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近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上算什麼水準?

2020-12-15 騰訊網

李三萬

摘要:日本前不久剛剛下水的最新型潛艇大鯨級的首艇「大鯨」號,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現役常規潛艇中算什麼水準?

日本前不久剛剛下水的最新型潛艇大鯨級的首艇「大鯨」號,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現役常規潛艇中算什麼水準?

「大鯨」這個名字是沿用了日本海軍在1933年建成服役的一艘潛艇母艦,那時主要是為了應付海軍條約的限制,後來被改建成輔助航母「龍鳳」號。實際上,這艘軍艦在建造時,就已經留好了伏筆,做好了日後改建成航母的準備,可以說就是按照航母的各種要求建造的。

1933年的「大鯨」號,還是日本為數不多經過了殘酷的太平洋戰爭,僥倖活到戰後的大型水面軍用艦艇,是在戰後,才被「處理」了。所以這次日本將最新型潛艇取名「大鯨」,恐怕也有借點前輩祥瑞之氣的意思。

根據公開數據,大鯨級潛艇依然繼承日本始終堅持建造大型常規潛艇的思路,因此大鯨確實就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規潛艇。我們雖然有一艘潛艇排水量是比「大鯨」號要大,不過那是一艘負責潛射武器試驗的發射平臺,並不擔負作戰任務。但日本大鯨級潛艇屬於29SS型潛艇,

是名副其實的作戰潛艇,是蒼龍級潛艇的改進型號,主要改進是在動力系統上,使用了高性能鋰離燃料電池,極大提高了大鯨級的AIP性能,AIP的意思就是「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常規柴電潛艇是通過電池驅動完成水下動作,然後上浮,通過柴油發電機組發電給電池組充電。柴油機工作是必須依賴空氣的,所以過一段時間就必須上浮,在水面上讓柴油機工作。而AIP系統的潛艇理論上就可以一直在水下,不用浮出水面,這點對於潛艇的作戰具有極大價值。

危害潛艇生存,暴露潛艇行蹤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發生在潛艇浮出水面的階段,這差不多就是潛艇最危險也是最虛弱的時刻。這一點,無論是藉助通氣管發電,還是攜帶大量氧氣罐輔助發電,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會對潛艇中原本就夠糟糕的空氣環境雪上加霜,因此現在常規潛艇的發展方向,肯定是減少上浮時間,並大幅減少廢氣排放的AIP動力系統。

原來蒼龍級潛艇使用斯特林發動機AIP系統,被證明存在功率不足的缺陷,所以大鯨級改用了燃料電池AIP系統,目前公開資料顯示的數據功率是很強勁,但到底怎樣,以及是否有別的問題,還需要等大鯨級正式服役後,過一段時間才知道,現在大鯨級下水還沒幾天,這些需要驗證的東西,不好評判。

另外大鯨級改進的還有聲納系統,這是潛艇的眼睛和耳朵,大鯨級藉助排水量大,有效載荷更高的優勢,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和載荷,更從容的布置聲納系統,而且使用了最貼合的艦艏保形聲納陣列,相比蒼龍級,單位探測距離提高達一倍,加上艇側布置的聲納及輔助的拖拽聲納,大鯨級號稱是全方位探測無聲納死角的潛艇。

對於日本軍事力量,我們很多人是比較敏感的,我個人觀點則是以如今我國的體量及工業程度,日本已不具備在與我國為敵的資格,日本不像抗戰神劇中那麼中二愚蠢,他們對基本的世界格局還是看得清的,過去對我國的侵略,是因為我國太落後,國力羸弱,更是一個農業國家,基本上沒有多少現代工業。日本則已經是初級工業化的社會,對我國封建農業社會的文明,具有跨代碾壓優勢,這種優勢在解放後我國完成第一個工業五年計劃後,就已經不在具備,後面日本最多也就是在經濟起飛後,對我們有過在同一文明層次上,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局部領先,這種領先在中日國家體量差距下,毫無優勢。現在我國已經徹底完成全體系工業布局,經濟總量也已經遠超日本,以對戰爭最重要的綜合國力而言,日本已經和我們不是一個層面,這裡面不包括核戰爭這種終極手段,而是說現在一旦兩國發生戰爭,對日本是一場傾其國力的戰爭,對我們而言,只是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說難聽點,就是輸,我們都輸的起,而日本能輸得起嗎?

