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2019年豬肉價格或上漲50% 缺口510萬噸

2021-01-11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2019年影響通脹的主要是非洲豬瘟和增值稅減稅,以及這些因素對核心通脹的影響。

關於豬瘟對豬價的影響,以下量化結果值得投資者關注:

1、非洲豬瘟帶來生豬加速出欄、能繁母豬存量急劇下降,就產能而言,3、4月份或是量觸底的時候。

2、從供需角度來看,2019年豬肉供應缺口或達510萬噸左右,雞肉生產若恢復充分,有望補上缺口200萬噸。進口、牛肉、儲備等難以有效作為。

3、生豬和豬肉價格對能繁母豬產能的累計彈性為-3左右。產能下降20%左右將會促使豬肉價格增速年內達45%-55%。

4、從節奏上看,豬價通脹高點出現在7月及10月至2020年春節前後。

5、我們預計豬價大概率年內同比能上50%,對CPI貢獻2個點左右。若不考慮增值稅,四季度CPI能上3.4%。

增值稅下調對通脹影響:

1、基於產業供需彈性和VAR雙重測算,我們得到增值稅下調將影響CPI約0.3-0.5個點,影響PPI約0.7-1.1個點。

2、從節奏上來看,2020年1季度是受增值稅下調影響最明顯的時候。

貨幣政策總基調不大會變,但下半年降息概率下降:

1、綜合上述測算以及這些因素對核心通脹的影響,我們預計2019年CPI在四個季度的分布為:1.9%、2.6%、2.8%、3.0%。

2、成本推動型CPI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穩定宏觀槓桿率(即債務/名義GDP比例)。

3、上半年中國經濟企穩疊加下半年通脹預期上行,使得貨幣政策難以持續大幅寬鬆(例如降息),但全球經濟仍然偏弱的情況下,我國貨幣政策基調不會發生變化。

正文

影響今年通脹的最大的兩個變量是豬肉價格的上漲和增值稅的下調。本篇報告的核心目標就是測算這些因素給核心和整體CPI造成多大影響,並在此基礎上探討會不會影響貨幣政策。

經過仔細測算,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基於歷史比較和量化測算得到,我們認為豬肉價格年末增速可能達到45%-55%,將推高CPI通脹最高達2個百分點。能繁母豬產能最低點或在3、4月份,但豬價同比增速的高點在7月和10月至明年春節。若不考慮增值稅等其他方面的影響,豬價能把CPI在下半年推到3%以上(第一部分)。

基於彈性法和VAR方法測算得到,增值稅下調將使CPI通脹中樞下移0.3-0.5個點,考慮了增值稅後,下半年的通脹仍然可以控制不超過3%(第二部分)。

綜合考慮,我們認為四個季度通脹將為1.9%、2.6%、2.8%和3%,不會導致貨幣政策發生大的變化,但下半年降息概率的確有所下降。這個通脹水平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穩定宏觀槓桿率(即債務/名義GDP)(第三部分)。

1.1.歷史經驗:豬疫對豬周期的推波助瀾作用非常明顯

歷史豬疫爆發,後續都伴隨了豬價的加速反轉。前幾輪豬周期也有類似的豬疫在推波助瀾。2006年以來:

在第一輪豬周期中,2006年夏季高致病性藍耳病疫情開始大規模爆發,2007年蔓延至全國,導致豬價持續快速上漲。2007 年8月疫情得到緩解,豬價出現回落。但由於供應不足,豬價在短暫回調後立即反彈,2008年3月份豬價達到此輪周期的高點。

在第二輪豬周期中,2009年下半年開始,口蹄疫、豬瘟、藍耳病等多種疫情同時大面積爆發,從而2010-2011年豬價持續向上。

第三輪豬周期前期,2014年的下半年,豬丹毒等再次爆發,推動第三輪豬周期的反轉。

同樣,歷次豬疫爆發,後續都伴隨了能繁母豬等供給端的縮減,但與歷次疫情不同的是,目前非洲豬瘟還沒有有效的疫苗可以治療。因此可能對供給側擾動的時間更長,強度更大。

1.2.19年3、4月份養豬(能繁母豬)產能或達此輪周期最低點,但對豬價的影響達8-12個月,彈性在-3左右

能繁母豬存欄自2016年以來緩慢放緩,2018年下行加速。當非洲豬瘟導致死亡率上升後,能繁母豬產能於四季度以來出現斷崖式回落的狀態(圖1)。

不過,我們不能把這個進行簡單線性外推,當前財政補貼等政策可能使得產能或在3、4月達到底部後會有所恢復。另外,豬價能夠使得毛豬利潤明顯好轉,也使得企業有意願補產能,的確母豬價格3月以來已經有所提升(圖2)。

