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頻繁、新品牌興起,速溶咖啡春天已來?

2020-12-1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疫情當下,有不少人被「困」家中,外出就餐享用飲品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而這恰好給了速溶咖啡一個發展機會,並在疫情期間銷量獲得大幅度增長。

很多人在談到咖啡的時候,都會說起寫字樓裡流傳著的這麼一個鄙視鏈:

「喝濃縮美式的瞧不起喝摩卡拿鐵的,喝現磨手衝的瞧不起喝袋裝速溶的,而辦公室茶水間的簡陋咖啡機,只能留給『社畜』最後一點清醒的尊嚴感。」

但這個鄙視鏈恐怕就要迎來新的排序——疫情期間,由於線下門店停止經營,曾經被嫌棄的速溶咖啡銷量大幅增長,又回到了不少人咖啡消費的選擇菜單中。

速溶咖啡,是通過將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發而獲得的乾燥的咖啡提取物,能夠很快地溶化在熱水中,而且在儲運過程中佔用的空間和體積更小,更耐儲存。

與全球市場相比,速溶咖啡在我國一直是佔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但卻始終活在咖啡愛好者鄙視鏈的低端——在中國速溶咖啡佔據著84%的市場份額,現磨咖啡的市場份額僅約16%,遠遠低於全球範圍內現磨咖啡在咖啡總消費量中超過87%的佔比。

然而,在過去兩年瑞幸等一眾咖啡新零售品牌對市場的教育下,國內現磨咖啡的消費人群大幅增長,一定程度上衝擊了速溶咖啡的市場份額。

不過,市場的變化總是出人意料:在線下咖啡新零售帶動現磨咖啡快速增長的這個時間點上,疫情突然來襲,卻給了速溶咖啡,尤其是新一代的精品速溶咖啡一個贏得咖啡愛好者的機會。

峰瑞資本就曾在文章中透露,他們所投資的速溶咖啡品牌三頓半在疫情期間銷量大幅增長。

那麼,速溶咖啡是否真的迎來了自己的機會窗口呢?

01 速溶咖啡在中國的前世今生

一般談到咖啡的發展,不少人都會提到咖啡的三次發展浪潮——尤其是在所謂新零售咖啡被稱為了將要開啟「第四次咖啡發展浪潮」的今天。

咖啡的這前三次發展浪潮,實際上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主要討論的是咖啡在美國的發展歷程,分別指的是:

  • 第一次咖啡浪潮(1940年-1960年):真空包裝和速溶咖啡出現,咖啡得以速食化,爆發式增長並進入萬千美國家庭——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品牌Foldgers、麥斯威爾等成為了市面上最暢銷的品牌;
  • 第二次咖啡浪潮(1966年-2000年代初):咖啡愛好者開始強調對咖啡的消費不僅僅局限於咖啡本身,而應該被擴展到喝咖啡的整體體驗上——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倡導「咖啡體驗」的星巴克成為了行業的領軍代表;
  • 第三次咖啡浪潮(2003年至今):咖啡愛好者對咖啡的要求開始重新回歸到咖啡產品本身,開始更強調產地、風味,甚至是細緻到咖啡出產的農場而不僅僅是過去更為粗略的國家分類——這個期間,諸如Blue Bottle等以精品咖啡為標籤的品牌開始備受追捧。

從這三次浪潮中細看不難發現,速溶咖啡實際上是第一次咖啡浪潮的典型代表。雖然在此後的兩股咖啡浪潮中,速溶咖啡被貼上了「難喝」、「廉價」的標籤,但速溶咖啡的便利性和大眾性,仍然讓它成為了新興市場人群接觸咖啡的第一切入口。

而要談到速溶咖啡與中國市場的淵源,雀巢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品牌。

上世紀80年代末,雀巢和麥斯威爾共同為速溶咖啡打開了中國市場。但由於自身的品牌戰略失利,再加上母公司卡夫亨氏近幾年問題連連,麥斯威爾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都大幅萎縮。

可以說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後,目前在國內速溶咖啡的市場上,已經基本上是雀巢一家獨大的情況了——

市場調研機構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雀巢速溶咖啡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從2015年的67.6%提升到2018年的72.4%,而行業裡的老二、老三,兩者加起來,2018年總體市場份額尚不到10%。

