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德國有多強?一個第六集團軍,能打贏十個日本甲級師團

2020-12-16 汗青正浩

德國的第六集團軍曾經是德國在二戰時期的驕傲,這支軍隊十分精銳,聚集了很多優秀的將士,雖然他們在史達林格勒的戰場上全軍覆沒無一生還。但是他們在歐洲戰場上被稱為整個歐洲陸軍的王者,具有獨當一面所向披靡的能力。

同樣作為大陸戰隊的軍團日本甲級師團,也是大家熟知的大陸戰隊,師團是日本軍隊的一種編制單位,在整個軍隊中按照等級會將軍隊分為甲乙丙丁不同等級隊伍,其中甲級師團等級最高,也預示著是最高戰鬥能力的團隊,是日本人們的驕傲。

就有很多人對此好奇,如果將這兩個軍隊放在一起比較,到底哪一個會更厲害一些呢?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兩個軍隊的特點。

日本甲級師團

根據日本戰鬥部隊的編制規定,甲級師團的人數在兩萬七千人左右,每個師團下面有八個聯隊,其中包括四個步兵聯隊和工兵、炮兵、騎兵、運輸等隊伍。

一個甲級師團就代表了一個完整獨立的團隊,擁有各種兵種,並且包攬後方後勤工作,完全可以獨立一團上戰場。在二戰期間,同等類型的師團在別國也就一萬來人,日軍的師團光是在人數上就可以壓制對方。

除了人多,這些士兵都接受過嚴格的素質訓練,普遍素質較高。平均每個士兵接受訓練的時間長達六個月,軍官級別的人大多畢業於士官學校,所以擁有專業的指揮能力。在戰場上一個優秀的指揮家調撥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可以取得很好的戰績。

另外從武器上來說,日本陸軍的武器就有點遜色了。三八大蓋是常見的俘虜武器,但是在二戰期間,歐洲國家的戰場都是半自動的步槍和衝鋒鎗,重武器上差異更是巨大,日本軍的坦克不管是重量還是火力都落後歐洲戰場一大截。

德國第六軍團

德國第六軍團是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軍的主力部隊,因為一戰成名所以很多人都將其稱為歐洲陸軍的王者。

從編制上看,德軍第六軍團的兵力有三十萬,擁有榴彈炮、迫擊炮等各種火炮三千六百多門,重武器的坦克和裝甲車一千多輛,並且在戰鬥的時候有一支航空軍隊作為火力掩護。

在該軍團下有三個步兵部隊,一個裝甲部隊,三個裝甲師和三個摩託化步兵部隊,十四個步兵部隊,一個高炮部隊。另外關於後方部隊,有工兵營,煙霧發射部隊,兩個迫擊炮部隊,四個榴彈炮部隊,四個重型榴彈炮部隊,三個重型炮兵部隊。

從分轄的團隊來看,德國第六軍團的火力十分強大,但是後勤部分缺乏,僅僅靠少數人,是無法完善的支撐這三十多萬人的後勤工作的。

從戰鬥能力上來說,德國第六軍團確實是很強悍的部隊,僅第二十四裝甲師帶頭衝鋒,帶領兩個步兵的團隊,就能夠突破俄軍的防線,成功將蘇軍逼退,並且立下了擊潰蘇軍十二個師的成績。

另外在武器上,第六軍團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不論是裝甲車還是重武器,包括各種火炮和槍枝,從等級和數量上,都遠超他國,給整個軍隊帶來很好的加成。

日本甲級師團的戰鬥力雖然強悍,但是和世界級別的霸主相比,還是處於劣勢。不論是從人力還是武器上來說,都很容易被第六軍團壓制。

例如在諾門坎戰役中,日軍對抗蘇聯軍,不論是輕武器還是重武器都遠不如蘇聯,當時參戰的好幾個師團都被對方的強猛火力壓制,多個師團都被打殘,之後休整了半年的時間才恢復一點元氣。

和蘇聯相打的結果都是如此,早在之前就和蘇軍有過交手的第六軍團部分聯隊,都能將蘇軍打到步步後退,更就不用提日軍的甲級師團和第六軍團相對的局面了。一旦兩軍相遇,德軍必勝無疑。

當然這些都是推理猜測的方式得出來的結果,反思軍隊的編制中,第六軍團人數過於龐大,有沒有充分的後勤資源來養這批軍隊,這麼多人需要使用到的先進武器,以及如何對三十萬人進行良好的管理,都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相比之下能夠獨立進退的日軍甲級師團也有自己輕便小巧的優勢。在面對大型戰役上,日本的甲級師團也有四兩撥千斤的先例,所以兩軍對峙也必將經歷一番苦戰。

