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高質量發展 建設國家物流中心

2020-12-1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推進高質量發展 建設國家物流中心

  武漢是國家確定的全國性物流節點、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和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在全國物流業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12月10日,武漢市政府官網發布《武漢市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網絡化、專業化、集約化、智慧化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力爭全市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左右,繼續保持內陸領先、全國靠前的成本優勢。

  「以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城市能級全面提升。」武漢市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該《計劃》為推動國家物流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重要樞紐提供強有力保證

  發展50條國內全貨機航線

  建設中部陸海聯運大通道

  12月12日上午,隨著汽笛一聲長鳴,一輛搭載日本貨物的中歐班列從吳家山站緩緩開出,這意味著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水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正式打通。相較傳統海運通道,將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由原來的45天縮短至22天左右。這是武漢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構建中部陸海聯運大通道一個縮影。

  武漢市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計劃》總體要求,到2022年,武漢加快實施航空「雙樞紐」戰略,構建80條國際航空大通道,發展50條國內全貨機航線;加快建設中部陸海聯運大通道,包括6條國際鐵路幹線通道、2條江海直航通道、4條鐵海聯運通道和2條江海聯運通道。

  在城市配送體系方面,將建成以「分撥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為支撐的三級城市配送網絡。具體為,新建或改造配送中心8個以上、冷庫30萬噸以上,新增標準化冷藏車和新能源配送車分別達500臺以上和3000臺以上,新增智能快件箱4000組以上,建設村級快遞網點1500個以上。

  此外,為提高物流企業綜合實力,將引進培育物流總部5家以上,培育3A級物流企業30家以上,打造供應鏈協同平臺10個以上。

  「到2022年,要完成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左右這一目標任重道遠。」武漢市物流辦公室解讀稱,該《計劃》突出「降成本、提效率」主線,以提升物流基礎設施能力為支撐,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為保障,著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進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完善六大物流基礎設施網絡

  提高物流運轉效率

  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對於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實體經濟運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據武漢市物流辦公室統計,2019年,武漢社會物流總額超4萬億元,物流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總量9.5%,穩居服務業三大千億板塊第2位,產業規模總體位居全國城市前六、中部地區首位;2019年,武漢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為13.65%,低於全國同期1.05個百分點。

  「物流降本增效積極推進,為促進全市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武漢市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今年10月份,武漢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入圍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為中部省會中唯一入選的國家物流樞紐。

  「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是未來武漢物流業發展的關鍵任務,是國家戰略實施及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武漢市物流辦公室解讀該《計劃》稱,為加快武漢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作體系,在該《計劃》中著力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包括優先發展「雙樞紐」航空貨運網、突破發展「兩廊」支撐多式聯運網、鞏固發展「雙輪驅動」水路航運網、提升發展「一環八向」鐵路貨運網、改善發展「6環24射」道路貨運網和完善發展「三級節點」城市配送網6個方面,提高物流運轉效率。

  據悉,未來3年,將推進武漢天河機場第三跑道、T2航站樓改造等機場擴容工程,加快航空物流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推進武漢天河機場、鄂州機場運營合作對接,加速構建國際及地區航線網絡,協同構建國內全貨機航線網絡,鞏固武漢天河機場中部地區國際門戶樞紐地位,推動鄂州機場建成一流航空貨運樞紐。

  引進物流「頭部企業」設區域總部

  構建智慧物流發展體系

  近年來,我市先後引進了阿里菜鳥、京東、蘇寧等九大電商,敦豪、順豐、「四通一達」等十大快遞,普洛斯、嘉民、寶灣等知名物流地產商在漢設立地區總部或大型物流基地,物流樞紐功能得到鞏固和提升。

  「目前,全球前50強物流企業,超過八成進駐武漢。」武漢市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隨著武漢加快推進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建設,一大批國內外頂級物流企業加速布局武漢。

  該《計劃》明確,未來3年,武漢將大力培育引進物流「頭部企業」,瞄準「五類500強」、全球物流100強,積極引進敦豪、菜鳥網絡、京東物流等國際國內物流頭部企業在漢設立區域總部或功能性總部。支持中遠海運集團、東風集團等央企在漢設立物流總部,引導武漢港發集團、武漢商貿集團等本地龍頭企業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

  「不斷提升物流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武漢市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解讀該《計劃》稱,未來3年,我市還將提高現代供應鏈發展水平、大力發展特色物流、加快發展智慧物流、健全應急物流體系,增強物流業發展內生動力,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加快發展智慧物流方面,我市將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城市配送、供應鏈協同三大平臺,建設智能交通樞紐、數字物流園區、智能倉儲集配中心、智能快件箱四類終端,形成「3+4」武漢智慧物流發展體系,為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在健全應急物流體系方面,將加快推進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華中區域中心、國家華中區域應急物資供應鏈中心和應急物流樞紐建設,完善蔡甸通航產業園航空救援設施功能,提高區域應急保障能力。

