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衛隊新潛艇噸位世界第一,採用大量頂尖技術,常規潛艇巔峰之作

2020-12-18 戰略先鋒

由於日本二戰戰敗,受戰敗協議影響,日本不得擁有軍隊,只能組織維持最低反擊需求的自衛隊,武器裝備也採取嚴格限制,作為海上軍事力量重要組成部分的潛艇更是如此。不過日本顯然很不甘心軍事力量被條條框框所束縛,暗地裡一直將處於半新狀態下的潛艇進行退役,再安排新的潛艇進行服役。這麼做,雖然表面上日本海軍的力量基本保持一個在定數,但實際上日本海軍的力量正在隱秘而迅速地進行提升。不僅如此,由於日本的潛艇數量一直保持在二十艘左右,所以,日本海軍對潛艇的態度是「在質而不在量」。20艘潛艇基本上都是蒼龍級潛艇,是非常先進的常規潛艇。但隨著各國核潛艇的的閃亮登場以及反潛武器的不斷升級,蒼龍級潛艇已經有些不夠看了,日本國內對於研發新一代潛艇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在這樣的背影下,自衛隊新潛艇誕生無疑是眾望所歸且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的。

據日本有關媒體報導,日本大鯨級潛艇於10月14日在三菱造船廠舉行了盛大的下水儀式,並由日本防衛相岸信夫親手進行揭幕,可謂光榮之至。無怪乎日本各界對此潛艇期望如此之高,它的造價達到驚人的7.6億美元,採用大量頂尖技術,是蒼龍之後的新一代扛起日本海軍實力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是目前常規潛艇的巔峰之作。

造價如此不菲的「大鯨」自然性能相當優越,長度84米左右,寬約9米,排水量達4000噸左右,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常規潛艇。由於日本憲法和美國的嚴格管控,日本是不允許擁有核潛艇的,那麼他們只能發展常規潛艇,此次的「大鯨」級潛艇相對比之前的蒼龍級潛艇,有了很大的改變,體現有二。

首先,大鯨級潛艇使用鋰電池。新型潛艇使用鋰電池這種做法感覺和日本人嚴謹保守的風格格格不入,畢竟鋰電池容易失火,風險相對於鉛酸電池要更大一些,看樣子日本人為了盡最大程度的提升性能也是什麼都不顧了。當然,鋰電池相比於鉛酸電池,重量要更輕,能進一步為潛艇節約可利用空間,潛艇能裝載更多的武器裝備和信息收集系統,同時其續航能力也不是鉛酸電池可以比的,能讓潛艇的續航能力提升近一半。

其次,大鯨級潛艇擁有先進的聲吶系統。一般的常規潛艇由於要考慮到空間限制,都不會安置大型聲吶系統,導致潛艇對遠距離目標的收集能力不夠強,就算之前就很先進的蒼龍級潛艇也是如此。但研製「大鯨」的科研團隊顯然想攻克這個難題,他們在大鯨級潛艇的艦首安裝了獨特的聲吶陣列,不僅解決了原來常規潛艇難以對遠距離目標信息收集的難題,還使大鯨級潛艇在理論上擁有了全方面主動探測的能力。

