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1982年12月4日,《義勇軍進行曲》被恢復為國歌

2021-01-11 騰訊網

聶耳在日本東京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定稿手稿

● 1982年12月4日下午,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裡,3000多名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下面是新華社記者採訪全國政協常委夏衍的通訊摘錄:

「《義勇軍進行曲》高昂激奮,鼓舞人心,催人前進。重新把這首億萬人民喜愛的歌定為國歌,深得人心,意義重大。」83歲的全國政協常委夏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暢談了他的感想。

「《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受到全國人民衷心歡迎的革命歌曲。它是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是抗日戰爭的前奏曲,是救亡歌曲的代表作。在戰爭年代裡,它激勵著億萬同胞團結一致,以天下為己任,為挽救祖國的危亡而鬥爭。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有多少革命者,在它的鼓舞下浴血奮戰、英勇衝鋒,一個戰士倒下去,千萬個戰士又衝上來……」

《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於1935年。當時它是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歌。這部影片描寫的是三十年代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三省、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知識分子從苦悶、彷徨中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線的故事。

「共產黨員田漢剛剛寫出這部影片的故事梗概和主題歌的歌詞就被捕了。」夏老心情激動,言語間充滿了對已故老戰友、對過去革命生活的深情懷念。「田漢被捕後,我接手他的未完之作,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了電影。主題歌的作曲任務交給了年輕的共產黨員聶耳。」

談到過去有的報紙介紹說,夏衍曾對這首歌詞進行過修改,夏老擺擺手說:「那是誤傳。真實情況是,田漢寫主題歌的那頁紙,放在故事梗概稿本的最後一頁,有些字被水浸溼了,我怕別人看不清楚,就在旁邊重新謄寫了一下。」

夏老說,聶耳在配曲時,把自己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赤誠和對敵人的無比憤恨,傾注到了每一個音符當中。歌曲的基調積極、高昂,激勵人們向上。前奏曲,象嘹亮的進軍號;中間的「起來!起來!起來!」把音位推向高潮;結尾的「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堅定有力,使人覺得歌聲並沒有結束,戰鬥的中華兒女正在前僕後繼,勇往直前。

夏老感慨地說:「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決議,在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這體現了全國各族同胞的心願。可是『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歌詞不讓唱了,因為田漢在被打倒之列。」

談起十年內亂的遭遇,夏老的心情沉重。他接著說:「1978年受『左'的思想的影響,改定國歌歌詞,各方面對這一直有不同意見。這次全民討論憲法修改草案中,各地各方面要求恢復國歌的原來歌詞,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現在人代會決定恢復國歌原詞,意義深長,我舉雙手贊成!」

