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內導演醒醒,我們大唐的鎧甲,並不是學習的日本!
現在我們中國的古裝劇越來越多,而提到古裝劇就肯少不了古代軍隊的鏡頭,那自然就離不開鎧甲了。說到鎧甲,人們對於鎧甲了解最多的可能也就只是知道士兵穿著鎧甲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對於鎧甲的歷史了解的並不多。那些電視劇的導演也是這樣,對於鎧甲的復原一直都在借鑑日本的鎧甲,而對於這樣的現象人們也都只會說一句日本也是借鑑的我們中國的。其實這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這個看法完全是錯誤的。
如果我們認真看一下日本鎧甲的發展歷史我們就可以看出,其實日本鎧甲和中國鎧甲的發展線路幾乎是平行的,古墳時期的日本短甲起源於日本的彌生年代,他的造型我們大陸有些很大的差別,而且這個短甲造型對於日本鎧甲後來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墳末期,日本鎧甲仍然以大片甲為主,結合方式以繩接為主,後來由於日本技術比較落後,日本鎧甲的發現進步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和我們中國大陸的鎧甲相比。差別越來越大。
到了奈良時期和中國唐代時期,日本鎧甲和中國的鎧甲才再一次有了接觸,在白江口海戰中,日本軍隊被唐朝軍隊打的潰不成軍,而在這次失敗之後,日本就開始了對唐朝軍事的全方位的研究和學習,這裡面肯定就包括了鎧甲的知識。雖然這一時期日本鎧甲受到了唐朝鎧甲的很大影響,但是日本鎧甲自然沒有脫離原來短甲的模樣。
再就是到了後來日本平安京時代,鎧甲出現的越來越多,而日本鎧甲的發展也逐漸和中國鎧甲的發展越來越不一樣,走向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所以,總結來說,單純的用日本鎧甲來概括中國鎧甲顯然是非常不恰當的一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