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瑤琴與山水之間,古老而深邃的淵源

2020-12-09 古琴培訓

古代很多住山之人都喜歡彈琴,山林極為安靜,然而古琴為靜中之動, 古琴以音流之氣相溝通從而打通與其之間的互動。

我們古代的修行之人多稱自己為山人,如諸葛亮出山之後,還以山人自稱。在空城計之後以一曲臥龍吟,讓司馬懿聽出了千軍萬馬,從而撤退圍兵,可以說琴心合一時琴聲包羅萬象,而且諸葛精通奇門遁甲之術,通嘯聲可十裡傳音,並且他是一個善於運用聲音法門的人。

在古時候,有一些人為了修身悟道,不想被世俗所擾,於是便隱居於山林,謙稱自己是山人。後來大家就把高人隱士和與世無爭的人稱為山人。

如陶淵明手撫無弦琴,採菊東南下,王維隱居輞川,寄情於山水,吟詩作畫,其詩有雲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於琴棋書畫之中,於詩歌賦雅之中,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超塵悠然的山居生活圖,令我們後世之人豔羨神往。

中國是山水文化,崇山樂水,上至君王高賢,下至平民百姓多以山水居住,繪製出中國古代山水人文的壯麗詩篇。

琴和隱和山,是分不開的,人們隱遁山林,一為避世閒居清淡以山水之清幽養情性,一為參禪悟道以天地藏玄機開慧果。

我們看西遊記的時候,大家應該都知道,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就是居住於山洞之間,修道修身,法力無邊,是一個精通諸子百家的世外高人的形象,菩提祖師居住的地方「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孤懸於海外的西牛賀洲地界。

因此,古琴與山水之間的有著很深的淵源和聯繫,古代修仙的人以及高人隱士,還有與世無爭的人,也都是居住在山裡,天地氣集於山谷中,在幽靜的大自然中融合交換,我們撫琴的時候,於山谷之間和萬物同呼吸共命運,一點一滴感同身受,才能深入自然天地之間感受宇宙時空的自然連接,從而落在琴上,相互融合,從而天地生萬物,萬物皆有音。

喜歡記得轉發

歡迎大家來西安古琴培訓,由古琴名家蔡偉藝老師親自傳道授業解惑......