雀巢在中國市場的投入也是不遺餘力:截止2018年,雀巢已經在中國建立了33個工廠,在中國銷售產品的90%是在中國生產的,更是為了控制成本在國內力推了雲南小豆咖啡這一本土品種。

另外,雀巢還在中國不斷地收購巧克力、飲用水、調味品、奶製品等領域的品牌,通過多元化的市場布局,提升了自身的品牌認知及市場競爭力。

2018年8月,雀巢還以71.5億美元獲得星巴克袋裝商品零售業務的永久銷售權,第一次和第二次咖啡浪潮中的兩個代表品牌就此聯手,並且很快將共同攻略中國市場——

媒體報導,星巴克高端速溶咖啡產品將在全球多個市場上線,並預計將在3月中下旬開始登陸星巴克家享的天貓京東等各大電商平臺官方旗艦店。

而在雀巢攻略中國市場的過程中,市場也在發生著變化。

一方面,國內的咖啡消費人群逐步年輕化、大眾化。CBNData報告顯示,90後、95後為線上咖啡消費主力軍,女性佔比超六成;二線城市咖啡消費需求旺盛,人數佔比近半,低線級城市消費人數增速突出,預計2023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為10.8杯,咖啡市場規模為1806億元。

與此同時,國內消費者對咖啡的風味要求有所提升:無論是從口味還是健康需求的角度,以往含有大量植脂末和糖的三合一速溶咖啡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

CBNData的數據顯示,2018年線上咖啡口味消費排名中,黑咖啡位居第二,無糖咖啡的消費增速也明顯並高於整體咖啡品類。就連又「冷」又「苦」的冷萃黑咖啡,也因其更能保留咖啡豆原本的風味和更富有層次的口感,受到了不少咖啡愛好者的推崇。

且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咖啡的味道要好,還要低脂低糖,在這樣的消費者需求變化下,速溶咖啡產品也必然將更新換代。

除了速溶咖啡內部的產品風向變化以外,先前提到的國內連鎖咖啡店的爆發式增長也給了速溶咖啡行業不小的壓力。

有一組數據值得參考:截止2019年年底,最為突飛猛進的瑞幸已經開了4500多家店;星巴克計劃2022年前在中國大陸開設6000家門店;可口可樂公司收購COSTA後,則計劃在2022年之前再開設800家門店。

連鎖咖啡品牌的線下門店越開越密集、越開越下沉,必然將擠壓速溶咖啡的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低投入、高回報」的自動咖啡售賣機也在逐漸侵佔速溶咖啡的市場。據業內人士透露,這類自動咖啡機飲品成本一般在2~3元,價格一般在8~15元左右,實際上有比較大的價格下調空間,也很有可能對速溶咖啡造成影響。

02 新興品牌浮出水面

隨著市場的變化,這兩年國內也浮現出了一眾速溶咖啡領域的新玩家,無論是在銷量上還是融資表現上都十分亮眼。

1. 三頓半

2019年拿下了雙十一、雙十二天貓咖啡品類銷量第一名的三頓半是速溶咖啡屆近兩年最大的一匹黑馬。三頓半創立於2015年,名字來源於創始人吳駿「一天三頓正餐在外,還需要半頓精神食糧,就是咖啡生活方式」的想法。

招牌產品為還原現磨風味的「超即溶小罐咖啡」,主打3秒即能溶於冰、熱水和牛奶的能力,根據烘焙深淺程度有6種口味 ,一顆均價約為8元。

線上渠道表現驚人的三頓半,在2019年又將觸角伸到了線下,在大本營長沙開了第一個線下門店;並且開始做品牌跨界,先後攜手瑞典的燕麥植物蛋白品牌OATLY、韓國精品咖啡品牌FRITZ COFFEE、「迷之生物」WHIKO推出聯名禮盒,市場動作頻繁。

