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這說話一直都是門藝術。有的人跟你講話,你就特別愛聽;而又有一些人和你講話,你卻壓根兒不想搭理人家。說話看似簡單,上嘴皮碰下嘴皮,可其中的學問卻是大得很。在我國古代戰國時期,就有一個人特別愛講道理,關鍵是他講的道理一般人都能聽進去、愛聽,覺得非常有趣。這個人就是莊子,就是那個中學語文課本中要求背誦的《逍遙遊》的作者,相信很多人都曾被這一篇篇幅較長的古文給折磨得不輕。
難的不是《逍遙遊》,只是你不夠了解莊子
可是認為《逍遙遊》很難背誦的人,大概是沒有明白莊子所講的道理,也不了解莊子說話的習慣。如果你清楚莊子的文學創作思路,一定不會覺得《逍遙遊》難背了。所以問題來了,說了這麼多,莊子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有什麼經歷、他又為什麼愛講道理以及如何把道理講好?答案皆在下文,一起去探索莊子的神秘世界吧。
首先還是對莊子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畢竟要先了解這個人,才能理解這個人的行為與語言。莊子於戰國中期出生在宋國,他八歲開始學習儒家思想,到了十四歲又改變方向,去學習道家學說。莊子二十一歲時結婚了,二十二歲有了小孩,二十三歲做官、當上了漆園吏。(關於漆園吏這個官職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漆園是個地名,莊子曾在此作官;另一說為莊子曾在蒙邑中為吏,主督漆事。)
但是能夠肯定的是這個官位並不高。雖然只是個小官,可莊子這麼年輕已經家庭、事業雙豐收,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美滿的人生了。可莊子似乎不太滿意這樣的人生,後來他乾脆辭職不幹了,回家潛心做學問去了。他是個坐得住的人,就連後面楚王邀請他去做相國,莊子都直接拒絕了。在他隱居的日子裡,對於道家學說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不僅繼承了老子的思想,同時也有著自己的思考與想法。
《莊子》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何以經久不衰
莊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了他的著作《莊子》中,此書也被稱為《南華經》。因為傳說他隱居在了南華山,後世也把他尊為南華真人。《莊子》這本書和《孟子》有些類似,都是採用的對話體格式。不同之處即《孟子》的對話都是發生過的真人真事,而《莊子》的對話卻是莊子自己虛構、想像的。那豈不是《莊子》就是瞎編亂造的東西,這讀起來有價值嗎,搞不好還誤人子弟啊。稍安勿躁,雖說《莊子》一書大部分是虛構想像的,可是這並不妨礙它的文學價值。
相反,這本書可是先秦時期文學成就最高的散文,是先秦散文中最富有文學色彩和藝術的作品。打個比方,古今中外,特別優秀的文學作品大部分都是虛構文學,尤其是小說。但是這些作品並不是作者憑空捏造出來的,它們仍然還是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就想那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所以儘管莊子的作品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但它的最終目的還是要作用在現實生活,他講了那麼多、想像了那麼多,都是為了能夠讓我們聽進、聽懂他的道理,學到人生的智慧。關於莊子的思想,其實可以通過很多小故事來了解。比如「井底之蛙」、「夏蟲不可語冰」、「庖丁解牛」等,這些寓言故事都是莊子創作出來的。他通過「井底之蛙」、「夏蟲不可語冰」向我們傳達了做人千萬不要目光短淺,要懂得看向更寬更廣的世界。「庖丁解牛」則教會我們通過大量的實踐,不斷練習,在掌握規律的基礎之上,去反覆實踐,就像庖丁「所解數千牛矣」一樣,重複、重複、再重複,最終自然會悟出事物的真理。這就和「一萬小時定律」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
要說講故事,還是莊子他老人家強
故事都挺簡單,大家都能看懂。但是要把故事和哲理聯繫起來,這中間就需要動腦子、多思考。即便有些時候,莊子的故事看起來有些奇怪詭異,但這其實也只是一種比較偏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就拿大家覺得難背的《逍遙遊》來說,它所表達的是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要忘卻外物與自我,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實現真正的「逍遙」。再來看它的具體內容,先講北海有隻大鵬鳥,為了突出這隻鳥的非凡之處,莊子對其進行了大寫特寫,無非就是寫它體積大、飛得高、飛得遠。光這麼直白地寫還不夠,莊子又拉了其他小動物如蜩、學鳩等加入,一對比,效果就更明顯了,誰大誰小,一目了然。
當你以為莊子是要誇這大鵬,結果莊子又畫風一變,把大鵬和其他事物都給鄙視了,認為它們不過都是憑藉外物罷了,依附他人,算不得真正的自由。最後,莊子才慢吞吞地拋出了他的終極觀點。也就是名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要忘掉自我、拋棄功名,這才是真正的自由與逍遙。
所以這也是莊子受歡迎的原因,人家會講故事啊。一個故事可以講得起伏跌宕,當你以為他在說動,結果人家轉眼又開始說西怎麼樣。可以說莊子的思維非常活躍,他能夠在眾多外物上不斷跳躍,同時他還能緊扣文章的中心以及他要闡釋的哲理。就憑這幾點,他就足以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人家不僅文採好,關鍵是三觀正,道理也講得特別好。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被《逍遙遊》的篇幅勸退,但你認真讀起來會發現莊子這個人真的很有趣,從他身上學到很多關於人生的智慧,並且這些智慧一輩子都受用不盡。所以,趁青春年少,好好讀書,認真學習,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吧。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讚、評論、轉發。也可以在評論區談談你對莊子、對《逍遙遊》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