  小資金撬動大發展

  六大舉措推動物流降本增效

  近年來,我市冷鏈物流發展迅猛,冷鏈物流企業規模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今年7月份,武漢市山綠農產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批國家首批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據悉,包括山綠集團在內的多家規模化冷鏈運營企業獲得了運營補貼資金,年電費補貼最高近100萬元。

  市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我市出臺了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包括保障項目用地、支持冷庫規模化發展、鼓勵行業創新以及支持企業創建品牌等12條政策措施,促進全市物流業降本増效,高質量發展。

  「兩年來累計發放獎補資金3500多萬元,不僅成功打造了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國家智能化倉儲示範基地等國家級行業創新品牌,還培育了一批國家3A級以上物流企業和省重點物流企業,提升了我市物流業整體品牌實力和發展環境。」 市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截至目前,武漢市A級物流企業達201家,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城市第2位;現有運營冷庫規模達到124萬噸,冷藏車保有量近1500臺,顯著提升了消費物流服務水平。

  而此次發布《計劃》,將從優化「一港六園八中心」空間布局、保障物流項目用地需求、優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停靠管理、增強口岸功能和服務水平、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降低物流稅費成本6方面,建立健全物流業政策支持體系,推進物流降本增效。

  其中,在保障物流項目用地需求方面,對國家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和市級重點物流項目,實施項目用地預報和預安排制度,優先納入全市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和供應計劃予以保障;在優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停靠管理方面,把運送生鮮食品、藥品等車輛視同城市公共運輸,保障其全天候通行。

  同時,用足用活財政資金撬動作用。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專項資金,支持推動一批功能性、基礎性交通物流重大項目建設。發揮市級物流專項資金引導作用,用足用好A級物流企業、冷庫設施、新能源物流車等既有獎補政策,助推物流企業做大做強。

  此外,《計劃》從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協同機制、細化責任分工、強化考核督辦、完善監測體系五個方面對保障措施提出了具體要求。

