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下水三千噸級新彈道飛彈潛艇,這是又要和朝鮮掰手腕?

2020-12-2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張軒豪】11月10日,韓國新一代潛艇「張保皋」級的二號艇「安武」號的下水儀式於11月10日在韓國南部慶尚南道巨濟市的大宇造船廠舉行,該級潛艇具備6管533毫米口徑的垂直飛射器,能夠發射韓國自研的「玄武-2C」彈道飛彈「或是「玄武-3」巡航飛彈。

此次下水的KSS-III二號艦「安武號」

海軍新聞網站稱,韓國於2007年啟動「第三代韓國潛艇計劃項目(KSS-III)」之後,一直致力於通過本土技術在2023年之前建造三艘3000噸級別的柴電潛艇。通過KSS-III項目,韓國成為了繼聯合國五常、印度、朝鮮之後第八個裝備彈道飛彈潛艇的國家,而這也是韓國裝備的第一批3000噸以上的潛艇。

此次下水的「安武」號潛艇的長度為83.3米,寬度為9.6米,吃水深度為7.62m。該潛艇的水面排水量為3358噸,水下排水量為3750噸。它將能夠容納50名艇員。水下最大航速為20節,續航力長達10000海裡,依託其搭載AIP系統,「安武」能在水下隱蔽50天之久。

「安武」號潛艇的傳感器和導航系統將包括新一代的光電桅杆,信息情報(SIGINT)系統和用於秘密通信的紅外(IR)系統。此外,潛艇還將配備慣性導航系統(INS),全球定位系統(GPS),船用雷達,PEGASO電子支持系統(ESM),有源聲納和拖曳陣列聲納,用於探測目標。同時,「張保皋」級的前三艘採用了傳統鉛酸電池,但是後三艘KSS-III將會採用鋰離子電池。

雖然KSS-III計劃採用本土技術,但是目前該級潛艇的前兩艘「安昌浩」和「安武」兩艘潛艇依然使用了大量合作開發的和進口的產品,比如英國巴布科公司開發的武器處理髮射系統(WHLS),歐洲Thales集團提供的舷側陣列聲吶,和法國薩基姆(SAGEM)集團提供的光電桅杆。韓國方面通過合作獲取了大量技術,但是具體整合的效果如何,還需要交給時間來判斷。

KSS-III的垂髮模型

值得一說的是「張保皋」級搭載的6個533毫米口徑垂直發射系統(VLS),在常規潛艇上安裝垂直發射系統是一個非常少見的事情。當然了,水下排水量3750噸的常規潛艇可以說是相當大了,同比看來,法國紅寶石級核潛艇才2700噸。

由於垂髮系統本身會佔領不小的艇內空間,而常規潛艇通常並沒有除了朝鮮有核威懾的需求。所以在「新浦-C」上搭載了「北極星-2」潛射彈道飛彈以外(還有我國的長城200試驗艦),還沒有哪個國家在常規潛艇上搭載垂髮——即使是日本和德國這兩個常規潛艇強國也沒有在常規潛艇上搭載垂髮系統。

朝鮮進行「北極星-2」的潛射試驗

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認為,針對於朝鮮這種海上作戰不強的對手,韓國方面認為KSS-III有能力潛伏在朝鮮外海,並且在朝鮮對其液體燃料彈道飛彈進行燃料灌注時,通過美軍情報網獲取情報並進行先發打擊。不過韓國是不是能執行如此高難度的戰術行動其實是真的值得懷疑的,如果朝鮮進行秘密灌注並進行先發核打擊之後,那KSS-III就只能打幾發「玄武-2C」到錦繡山太陽宮洩憤了。

而在整個東亞看來,此前韓國製造的九艘KSS-II即授權生產的德國214型潛艇與我國039A、俄羅斯基洛級屬於一個檔次的潛艇,排水量在2000噸上下,有6-8具魚類發射管,具備良好的靜音能力和一定的自持性。

韓國在水上試射「玄武-2C」彈道飛彈

但是KSS-II並不能在整個東亞佔有明顯優勢,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都有核潛艇,日本在新世紀開工的「蒼龍」和「大鯨」級也有了3300噸以上的排水量,因此韓國也迫切的需求製造一款排水量超過3000噸,並且有某些方面達到「世界第一」的潛艇。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KSS-III級是全世界第一級「裝備垂髮彈道飛彈系統的柴電動力常規潛艇」。