喜歡記得轉發

歡迎大家來西安古琴培訓,由古琴名家蔡偉藝老師親自傳道授業解惑

相關焦點

  • 「非遺時光」瑤琴一曲覓知音 王鵬和他的古琴「夢工廠」
    古琴古琴,也被稱為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它在中國歷史上傳承了三千多年不曾中斷,現存琴曲3000多首,琴譜130部,琴歌300多首。由於古琴銷售市場冷清,他不得不下海做起了木雕和飾品雕刻。雖然收入不錯,但他心裡始終割捨不下這份古琴情結。2001年,王鵬創辦了「鈞天坊」古琴傳播工作室,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除了製作古琴,王鵬還依照古法修復了古代遺留下來的古琴。經王鵬之手,唐、宋、明、清等朝代遺留下來的100多張古琴,都得以重新煥發生機。
  • 沼澤樂隊與古琴|徘徊於時空之間的無詞歌
    ——沼澤樂手 海亮沼澤的音樂更像是一首無詞歌,雖然沒有人聲出現,古琴卻一直如人聲一般,用散音、泛音、暗音敘述著不同的故事,從散音帶來的宏觀深邃的時空感,到泛音靈巧細碎的微觀世界的生命力,從外界景象到屬於人類感性的情感宣洩,古琴依舊能夠與人類的思想進行沒有障礙的溝通,而沼澤樂隊中的其他樂器,則讓這個古老的樂器發揮出屬於這個時代的
  • 識古琴 品中國文化
    古琴又稱瑤琴、七弦琴,最早可追述到上古時期,歷史不低於四千年,是一種渾身上下都充滿著文化內涵的樂器。對於《中國傳統造物賞析——古琴》一課,我進行了如下設計: 賞析名曲,漸入古琴意境。由欣賞古琴名曲《廣陵散》,學生漸漸進入本節課的意境。然後我請學生分辨這是什麼樂曲?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聽著這段音樂你腦海中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利用學生已了解的音樂常識、歷史知識導入新課的同時,可把學生帶入樂曲所表達的情境,讓其感受古琴的文化感染力。
  • 創新文化傳承模式 福清古琴雲直播受熱捧
    本次活動由福清市委宣傳部、龍人古琴研究院主辦,福清市文體旅局、文化館承辦,福清市融媒體中心策劃,壹福清、新浪、一直播等多平臺同步轉播。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
  • 陳長林古琴演奏欣賞——《平沙落雁》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它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三千餘年不曾中斷,本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是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的古老樂器。
  • 詞語|古琴中英文詳解
    素材來源:鹹熙永築、崖居山房等 本文轉自:譯匠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歷史。
  • 古琴:古殿千載有遺音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它是中國古老的彈撥弦鳴樂器,距今已有三四千年歷史。古琴位列四藝「琴棋書畫」之首,又素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故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以之為精神寄託。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所以琴也被視為友誼的象徵。
  • 古琴與古箏,千年相伴,千年相隨,你更喜歡哪一個
    確實,古琴與古箏在某些地方真的很相似,而且古琴,我們大多是在電視劇中能夠看到,而古箏,我們卻在現實生活中偶爾能看到。那麼,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其實古琴與古箏之間的關係,有點像「倆兄妹」的關係,兩者同屬於彈撥類樂器,古琴是哥哥,大概誕生於3000多年以前,而妹妹古箏則大概誕生於2000多年以前。
  • 知中·「山水」·山水之間,就是中國
    何謂「山水」?「二」若說,山水田園詩還能背出個幾首,粗通些微末。至於其他,如山水畫,山水與音樂,山水與園林設計,山水與盆景和盆栽,乃至山水與風水,更是知之甚少。由來關於風水的認知和對生活的影響大抵都是負面的,因此也從未想過去更多了解一些,自然不會知道,風水與山水之間的關聯。而所有關於此,頭一回正兒八經的了解些許,是在《知中·山水》特集。
  • 不可不知「古琴」文化:續弦、離弦、斷弦在夫妻之間是什麼意思?
    人們習慣於稱之為古琴。琴成為「眾樂器之首」,琴已經不僅僅限於一種樂器,而是文人雅士的象徵,是思想品德的載體。琴音是禍福興衰的象徵。鳳求凰,琴,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手段之一。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就有關於琴的記載。《詩經·周南·關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古琴藝術之美——一個文化的奇蹟
    一、琴之古古琴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在古代只叫做琴,近代為區別於其它樂器,才習慣地叫做古琴或七弦琴。在眾多的音樂當中,琴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音樂的,西洋音樂最有代表性的是小提琴、鋼琴。古琴的歷史很悠久,相傳在伏羲時就有了。
  • 古琴: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那音色清澈亮麗,但奇怪的是它竟還有種深邃低沉之感,仿佛這樂器是銅做的而不是木製的。在以後的很多年裡,正是這音色讓我著迷。從最輕弱細膩的泛音——如寺廟屋簷下的風鈴,到渾厚低音顫動的深沉。」1961年,瑞典漢學家林西莉如是描述自己初次與古琴的邂逅。這是對古老中國音樂虔誠的禮讚。
  • 古琴藝術省級非遺傳承人王笑天收徒儀式圓滿舉行
    111年前,古琴名家王心葵在風景秀麗的大明湖畔成立德音琴社,111年後,第六代傳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王笑天在古樸典雅的明湖居舉行收徒儀式
  • 遺世承美|千年工藝 古琴斫制——傳統古琴製作技藝
    今天做客到《主播帶你去旅行》的嘉賓是傳統古琴製作技藝傳承人張繼柱遺 世 承 美千百年來,在營口這片熱忱的大地上,祖祖輩輩積累下了無數的經驗和智慧,讓文明與非物質的遺產流傳至今。第二十七期:傳統古琴製作技藝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初為5弦,漢朝起定製為7弦,且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
  • 古琴|蘇東坡頃刻而就,無所點竄
    但這位無所不能的蘇東坡,卻有一怪癖:能飲,卻稱「不解飲」;會棋,卻稱「不解棋」;善琴,又稱「不解彈」......但無論蘇東坡如何的謙退,古琴與蘇東坡一生相伴而須臾不離,確是不爭的事實。蘇東坡愛琴,究其淵源,當是和父親蘇洵有關。蘇洵也是一位造詣極高的琴人,少年時期的蘇軾和蘇轍,都受到了父親的影響。
  • 著名古琴藝術家楊青訪衡 千年石鼓書院前即興彈奏古琴名曲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李洋傑 實習生袁安報導 11月20日上午,著名古琴藝術家、音樂教育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項目傳承人楊青來到衡陽著名文化旅遊勝地、湖湘文化發源地石鼓書院進行參觀。楊青,現任中華孔子學會儒家樂教研究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中國琴會)副會長、北京古琴學術委員會會長、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會長、龍人古琴研究院導師、武漢大學古琴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多年來致カ於古琴文化傳播與學術研究,主編的古琴教材與古琴藝術書籍有:《學古琴一一古琴自學教程》《少兒學古琴》《古琴藝術知識200問》。
  • 平湖小夥用雙手傳承古琴文化
    斫琴是指對中國民族樂器——古琴(亦稱瑤琴,七弦琴,玉琴)進行精工細作的一種工藝技術。需要有專業技術的琴師完成操作。需體現其散、泛、按音質的勻稱等諸多專業要求。  七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夏衛傑迷上了古琴,在學琴的過程中他又萌生了想要製作古琴的念頭。為此,夏衛傑拜師學藝,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每周一次,雷打不動地往返桐鄉200多公裡,跟隨師傅學習製作古琴的技藝。
  • 七言絕句|瑤琴嘆:伯牙摔琴謝知音,瑤琴豈只屬一人?
    星火詩選○七言絕句·瑤琴嘆 七言絕句·瑤琴嘆 伯牙摔地謝知音,鳳尾寒魂化粉塵。
  • 御製名琴再獲高價 中國古琴緣何成為拍場新貴
    古琴為何會拍出這麼高的價格?古琴有怎樣悠久的歷史?古琴的樣式都有哪些?古琴的收藏價值在何處?讓我們進行一番探討。出土於曾侯乙墓的戰國十弦琴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4000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
  • 原標題:鹽都妹子李妮萊:古琴已走出藝術殿堂,走進普通人生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古琴,是一種中國音樂裡罕見的,延續上千年還沒有斷代的古代樂器,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但作為「琴棋書畫」四項技藝之首的古琴,在前些年卻並不為民眾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