(文章來源: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廣西推進柳州市工業高質量發展 建設現代製造城
    ,推進柳州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製造城,特制定本方案。大力發展工業物流方面,圍繞建設柳州製造業物流中心,加快發展鷓鴣江鋼鐵深加工及物流產業園、寧鐵柳州汽車工業物流園、華樂物流園、傳化公路港等大型產業物流集聚區,加快廣西汽車城官塘水公鐵多式聯運物流港建設,引進或培育一批業務精湛、服務能力強、國際化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商,構建技術先進、高效快捷的工業物流體系。
  • 雲南保山:推進滇西輻射中心建設
    保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何興龍在1月6日召開的保山市委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這是出於怎樣的考慮、主要通過哪些舉措來推進滇西輻射中心建設」的提問時說,建設滇西輻射中心,是保山市委市政府深入分析形勢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謀劃提出的「十四五」期間重大戰略舉措。保山在滇西地區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發展基礎,在推進滇西一體化和深化對開開放進程中,理應主動作為,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 風華「鄭」茂展宏圖——鄭州高質量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奮鬥記
    在滾滾時代大潮中,位於天地之中、黃河之濱的鄭州搶抓機遇、砥礪奮進,加快建設具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鮮明特徵的國家中心城市,鋪展開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這5年,一系列國家戰略落地見效,形成高質量發展「勢」的疊加;躋身全國城鎮體系「塔尖」城市行列、建設超大城市,實現「經濟總量破萬億、常住人口破千萬、人均GDP破十萬」的三大跨越;拓展城市版圖和發展空間,市域建成區面積和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分別增至1181.51、651.35平方公裡;「國字號」盛會接踵而至,迎來一個個「高光時刻」;由內陸腹地城市崛起為樞紐之城、開放高地
  • 包河區:用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中心城區建設實現精彩開局
    百強城區跳躍進位、產業結構升級提質、民生幸福加速升溫……1月8日,記者從合肥市包河區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獲悉,2020年,安徽省首個「千億城區」包河區將全方位深層次對標對表長三角先發地區,聚焦高質量發展,持續實施濱湖引領、中部騰飛、老城復興、鄉村振興「四大空間戰略」,奮力開創「安徽中心、和美包河」建設嶄新局面,為在全省率先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區實現精彩開局。
  • 全力推進實驗區建設 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扛大鼎」
    12月17日,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召開,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精神,提出將佛山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極點城市、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發展目標定位,開啟佛山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新徵程。 市委全會明確南海在區域發展大局中的方向,為南海在新起點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下足功夫
    博州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暨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與會代表表示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上下足功夫  「通過一天半的觀摩學習,我們看到了各縣市你追我趕的發展勢頭7月14日,參加完自治州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暨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後,博州黨委常委、博樂市黨委書記尤佔軍說。  尤佔軍表示,博樂市將認真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加快儲備項目轉化,發揮固定資產投資拉動作用,在加快推進城鄉供水升級改造、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項目和已轉化儲備項目建設進度的同時,緊盯未轉化儲備項目落地投產;立足主導產業,加快推進招商引資落地見效。
  • 江門市加快建設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 打造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
    濱江新區、江門人才島規劃建設了全市最優質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商業等城市功能設施,江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迅猛,樞紐新城與珠西物流中心加快建設,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和鶴山市內的多個鎮(街)均形成一定規模的工業組團,為區域協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 推進水利建設高質量發展
    1至7月,全市累計完成水利投資3.29億元 推進水利建設高質量發展 發布日期:2020-08-17 08:45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北沙渚塘綜合治理工程位於桐鄉中南部,是我市今年重點推進的水利工程。工程治理區域總面積47.32平方公裡,涉及崇福鎮6個行政村和開發區(高橋街道)9個行政村,受益人口約4.58萬人。該工程總概算投資3250萬元,將採取防洪排澇、生態修復、景觀提升三類工程措施,綜合治理河道16.976千米,工程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項目預計明年7月完工。
  • 推進軟體高質量發展,通用軟硬體適配中心落戶廣州
    3月29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通用軟硬體適配測試中心揭牌儀式在廣州市黃埔區舉行,這標誌著廣州推進軟體高質量發展邁出重要一步,也標誌著打造開放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簡稱信創)產業生態開啟嶄新篇章。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政府、廣州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相關部門領導,以及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有關部門和有關企業負責同志共100多人出席揭牌儀式。
  • 國家中心城市要引領帶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2019年以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強化西安、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西安、鄭州作為黃河流域內僅有的兩個國家中心城市,在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的地位特殊而重要。
  • 吉林市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是我市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近日,市政府印發了《吉林市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立足我市實際,圍繞5項改革試驗任務和7大工作舉措,提出了77項重點工作任務。
  • 洛陽市順應高質量發展趨勢 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動能轉換
    誰能在轉型發展上贏得先機,誰就能掌握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今年以來,我市著力推進轉型發展,順應高質量發展趨勢,搶抓疫情倒逼機遇,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動能轉換。  誰能在轉型發展上贏得先機,誰就能掌握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今年以來,我市著力推進轉型發展,順應高質量發展趨勢,搶抓疫情倒逼機遇,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動能轉換。  洛陽石化煉油結構調整、格力空調等項目成功試生產,忠旺鋁合金精深加工、凱盛科技「新洛玻」等項目順利推進,5G網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催生出一大批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產業轉型取得新進展。
  • 加快現代智慧農業布局,推進鄉村高質量發展
    當前,推進佛山鄉村高質量發展,應加快對現代智慧農業的產業布局,推進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應用,開啟「萬物生長」的數造時代。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它集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可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
  • 以高質量項目挺起高質量發展的「脊梁」——唐山強力推進重大項目...
    研究制定優化產業布局方案和市中心區、臨港區域產業發展正面清單,出臺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打造沿海地區實體經濟發展帶,推動產業項目進區入園。上半年,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新開工項目262個,計劃總投資971億元;開發區畝均稅收、稅收佔比全省第一。
  • 重磅發布|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
    近年來,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圍繞建成郵政快遞業的高端權威卓越思想庫智慧庫信息庫,立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位和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方向,深耕生態環保領域,充分發揮望遠鏡顯微鏡放大鏡功能,取得了豐碩成果。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將與社會各界持續加強交流合作,助力郵政快遞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 中國職工電化教育中心:高質量培訓促進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劉東東 記者 龍昊)12月19日,來自全國各省區市工會組織、用人單位、培訓機構、金融機構、保險機構「五位一體」的數百名代表相聚在全國職工雙創產業示範總部基地,共謀以高質量培訓促進高質量發展為主旨的中國職工培訓就業保障體系建設推進工作。
  • 交通運輸部:加快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 推進鐵路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交通運輸部:加快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 推進鐵路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 來源:上海證券報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交通運輸部1月4日消息,1月4日,2021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 深化文旅融合 高質量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
    竊以為,當前以深化文旅融合為著力點,高質量推進湖南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或應重點把握以下方面:加強統籌規劃,在科學布局中彰顯湖湘特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共涉及15個省區市,湖南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規劃要與全國頂層公園規劃相銜接,與其它省份規劃相協調,完成國家層面大公園的規劃任務。
  • 北京:加速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近日,北京市發布了《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創新文化體制機制、優化文化空間承載、立足區域功能優勢、擴大文化開放融通四個方面做出了細分政策引導與支持,提出了部市合作機制、重點項目建設、菁英人才計劃、「一廊兩核多基地」空間布局、「精品園區」品牌工程
  • 大足:重走小川東道 推進區域性重要商貿物流中心建設
    大足區商務委主任肖文斌說,正值全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之際,我們重走小川東道,就是要勉勵大家不忘小川東道數百年的輝煌,留住歷史根脈,傳承中華文明,也激勵我們商務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當擔重任,持續推動全區商貿流通業取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