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代表:臺北故宮國寶由國民黨帶過來,門票收入應歸國民黨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心怡】「臺北故宮裡的國寶不是臺灣的,是國民黨帶來的。」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9月6日,因不滿國民黨「黨產」被民進黨當局凍結,國民黨代表陳麗旭在國民黨代表大會上提議,臺北故宮門票收入應歸國民黨所有,如此國民黨就有收入來源了。值得注意的是,陳麗旭做出這番表態之際,國民黨方面日前稱,現在黨部財務拮据,累積負債高達2.7億元(新臺幣,下同),而由於財產被扣,實際可用資產僅有6億元,現金在8月就已用光。

臺媒報導截圖

據報導,國民黨6日舉行第二十屆第四次代表大會。陳麗旭在會上說,國民黨現在最大的悲哀是被「黨產會」凍結「黨產」,理由是「黨產」不清不楚。隨後她說,那可不可以請(國民黨)中央硬起來,學學民進黨在野的樣子,讓國民黨好好野。

隨後陳麗旭提出了「野」的法子。她說,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國寶不是臺灣的,「是國民黨帶來的」,呼籲國民黨發起抗爭,向蔡英文要回這些寶物,「只要抗爭把故宮門票收入歸給國民黨,國民黨就有收入來源」。

對於陳麗旭要求故宮收入歸國民黨的說法,國民黨主席江啟臣7日表示,昨天在會場沒有討論這件事,這純粹是黨代表個人的意見。

與此同時,陳麗旭的言論也在島內引發熱議。

「不好意思,國寶真要算應該不是國民黨的吧!真要算應該是大陸的吧!」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古物什麼時候變成國民黨的黨物呢?」

還有網民認為,陳麗旭這番話是個天大的笑話。

「陳麗旭,你的言論真是個天大笑話。」

民進黨當局「不當黨產委員會」2016年認定國民黨持有資產約156億元的中投、欣裕股權,是國民黨及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責令移轉充公。國民黨資產在「黨產會」的追討下,每年都處於舉債狀態,財務面臨危機。國民黨日前在臉書發文稱,現在黨部財務拮据,累積負債高達2.7億元(新臺幣,下同)。國民黨行管會主委邱大展5日稱,國民黨所有財產全部被「黨產會」扣住,去年財務結算的結果是虧損1.4億元,扣掉負債以及被凍結或查封的,實際可用資產僅有6億元,現金在8月就已用光。

