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軸心國,一個德軍步兵師和一個日本師團對戰,哪一個能贏?

2020-12-16 歪史

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之一,德國的軍事力量不可小覷,在當時,已經完全現代化的德軍裝備精良,而且準備充足,所以戰爭一開始,能輕鬆地席捲歐洲,如果不是希特勒胃口太大,四處樹敵,後來的歷史或許就會改寫,但是後來被蘇聯拖住無法自拔,前期的風光戰果也慢慢的化為烏有。

而日本呢,也不遑多讓,自明治維新以來,各方面都快速的步入快車道,尤其相比同時期的其他亞洲國家是唯一的發達國家,在當時裝備精良,而且擁有航母,同樣作為軸心國,作為二戰發起元兇,多處樹敵,四面開花,其主要力量卻被中國的抗日戰爭牢牢拖住,因此無法擴大戰果。

作為兩個戰爭元兇,最能讓人詫異的就是他們的 軍事能力,兩個人口不多、國土不大的國家拿整個世界為敵,靠得就是軍事能力。看過稍微靠譜點的電視劇的人,肯定熟悉日本的相關編制,經常掛口邊的就是師團,是日本獨立戰略單位,其負責人是師團長,日本的師團編制並不一樣。

因為電視劇的演繹,感覺日本的師團不是很強,畢竟小兵張嘎一個就可以攪得日本人天翻地覆,所以有一個錯覺,那就是日本的師團不如德國的基礎戰略單位步兵師精銳,這其實是一個錯覺。

因為師團最開始是模仿德國步兵師編練的,後來隨著軍制改變,或者為了作戰形式,師團被改編轉化為甲乙丙丁等幾個不同的等級,滿員人數在11000到28000人不等。最精銳的甲種師團就有28000人之多,而其中乙種師團只有11000人左右,最差的屬於等同於師團的獨立混成旅團才只有6000人左右。

而同時期德軍步兵師編制相對來說比較統一而且,一個整編德軍步兵師全員大概17000人,其中主要作戰力量包括三個3000人的步兵團、一個差不多3000人的炮兵團、一個550人左右的反坦克營、一個500人左右的通訊營、一個600人左右的工兵營、一個600人左右的偵察營。剩下的2000人屬於後勤、或者其他不重用的編制單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甲種、乙種師團,那德國的步兵師未必是日軍的對手。而如果是丙種、丁種日本步兵師,德國人則是穩贏情況,當然這種想當然的假設是在不考慮地形、後勤、補給,而且同等火力、裝備等諸多戰爭重要因素的前提之下的結果。