相關焦點

  • 德國第六集團軍巔峰時期,能否打贏同時期的日軍十個甲級師團?出乎...
    德國第六集團軍是二戰德軍一支極為精銳的集團軍,雖然在史達林格勒最終全軍覆滅但是其強大的戰鬥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甲種師團也是日軍級別最高的師團,是二戰日本陸軍最精銳的主力師團。第六集團軍和十個日軍甲種師團對攻,勝負如何呢?下面先來分析一下雙方的實力。
  • 二戰時期: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抵過日軍多少個甲級師團的戰鬥力?
    德國的中央集團軍群和日軍的所有甲級師團都是他們各自軍隊最為核心的部分,每當有硬仗、惡仗的時候,他們總是衝在最前面。可以說這些軍隊是一個德日兩國最為硬核的部分。不過兩者進行對比,就顯出差別了。德國的中央集團軍群和日本甲級師團相比,戰鬥力差距有多大?
  • 二戰時,是德軍的步兵師戰鬥力強?還是日軍的甲級師團火力猛?
    在德國和蘇聯的主戰場上,德軍把蘇聯軍隊打得滿頭大包。在日本和中國的主戰場上,日軍把中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那麼,究竟是德軍的戰鬥力更加的強,還是日軍的火力更加的兇猛呢?我們就拿德軍的一個步兵師和日軍的甲級師團做個比較。日軍的甲級師團,可以說是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了。它是由八個聯隊以及一個師團部以及一些旅部組成。在人員數量上,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最高可以達到28200人。
  • 二戰時期日軍組建的乙級師團,戰鬥力方面與甲級師團是沒有分別的
    說到二戰時期日軍成立甲級師團,人們往往認為是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這17個師團幾乎代表著日軍全部戰力代表,而往往忽略日軍二戰時期成立乙級師團,而日軍對乙級師團劃分是從21到110編號以內作為乙級師團編號,比如常駐廣東嶺南地區日軍第140師團就是屬於日軍丙級守備師團,其性質是海岸防衛部隊師團
  • 二戰時德軍精銳步兵師和日軍甲級師團,誰戰鬥起來更勝一籌?
    當初武漢會戰時,日本一支孤軍便肆無忌憚的深入到了武漢附近重兵雲集的防禦縱深地區,而這支日軍愣是沒被徹底這消滅。日軍的戰鬥力給當時的國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時,很多人不禁會聯想到蘇德戰場前期吊打蘇軍的德國軍團,這兩支軍隊都表現得異常強悍。假如把日軍甲級師團拉過去和德國一個普通步兵師正面對抗,誰能更勝一籌?
  • 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能不能打過同時期的日軍甲種師團?
    所謂的甲級師團,日軍甲級師團其實指的就是17個常備近衛師團。這些師團在改編制之前還是使用的四單位制,編制比較大,滿員作戰狀態能高達2.5-2.8萬人,幾乎是同時期其他國家步兵師的1.5-2倍兵力。所以本身就不能作為一個正常的步兵師比,這就是個加強師的範疇。
  • 熊本師團,二戰中日本陸軍最能打的部隊,卻在太平洋全軍覆沒
    第六師團是日本陸軍精銳,其不僅僅是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更是日本明治時代初建新式陸軍時的六大師團之一,由日本六大鎮臺中的熊本鎮臺改編而來,所以也稱熊本師團。
  • 抗戰時期,總計出現了40個集團軍,一個集團軍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抗戰時期的編制,主要是抗戰時期的集團軍。在整個抗戰期間,前後出現了40個集團軍。由於各個集團軍的陣營和派系不同,駐紮的地區又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各個集團軍的兵力,到底有多少人呢?認真的說,在抗戰時期,兵力最少的集團軍,只有1萬餘人。兵力最多的集團軍,達到了120多萬人。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中國一個集團軍和日本一個方面軍,1938年,各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抗戰時期日本軍隊的師團、軍等編制。今天,我們聊聊日本的方面軍,例如華北方面軍等等。那麼,在抗戰時期,我國一個集團軍與日本一個方面軍對比,雙方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其實,日本的方面軍在兵力方面,接近於蘇聯的方面軍規模。
  • 二戰日軍第四師團被人低估的精銳之師二戰人員損失最少
    說到二戰日軍所有甲級師團,既沒有犯下太大的戰爭罪又能在整個二戰表現突出的師團,可能只有日軍第四師團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讀者覺得好笑了,因為很多文章都在寫日軍第四師團在二戰時期是如何搞笑的,這怎麼到小編這裡就成為了二戰時期日軍甲級師團的最強精銳了,而恰恰就是這個師團在二戰時期太過另類才引起小編去收集資料的興趣
