經是飽和了。不過國家對於專科生還是比較照顧的,有一個央企也開始在招聘職員,而且還是面向了專科生,往屆專科生均可報考,對於專科生來說這是一個福利,而且是一個央企「金飯碗」的福利,年薪可達20萬。「金飯碗」在古時指皇帝吃飯的碗,民間傳言,能得金飯碗,一生衣食無憂矣。在現代,「金飯碗」亦成吃國糧的另稱。
  • 古人對「理想社會」的嚮往,如今都一一實現了嗎?
    筆者常常聽長輩們談起他們那個年代,談起他們曾經柴米油鹽的生活,當然,這一切毫無疑問是遠不如現今的。交通的不便,生活物資的匱乏,生產資料的單一生……他們時常感嘆國家的今非昔比之強大、繁榮之勢,而筆者心中的幸福感也因此油然而生。那麼,在他們之前的古人是在什麼背景下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理想社會的渴望呢?這些古人的願望如今又有多少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