點擊播放 GIF 0.0M

編輯|沈立紅 監製|趙潔

* 據人民網、中國軍網等整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義勇軍進行曲》這樣成為國歌
    比如,時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的李立三就認為《義勇軍進行曲》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句歌詞不妥,因為我們用了14年時間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又用了3年多時間打敗了「蔣匪軍」,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欣欣向榮的,怎麼會有「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判斷?一些專家學者建議,選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的話,最好也把這句詞改一下。
  • 《義勇軍進行曲》:關於國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導語:1935年2月2日,《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現代人對國歌並不陌生,但是國歌並不是古已有之的存在。最早的中國國歌可以追溯到清末,至今只有上百年。今天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歷史上其實也出現過別的國歌哦!小編藉此機會和您談談關於中國國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 我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2004年憲法修正案將憲法第四章的章名「國旗、國徽、首都」修改為「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在第136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2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 1949年,《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的前因後果
    ▲聶耳背景資料:《毛澤東傳(1949-1976)》引用了毛澤東、周恩來1949年9月25日召集的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記錄(下圖),其中有一段專門討論國歌問題的記錄。從這個記錄中可以看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是誰提出來的,大家又是怎樣討論和通過的。同時也澄清了一些傳聞的東西。如一些報刊發表的文章中,都說當時周恩來等提出,用《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可以使我們「有憂患意識」。其實,記錄中並沒有這些話。
  •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田漢的最後一詞,聶耳的最後一曲
    1935年4月下旬到了日本後,聶耳又反覆修改,並最終在東京定稿,然後郵寄回了電通公司。其中,聶耳還和孫師毅商量著對原詞作進行了適當的修改,最終定稿為我們現在傳唱的版本《義勇軍進行曲》: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 我國歷史上有過7首國歌,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餘是哪6首?
    說明文 | 我國歷史上有過7首國歌,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餘是哪6首?除人盡皆知的《義勇軍進行曲》之外,另外還有過6首國歌。 無人不曉的《義勇軍進行曲》自然不必強調,其餘6首國歌歌曲以及產生背景鮮有人知。說及另有6首,或許便會勾起很多朋友的好奇心,到底是哪6首?下面就來一一介紹給大家。
  • 義勇軍進行曲:不止是國歌
    △ 聶耳與友人合影於1935年4月18日,聶耳到達東京後,很快完成曲譜定稿,並在4月末把定稿寄回上海。影片的主題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聶耳沒想到,這一曲,成為他和田漢合作的絕唱。7月17日,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遊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
  • 「臨汾鄉寧」12/4,陰,-10~-8℃,西北風微風,空氣品質優
    臨汾鄉寧,今日陰,白天最高氣溫-8℃,夜間最低溫度-10℃,西北風微風,空氣品質優。·今日節日:憲法日·歷史上的今天:《義勇軍進行曲》被恢復為國歌1982年12月4日下午,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裡,3000多名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者 誰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
    來自我們的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也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但是,《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者是誰呢?一起來看看吧!《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2017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正式實施。
  • 【方志四川•九一八特輯】孟紅 ‖ 《義勇軍進行曲》 如何成為...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關於國旗、國歌和年號的「新華社信箱」周恩來聽了大家的發言後說:「國歌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民族氣質和精神面貌,《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於中華民族危難關頭,正是表現了中華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 義勇軍進行曲是什麼電影的主題曲 義勇軍進行曲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
    《義勇軍進行曲》是我們的國歌,每當聽到這首歌曲,心情就非常激動。在運動會、升國旗的時候都會播放這首歌曲。它也是某部電影的主題曲,你知道是什麼電影嗎?下面就來了解了解義勇軍進行曲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吧!
  • 文史|《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文史 |《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2020-07-26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馬上空響起義勇軍進行曲
    3月14日18時許,義大利羅馬,晚上18時許,A線地鐵站Re di Roma附近的小區響起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一棟住宅樓樓頂,一位義大利大爺舉起麥克風說道:「雖然我不知道這裡有沒有中國鄰居,但我想由衷感謝這個國家,這個民族。」
  • 紀念建軍九十周年 管樂藝術節上海奏響《義勇軍進行曲》
    紀念建軍九十周年 管樂藝術節上海奏響《義勇軍進行曲》 2017-05-02 21:46: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紅色音符抗戰故事|聶耳與《義勇軍進行曲》
    1935年5月24日,一部名為《風雲兒女》的電影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伴隨著影片開場字幕,一段令人激情滿懷的歌曲切入。這首歌曲先於電影發布,更先於電影成名,問世不久就在全國甚至世界範圍內傳唱開來,激起一代人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鬥志。它就是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
  • 幾度滄桑 國歌的誕生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就國歌一致通過了4個決議案: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為北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今年為1949年;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 通訊:在日本藤澤海岸傾聽《義勇軍進行曲》
    原標題:通訊:在日本藤澤海岸傾聽《義勇軍進行曲》  新華網東京7月11日電通訊:在日本藤澤海岸傾聽《義勇軍進行曲》   新華社記者劉秀玲 馮武勇   7月11日,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岸,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一處公園內響起。
  •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往事 建黨主題紀錄片集中播出
    原標題:毛澤東的上海足跡,《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往事,建黨主題紀錄片集中播出 「七一」到來之際,一批建黨主題紅色文化紀錄片將亮相螢屏。 從題材上看,7月1日將亮相螢屏的《誕生地》,從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誕生、發展及壯大的歷史過程講起。隨後的紀錄片《信仰之源》,回溯了《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過程,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守信仰、不斷奮鬥的歷程,弘揚新時代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力量。
  • 聶耳23歲的一生,除了《義勇軍進行曲》,他還有哪些傳世名作?
    聶耳1912年2月14日,雲南昆明甬道街的小房子裡,聶耳出生了,父母給他取名聶守信。1930年7月,因參與革命活動,有被捕的可能,在其家庭的幫助下,離開了昆明,來到上海。1931年4月,聶耳加入「明月歌劇社」,他的錄取用人黎錦暉給他取名新的名字「聶耳」。
  • 緊要關頭,日本著名芭蕾舞團唱《義勇軍進行曲》為中國加油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12日,日本著名的松山芭蕾舞團用中文演唱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為武漢加油。松山芭蕾舞團1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採訪時稱,希望以這樣一種方式對中國人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不懈努力和辛勞付出,表達發自內心的尊敬和讚美。在視頻中,開頭字幕顯示「松山芭蕾舞團向中國人民致以最深切的問候」。隨後主持人慷慨激昂地說道,「數千年來,中國教給日本無數寶貴經驗與智慧。人類最痛苦的時刻恰恰是最珍貴的瞬間,因為此時人類會喚起最無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