相關焦點

  • 國民黨怎麼都被逼到這個份兒上了!
    國民黨代表:臺北故宮國寶由國民黨帶過來,門票收入應歸國民黨。「臺北故宮裡的國寶不是臺灣的,是國民黨帶來的。」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9月6日,因不滿國民黨「黨產」被民進黨當局凍結,國民黨代表陳麗旭在國民黨代表大會上提議,臺北故宮門票收入應歸國民黨所有,如此國民黨就有收入來源了。值得注意的是,陳麗旭做出這番表態之際,國民黨方面日前稱,現在黨部財務拮据,累積負債高達2.7億元(新臺幣,下同),而由於財產被扣,實際可用資產僅有6億元,現金在8月就已用光。
  • 為了臺北故宮門票的收入,藍綠營又吵起來了
    面對國民黨財政情況捉襟見肘,有黨代表提出臺北故宮門票收入應歸國民黨,結果引發藍綠論戰。中國國民黨6日召開全代會,行管會主委邱大展痛批「黨產會」凍結黨產,國民黨自8月底經費用完,9月起至年底的資金缺口為1.2億元新臺幣,須靠黨主席江啟臣募款維持黨務運營。隨後黨代表陳麗旭在發言時稱,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國寶不是臺灣的,是國民黨帶來的,「請國民黨中央站出來帶領大家把故宮寶物要回來,從此故宮博物院的門票收入歸國民黨,我們就有收入來源了對不對」。
  • 「臺北故宮」被降級?國民黨:不接受因意識形態降低「故宮」層級
    @銳看臺灣報導 臺行政機構推動組織改造,傳出將把「臺北故宮博物院」改隸「文化部」,中國國民黨今天表示,「故宮」併入「文化部」勢必縮編職能,試問未來如何支撐「故宮」各項專業的重要工作?若民進黨基於政治因素或意識形態考量,而縮減「故宮」的層級與員額,相信民眾絕對無法接受,國民黨將全力捍衛,「故宮」不應被降級與縮編。國民黨指出,「故宮」直屬於行政機構,具有公家「最高」行政機構整合各方資源,妥適運用公家重要文物資產的價值,也凸顯公家對歷史文化的重視。
  • 臺北故宮門票收入慘跌99%創新低 蔡英文就職紀念幣價格飆新高
    臺北故宮門票收入慘跌99%創新低 蔡英文就職紀念幣價格飆新高 2020年05月07日 13:3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北故宮4月門票收入慘跌99%。(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7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各行各業,仰賴觀光收入的臺北博物院也受到嚴重影響。綜合臺媒報導,國民黨民意代表林奕華6日在臺立法機構質詢時表示,臺北故宮門票收入自2月起一路慘跌,4月僅有55萬元(新臺幣,下同),創歷史新低,相較於去年同期的9000多萬元慘跌99%。
  •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國民黨「立委」回應
    報導稱,民進黨「立委」黃國書說,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屬於文化部門,只有臺北故宮是屬於臺「行政院」,現在的編制會讓博物館的配置有問題。消息傳出後,有人擔心臺北故宮改隸「文化部」會從二級機關變成三級機關,會矮化臺北故宮。此外,一旦改制,臺北故宮是否會改名,還有人說臺北故宮北院可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南院可改名為「亞洲博物館」。
  • 陳昶睿:千億「富豪」國民黨為何瀕臨破產
    總之,對於國民黨黨產的來源,有許多種版本的說法。也有支持追討黨產者表示,在國民黨主政時期的訓政、戒嚴、動員戡亂時期根本「黨國不分」,許多地方政府要編列預算給國民黨的黨部,蔣經國成立的「青年反共救國團」也以低價或無償取得許多「國有財產」,這些都是應該追討目標。就連臺北市豪宅指標「帝寶」、前國民黨中央黨部「張榮發基金會」都曾經是國民黨黨產,不過在經過合法買賣程序過後,已難追回。
  • 臺北市長候選人 國民黨提前一年確定?
    綠媒披露稱,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在出席黨內活動時,被問及2022市長選舉。她不諱言,支持蔣萬安代表參選,希望蔣萬安能帶動國民黨的市議員席次。更早前,他還表示,希望2021年底前完成黨內初選,讓候選人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動員群眾。
  • 國民黨光復臺灣的那些塵封往事
    10月17日,國民黨107師、170師在美軍軍艦幫助下登陸基隆,上岸後卻因為軍容不整,有失軍威。第二天,進駐臺北。10月24日,陳儀搭乘美國軍機抵達臺北松山機場,受到臺灣各界愛國人士熱烈歡迎。臺灣各縣由陳儀任命主委、專員、委員,地區方上成立「各縣接管委員會」。接收臺灣,一切看來有條有理,有備而來,然而,國民黨就跟接收上海、天津、浙江、山東等省市一樣,在實際操作中,把接收變成了「劫收」。國民黨大員大多想的是如何中飽私囊?既沒有在臺灣迅速建立威信,更沒有打下群眾基礎。
  • ...民進黨在桃園可「躺著選」,國民黨派蔣介石曾孫出馬「穩拿」臺北?
    就有網友認為,臺北市、臺中市、彰化市三個區域有翻盤可能,現任市長或看好度高者未必穩贏;尤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雖被看好可輕取臺北市長,卻仍須擔心遭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會否與之競爭,且若民進黨與民眾黨也派人出來分票,蔣並非沒有輸的可能。