在二戰當中,作為德國為數不多的幾個盟國,無論如何,日軍是不會和德軍發生衝突的,這就使得他們的最後對比無法量化衡量,只能通過其他參數來對比。

相關焦點

  • 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能不能打過同時期的日軍甲種師團?
    1941年之後的情況就不用比了,因為41年以後不論是德軍還是日軍的編制都由於戰線吃緊而縮水了。比就比比1941年之前吧。所謂的甲級師團,日軍甲級師團其實指的就是17個常備近衛師團。這些師團在改編制之前還是使用的四單位制,編制比較大,滿員作戰狀態能高達2.5-2.8萬人,幾乎是同時期其他國家步兵師的1.5-2倍兵力。
  • 二戰時德軍精銳步兵師和日軍甲級師團,誰戰鬥起來更勝一籌?
    當初武漢會戰時,日本一支孤軍便肆無忌憚的深入到了武漢附近重兵雲集的防禦縱深地區,而這支日軍愣是沒被徹底這消滅。日軍的戰鬥力給當時的國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時,很多人不禁會聯想到蘇德戰場前期吊打蘇軍的德國軍團,這兩支軍隊都表現得異常強悍。假如把日軍甲級師團拉過去和德國一個普通步兵師正面對抗,誰能更勝一籌?
  • 德軍一個精銳步兵師,有多厲害,和同時期的日軍師團較量會怎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尤其是這次戰爭中,無論是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還是以英美盟國,都付出了慘烈的代價,當然相比起來中國更是犧牲慘重,作為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同精銳的日軍較量,二者之間的差距十分明顯,往往為了戰勝敵人,我軍甚至不得不使用人海戰術,拿命往上填。
  • 二戰德軍的裝備有多好,一個師的火炮,比日軍一個師團還要多
    蘇德戰爭初期,也就是1941年左右,此時的德軍編制還是老式編制,師一級編制規模較大。比如最為普通步兵師還是3營3團制、1.72萬人的老編制,而這樣一個師的火力是非常可觀的。首先重火力層面,德軍步兵師共有大小口徑火炮302門。
  • 二戰時,是德軍的步兵師戰鬥力強?還是日軍的甲級師團火力猛?
    ,是二戰時軸心國的主要火力。在德國和蘇聯的主戰場上,德軍把蘇聯軍隊打得滿頭大包。在日本和中國的主戰場上,日軍把中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那麼,究竟是德軍的戰鬥力更加的強,還是日軍的火力更加的兇猛呢?我們就拿德軍的一個步兵師和日軍的甲級師團做個比較。日軍的甲級師團,可以說是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了。它是由八個聯隊以及一個師團部以及一些旅部組成。在人員數量上,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最高可以達到28200人。
  • 二戰時期日軍和德軍開戰誰會贏?德國軍隊哪怕百萬大軍,也要餵魚
    有網友問:二戰時期的日軍和德軍軍事實力誰更強?如果當時這兩國開戰誰會贏?如果二戰,其他國家中立,日本和德國開戰。如果是德國進攻日本,那德軍還沒看到日本,就都會餵魚了。
  • 一個第六集團軍,能打贏十個日本甲級師團
    同樣作為大陸戰隊的軍團日本甲級師團,也是大家熟知的大陸戰隊,師團是日本軍隊的一種編制單位,在整個軍隊中按照等級會將軍隊分為甲乙丙丁不同等級隊伍,其中甲級師團等級最高,也預示著是最高戰鬥能力的團隊,是日本人們的驕傲。就有很多人對此好奇,如果將這兩個軍隊放在一起比較,到底哪一個會更厲害一些呢?
  • 二戰中的舊日本師團和德軍師,人數差多少,戰鬥力差多少
    【話說軍世】二戰中,德軍和舊日本軍隊表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給其他國家都製造了相當多的麻煩,那麼當時德國陸軍和舊日本陸軍師級單位的人員國模差距有多大?戰鬥力差距有多大呢?
  • 二戰時期: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抵過日軍多少個甲級師團的戰鬥力?
    德國的中央集團軍群和日軍的所有甲級師團都是他們各自軍隊最為核心的部分,每當有硬仗、惡仗的時候,他們總是衝在最前面。可以說這些軍隊是一個德日兩國最為硬核的部分。不過兩者進行對比,就顯出差別了。德國的中央集團軍群和日本甲級師團相比,戰鬥力差距有多大?
  • 二戰德軍步兵師有哪些精銳?德軍一個師為何戰鬥力超蘇軍三個師?
    我們不談那20來個比較精銳的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他們是靠寵愛和大量重型裝備。真正的步兵師可以擔任救火隊員,到處封堵突破口,才是真正的精銳部隊。說實話,德國步兵師當中的精銳部隊,確實不多,畢竟機動力,裝甲突擊力,運輸能力都比較差。