在融資上,三頓半的節奏也非常快,在2019年底連續完成A和A+兩輪融資共數千萬元。這兩輪融資均為天圖資本領投,老股東峰瑞資本跟投。

三頓半 X OATLY

2. 永璞咖啡

同樣在線上渠道表現突出的速溶咖啡品牌還有永璞咖啡。

永璞咖啡成立於2014年,創始人為侯永璞,招牌產品為2018年上市的冷萃咖啡液。

所謂冷萃咖啡液的製作方式,主要是使用高醇厚度的中深烘焙咖啡豆,通過長時間低溫萃取,並使用巴氏消毒法進行消毒,生產出保質期長達半年的常溫咖啡原液。

這種常溫咖啡原液與espresso的濃度相近,因此加水稀釋就能達到適宜飲用的濃度,衝調攜帶方便的同時風味也與現磨咖啡非常接近,得到了不少咖啡愛好者的推崇。

永璞旗下的冷萃咖啡液根據烘焙程度的深淺以及咖啡豆產地的不同,分為4款不同風味,冷藏可保存3個月,零售價在3-5元一條。

此外,永璞咖啡去年10月上線的飛碟凍幹即溶咖啡(99元/盒),由於其簡單的存儲條件和有趣的造型,雙十一期間賣出了2萬多盒。

永璞在品牌建設方面的操作也值得一提。

成立至今,永璞已經先後和300多家品牌做過聯名產品。合作品牌既包括《奇葩說》、《少年的你》等內容IP,也包括小紅書、澎湃新聞等平臺。

2019年永璞咖啡還打造了品牌IP「石端正」,以呆萌可愛的石獅子形象為代表,加強自身的品牌印記。

永璞還有一點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新興咖啡品牌的,是在供應鏈上有較大的投資:

永璞近幾年以入股的方式深度綁定了一家咖啡豆烘焙工廠、一家冷萃液生產工廠以及一家分裝工廠,並且還在向上遊延伸,在牙買加擁有自己的藍山咖啡莊園。這樣的操作也就使得永璞相比起一般品牌有更強的供應鏈把控能力,未來也將轉化為永璞的產品優勢。

3. 時萃咖啡

相比起前兩家新咖啡品牌,另一家去年11月拿到千萬元融資的新咖啡品牌時萃咖啡的網際網路氣質要更重。

時萃咖啡的CEO範若愚曾任Uber大連總經理,其他團隊成員也多來自於網際網路企業,而時萃的第一筆500萬元人民幣的種子輪融資則來自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夏一平。

時萃的網際網路氣質也體現在公司對數據驅動的強調。媒體報導中,時萃曾強調過團隊從創業開始就一直在做全鏈條的用戶生命周期管理,自營品牌小程序,在用戶進入小程序到轉化的各個環節都會有設計和管理。

也或許因為對數據驅動的重視,雖然上線僅一年時間,時萃咖啡的年銷量就已經達到了500萬份。

4. 沃歐wow coffee

還有一家近期融資成功且較為特別的咖啡品牌則是沃歐wow coffee。沃歐成立於2017年,最初是速溶咖啡品牌,此後轉換定位方向,專做馬來西亞白咖啡品類。

今年2月18日,咖啡品牌沃歐wow coffee完成3500萬元融資,該輪融資來自新加坡一隻家族基金。這次融資完成後,沃歐咖啡還戰略合併了馬來西亞 UR Coffee工廠,雖然仍以白咖啡口味為主,但品類上將從咖啡粉擴展到咖啡飲料整個類別。

根據融資報導,目前沃歐咖啡銷售仍以線上為主,線下主要在學校、醫院等公共場合試點自助咖啡售賣機。根據公司融資公告,沃歐咖啡除了電商外,今年也會拓展民宿、商務酒店、學校周邊超市等2B渠道,並向更偏遠的省份拓展。

綜合來看,過去一年的咖啡市場相當熱鬧:瑞幸上市,三頓半、時萃、沃歐咖啡完成融資,巨頭布局開始布局即飲咖啡,精品咖啡品牌越來越多。

雖然目前國內速溶咖啡市場的主要份額仍然被雀巢這樣的國際巨頭所佔據,但新興品牌的出現還是帶來了更多的新風向與可能性。

尤其是線上渠道的變化,給新興品牌帶來了爆發增長的可能性,也給市場競爭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

薇婭曾經直播4小時,為麥斯威爾的速溶咖啡和雲南咖啡實現銷售超3000萬元,2秒鐘售罄1.3噸預包裝的雲南咖啡;李佳琦也曾在直播間中帶貨三頓半速溶咖啡和偶田川日本膠囊咖啡,為新品牌帶來定點爆破一樣的集中大流量曝光。

這樣的突發銷量爆發式增長,都讓市場情況更為瞬息萬變。

此外,今年的疫情給線下市場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也給新興的國產速溶咖啡品牌們帶來了快速增長的機會。

過去兩年中,線下咖啡店的瘋狂擴張極大程度地拓寬了國內咖啡消費者的人群邊界。

但由於疫情,全國有75%的咖啡門店暫停營業,宅在家裡對咖啡有需求的消費者只能通過咖啡外賣和速溶咖啡來滿足需求,這也給了速溶咖啡一個重新進入用戶視野,流量曝光大幅增長的機會期。

人群已經就位,渠道勢能巨大,新興速溶咖啡品牌的春天是否已經來臨?

