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韓國第二艘中型潛艇「安武」號下水 以抗日英雄命名

2020-12-24 和訊

參考消息網11月12日報導 據韓聯社韓國巨濟11月10日報導,11月10日下午,韓海軍第二艘中型柴電潛艇「安武」號下水儀式在慶尚南道巨濟市大宇造船海洋玉浦造船廠舉行。

韓國防部長官徐旭主持下水儀式並致辭。按照國際慣例,剪彩後進行「擲瓶禮」。隨著一瓶香檳酒摔在艇艏,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報導稱,該艇是韓國自主研製的「張保皋」-3級Batch-I型潛艇的2號艇。該艇為3000噸級,長83.3米,寬9.6米,配備有「不依賴空氣的推進裝置」(AIP),可大幅延長潛艇水下潛航時間。這意味著韓國海軍潛艇的作戰範圍將進一步擴大。

該艇最大潛航速度為20節以上,可搭載50多名艇員,將在增強海上戰鬥力方面發揮核心作用。另外,與1號艇「島山安昌浩」號一樣,該艇配備6具垂直彈道飛彈發射管。

報導稱,「安武」號潛艇將經過評估後於2022年交付韓國海軍,之後經實戰化演練後正式服役。「安武」艇以紀念韓國獨立運動家安武而命名。安武將軍曾參加鳳梧洞、青山裡大捷等重要戰役,為抗日立下了汗馬功勞。

另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11月10日報導,11月10日,「安武」號潛艇下水儀式在韓國慶南巨濟玉浦造船廠舉行。「安武」號潛艇是繼2018年9月下水的「島山安昌浩」號之後,韓國第二艘「張保皋」-3級潛艇。

報導稱,在當日的下水儀式上,韓國海軍參謀總長夫石鐘宣布了艦艇命名。在「大韓帝國鎮衛隊」出身的獨立軍領袖安武將軍領導鳳梧洞、青山裡戰役大捷100周年之際,將潛艇命名為「安武」號,旨在紀念安武將軍的歷史功勞。

從2010年服役的「安重根」號潛艇開始,韓國海軍陸續以獨立運動家或光復後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的人物為潛艇命名,形成了一種傳統。

資料圖片:下水儀式上的「安武」號潛艇。(韓聯社)

【延伸閱讀】韓國未來五年將大舉擴張軍備 投入巨額軍費研發核潛艇及航母

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導 韓國《中央日報》網站8月11日發表了軍事安全研究所高級委員金珉奭的題為《韓發布五年國防規劃擬擴張軍費300萬億韓元並建核潛艇》的報導,韓國國防部8月10日發布的「國防中期計劃(2021-2025年)」中包含通過增強軍事力量應對周邊國家軍備擴張和朝鮮核導威脅的內容。分析認為,韓國國防部制訂這一計劃旨在應對未來中國在東亞海域擴張勢力的情況,同時對抗擁有核武器和彈道飛彈的朝鮮的壓力。為此,韓國防部計劃從明年起在五年內投入301萬億韓元(約合2540億美元)軍費,擴張軍備。

報導指出,韓國計劃從明年起正式推動建造的3萬噸級輕型航母將搭載20架F-35B最新短垂隱身戰鬥機。目前韓國推動建造的輕型航母數量只有1艘,但韓國現有的「獨島」號和「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都可通過增強甲板改造成輕型航母。這樣一來,韓國就可以同時向東海、西海派出搭載隱身戰鬥機的輕型航母,從兩個方向遏制朝鮮。

報導稱,輕型航母與計劃使用小型核反應堆作為動力的「張保皋」-3型(4000噸級)潛艇和「宙斯盾」艦合作,可以組成一個小規模航母戰鬥群,成為平衡東北亞海洋力量的一大支柱。「張保皋」-3型(4000噸級)計劃建造3艘,將搭載潛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戰爭時可對敵對勢力進行打擊。

此外,韓國還計劃額外建造6艘相當於迷你「宙斯盾」艦的韓國6000噸級新一代KDDX驅逐艦。這意味著,韓國海軍一共將擁有12艘「宙斯盾」艦。不過,對於韓國建立輕型航母戰鬥群的計劃,預計中國和日本不會樂見其成。

報導稱,「中期計劃」中第二個值得關注的是增強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力量。韓軍目前已擁有與朝鮮數量相當的飛彈,而且精準度更高,精準打擊能力更強。不過,朝鮮擁有可以搭載核彈頭的彈道飛彈,對韓國構成了嚴重威脅。考慮到這一情況,韓國國防部宣布將從數量和質量上大幅提高飛彈能力,用傳統飛彈應對朝核威脅。