雖然很可能費勁裝備垂髮系統是因為朝鮮已經在「新浦」上裝備了垂髮系統以適配「北極星-2」,那朝鮮有的,韓國必須有!所以才做了一個面子工程,雖然說額外的成本和設計難度客觀存在,但是朝鮮有的,韓國必須有!還要更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外媒:韓國第二艘中型潛艇「安武」號下水 以抗日英雄命名
    報導稱,輕型航母與計劃使用小型核反應堆作為動力的「張保皋」-3型(4000噸級)潛艇和「宙斯盾」艦合作,可以組成一個小規模航母戰鬥群,成為平衡東北亞海洋力量的一大支柱。「張保皋」-3型(4000噸級)計劃建造3艘,將搭載潛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戰爭時可對敵對勢力進行打擊。
  • 韓國年內將首射潛射彈道飛彈,專家:朝韓水下核競賽針鋒相對
    朝鮮首次公開正在研發核潛艇的消息後沒幾天,韓國進行了「回應」:韓國年內將首次試射潛射彈道飛彈,頗有暗中較勁的意思。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軍方消息人士1月13日透露,配備於韓軍3000噸級潛艇的自主研發潛射彈道飛彈(SLBM)去年成功完成地面發射試驗,計劃今年進行水下發射試驗。準備下水的「島山安昌浩」級潛艇。
  • 韓軍3000噸級中型潛艇"安武"今下水,作戰範圍擴大
    (原標題:韓軍3000噸級中型潛艇「安武」今下水,作戰範圍擴大)
  • 韓情報機構:朝鮮新型戰略潛艇即將服役,配三枚潛射彈道飛彈
    保加利亞軍事網5月25日援引韓國情報機構的信息報導,根據已有數據分析,朝鮮的新型戰略核潛艇已經準備下水服役,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調試工作。▲美國衛星拍攝的朝鮮新型核潛艇建造現場韓國情報機構稱,新的非核動力戰略潛艇是在該國東海岸的新浦市軍事造船廠建造的,發動機也是漣川市的一家工廠自行建造。2019年7月,朝鮮領導人曾親自抵達造船廠評估其建造進度。
  • 韓情報機構:朝鮮正建造2艘彈道飛彈潛艇
    (觀察者網訊)韓聯社11月3日報導,據韓國國會情報委員會方面3日介紹,韓國國家情報院(韓國國情院)在接受國政監查時稱,朝鮮正在建造2艘可以搭載潛射彈道飛彈(SLBM)的潛水艇。韓國國情院報告稱,1艘為現有的羅密歐級潛艇改良型,另1艘為新款大中型潛艇,韓方正在分析具體配置。韓國國情院還表示,上月10日朝鮮勞動黨建黨75周年閱兵儀式上,朝鮮公開9款76枚彈道飛彈,創歷史之最。其中新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的長度、直徑均加長,彈頭重量加重。
  • 外媒發現朝鮮神秘「潛艇」,稱很可能是大型水下機器人
    這艘小型神秘潛艇是在朝鮮突然切斷與韓國的一切溝通渠道並威脅要動員朝鮮軍隊打擊韓國之際突然出現的。據報導,2020年6月16日,朝鮮在其與韓國邊境附近的開城工業園區炸毀了朝韓共同聯絡辦事處。此次新發現的類神秘潛艇比朝鮮的Gorae級彈道飛彈潛艇要小得多。
  • 講武談兵|韓國將裝備新戰術彈道飛彈,劍指朝鮮炮兵堅固工事
    首爾航展上展示的KTSSM戰術彈道飛彈。後來,隨著韓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天舞」Ⅱ模塊化自行火箭炮改進計劃的提出,K-BATS開始由靶彈而升級為真正的戰術彈道飛彈,這就是現在的KTSSM。K-239「天舞」Ⅰ模塊化自行火箭炮是韓華公司在2009年開始研發的新一代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其設計參考的對象自然就是從美國引進的M270遠程火箭炮。
  • 外媒報導,由於經濟困難朝鮮核潛艇和核彈基地全部停產,金正恩為了消除內部矛盾把重心轉移至經濟建設
    20日,國情院)在向韓國國會情報委員會的報告中表明,「豐溪裡、東倉裡沒有特別動向,但是新浦造船廠好像不一樣」,「新型潛水艇的建造結束了」。北朝鮮最近在鹹鏡南道新浦建造了能夠搭載潛水艇發射彈道飛彈(SLBM)的新型3000噸級潛水艇,這意味著該艦已經完成。國情院表示,「此前的Romeo型(1800噸級)經過改造,建造完畢,但是何時下水還沒有發現動向」。
  • 韓國新型彈道飛彈可攜帶2噸彈頭,威力巨大,美國卻視而不見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於近日視察國防科學研究所時,宣布了韓國成功試射新型彈道飛彈這一消息,並對韓國自主研發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彈道飛彈表示了祝賀。雖然報導出於保密考慮沒有公布具體型號,但是外界不難看出這說的就是韓國最新的"玄武-4"型彈道飛彈。
  • 朝鮮展示新型潛射彈道飛彈,標稱「北極星-4A」
    (觀察者網訊)根據朝鮮中央電視臺10月10日播出的閱兵式錄像,朝鮮本次閱兵展示了一款新型潛射彈道飛彈。彈體上標稱型號為「北極星-4A」。北極星-4A 朝鮮中央電視臺視頻截圖朝鮮此前於2019年10月2日上午在朝鮮東海元山灣水域成功進行新型潛艇彈道飛彈「北極星-3」型試射。韓國軍方當時稱,「北極星-3」飛彈飛行距離約達450公裡,最高高度約910公裡。
  • 韓國首艘航母概念圖亮相 與英軍航母驚人相似