參考資料

  • 前瞻經濟學人《2018年速溶咖啡依然主導中國咖啡消費市場中國咖啡市場未來增長空間大》
  • CBNData《那些上線外賣平臺的咖啡品牌後來怎麼樣了?》
  • 第一財經《中國咖啡市場的「戰國時代」》
  • 搜狐《乾貨分享:火爆朋友圈的自助咖啡機究竟有多賺錢?》
  • 《咖啡黑科技丨一款能顛覆你飲用習慣的咖啡原液》
  • 36氪《重供應鏈,「永璞咖啡」用品牌聯名打開年輕人咖啡消費市場》
  • 36氪《看好即飲咖啡場景,「時萃SECRE」想做的不止是速溶咖啡替代》
  • 36氪《主打下沉市場,「沃歐咖啡wow coffee」獲3500萬融資》
  • 36氪《咖啡館生存狀況調查:1家店至少賠2萬,近9成還能正常營業》
  • 36氪《主打下沉市場,「沃歐咖啡wow coffee」獲3500萬融資》
  • 騰訊科技《日本UCC安田秀行:中國咖啡消費市場非常有前景》
  • CBNData《2019年線上咖啡行業趨勢洞察》
  • 第一財經《速溶咖啡一家獨大的雀巢感到了威脅》

 

