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遊戲上癮,對現在的父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或許我們能做的是,暫時放下評判和改變的心,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孩子真正的生活和內心的想法,給予孩子希望得到的幫助。
孩子愛打遊戲是現代父母們的一大頭疼問題。
問題:
老師您好,我家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喜歡打遊戲。現在是大二的學生,一直沉迷於遊戲中,現在在家睡醒了就開始打遊戲,晚上到很晚。一天一天,天天如此。我想有一天他會打膩了的,可是看他越打越癮。老師,您能幫幫我,給出個主意嗎?
回答:
您的信寫得很簡單,我嘗試著捋一下。「從小學就開始打遊戲,到現在大二了,一直沉迷於遊戲。」這樣看來,遊戲雖然佔據了生活中很大的篇幅,但是沒有嚴重影響到這個孩子的正常生活。信中沒有提到家人是怎麼應對的,但是說了一句話——「我想有一天他會打膩的」,這給我了一些猜測,可能你們一直覺得孩子在遊戲方面還沒有發展到無法忍受的地步,父母的態度還是比較寬容的,你希望有一天他自己能主動放棄。
因為信中沒有提更具體的情況,我不知道現實中發生了什麼,讓你現在更希望找到方法去改變他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一直在家裡待著,所以打遊戲變成了一個顯眼的問題?
說到改變,按照常理來說,孩子的年齡越小,大人對他的改變和塑造就越容易;孩子年齡越大,想要去改變和塑造就越難。這是因為孩子長大了,他更有力量去捍衛自己,這恰恰提醒父母如何去尊重孩子。我願意換一個角度去想,兒子幼時玩遊戲得到的寬容,是不是反而為他營造了一個自由的空間,給予他可以在遊戲之餘,保持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力量?
現在,他已經大學二年級了,是成年人,如果我們過於想去改變他,雖然出自愛、關心、責任,但是他大概率會生氣,會覺得這種介入是對他能力的否定,人格的不尊重。除非他主動跟爸爸媽媽說:我需要改變,你們可以幫助我嗎?
當然,極少有父母能接受這種昏天昏地的生活。一定會操心孩子,擔心他的未來,想要關心他。那怎麼辦呢?我覺得,可以先放下對這種打遊戲行為的不滿(是的,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越過這個表面的行為,把注意力放在去了解和好奇兒子為什麼會選擇這種生活方式上,他內心有哪些需要和想法,以及他希望這段時間家裡人怎麼對待他。
他平時是怎麼玩遊戲的?他喜歡玩什麼遊戲?一個人還是團隊?他對遊戲和學習、生活之間的平衡有什麼想法?他的同學關係怎樣?他的功課怎麼樣?他有談戀愛嗎?他有什麼其他的興趣?他是怎麼考慮自己的身體的?他對掙錢有什麼打算?他從哪些方面獲得成就感、信心、自尊?他對於每天這麼晚睡覺,有什麼想法?他對於未來的生活有哪些真正的恐懼、擔心?
這些信息需要你一邊思索、一邊觀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蛛絲馬跡。當然,如果你們可以在友好的氣氛下開誠布公地聊天,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如果你更多地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和現實生活,就更有可能超越表面的行為,了解到他的困境和優勢,去信任他、體諒他、呵護他、尊重他。這種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也會大大減輕你內心的焦灼。
唯有這樣,在他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才能貼近他,幫助他,給予他能接受的愛。
作者簡介:
尹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發展心理學碩士,兩個孩子的媽媽,相信「痛苦的背面是力量」。
你可以將困惑和痛苦寫信至郵箱yinlin@thepaper.cn,200字以上,描述最困擾你的一個或兩個點,越具體越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