    目前韓國推動建造的輕型航母數量只有1艘,但韓國現有的「獨島」號和「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都可通過增強甲板改造成輕型航母。這樣一來,韓國就可以同時向東海、西海派出搭載隱身戰鬥機的輕型航母,從兩個方向遏制朝鮮。報導稱,輕型航母與計劃使用小型核反應堆作為動力的「張保皋」-3型(4000噸級)潛艇和「宙斯盾」艦合作,可以組成一個小規模航母戰鬥群,成為平衡東北亞海洋力量的一大支柱。
  • 韓國軍方:正在分析朝鮮新洲際飛彈,可能有多彈頭
    韓國軍方表示,相比於舊的「火星-15」飛彈,新的飛彈要長一些,同時可能會搭載多彈頭。韓國軍方還將分析此次亮相的新飛彈是模型彈還是實彈。 另有觀點認為,新型飛彈發射車不是仿製中國的萬山51200發射車,而是由朝鮮自主生產的。閱兵式當天運載新型飛彈接受檢閱的是一款11軸發射車。新型彈道飛彈目測長度達到23~24米,較「火星-15」長了至少2米,從變長的彈頭形狀來看,推測其可能攜帶多個彈頭。 再次以前,韓國軍方曾表示,對朝鮮新彈道飛彈「深表憂慮」。
  • 韓國公布航母建造計劃想趕超日本地位 或刺激朝鮮
    王雲飛認為,韓國很有可能採取「日本方案」,即以「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為基礎,建造 3萬噸級的輕型航母。「韓國建造航母的願望並非空穴來風,其主要有三個層面的利益考量:一是應對朝鮮的軍事威脅,二是和日本競爭以達到地區戰略平衡,三是其大國心態使得航母成為『必需品』。而在這三點中,和日本達成地區戰略平衡是韓國的『當務之急』。」王雲飛認為。
  • 日本最近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上算什麼水準?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艇艦隊一共由19艘潛艇構成,但根據日本在2010年制定的計劃,未來的日本海自需要維持22艘潛艇的編制,這意味著需要增加潛艇數量,而周邊各國新銳核潛艇以及反潛武器的升級,也使得日本發展新一級潛艇的需求更加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剛剛下水的最新一級潛艇無疑非常值得關注。
  • 俄「德爾塔IV」級潛艇成功試射輕舟潛射彈道飛彈
    俄羅斯「德爾塔」IV級核潛艇在北極地區破冰而出俄羅斯「德爾塔」IV級核潛艇在北極地區破冰而出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 據俄新社2011年4月27日報導 俄羅斯已從「德爾塔IV」(Delta-IV)級潛艇上成功試射了「輕舟」(Sineva)潛射彈道飛彈,一位國防部發言人表示,飛彈從潛艇從「葉卡捷琳堡」號潛艇上發射,成功擊中指定目標。
  • 臺灣自造潛艇開工,能否準時下水呢?
    表示臺灣潛艇自造計劃始於2016年12月21日,按照合同計劃,自2019年5月3日動工,合約工期共78個月,其中包含廠房建造及各種開工準備時間。此前臺船公司曾透露,自造潛艇原型艦代號1168,項目共計劃建造8艘2500噸級潛艇,預計單價可能在5億美元上下。
  • 日本新一代潛艇下水,取名大鯨!又是舊日本戰艦名,曾改裝成航母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最新型潛艇——大鯨級(Taigei Class)常規動力攻擊潛艇於14日亮相,這是繼日本親潮級潛艇和蒼龍級潛艇後的一型新型潛艇。首艦「大鯨」號將於2022年3月服役,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艦隊的第22艘潛艇。
  • 日本最新潛艇終於下水,使用全新技術,或帶來新威脅
    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自衛隊的新一級潛艇「大鯨」號近日在三菱重工造船廠下水試行了。據稱這艘潛艇將在兩年之後正式裝備日本的海上自衛隊,排水量達到3000噸,花費約760億日元。這是日本「親潮」號和「蒼龍」號之後的第三種潛艇,性能有所提升,主要體現在外形設計和新型電池上。
  • 印度海軍最新潛艇下水,前排圍觀喊牛逼!
    根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報導,印度海軍最新一艘「鮋魚」級潛艇「瓦吉爾」號在位於孟買的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MDL)下水。該艇是印度海軍的第五艘「鮋魚」級潛艇,由於印度國內的疫情影響,原計劃出席其下水儀式的貴賓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參加了該艇的下水典禮。
  • 韓國「巨獸」高調下水,配備6具發射管,看到名字後日本尷尬了
    而我們的另一個鄰國韓國,也一直不甘落後,對於武器的研發一直非常的上心,也時不時的就能傳出好消息,只是很少引起人注意罷了。就在日本將該國的出雲級驅逐艦,正式改裝成輕型航母之際,韓國也制定了建造輕型航母的計劃,並且還向美國訂購了二十架f-35戰機,而且這艘輕型航母的排水量將會達到4萬噸,足以抵得上兩個日本的出雲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