所以說日本已經在戰爭能力上,與我們不在一個層面,不具備對我們發動戰爭的可能,而這種差距,未來可見相當漫長的歷史階段中,還會朝有利於我國的方向,持續拉大差距,日本有船小調頭快的優勢,發展早,發展快,然而對日本而言,這種早和快的優勢,已經發揮乾淨,到了沒多少上升空間,需要磨耐性的瓶頸階段。而我國已經調整過來的巨大船頭,目前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則正是我們巨大的上升空間,有了這個加速空間,我們可以想像這條大船衝刺起來後,即使同樣到達必需剎車的瓶頸階段,也需要多麼漫長的一個衝程階段?而突破發展瓶頸機契,往往就隱藏在這漫長的發展衝程當中,這也是歷史發展中,大國與小國之間,無法彌補的差距。現代文明的領頭羊資格,只有美國的體量,我們的體量,或者還可以算上俄羅斯,這要看他自己是否可以恢復,其他國家包括日本,其實已經被淘汰出局了。

長期以來日本都追求建立一支規模不大但質量較高的潛艇部隊,日本的蒼龍級潛艇被部分媒體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雖然有一定吹噓的成分,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其先進水平。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艇艦隊一共由19艘潛艇構成,但根據日本在2010年制定的計劃,未來的日本海自需要維持22艘潛艇的編制,這意味著需要增加潛艇數量,而周邊各國新銳核潛艇以及反潛武器的升級,也使得日本發展新一級潛艇的需求更加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剛剛下水的最新一級潛艇無疑非常值得關注。

10月14日,日本大鯨級潛艇首艇「大鯨」號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舉行了盛大的下水儀式,日本防衛相岸信夫親自出席儀式。據悉,這艘潛艇預計在2022年服役,是日本海自在2750噸親潮級和2950噸蒼龍級潛艇之後建造的最新一級常規潛艇,目前已經批准建造3艘,並正積極申請建造第4艘。

大鯨級艇長84米,寬9.1米,標準(水上)排水量為3000噸,比蒼龍級多了大約50噸,潛航(水下)排水量大約4300噸,是當今世界上噸位第二大的常規潛艇,僅次於我國排水量6000多噸的032型試驗潛艇。由於我國的032型潛艇為試驗潛艇,是專門為了測試潛射武器建造的,不承擔戰鬥任務。因此大鯨級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常規戰鬥艇。

目前來看,大鯨級潛艇在將來肯定會全面取代日本親」級常規潛艇,和蒼龍級一起構成日本海自未來的潛艇部隊。一旦實現,日本將擁有一支全AIP潛艇的水下潛艇狼群,這將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由於日本不能發展核潛艇,因此日本力求將常規潛艇做大,蒼龍級潛艇以滿載排水量3300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常規潛艇而聞名,但也是日本無奈之下的做法。而日本最新的大鯨級,長寬和蒼龍級持平,排水量略有增加,因此可以被認為是蒼龍級的後續深度改進型。從日本媒體公開的信息看,新的大鯨級至少在以下兩方面,對比蒼龍級有很大的改進,那就是AIP系統和聲納系統。首先,潛艇的生存性能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AIP潛艇是潛艇的發展方向,通過配置無需從空氣中獲取氧氣的潛艇常規動力裝置,潛艇便無需上浮,這決定性地增強了潛艇的隱蔽性。