  • 國民黨決戰「六都」戰略:守新北 收臺北 戰臺中
    從戰略態勢而言,國民黨至少要贏下「兩都」,才算平盤;若能搶三甚至搶四,才有再返執政的本錢。   其中重中之重的臺北市長選戰,被國民黨列為「必須收復」的選區。目前已表態參選的人不少,也有不少被「點名徵召」的「強將」。但黨內分析,目前表態參選的,實力未必足夠。可能有爆發力的,卻又未必有參選意願。黨內不諱言,不論誰出馬,臺北市勝選的關鍵都在「泛藍整合」。
  • 退出國民黨的他稱:綠營對國民黨招降納叛從「本土藍」開始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國民黨籍前臺東縣長黃健庭18日傳出獲蔡英文提名擔任「監察院副院長」,國民黨火速開鍘,但人事案因綠營內部反彈已生變。去年退出國民黨的無黨籍臺北市議員鍾小平分析,這是民進黨的手法,在執政後利用政府資源和相近的意識形態拉攏本土藍軍。
  • 民進黨2024、臺北市長人選,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人選浮出水面?
    民進黨2024看鄭文燦 賴清德政壇已經到頂針對蔡英文520人事布局,「獨派」教授施正鋒8日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應會留任,但2022年選舉前一年,「閣揆」的位置應該會由蔡自己人、前「立法院長至於賴清德成為副手是被蔡就近看管,沒實權,2024大選賴應沒有機會了。他認為,最可能代表民進黨參與2024大選的,應是新潮流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 蘇貞昌最近比較得意,不過7日也跌了一跤。應當指出的是,圖中的「中國」應為「大陸」,「各國」應為「各經濟體」。
  • 見證故宮國寶流離山洞的往事,臺北故宮展「北溝傳奇」
    從1930年代開始,故宮國寶在20世紀的顛沛流離,見證著百年來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個巨大傷痛。解放戰爭爆發後,隨著國民黨軍隊的節節敗退,故宮南遷文物被選出一部分前後分三批運抵臺灣島,其後以臺中霧峰北溝山麓的山洞為庫房,一直到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建成前,運送臺灣地區的故宮文物都是以「北溝文物陳列室」的狀態,呈現在世人面前。
  •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要做「中國國民黨」 不再做「臺灣國民黨」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13日宣布將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當天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民黨不應再像過去幾十年那樣繼續做「美國國民黨」、「臺灣國民黨」,而要真正做「中國國民黨」,在兩岸關係的「暗淡期」重新扮演維護與創造和平的角色。
  • 2022國民黨要翻轉臺北、桃園,整體布局明年黨魁選後明朗
    布局2020年「九合一」選舉,由於大多國民黨縣市長都尋求連任,據藍營內部民調顯示,執政縣市滿意度穩定,重頭戲將會放在翻轉臺北市、桃園市。現階段黨主席江啟臣頻繁走訪各縣市,但國民黨明年還要進行黨主席改選,等改選過後情勢才會更明朗。
  • 見證故宮國寶流離臺中山洞的往事,臺北故宮展「北溝傳奇」
    從1930年代開始,故宮國寶在20世紀的顛沛流離,見證著百年來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個巨大傷痛。 解放戰爭爆發後,隨著國民黨軍隊的節節敗退,故宮南遷文物被選出一部分前後分三批也運抵臺灣島,其後以臺中霧峰北溝山麓的山洞為庫房,一直到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建成前,故宮文物都是以「北溝文物陳列室」的狀態,呈現在世人面前。
  • 陳昶睿:作為國民黨代表,我們希望有這樣一位新主席
    1月20日下午,國民黨中央瀰漫著一股異常的氣氛,這是在朱立倫辭任黨主席,由黃敏惠代理黨主席的第一次中常會。不出意外,當天議程重點放在了黨主席改選的規則上。外界普遍認為,國民黨若有心改革的話,在高門檻的黨主席選舉規定或許會有較為開放的做法。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失去臺北、臺中、桃園三都
    人民網臺北11月29日電 (記者孫立極、李煒娜)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投票。「中央選舉委員會」雖然尚未公布最終結果,依據開票數字,國民黨籍候選人連勝文、胡志強、吳志揚等先後宣布敗選。 「九合一」選舉是臺灣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自今天8時起至下午4時投票結束。
  • 國民黨擬提名蔣萬安選臺北,連勝文有意見?
    「立委」蔣萬安是國民黨2022年臺北市長的熱門人選,甚至連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都力挺,提議將提早在明年底就完成黨內初選,還直言「都是為了蔣萬安」。這樣的發言引發爭議,就連國民黨智庫政策基金會副董事長連勝文都表示這樣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