  • 德國第六集團軍巔峰時期,能否打贏同時期的日軍十個甲級師團?出乎...
    德國第六集團軍是二戰德軍一支極為精銳的集團軍,雖然在史達林格勒最終全軍覆滅但是其強大的戰鬥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甲種師團也是日軍級別最高的師團,是二戰日本陸軍最精銳的主力師團。第六集團軍和十個日軍甲種師團對攻,勝負如何呢?下面先來分析一下雙方的實力。
  •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按照日本軍隊的編制要求,一個常備師團下轄了4個步兵聯隊和騎兵、炮兵、運輸、工兵聯隊各1個。兩個步兵聯隊又能組成一個旅團,一般來說,日本一個常備師團的兵力,能夠達到27000多人。在抗戰爆發的最初期,參戰的部隊多為常備師團。常備師團的師團長,一般都是中將軍銜,旅團長則是少將軍銜。從具體兵力上來看,日本軍隊的常備師團,兵力明顯超越了其他參戰國的師,但又不如其他參戰國的軍。
  • 二戰爆發前,德軍步兵師人員編制和裝備的發展(上)
    隨著希特勒在1933年的上臺,防衛軍的軍力就開始擴張,很快防衛軍就更名為國防軍,其兵力在1934年10月份的時候,達到了30萬人。到1939年秋天的時候,德軍擁有了52個常備師,當然因為戰爭的需要又組建了46個後備師;在52個常備師中,步兵師就擁有39個(包括四個摩託化步兵師),還有3個山地師、5個裝甲師、4個輕裝步兵師(摩託化步兵加兩個裝甲營)和一個騎兵師,這個騎兵師一年後就改為裝甲師了。
  • 德械師的一個師有多少人,一個德械師能不能單挑日軍一個師團?
    德械師是1930年在德國軍事照料引導下組建的國軍精銳,實在這並不是中德第一次軍事同盟,最先是袁世凱的」小站練兵「後組建的北洋陸軍的體例即是借鑑德軍體例組建而成的。北洋新軍體例:鎮下轄步卒兩協四標,馬隊一標,炮兵一標,輜重兵一標,工兵一標,換言之:師轄步卒2旅4團,騎炮輜工各一團,全師滿員體例14000人。
  • 抗日戰爭時我軍一個軍的有多少人?真的還沒有日軍師團人多?
    和幾大軍閥統治中國政府時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雖然都是國家重要的輸出力量,但是為的是自己而不是整體。就算內部衝突不斷,他們依舊在中國土地上燒殺搶掠,日本能發動曠日持久的侵略戰爭,他獨樹一幟的「師團」編制起著很大的作用。
  • 二戰爆發後,法西斯統治下的西班牙為何選擇中立,沒加入軸心國
    這的確是一個值得二戰歷史愛好者討論的話題。總體來看,結合西班牙自身的情況和當時的國際環境,法西斯獨裁者弗朗哥統治下的西班牙在二戰中選擇中立有以下原因。這位依靠內戰登上最高權力寶座的獨裁者很清楚:從實力上看,軸心國的老大是德國,同盟國的老大是美國,這兩個國家都是當時的強國。得罪了哪一個,對於西班牙來說都是很不利的。再加上二戰爆發後,同盟國和軸心國的對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旗鼓相當,雙方各有勝負,在戰爭沒有明顯區分出勝負之前,弗朗哥不會選擇輕易站隊。
  • 二戰時期日軍組建的乙級師團,戰鬥力方面與甲級師團是沒有分別的
    ,但是這些師團除甲及師團是日本常備師團單位外,其它日軍組成的師團可不是一成不變,比如有重大戰役爆發時,這些所謂的丙級師團和丁級師團隨時都可以加強成日軍常規野戰部隊的乙級編制,比如說塞班島戰役戰役時期,日軍守島部隊的主力是以第四十三師團為主,日軍第9坦克聯隊,第步兵獨立混成第四十七旅團為輔助部隊。
  • 最精銳的日軍甲種師團與德軍精銳師相比,戰力如何?答案讓人意外
    二戰時期,甲種師團作為日軍最精銳的部隊,在亞洲戰場上幾乎無往不利。以中國戰場為例,要對付一個滿編的日軍甲種師團,我軍往往要數倍以上的兵力,而且還可能只是勉強抵擋。
  • 30%為何成了一個界線
    戰史領域總是會圍繞軍隊傷亡戰損和戰鬥力的關係進行討論,比如一支軍隊傷亡率達到多少就會失去戰鬥力?一般來說,在古代冷兵器作戰和醫療後勤尚不發達的情況下,士兵的傷亡率超過百分之十作戰體系就近乎崩潰,百分之三十基本就是極限了。到了近現代,重火力武器成為主角,殺傷力和冷兵器不是一個檔次的,士兵傷亡率也大大提高。
  • 二戰日軍戰車集群和德軍裝甲集群的區別
    日軍的戰車集群從名字上看似和德軍的裝甲集群相一致,實際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作戰編制,簡單來說,日軍的戰車集群更像是德軍的裝甲戰鬥群,規模相當於一個坦克旅團(坦克旅),坦克數量在100-200輛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