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城區跳躍進位、產業結構升級提質、民生幸福加速升溫……1月8日,記者從合肥市包河區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獲悉,2020年,安徽省首個「千億城區」包河區將全方位深層次對標對表長三角先發地區,聚焦高質量發展,持續實施濱湖引領、中部騰飛、老城復興、鄉村振興「四大空間戰略」,奮力開創「安徽中心、和美包河」建設嶄新局面,為在全省率先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區實現精彩開局。
打造長三角科技創新策源地
2020年,包河區將以數字經濟為支撐,科技產業瞄準高端裝備、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江淮大數據中心、安徽科技大市場、中國(合肥)智慧財產權中心作用,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造長三角科技創新策源地。金融產業按照「為產業服務的金融、為金融服務的產業」的方向,加快形成「一核兩翼、錯位協同」的發展格局,建設全國知名的金融科創城,力爭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70億元、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0%以上。
文化產業方面,2020年,包河區將放大國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實驗基地、安徽省創意文化產業基地效應,力促阿萊影視基地、網絡電子競技基地、中國廣電設備認證分中心等項目儘快落地,啟動建設文華園二期,加快淝河數字文創小鎮、華夏紀錄片小鎮、罍街四期等項目建設,實現文化產業產值350億元以上,積極爭創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區。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包河區強力推進智能網聯汽車「一線一場一園」建設,帶動高能晶片、車載傳感、高精地圖、智能系統等產業鏈企業向包河聚集,創建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先導區;依託國家級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集聚區,加快「一基地五中心」建設,打造華東地區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檢驗檢測基地;積極布局5G行動網路、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編制實施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培育大數據企業20家、大數據產業園區2個。深入開展智能製造全面提升行動,繼續實施「皖企登雲」行動計劃,培育「上雲」企業400家,新增智能工廠和數位化車間15個。推動建築業向質量型、科技型、集約型、效益型發展轉變,實現建築業增加值8%左右。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爭取「中國信息消費體驗館」落地運營,大力發展遊、購、品、創、賞、健於一體的夜間經濟,開展特色夜間體驗或消費活動,培育城市消費新動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三產(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76%以上。
2020年,包河區將完善出臺《包河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行動方案》,對標對表上海、杭州等地先發城區,建立健全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的分工協作關係,重點推進合杭夢想小鎮、優質教育資源交流等協作項目,持續深化合作交流,共享擴大開放成果。積極辦好國際馬拉松賽、中國視界高峰論壇等賽事與活動,跟進服務安徽科技成果轉移交易會等知名展會,借勢策劃、定製、引進一批優質項目。
優質量大空間高品位
2020年,包河區將深入實施四大空間戰略,推進「一區一帶一核一廊一園一圩」組團建設、融合發展。「一區」依託濱湖科學城核心區獨特優勢,啟動實施濱湖新區85平方公裡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今年重點推進徽州大道、方興大道、紫雲路等道路提檔升級,著力補齊新區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全面提升新區承載力和輻射力。
高品位更新城市,包河區堅持點線面結合,統籌推進片區徵遷和攻堅掃尾,周谷堆片區徵遷要全面啟動,駱崗中央公園、淝河片區、金寨路沿線、五裡廟片區徵遷要基本完成,義城老街徵遷要大頭落地,全面完成祁門路東延、天津路、閶水路和軌道交通4、5號線區間等項目徵遷掃尾,啟動合作化南路項目徵遷,力爭全年完成各類徵遷120萬平方米以上。加強全域互聯互通,以淝河片區、濱湖卓越城片區、十五裡河中段片區路網建設為重點,推動主幹道對接延伸、支路網完善提升,錦繡大道、南淝河路等主幹道路建成通車,新建城市支路15條、總裡程16公裡。
一大批民生工程溫暖建設
辦好群眾關切的關鍵小事,民生實事。2020年,包河區將進一步健全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困境兒童、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各項保障制度。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居家養老「三級中心」實現全覆蓋。加快推進殘疾人託養服務機構建設,協調落實60—69周歲貧困重度殘疾人託養服務。切實改善人居環境,重點實施淝河片區浦郢城中村、五裡廟片區東二環以東、合肥儀表廠等舊城舊村改造項目,加快河濱地塊、礦機一分廠、上衛城中村及銅望交口國有土地租賃房等項目進度,實施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2個。
此外,包河區還將新建續建中小學、幼兒園37所,全力爭創全省首批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全力保障省立醫院總部、市婦幼保健院和口腔醫院濱湖分院等項目建設,推動醫聯體優質高效運行,做實家庭醫生籤約等公共衛生服務,加快區全民健身體育中心建設,建成淝河生態公園、金鬥公園等8個社會足球場地,讓全民健康成為幸福資本。
(責編:徐文兵、李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