大鯨級潛艇相比於之前的蒼龍級潛艇,性能上無疑是全方位得到了提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但由於常規潛艇存在傳統缺陷,它是否能和核潛艇一較高下我們還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日本海自潛艇數量將增至22艘|艦艇|自衛隊|潛航_網易訂閱
    進入新世紀以來亞洲多個國家潛艇數量迅速增加,日本為應對2020年後的潛艇威脅在2010年發布的《防衛計劃大綱》中決定將海上自衛隊潛艇數量從16艘增加到22艘。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有9艘水面排水量2750噸的「親潮」級和11艘水面排水量2950噸的「蒼龍」級潛艇在役,第12艘「蒼龍」級潛艇也已經下水。
  • 日本的蒼龍級潛艇,現役世界上最大的常規潛艇
    蒼龍級潛艇,是日本在二戰後建造的最大的潛艇,同時也是目前現役的世界上最大的常規潛艇。日本計劃建造這級潛艇14艘。說起日本的潛艇,日本在二戰時,它的潛艇技術就非常先進,當時建造出世界上最大的潛艇伊-400。
  • 日本又一艘全新動力潛艇下水,創下多個世界第一,技術領先全球
    近日,由日本自主研發的全新動力潛艇「大鯨」號正式下水。這是日本海自繼「凰龍」號之後的第二艘鋰電池潛艇。與「凰龍」號相比,「大鯨」號在噸位上有明顯提升,艇身採用隱形設計,更難被探測到。此前日本海自提出要建成22艘潛艇部隊,比現役規模增加6艘,蒼龍級潛艇全部建成後,「大鯨」號將成為海自潛艇部隊擴張的最後一步。
  • 日本最新潛艇終於下水,使用全新技術,或帶來新威脅
    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自衛隊的新一級潛艇「大鯨」號近日在三菱重工造船廠下水試行了。據稱這艘潛艇將在兩年之後正式裝備日本的海上自衛隊,排水量達到3000噸,花費約760億日元。這是日本「親潮」號和「蒼龍」號之後的第三種潛艇,性能有所提升,主要體現在外形設計和新型電池上。
  • 日本大鯨級潛艇創造世界之最,中國燃料電池技術落後了?
    在10月14號,日本最新一級的常規潛艇「大鯨號」下水了。「鯨」就是鯨魚的鯨,和「蒼龍級」的潛艇同級,蒼龍級的潛艇用的常規動力是什麼呢?用的是AIP技術,也就是不依賴空氣動力的推進系統。
  • 日俄常規動力潛艇戰力對比,基洛級和蒼龍級誰更強?
    發展到今天,這兩個國家依然是世界上軍事力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實力不容小覷。 今天我們就以兩國各自的常規動力潛艇為例,看一下俄羅斯的基洛級和日本的蒼龍級實力究竟如何。
  • 法國新型主力潛艇這次給力,噸位蓋過蒼龍級,機艙無人化設計洋氣
    在不少軍迷的印象中,法國攻擊型核潛艇向來是以小著稱的,畢竟其第一代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排水量僅兩千多噸。這樣的噸位被拿來與其它軍事大國核潛艇相比,的確顯得有點不入眼。因為這一次法國新交付的核潛艇噸位已蓋過了蒼龍級,在技術上也頗有可圈可點之處。據悉梭魚級核潛艇噸位達5300噸,這比日本最大蒼龍級常規潛艇高出了1000多噸,終於讓法國潛艇能夠一雪前恥,可以揚眉吐氣了,也能在歐洲西海岸及地中海水域施展開了。
  • 日本海上自衛隊——「大潮」號潛艇簡介
    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1961年是日本第一次《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的最後一個年度,日本海上自衛隊根據這一年度的計劃動工建造了「大潮」號潛艇,以替代從美國海軍借來的「黑潮」號潛艇。由於此前建造的4艘潛艇艇體過小,性能上也因此受到限制,海上自衛隊迫切需要不僅能用於教學訓練,而且能夠在日本近海實施作戰的潛艇。當時海上自衛隊還沒有水滴形潛艇的技術資料。只能延長艇體,採用所謂「艦隊型」的艇型。該艇重視航海性能,增大了安全潛航深度,強化了武器裝備,並最終確定為1600噸級潛艇。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號於2020年10月14日亮相,它是繼日本「蒼龍」級之後的「大鯨」級常規潛艇的第一艘。日本防衛相岸信夫、海上幕僚長山村浩等約150人出席了新潛艇下水儀式,岸信夫宣布了新潛艇被命名為「大鯨」號。「大鯨」號的亮相,標誌著日本新一代潛艇正在登上歷史舞臺,日本潛艇將進入「大鯨」級時代。究竟「大鯨」級有哪些新技術亮點使其能稱其為日本新一代潛艇?
  • 洲際運毒潛艇首次被俘獲,技術直逼軍方常規潛艇,航程達數千公裡
    本月中旬全球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弗雷德裡希大公號正式現役,它是俄軍第四代核潛艇北風之神-A級首艇,未來俄海軍將建造7艘該型戰略核潛艇,全方位提升海基核威懾力量。弗雷德裡希大公號排水量2萬多噸,可以帶攜帶16枚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每枚飛彈可裝備6-10枚核彈頭,在8000公裡外實施遠程打擊。