第三是增強監控能力。韓國計劃隨著韓軍作戰範圍的擴大,從2020年代中期開始,陸續向太空發射小型偵察衛星。報導稱,目前韓軍的戰略信息基本上完全從美國獲取,如果韓軍擁有自己的小型偵察衛星,就可以自主監視朝鮮以及中國的動向,隨時掌握朝軍的活動情況,並將相關信息輸入空軍戰鬥機和飛彈系統,以便實現快速作戰。

資料圖片:韓國海軍「島山安昌浩」號柴電潛艇。(韓國海軍官網)

另據韓國《東亞日報》網站8月11日發表的題為《韓國軍隊宣布研發3艘4000噸級潛艇的計劃》的報導,韓國軍方8月10日公布的2021-2025年國防計劃強烈暗示,該國有可能開發3艘4000噸級核潛艇。核潛艇被認為是應對朝鮮核威脅和飛彈威脅、約束鄰國的關鍵戰略武器之一。

韓國軍方正在進行一個項目,計劃到本世紀30年代初部署9艘3000-4000噸級潛艇。首艘3000噸級潛艇「島山安昌浩」號已於2018年下水,並將於2022年正式部署。雖然首批6艘潛艇決定使用常規推進方式——柴油發動機和燃料電池,但4000噸級的第7至9艘潛艇的推進方式尚未確定。

報導稱,一名韓國軍方官員在回應這些4000噸級潛艇是否有可能採用核動力時說:「目前討論這個問題並不合適。我們將在合適的時候討論這個問題。」他的回答說明,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有傳言說,軍方實際上已經決定建造配備核推進系統的4000噸級潛艇。

(2020-08-12 15:49:32)

【延伸閱讀】韓軍又鬧烏龍 韓媒:將漁網浮標當朝鮮潛艇潛望鏡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 韓媒稱,韓國聯合參謀本部7月17日向媒體發布簡訊通知稱,所謂發現疑似潛艇用潛望鏡的舉報經查系誤報,並未發現特別可疑之處。

據韓聯社7月17日報導,當地時間7月17日上午7點17分,韓國高速公路巡邏警員在西部的行淡島服務區肉眼看到西海大橋下方的海面有疑似潛望鏡的物體,並向軍方舉報。

報導稱,韓國海軍和海警接到舉報後立即對相關地區和海域展開偵察探測,並實施地區聯合情報調查,以防發生潛艇滲透入侵等情況。

報導還稱,這次偵察作戰在接到舉報6個多小時後結束,並得出無疑點的結論。其依據包括,相關地區和海域的偵察探測和阻斷作戰結果無特別異常;經現場確認推測該可疑物體為漁網浮標;該地區水深較淺,潛艇滲透可能性不大。

事實上,韓軍已經不是第一次鬧烏龍了。韓媒此前曾報導,韓軍7月1日將韓朝邊境鳥群誤認為是警戒目標,並出動多架戰機。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當時表示,要一直保持必要的軍事戒備態勢。

7月17日,韓國軍艦在行淡島服務區附近海上開展偵察探測。(韓聯社)

(2019-07-17 15:33:04)

【延伸閱讀】韓國將向印尼再出口3艘潛艇 促進兩國軍工合作

參考消息網4月18日報導 據韓聯社4月12日報導稱,韓國與印尼政府當天籤署了一項價值10.2億美元的合同,內容是向印尼出售3艘1400噸級潛艇,為印尼國防工業提供急需的助推力。

韓國國防採辦計劃管理局表示,該國大宇造船及航運工程公司與印尼政府在西爪哇省的萬隆舉行了協議籤字儀式。

報導稱,這是兩國籤署的第2項此類潛艇出口協議。2011年,兩國曾籤署一項價值10.8億美元的合同,由韓國向這個東南亞國家出口3艘1400噸級潛艇。

韓國國防採辦計劃管理局局長王正弘(音)在籤字儀式上說:「我們相信兩國再度開展這一互惠互利的防務合作項目有著重大的意義。韓國政府會積極支持項目的順利實施。」

據該局一名官員說,按照2011年籤署的合同,大宇造船及航運工程公司2018年8月交付了一艘潛艇,第2艘潛艇的下水儀式於4月12日在印尼舉行,第3艘將在本月晚些時候交付印尼。

報導認為,在韓國政府推行的「新南向政策」指導下,韓國和印尼在軍工行業一直保持著積極的合作。「新南向政策」旨在深化韓國與東協在經濟和外交事務上的聯繫。

韓國國防採辦計劃管理局在新聞公告中說:「與印尼的第2個潛艇項目是『新南向政策』的關鍵項目,是政府與相關機構合作的結果。」

除潛艇項目外,印尼還一直在參與韓國的KF-X項目,這一涉及資金7.9萬億韓元(約合69億美元)的項目旨在研發新型戰鬥機,根據2016年籤署的一項協議,印尼政府會承擔該項目20%的研發費用。(編譯/李鳳芹)