作者:關寧,公眾號:爆款法則( ID:baokuanfaze),深響」旗下關注消費及營銷領域的新媒體。

本文由 @爆款法則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三頓半、時萃、沃歐……速溶咖啡融資頻繁,新興品牌加速更新換代
    可以說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後,目前在國內速溶咖啡的市場上,已經基本上是雀巢一家獨大的情況了:市場調研機構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雀巢速溶咖啡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從2015年的67.6%提升到2018年的72.4%,而行業裡的老二、老三,兩者加起來,2018年總體市場份額尚不到10%。
  • 速溶咖啡的逆襲
    而此前不久,同樣主打精品速溶的三頓半,也宣布完成第四輪戰略融資,且融資完成後,三頓半整體估值超過8億元人民幣。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以來,包括永璞、三頓半在內共4家精品速溶咖啡品牌完成新一輪融資,速溶咖啡進入融資潮。  從營收上看,永璞去年銷售額在2600萬元。今年以來,受到宅在家影響,速溶咖啡銷量大增。截至5月20日,永璞咖啡近一個月銷售額超過800萬元。
  • 華創資本餘躍:速溶咖啡迎來新機會,新品牌創業門檻變低
    來源:「零售老闆參考」(ID:lslb168),作者:謝康玉,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曾處在咖啡鄙視鏈最下遊的速溶咖啡,近兩年有了抬頭之勢。近幾個月,多家即溶品牌先後拿到了融資。僅5、6兩月就有時萃、永璞接連宣布融資。
  • 速溶精品咖啡,一個虛假的風口?|遠見
    2019年天貓雙11期間,三頓半打敗速溶咖啡「老大哥」雀巢登頂天貓咖啡品類,這家兩年融資四次,快速躥紅的公司,帶起了速溶咖啡的一波節奏。今年開年以來,這一領域的融資變得尤為密集,2月以來,公開披露的融資就有三頓半、沃歐、時萃、永璞四起。
  • 兩年融資超19億,精品速溶受熱捧,咖啡創業者們活過來了?
    咖啡行業經歷過2018年的瘋狂補貼與瑞幸咖啡的退市風波後,稍顯落寞。但不可否認的是,瑞幸曾以高性價比將國人的咖啡消費帶上了一個新臺階。而精品速溶咖啡,則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此前咖啡市場仍屬於被教育階段,雖然瑞幸咖啡頻繁被詬病,但它客觀上普及了咖啡文化,進一步加速打開了中國的咖啡市場。」
  • 4月內4家速溶咖啡品牌融資 永璞銷售增5倍「三頓半」估值8億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曹雪嬌如果說去年的咖啡市場焦點在於現磨咖啡,到了今年,精品速溶咖啡開始在資本市場上嶄露頭角。6月2日,咖啡品牌「永璞」宣布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由昕先資本領投,親親食品、寬窄創投跟投。而此前不久,同樣主打精品速溶的三頓半,也宣布完成第四輪戰略融資,且融資完成後,三頓半整體估值超過8億人民幣。
  • 肯德基推出凍幹速溶咖啡,線上線下全面開火
    肯德基旗下咖啡品牌K COFFEE也涉足速溶咖啡市場了。 在肯德基微信小程序可以看到,其推出的三款產品均為冷萃凍幹速溶咖啡,分別是甄選伯爵茶咖、桂花風味西達摩、冷萃凍幹西達摩,定價為每盒69元(12粒裝)。 消費者在小程序或肯德基APP購買後,可以選擇快遞發出、也可到線下門店自取。與此同時,實體門店也有現貨銷售。
  • 瑞幸退市,三頓半接力成頭牌「網紅」,速溶咖啡的春天來了?
    三頓半主打原創的精品速溶咖啡,要說速溶咖啡,實際上早就出現了,而另闢蹊徑的「三頓半」,去年雙十一銷量超過雀巢,榮登天貓咖啡榜榜首,今年的618依然登頂速溶品類第一。 在咖啡熱門賽道中,三頓半究竟有著怎樣的吸引力,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眾品牌蛻變成受人熱捧的品牌新星?
  • 即溶咖啡「後浪」能否超過「前浪」?
    資本的注入,為「新生代」精品即溶咖啡品牌的發展按下了「快進鍵」。12月30日,精品即溶咖啡品牌永璞咖啡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這已是永璞咖啡繼今年6月獲得的又一次融資。與傳統速溶咖啡品牌不同的是,永璞咖啡以小飛碟罐裝造型迎合年輕人需求,且填補了咖啡市場上5-10元的價格空白。事實上,像永璞咖啡這樣的企業並不在少數。
  • 俄羅斯速溶咖啡產量已保障58.5%的國內消費
    俄羅斯速溶咖啡產量已保障58.5%的國內消費 時間:2020-07-30 10:30:38  來源:東北網 俄羅斯商務諮詢網站7月29日報導,速溶咖啡市場不太可能呈現爆炸性增長。在這種情況下,變化往往具有潛在性。
  • 三頓半、永璞、雀巢……咖啡市場的宮鬥劇