能繁母豬領先豬價約3-4個季度,因此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豬價確定性上漲,但能漲多少是個問題。我們在AR(1)模型下,將豬肉價格的增速對能繁母豬增速的滯後項(PDL模型)進行回歸,發現:

生豬價格、豬肉價格對能繁母豬產能的變化在彈性分別為-3.1和-2.7(12個月內累計)。換句話說,能繁母豬存欄增速每減少1個點,豬肉價格增速加快2.7個點,生豬價格加快3.1個點。

1.3.非洲豬瘟及其處理方法使得豬周期的「W」型雙底得以確認

豬周期回落過程中,一般會呈現出「W」型,也就是雙底。自2018年8月爆發非洲豬瘟以來,豬肉供給端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能繁母豬數量快速下降,同比增速更是達到了歷史低點。從數據上看,W型的豬周期第二底已過(圖3、4)。

1.4.2019年豬肉相對缺口或達510萬噸,雞肉等替代品、進口等不足以填補整個缺口

(1)2019年我國豬肉消費相對缺口或達510萬噸。

正常情況下,我國全年豬肉消費大概5600萬噸左右,產量大概5400萬噸,都是全球的50%左右(圖5、6)。產量方面,根據能繁母豬、生豬存欄和豬肉供應的關係,我們測算2019年我國豬肉產量可能較去年下降5%左右,即5140萬噸左右。在2015年的那輪豬周期中,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分別下降15%和11%,當年我國豬肉產量下降了3.2%,而當前我國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增速已跌至-20%和-17%,因此預計產量減少5%。消費方面,根據美國農業部的預測我國2019年消費量或達5652萬噸左右。因此我國今年豬肉消費相對缺口或達510萬噸。說相對缺口,因為沒有考慮消費者可能會因非洲豬瘟而減少對豬肉消費量。

(2)雞肉能夠替代部分豬肉消費,200萬噸左右,牛肉不足以構成重要替代品。

從消費結構看,豬肉仍佔了肉禽類消費的絕大部分,雞肉和牛肉之和不到豬肉的40%(圖7)。近5年來,牛肉消費量與豬肉消費量之比呈先上升後平穩的趨勢,約14.1%,而雞肉消費量與豬肉消費量之比呈下降趨勢,佔豬肉的22%左右。牛肉與雞肉之和不到豬肉消費量的40%。因此,消費習慣決定了牛肉、雞肉對豬肉只能存在部分的替代性。

而由於雞肉養殖周期較短,一個月左右,是在肉類食品中替代豬肉不錯的選擇。假設雞肉產量能夠達到峰值(有數據以來,2012年最高)1370萬噸,那麼跟2018年雞肉消費相比,多出了216萬噸,可以填補缺口。當然,這裡有個假設,養雞企業能夠迅速恢復產能。

不過,替代豬肉消費會導致其它食品價格上漲。在豬肉價格顯著上漲階段,其他產品價格確實有小幅變動但幅度遠小於豬肉(表1),大概為豬肉CPI變動的三分之一不到。我們測算得到,豬肉價格每上漲1%,將拉動整體CPI 0.04個百分點,其中0.03約為其自身佔比的貢獻,剩下的0.01為對其他商品的帶動作用。

(3) 進口佔比只有3%,即使美國所有出口都歸中國,也只能多出200萬噸。

從進口替代可能性來看,我國豬肉無論是消費量還是產量都佔了全球的50%。而進口量只佔消費量的3%左右。以美國為例, 2018年美國豬肉出口總值僅為217萬噸,因此,進口豬肉難以彌補國內供給的缺口(圖8)。

1.5.年底豬肉價格漲幅可能達到多少?達45-55%左右,影響CPI最高達2個點

年內豬肉價格漲幅可能達到多少?我們採用量化測算和歷史經驗比較兩種方法。

量化方法: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都是豬肉供給端的主要變量,且兩者存在很強的相關性,因此我們選取其中一個來分析。能繁母豬增速大概領先豬肉價格增速3-4個季度,前文測算顯示12個月內對豬肉價格增速累計影響達-2.7,對生豬價格影響為-3.1。