此前,蒼龍級潛艇使用的是4臺斯特林發動機AIP系統,使用瓶裝液氧,在常規潛艇裡噪音算是比較低的。然而,斯特林發動機的問題是水下續航能力不足,功率也不高,潛艇的航速因此受限,這也是常規潛艇對核潛艇的固有嚴重弱勢。新的大鯨級採用鋰離子燃料電池AIP系統,效率更高而且不會產生廢氣,在系統功率和水下航速等指標上高於斯特林發動機。為了搭配鋰離子蓄電池的大容量充電量,日本方面還設計了新的柴油發動機和發電機等設備。總體來看,大鯨級的AIP系統對比蒼龍級會有比較大的進步。

在AIP系統之後,大鯨級潛艇潛艇的另一個亮點是聲納系統。由於常規潛艇體積限制,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對遠距離目標的搜索能力不足。大鯨級採用了獨特的艇艏保形聲吶陣列,沿著艦首的形狀搭載聲納系統,與以往的方式相比,單位面積的探測能力擴大了一倍。此外,結合側面光纖陣列聲納以及拖曳式陣列聲納,大鯨級潛艇理論上具備全方位探測的能力。此外,大鯨級採用了精心設計的艇型設計,以進一步降低噪音水平。採用新的重型G-RX6魚雷,增強了抗幹擾能力和目標設別能力,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魚叉反艦飛彈和部署水雷。