(2019-04-18 00:58:01)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韓軍3000噸級中型潛艇"安武"今下水,作戰範圍擴大
    (原標題:韓軍3000噸級中型潛艇「安武」今下水,作戰範圍擴大)
  • 韓國「巨獸」高調下水,配備6具發射管,看到名字後日本尷尬了
    由此可見韓國也是一個有野心的國家,隨著日本公布該國建造宙斯盾艦的計劃,韓國方面也報導了關於該國第二艘中型潛艇舉行下水儀式的消息。這款核潛艇可以稱之為是一個「巨獸」,此次高調下水自然吸引了不少目光,還配備了6具發射管,看來威力也是非常大的,只不過看到這個核潛艇的名字後日本尷尬了,居然叫「安武」號。據海外網報導,韓國軍方在11月10日下午,為這艘潛艇舉辦了下水儀式。
  • 韓國下水三千噸級新彈道飛彈潛艇,這是又要和朝鮮掰手腕?
    【文/觀察者網 張軒豪】11月10日,韓國新一代潛艇「張保皋」級的二號艇「安武」號的下水儀式於11月10日在韓國南部慶尚南道巨濟市的大宇造船廠舉行,該級潛艇具備6管533毫米口徑的垂直飛射器,能夠發射韓國自研的「玄武-2C」彈道飛彈「或是「玄武-3」巡航飛彈。
  • 印度海軍最新潛艇下水,前排圍觀喊牛逼!
    根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報導,印度海軍最新一艘「鮋魚」級潛艇「瓦吉爾」號在位於孟買的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MDL)下水。該艇是印度海軍的第五艘「鮋魚」級潛艇,由於印度國內的疫情影響,原計劃出席其下水儀式的貴賓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參加了該艇的下水典禮。
  • 灰獵犬號擊沉3艘潛艇,被稱為神劇,二戰美軍1艘驅逐艦擊沉了6艘日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海戰當中,美國的編號為DE-635的巴克利級護航驅逐艦「英格蘭」號在1944那年5月18號到5月30號這12天的時間裡在西南太平洋的海域就擊沉了日本6
  • 印度潛艇下水,意外曝光最新驅逐艦!5年前下水,到現在還沒造好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印度媒體報導,11月12日印度海軍第五艘鮋魚級攻擊潛艇「瓦吉爾」號正式下水。就在潛艇舉行隆重的下水典禮的時候,記者們發現了在潛艇一側停靠著的印度海軍最新型P15B型維薩卡帕特南級驅逐艦的首艦!
  • 日本又一艘全新動力潛艇下水,創下多個世界第一,技術領先全球
    近日,由日本自主研發的全新動力潛艇「大鯨」號正式下水。這是日本海自繼「凰龍」號之後的第二艘鋰電池潛艇。與「凰龍」號相比,「大鯨」號在噸位上有明顯提升,艇身採用隱形設計,更難被探測到。此前日本海自提出要建成22艘潛艇部隊,比現役規模增加6艘,蒼龍級潛艇全部建成後,「大鯨」號將成為海自潛艇部隊擴張的最後一步。
  • 臺灣自造潛艇開工,能否準時下水呢?
    表示臺灣潛艇自造計劃始於2016年12月21日,按照合同計劃,自2019年5月3日動工,合約工期共78個月,其中包含廠房建造及各種開工準備時間。此前臺船公司曾透露,自造潛艇原型艦代號1168,項目共計劃建造8艘2500噸級潛艇,預計單價可能在5億美元上下。
  • 日本唯一出口的潛艇,造就該國擁有當時亞洲第二的潛艇部隊
    在亞洲範圍,除了日本,泰國是最早擁有潛艇部隊的國家,上世紀30年代,即在二戰爆發之前,泰國皇家海軍就有一支由4艘近海潛艇構成的潛艇部隊。有意思的是,這4艘潛艇均為日本製造,也是迄今為止日本唯一出口的潛艇。早在1910年,泰國皇家海軍就計劃對外採購潛艇,由於政府財政拮据,計劃一直未能實現。
  • 日本最新潛艇終於下水,使用全新技術,或帶來新威脅
    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自衛隊的新一級潛艇「大鯨」號近日在三菱重工造船廠下水試行了。據稱這艘潛艇將在兩年之後正式裝備日本的海上自衛隊,排水量達到3000噸,花費約760億日元。這是日本「親潮」號和「蒼龍」號之後的第三種潛艇,性能有所提升,主要體現在外形設計和新型電池上。
  • 埃及舉行海上閱兵式 五艘潛艇全部登場 美俄武裝直升機同登西北風
    這次海上閱兵出動了埃及海軍所有的五艘潛艇,包括4月14日剛剛抵達亞歷山大港的德國209/1400型S43潛艇。前面是五艘潛艇,中央三艘是德國209潛艇,旁邊為兩艘中國033潛艇,隨後是埃及海軍的大型艦船。2011年,埃及與德國籤署合同,採購兩艘209/1400型潛艇,並保留追加兩艘的選購權,合同總金額9.2億歐元。
  • 俄第四艘北風之神級潛艇下水,布拉瓦飛彈足以令美軍防空系統膽寒
