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同國家育兒方式也有所不同,西方國家大多開放,而中國則比較含蓄,各有各的特點,不能很決斷地說哪個好,互相取長補短才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一中國女性在國外從事保姆工作,長時間和僱主相處,她發現西方家長的育兒方式和中國有很大不同。一天,僱主的兒子從冰箱裡拿了一個雞蛋,想吃雞蛋羹,但粗心大意的小男孩不小心將雞蛋打碎了。保姆看到後立刻讓孩子站在一邊,準備將地面收拾乾淨,可小男孩的媽媽卻制止了她,表示讓孩子自己清理。
並對兒子說:「你是一個紳士對不對?紳士就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小男孩聽完媽媽的話後,乖乖地拿起了旁邊的抹布,將地上的碎雞蛋清理乾淨。
保姆看到這一幕回想起中國的生活,很多中國孩子沒有學會承擔責任這項本領,多數中國媽媽像她一樣,孩子打碎了雞蛋會讓他們退到一邊,自己收拾乾淨。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會讓孩子喪失自理能力和責任心,孩子會覺得犯錯之後有人替自己收拾,慢慢地就會變得沒有責任心。
這顆被西方家長比如蛇蠍的「毒雞蛋」,在無形之中毀了很多孩子,但很多中國家長卻不自知。我們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在培養孩子責任和獨立方面,西方媽媽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學。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通過小事情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01負責任的能力
學會負責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首先,孩子要有負責任的想法,其次,要有為之付出行動的決心。只有這兩者都具備才能真正做到負責任。但生活中,很多寶媽第一點都沒有做到,孩子犯了錯第一時間替他們收拾爛攤子,導致孩子沒有「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想法」。
我們為孩子包辦一切並不能完全消除他們生活中的顧慮,因為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需要獨立面對生活,如果沒有負責任的能力,將來很難照顧好自己。
02獨立處事的能力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難,但父母不能一直陪伴身邊替他們解決,所以要從小培養他們獨立處事的能力。適當放手,讓他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適齡的年齡學會自己洗衣服、剝雞蛋,從小養成獨立的意識,這樣長大之後他們才能獨立生活,家長也能少操心。
03相信自己能做好事情
孩子打碎了雞蛋,家長為其收拾好一切會讓他們一時輕鬆,但也為其日後的生活埋下了安全隱患。孩子再遇到類似事情會形成習慣,滋生懶惰心理,凡事都等著別人替自己解決。也可能會覺得沒有能力處理好,不相信自己,進而變得自卑怯懦。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多讓孩子處理類似事件,讓他們在鍛鍊中成長,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顆「毒雞蛋」提醒了我們應該改變教育方式,讓孩子學會自理。希望大家能從所感悟,重新審視自己的育兒方式是否真的對孩子有益,要做到取長補短,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