  • 日本最近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上算什麼水準?
    所以這次日本將最新型潛艇取名「大鯨」,恐怕也有借點前輩祥瑞之氣的意思。 根據公開數據,大鯨級潛艇依然繼承日本始終堅持建造大型常規潛艇的思路,因此大鯨確實就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規潛艇。我們雖然有一艘潛艇排水量是比「大鯨」號要大,不過那是一艘負責潛射武器試驗的發射平臺,並不擔負作戰任務。
  • 常規潛艇靠燃料電池挑戰核動力,德國走在前面,打造全球首款新艇
    常規動力潛艇最大的缺點,就是動力不足,在水下連續潛航的時間有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國都開始發展不依賴空氣的動力系統,又稱:AIP技術,其中技術之一:燃料電池,從技術實際應用的效果上看,現代常規潛艇靠燃料電池挑戰核動力。
  • 一年退役一艘潛艇,日本製造只是樣子貨?
    高質量的標準使得潛艇的造價都非常之高,因此潛艇的服役年限會被儘可能地延長,一般都在30年以上。除非出現重大的安全事故,像印度的核潛艇一樣,由於艇員疏忽忘關艙門差點導致整個潛艇沉沒,之後趴在船廠一年。在1977年,日本國會通過的防衛大綱就規定日本海上自衛隊只能保留16艘潛艇的體制,雖然2011年頒布的新的防衛大綱規定日本潛艇總數可以達到22艘。16艘的潛艇總數放在世界範圍內都不算少,但對於日本這樣一個極度重視海軍發展且野心勃勃的國家來說不夠看。
  • 蒼龍潛艇有多強?日本想賣潛艇,美媒幫著做廣告
    根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的最新報導,軍事專家凱萊布·拉森把蒼龍級潛艇一頓狂吹。之所以會在這個時間節點吹"蒼龍"級這種國際軍火市場的棄兒,與新冠疫情下日本自衛隊緊張的財政狀況不無關係。本月月底的時候,日本防衛省甚至要拍賣一些過時破爛武器上的零件來"湊夠一架買F-35戰鬥機的錢",足見其經費的窘迫程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為了省錢,甚至不惜得罪大哥,把"陸基宙斯盾"的部署計劃都停了。
  • 日本新潛艇服役,水下憋氣一個月,能耐背後是大隱患
    今天,日本海上自衛隊新潛艇"凰龍"號舉行了服役儀式,由於恰逢日本疫情時期,因此在服役的典禮上,全部軍官士兵都佩戴了口罩。不得不說,這也是特殊時期特殊"造型"的產物,或許也將是最特別的一個服役典禮吧。
  • 繼局座的海帶纏潛艇後,日本「發現」一個新方法,潛艇想動動不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打破了日本防衛省的諸多計劃,現在颱風離去一切歸於平靜後,日本海上自衛隊便馬不停蹄地展開了訓練和部署。繼局座的海帶纏潛艇後,日本又發現了一個新方法可以讓潛艇不動,日方一艘親潮級常規潛艇在出海時遇到了麻煩。
  • 日本潛艇部隊在戰後迅速崛起,靠抄襲二手潛艇起家,回歸第一梯隊
    1955年,經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軟磨硬泡,美國決定將「斑革豚」號潛艇租借給日本用作訓練使用。此艘潛艇屬於「小鯊魚」級中的一員。「小鯊魚」級潛艇是1940年才開始建造的,那一年是美國本土精英沉迷於「孤立主義」的最後一年,因此武器裝備在設計上非常粗糙。
  • 美軍認為中國039C潛艇已換裝鋰電池 水下戰力大幅提升
    視頻上面提到「中國039C型AIP潛艇可能採用了鋰電池」,水下作戰能力得到有效增強。這是外界首次透露中國039C型AIP潛艇安裝有鋰電池,它表明國產常規潛艇可能已經用國產鋰電池替代鉛酸電池,潛航速度得到有效提高,水下持續活動時間明顯增加。
  • 9架P8A反潛機抵達,俄潛艇悄然離開英國海岸,英軍參謀長誓言復仇
    為了提升反潛能力,英國斥30億英鎊巨資引進了9架P-8A反潛巡邏機,目前英軍接收到的是訂購的第一架。所有的9架飛機將在2021年全部裝備到位。新型反潛機到位後,英國信心大增,表示要讓俄羅斯最先進的核潛艇也無處藏身。英國海軍很擔心俄羅斯潛艇,長期以來,俄軍潛艇都在英吉利海峽和靠近英國海岸的地方活動。
  • 中國能造萬噸潛艇嗎?
    中國不光能造水下排水量超過萬噸級的核動力潛艇,有需要的話還能建造水下排水量同樣達到萬噸級的常規動力潛艇,說這話可不是我信口開河,而是有真憑實據的。首先從我國能否建造萬噸級潛艇來說,潛艇的噸位和水面軍艦不一樣,不是用標準排水量和滿載排水量來區分的,而是按照水面排水量和水下排水量來區分的,當然本質和軍艦的滿載排水量一樣,都是浸水面積不一樣罷了。當前我國只有現役的094A型戰略核潛艇滿載噸位超過了萬噸級,水下排水量達到了12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