日本的鋰電池技術頗為先進,使用到潛艇上,是否比德國西門子的燃料電池更可靠,還有待觀察。綜合來看,新的大鯨級常規潛艇的性能在蒼龍級之上,是一款極為優異的常規潛艇。但受制於常規潛艇的固有缺陷,即使是大鯨級要對抗核潛艇還是難度很高。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日本大鯨級潛艇創造世界之最,中國燃料電池技術落後了?
    在10月14號,日本最新一級的常規潛艇「大鯨號」下水了。「鯨」就是鯨魚的鯨,和「蒼龍級」的潛艇同級,蒼龍級的潛艇用的常規動力是什麼呢?用的是AIP技術,也就是不依賴空氣動力的推進系統。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號於2020年10月14日亮相,它是繼日本「蒼龍」級之後的「大鯨」級常規潛艇的第一艘。日本防衛相岸信夫、海上幕僚長山村浩等約150人出席了新潛艇下水儀式,岸信夫宣布了新潛艇被命名為「大鯨」號。「大鯨」號的亮相,標誌著日本新一代潛艇正在登上歷史舞臺,日本潛艇將進入「大鯨」級時代。究竟「大鯨」級有哪些新技術亮點使其能稱其為日本新一代潛艇?
  • 日本新一代潛艇下水,取名大鯨!又是舊日本戰艦名,曾改裝成航母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最新型潛艇——大鯨級(Taigei Class)常規動力攻擊潛艇於14日亮相,這是繼日本親潮級潛艇和蒼龍級潛艇後的一型新型潛艇。首艦「大鯨」號將於2022年3月服役,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艦隊的第22艘潛艇。
  • 單價超人民幣50億元,日本新一代潛水艇「大鯨」號首艦下水
    「大鯨」號潛水艇據日媒報導,10月14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型潛艇首艇的命名和下水儀式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所舉行。這是該造船廠舉行的戰後第29艘潛艇下水儀式。該潛艇被命名為「大鯨」。據日本海上幕僚監部宣傳室介紹,在漢字中,艦名「大鯨」是「大鯨魚」的意思。這一名稱來源於1934年戰前建造、並在1942年改裝成「龍鳳」號航母的潛水母艦「大鯨」號。報導稱,「大鯨」號是日本現役主力潛艇「蒼龍」級後繼型的1號艇,是最新的3000噸級潛艇。
  • 日本又一艘全新動力潛艇下水,創下多個世界第一,技術領先全球
    近日,由日本自主研發的全新動力潛艇「大鯨」號正式下水。這是日本海自繼「凰龍」號之後的第二艘鋰電池潛艇。與「凰龍」號相比,「大鯨」號在噸位上有明顯提升,艇身採用隱形設計,更難被探測到。此前日本海自提出要建成22艘潛艇部隊,比現役規模增加6艘,蒼龍級潛艇全部建成後,「大鯨」號將成為海自潛艇部隊擴張的最後一步。
  • 近距離探秘日本下一代AIP潛艇!艇身光滑平整,工藝真這麼好?
    文/山峰   日本建造的新一代大鯨級AIP常規潛艇下水,實力比之前的蒼龍級更強。從公開數據看,大鯨級潛艇依然繼承日本人要造全球最大常規潛艇的思路,因此大鯨確實就是目前最大的作戰常規潛艇。
  • 日本最新潛艇終於下水,使用全新技術,或帶來新威脅
    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自衛隊的新一級潛艇「大鯨」號近日在三菱重工造船廠下水試行了。據稱這艘潛艇將在兩年之後正式裝備日本的海上自衛隊,排水量達到3000噸,花費約760億日元。這是日本「親潮」號和「蒼龍」號之後的第三種潛艇,性能有所提升,主要體現在外形設計和新型電池上。
  • 自衛隊新潛艇噸位世界第一,採用大量頂尖技術,常規潛艇巔峰之作
    這麼做,雖然表面上日本海軍的力量基本保持一個在定數,但實際上日本海軍的力量正在隱秘而迅速地進行提升。不僅如此,由於日本的潛艇數量一直保持在二十艘左右,所以,日本海軍對潛艇的態度是「在質而不在量」。20艘潛艇基本上都是蒼龍級潛艇,是非常先進的常規潛艇。
  • 日本海自潛艇數量將增至22艘|艦艇|自衛隊|潛航_網易訂閱
    日本最新的「大鯨」級潛艇在神戶市三菱造船廠10月14日舉行了下水儀式,該艇預計在2022年服役。這是日本海自第3艘使用鋰離子電池提供動力的潛艇,同時也是日本海自第22艘潛艇。  進入新世紀以來亞洲多個國家潛艇數量迅速增加,日本為應對2020年後的潛艇威脅在2010年發布的《防衛計劃大綱》中決定將海上自衛隊潛艇數量從16艘增加到22艘。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有9艘水面排水量2750噸的「親潮」級和11艘水面排水量2950噸的「蒼龍」級潛艇在役,第12艘「蒼龍」級潛艇也已經下水。
  • 韓國下水三千噸級新彈道飛彈潛艇,這是又要和朝鮮掰手腕?
    【文/觀察者網 張軒豪】11月10日,韓國新一代潛艇「張保皋」級的二號艇「安武」號的下水儀式於11月10日在韓國南部慶尚南道巨濟市的大宇造船廠舉行,該級潛艇具備6管533毫米口徑的垂直飛射器,能夠發射韓國自研的「玄武-2C」彈道飛彈「或是「玄武-3」巡航飛彈。
  • 日本的蒼龍級潛艇,現役世界上最大的常規潛艇