    圖為核潛艇「克尼亞茲·弗拉基米爾」號是北風之神級的第四艘,早在2017年就已經下水舾裝。北風之神級目前已經服役了三艘,分別命名為:「尤裡.多爾戈魯基」號、「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以及「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而正在建造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還有4艘。俄羅斯共計劃建造10艘,最後兩艘的合同已經籤訂。等這項龐大的造艦計劃完成,俄羅斯海軍將穩居全球水下核力量第二位,足以令任何對俄羅斯有敵意的國家膽寒。
  • 韓國年內將首射潛射彈道飛彈,專家:朝韓水下核競賽針鋒相對
    朝鮮首次公開正在研發核潛艇的消息後沒幾天,韓國進行了「回應」:韓國年內將首次試射潛射彈道飛彈,頗有暗中較勁的意思。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軍方消息人士1月13日透露,配備於韓軍3000噸級潛艇的自主研發潛射彈道飛彈(SLBM)去年成功完成地面發射試驗,計劃今年進行水下發射試驗。準備下水的「島山安昌浩」級潛艇。
  • 印度又和中國「較勁」,第二艘航母還沒下水,就要買第三艘航母
    2020年12月17日,也就是昨天,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號"正式入列一周年,同剛入列時一樣,入列一周年這個時間點也引起了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一直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覺得"中國能行我也能行"的印度也對此事做了報導。
  • 日本新一代潛艇下水,取名大鯨!又是舊日本戰艦名,曾改裝成航母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最新型潛艇——大鯨級(Taigei Class)常規動力攻擊潛艇於14日亮相,這是繼日本親潮級潛艇和蒼龍級潛艇後的一型新型潛艇。首艦「大鯨」號將於2022年3月服役,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艦隊的第22艘潛艇。
  • 日本海自潛艇數量將增至22艘|艦艇|自衛隊|潛航_網易訂閱
    日本最新的「大鯨」級潛艇在神戶市三菱造船廠10月14日舉行了下水儀式,該艇預計在2022年服役。這是日本海自第3艘使用鋰離子電池提供動力的潛艇,同時也是日本海自第22艘潛艇。  進入新世紀以來亞洲多個國家潛艇數量迅速增加,日本為應對2020年後的潛艇威脅在2010年發布的《防衛計劃大綱》中決定將海上自衛隊潛艇數量從16艘增加到22艘。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有9艘水面排水量2750噸的「親潮」級和11艘水面排水量2950噸的「蒼龍」級潛艇在役,第12艘「蒼龍」級潛艇也已經下水。
  • 韓國首艘航母概念圖亮相 與英軍航母驚人相似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月6日發表題為《韓國首艘航母太似曾相識了——是你嗎,「伊莉莎白女王」號?》的報導稱,韓國海軍公開了該國第一艘航母的設計輪廓。這艘尚未命名的航母將搭載F-35B隱身短垂起降戰機,並將於本世紀30年代的某個時候下水。這艘航母看上去與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國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驚人地相似,不過二者之間存在一些重大區別。
  • 中國前後共買入4艘航空母艦,為何最終選擇了瓦良格號?
    從1985年到2002年前後進口了4艘航空母艦,其中1艘2萬噸級的墨爾本號輕型航空母艦,1985年到達中國。1艘4萬噸級的明斯克號中型航空母艦,1998年到達中國。1艘4萬噸級的基輔號中型航空母艦,2000年到達中國。還有1艘就是排水量6.75萬噸的庫茲涅佐夫號的姊妹艦瓦良格號,2002年到達中國。
  • 百年潛艇10:美好開局,黯淡結尾,一把好牌打得稀爛的一戰法國潛艇
    一戰中,2艘潛艇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峽中航行,1926年都遇險沉沒了。 12、古斯塔夫·澤德級(Gustave Zédé-class) 1911年開工,1913年下水,共建造2艘。
  • 日本最近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上算什麼水準?
    李三萬 摘要:日本前不久剛剛下水的最新型潛艇大鯨級的首艇「大鯨」號,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現役常規潛艇中算什麼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