  •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不聊影視劇的劇情,而是聊聊抗戰時期中日雙方的編制問題。在抗戰時期,我國部隊中,經常出現集團軍、軍、師、旅、團等編制。在日本軍隊中,則出現了師團、旅團、聯隊等編制。那麼,在1937年,我國的一個師和日本的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和兵力情況。
  • 抗戰時期,日軍一個師團多少人,為什麼我們幾十師打不過他們一個師團
    歷史著作有開始也有結束,但它們描寫的事件卻並不如此。——科林伍德(英) 抗戰時期,我們和日軍的幾場大規模的會戰,基本上都是以我們的失敗而結束。並且,這些大會戰日軍都是在以少勝多的情況下戰勝的我們。
  • 二戰時日本甲種師團的戰鬥力如何?比神劇裡厲害多了
    文/寂寞的紅酒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二戰中,日本發動了瘋狂的侵略,侵略了亞洲多個國家,其中包括中國。在中國戰場,日本軍隊勢如破竹,中國軍隊被打得節節敗退。儘管在電視劇裡,日軍非常蠢笨,而中國抗日武裝則厲害的不得了,手撕鬼子、手榴彈打飛機、八百裡爆頭之類的橋段屢見不鮮。
  • 同為軸心國,一個德軍步兵師和一個日本師團對戰,哪一個能贏?
    而日本呢,也不遑多讓,自明治維新以來,各方面都快速的步入快車道,尤其相比同時期的其他亞洲國家是唯一的發達國家,在當時裝備精良,而且擁有航母,同樣作為軸心國,作為二戰發起元兇,多處樹敵,四面開花,其主要力量卻被中國的抗日戰爭牢牢拖住,因此無法擴大戰果。
  • 日軍甲種師團有多強大?一個師團近三萬人,相當於三個德械師
    師團,是日軍特有的固定軍事編制,是最基本的常設戰鬥單位。二戰前後日本一共組建了173個師團:其中戰前17個師團,戰爭期間組建156個師團。而這戰前的17個師團是日本陸軍的17個「常設」師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甲種師團。其屬於日本陸軍精銳中的精銳,戰鬥力之強悍,在亞洲範圍內,堪稱無敵。
  • 二戰時期,俗稱「大阪師團」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真的是窩囊廢?
    網上經常有人調侃二戰時期的日軍第四師團(俗稱「大阪師團」),說是「只要價格合適,大阪師團連日本天皇也照買不誤!」顯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了,但大阪師團戰鬥力「弱」確是不爭的事實。整個二戰時間,日軍的各個師團幾乎都有「玉碎」(頑抗到底、全軍覆沒)的大股或小股部隊。
  • 二戰期間一個日軍甲種師團有多難打?別被抗日神劇忽悠了
    此前諸多抗日神劇將不明覺厲的吃瓜群眾們給誤導了,流氓痞子們可以一邊談戀愛一邊逞英雄,高舉抗日大旗集結一夥滿腔仇恨的隱世英雄就能手榴彈炸飛機,都能手撕鬼子了,還談什麼武器差距呢?但抗日戰場畢竟還不在橫店,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上到底有多麼不可一世,一個甲種師團到底有多難打呢?
  • 二戰時日本和德國的差距有多大,如果單挑誰能贏
    首先,我們來分析下雙方的實力。從總體上來講,德國的實力更雄厚。我們僅以工業和經濟為例,二戰前德國的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14%,德國在吞併大半個歐洲以後,其工業產值比重上升到30%左右。而日本的工業產值在二戰中巔峰時期的佔比也不超過4%,可以想像日本和德國的差距。二戰期間,德國(不含佔領區)生產鋼鐵18770萬噸、電力4140億千瓦時、石油4620萬噸、煤炭345500萬噸。
  • 抗日戰爭時一個軍的規模有多大?還沒有日軍師團人多?
    在二戰時期,中國是亞洲地區最為重要的戰場,在同日軍的軍備實力差距甚大時,抵擋住了日軍的進攻,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軍隊編制對軍隊是否能在戰場上成為常勝將軍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盧溝橋事變之後,中日兩國都進行了戰爭動員,開戰之後,我國為了迎接日方的攻勢,先後組編四十個集團軍投入抗戰中,我國已經在提升軍事實力上下了功夫,但還是不敵日本,我國軍隊數量基本維持在400到500萬之間,雖然在抗日戰爭的巔峰時期人數超過500萬,但也不過540萬左右,但是我們再看看日軍人數呢,在軍隊人數巔峰時期整整超過我國160萬人,我國軍隊人數不敵日本,軍械實力也相對較低,這一點我們只要看看一線部隊的編制就能明白
  • 抗日戰爭時期,為什麼國民黨軍隊十個師的兵力敵不過日軍一個師團
    是日軍人數比國軍多嗎?恰恰相反,是國軍的兵力比日軍還多,就拿淞滬會戰來說,國軍70多個師,日軍9個師團,雙方拼殺三個月,最後是以國軍傷亡25萬餘人的代價結束,日軍傷亡僅4萬餘人,這樣的差距實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