    蒼龍級潛艇,是日本在二戰後建造的最大的潛艇,同時也是目前現役的世界上最大的常規潛艇。日本計劃建造這級潛艇14艘。說起日本的潛艇,日本在二戰時,它的潛艇技術就非常先進,當時建造出世界上最大的潛艇伊-400。
  • 印度海軍最新潛艇下水,前排圍觀喊牛逼!
    根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報導,印度海軍最新一艘「鮋魚」級潛艇「瓦吉爾」號在位於孟買的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MDL)下水。該艇是印度海軍的第五艘「鮋魚」級潛艇,由於印度國內的疫情影響,原計劃出席其下水儀式的貴賓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參加了該艇的下水典禮。
  • 大就是好!昔日「大艦巨炮」的名言 在亞太地區的潛艇競賽上竟一語...
    一些此前並未裝備過潛艇的國家,通過引進的方式擁有了其海軍歷史上的首支潛艇部隊,而此前已經裝備潛艇的幾個亞太地區老牌軍事強國,其潛艇發展也表現出了相當強的趨同性:潛艇的噸位越來越大。無論是日本、韓國,還是澳大利亞,其海軍潛艇的噸位都在日益提升。對這些國家來說,對潛艇的需求也相當同質化:要求潛艇具備更強的作戰能力,尤其在總體作戰性能、航程、續航能力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
  • 日本下水一艘特殊的艦船,專家評價:外表無害,卻是披著羊皮的狼
    日本下水的「秋」號聲學測量船日本的軍工力量其實不算弱,最近日本海上自衛隊就下水了一艘具有特殊能力的艦船,這是近三十年來,日本首次下水該類型的艦船。同時,這種艦船下水的消息一出來,立刻就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到底是一艘怎樣配置的艦船,又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呢?根據外媒報導,在1月15日上午,由日本軍工企業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建造的聲學測量船,舉行了命名和下水儀式,這艘聲學測量船被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中將命名為「秋」號。
  • 日本「蒼龍」潛艇細節特寫,工藝比美軍最強核艇還要變態
    畫面中這艘潛艇,是網友最新拍攝的日本海上自衛隊「蒼龍級」常規潛艇;這款常規潛艇被軍事專家認為是當今世界潛艇領域的代表作品,為什麼這麼說呢?來看圖!從「蒼龍級」的圍殼和艇體局部細節能看到,無論是艇體表面還是消聲瓦排列,都非常平整,尤其是圍殼與艇體填角位置,工藝是相當了得。
  • 印度潛艇下水,意外曝光最新驅逐艦!5年前下水,到現在還沒造好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印度媒體報導,11月12日印度海軍第五艘鮋魚級攻擊潛艇「瓦吉爾」號正式下水。就在潛艇舉行隆重的下水典禮的時候,記者們發現了在潛艇一側停靠著的印度海軍最新型P15B型維薩卡帕特南級驅逐艦的首艦!
  • 部分性能超過核動力,日本鋰電池潛艇斬獲世界「唯一」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會下意識地覺得單車上的電源用的很多,慢慢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後來汽車也可以用到電源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潛艇也能使用鋰電池作動力了,現在有一則消息稱日本的一艘潛艇開始使用鋰電池驅動了,有些人可能會感到驚嘆的同時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是這艘潛艇確實是奇蹟般的一個存在。
  • 韓軍3000噸級中型潛艇"安武"今下水,作戰範圍擴大
    (原標題:韓軍3000噸級中型潛艇「安武」今下水,作戰範圍擴大)
  • 日本唯一出口的潛艇,造就該國擁有當時亞洲第二的潛艇部隊
    ▇日本唯一出口的潛艇。泰國海軍裝備的近海小型潛艇瑪查魯級"瑪查魯"和"威倫"號,攝於日本神戶。當年10月,泰國海軍對外招標,由於當時泰國與日本關係密切,最終日本三菱重工中標,競標價格是每艘82萬泰銖,共計4艘。該造船廠具有成熟的潛艇建造技術,在世界範圍也是屈指可數的。▇一艘為泰國海軍建造的瑪查魯級潛艇準備下水。泰國請三菱重工為其設計和建造的潛艇是4艘"瑪查魯"級近海小型潛艇。
  • 蒼龍潛艇有多強?日本想賣潛艇,美媒幫著做廣告
    不過到了現在已經整整六年過去了,日本還是什麼都沒有賣出去。他們一直想要向澳大利亞出售目前海自的主力潛艇"蒼龍"級,不過一直沒能成功。澳大利亞表面上宣稱他們是因為"重視本國軍工產業",才放棄了採購"蒼龍"級,然而一轉眼就花355億美元購買了法國的12艘短鰭梭魚級潛艇,實際上他們只不過是看不上日本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