    陳晨在學生時代用雀巢三合一來對付考試複習的疲倦,熱水衝泡的咖啡液體,咖啡的苦味被糖和植脂末的香甜掩蓋,但高含量的咖啡因足夠提神。工作之後,她每天早上喝一杯麥當勞套餐中的美式咖啡,加奶不加糖。若是午後打不起精神,偶爾也會來一杯星巴克。不過星巴克的價格常常超過一頓午餐,並不屬於日常消費品。
  • 螺螄粉後,肯德基又盯上了速溶咖啡
    、品質高、性價比高等特性,打破了消費者對速溶咖啡的原有印象,冷萃、凍乾等精品速溶咖啡品牌應運而生,不少品牌試水尋求新增長點。另外,精品速溶咖啡在資本市場備受青睞。主打精品速溶的網紅咖啡品牌三頓半、時萃、永璞等近年在精品速溶咖啡領域嶄露頭角,讓市場看到精品速溶咖啡的機會。天眼查顯示,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三頓半已經完成了過億元的B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峰瑞資本跟投。根據極光調研數據顯示,在眾多咖啡品類中,消費者最常飲用的是速溶咖啡,其次是現磨咖啡。
  • 天天喝速溶咖啡,但你了解什麼是速溶咖啡嗎?
    由於攜帶方便,衝泡簡單,速溶咖啡,越來越受歡迎。雖然不少人喜歡喝速溶咖啡,但是你們都了解什麼是速溶咖啡嗎?那什麼是速溶咖啡呢?速溶咖啡是一種很容易溶於水的咖啡,時間很短,可以用來泡。速溶咖啡之所以能在水中迅速溶解,是因為在速溶咖啡的加工過程中,生產商提取和保留咖啡豆中的可溶性物質,去除不溶成分和雜質。在越南,當提到速溶咖啡時,大部分喝咖啡的人便會聯想到三合一速溶咖啡,包括速溶咖啡、糖和牛奶。因此,在交易中,有些速溶咖啡供應商有時會使用其他術語,如純速溶咖啡或1合1速溶咖啡,以澄清和避免混淆。
  • 藍山風味速溶咖啡,上班族的提神救星,速溶咖啡的優質選擇
    藍山風味速溶咖啡 ,上班族的提神救星,速溶咖啡的優質選擇慵懶而又溫暖的午後,來一杯溫暖的咖啡吧,哪怕是速溶的也好,一下午的幹勁都由此而來,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看書看電影的時候,都很喜歡在手邊擺一杯咖啡,既能提神,又讓人有了一絲放鬆的感覺
  • 現磨咖啡與速溶黑咖啡香味有區別嗎?
    關於現磨咖啡與速溶黑咖啡的區別我們細細來分析下吧!現磨咖啡需要經過現煮:現磨咖啡指的是咖啡豆,需要現磨成咖啡粉後用相應的工具來萃取,也就是我們說的「煮咖啡」。現磨咖啡經過「煮」以後才會得到咖啡液,並且不需要其他添加就已經帶有強烈的咖啡香。現磨咖啡的香味:現磨咖啡都是咖啡豆,是直接從烘焙機中將咖啡生豆烘熟出來的原始香氣充足,營養保留的好。現磨咖啡的調配:現磨咖啡,可以隨心調配。
  • 速溶咖啡真的一無是處?今天就來盤點它的三個好處!
    咖界裡一直有一句話:喝手衝的看不起喝星巴克的,喝星巴克的看不起喝速溶的,很明顯這是一條咖啡鄙視鏈,而且速溶咖啡一直都是處於咖啡鄙視鏈的底端!但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第一次接觸到的咖啡就是速溶咖啡吧!還記得上學熬夜學習的時候,不來一杯冒著熱氣的速溶咖啡是堅持不下去的。為什麼熬夜小幫手就成了咖啡鄙視鏈的底端呢?今天我就要為我們的好夥伴速溶咖啡正名!
  • 雀巢、麥斯威爾,哪種速溶咖啡才適合自己?速溶咖啡傷身嗎?
    大多數人第一次接觸咖啡都是從速溶或者罐裝咖啡開始的。它們既方便,又平價,不管是學生黨或是上班族,都可以輕鬆地負擔起這一筆支出。但是,你購買的速溶咖啡真正適合你嗎?想購買提神作用明顯的速溶咖啡到底該怎麼選擇呢?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你們帶來幫助。
  • 煮咖啡vs速溶咖啡,一種抑癌一種致癌?實錘來了!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較高咖啡飲用量對總生存期的改善,在體重指數(BMI)小於25的人群中更顯著;對無進展生存期的改善,在女性受試者中更顯著。研究人員認為,對於有飲用咖啡習慣的結直腸癌生存者而言,可以放心飲用。  不過大家是否發現,這裡提到的咖啡有三種說法:咖啡、含咖啡因咖啡、脫因咖啡,並不包含速溶咖啡。原因,待我接下來細細道來。  速溶咖啡致癌?
  • 簡單方便 隨時來一杯的速溶咖啡你了解麼?
    關於速溶咖啡的發明者存在很多種說法,有說是紐西蘭人大衛於1890年發明的;有說是1903年居住在美國的日本化學家發明的;有說是1771年英國人發明了速溶咖啡;有說1938年瑞士雀巢公司發明了「雀巢速溶」咖啡,具體是誰發明了速溶咖啡在這裡不具體討論。
  • 知瓜數據丨速溶咖啡風口下,這幾個咖啡品牌最快速度進入直播賽道
    在淘寶直播元年裡,除了口紅、自熱食品、螺螄粉爆火外,今年線上咖啡也是穩穩的站在直播風口上。人們熟悉的不再只有雀巢3+1,而是多了更多速溶類型和品牌的選擇。這一波爆火的速溶咖啡主要以掛耳、凍幹即溶粉等為主要產品,像三頓半、隅田川、時萃、永璞等以便攜為主的線上品牌,也快速走進了消費者的視野中。(三頓半速溶咖啡)「天貓整個咖啡類目的大盤,疫情期間搜索量增長80%,銷量增長50%~60%,疫情後實現了超100%的增長。」天貓咖啡衝調類目負責人塗偉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