從歷史經驗來看,上一輪豬周期中,能繁母豬同比增速在2015年3月觸底,達到-15.7%,豬肉價格同比增速在2016年2-3月達到高峰,約為35%,生豬價格增速達55.3%,與測算結果(42%和49%)較為接近。

2月份能繁母豬增速為-19.8%,由此估計至年底,豬肉價格漲幅可能在44%-54%之間(上述-2.7為12個月的影響,目前至年底還有10個月,能繁母豬增速10個月的累計影響為-2.2,則利用-2.2和-2.7計算出價格變動的區間)。

我們分別假設豬肉價格到年末時上漲40%、50%和60%,得到全年CPI如下(圖9):

時點方面:豬肉價格同比增速年內高點將在7月份到來,在10月份再次回升。

對通脹影響方面:若不考慮增值稅,豬價可能把全年通脹推高至2.9%,四個季度CPI分別為:1.9%、2.9%、3.2%和3.4%。

相關焦點

  • 2019豬肉價格最新消息:23省上漲,僅5省下跌(附價格走勢分析)
    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內,我國共計進口136.87萬噸生豬產品,同比增長16.3%。儘管這幾個月很多人對主要肉類的需求量已經轉接到其他家禽上了,但也導致了豬肉價格出現上漲,甚至其他家禽的價格也在不斷跟著上漲。下面就和惠農網小編一起來看看2019豬肉價格最新消息吧。
  • 50萬噸儲備肉投放市場!為何豬肉價格卻不見跌?啥時能吃便宜肉?
    實際上,豬肉價格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持續上漲,現在全國豬肉價格普遍在35元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超過40元,大家都直呼「吃不起」! 官方數據顯示,我國7月份共投放四批次累計4.8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截止目前為止,我國共投放了50萬噸儲備肉。
  • 都2019年了,豬肉價格為何還這麼重要?
    甚至到21世紀,豬肉仍是國人肉食蛋白攝入的主要來源。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為8517萬噸,其中豬肉產量5405萬噸,牛肉644萬噸,羊肉475萬噸,禽肉1994萬噸。中國不僅是豬肉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有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豬肉消費總量為11058.8萬噸。其中中國就佔了一半,為5493.5萬噸。
  • 國泰君安:玻璃行業從緊平衡到供給缺口宛若2017年水泥
    拐點出現於2019年6月,8條產線(總產能5400t/d)集中關停,佔5月底在產產能的3.4%,而房屋竣工6月始逐月回暖,供需優化下浮法工業實現「V」型反轉,庫存持續去化,2019年末庫存已降至1836萬重箱,而玻璃價格逐月抬升,即使11-12月的傳統淡季,量價仍顯不淡,華東及華南價格2019年12月達到全年峰值。
  • 美國或對生豬實施安樂死,國內豬肉缺口該由誰來補
    疫情下的生豬養殖困局雖然以往每年美國養殖戶會從豬肉養殖中獲利200多億美元,但是如果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持續下去,到年底這些養殖戶不但無法獲利,反而會承受50億美元的損失。一頭2磅重的小豬(1磅=0.45公斤),會在六個月後達到適合出欄的體重:280磅。
  • 2019下半年豬肉價格走勢預測:豬肉市場供應有望年底前恢復
    海南、上海、黑龍江活豬價格下降,其餘省份價格上漲,福建漲幅最大,為4.9%。華南地區活豬平均價格較高,為31.68元/公斤;西北地區較低,為24.92元/公斤。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全國豬肉平均價格42.9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0%,同比上漲82.5%。海南、北京、黑龍江、重慶、山西、青海、河北、陝西等省份豬肉價格下降,其餘省份價格上漲。
  • 2019年CPI漲幅創8年新高 豬肉價格高位回落
    2019年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0.3%,未能延續前兩年工業品價格回升的態勢。展望2020年,處於歷史高位的豬肉價格,仍將繼續極大影響2020年CPI走勢。但2019年12月豬肉價格已經出現高位回調,12月生豬出欄量回升,以及能繁母豬存欄數量的企穩回升,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的可能性較低。
  • 國泰君安證券:假如吃「醋」有段位 中國VS日本 誰是最強王者?
    近期,國泰君安食品飲料團隊在詳細復盤了日本醋文化興盛和醋企發展路徑之後,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的看法。根據日本統計局數據,在2005年前後日本人均食醋消費量達到巔峰,約為3.54kg,高於我國(2019年國內食醋銷量約450萬噸,人均消費量升至3.2 kg。)。另外,日本食醋產品的衍生品類較為豐富,除了傳統食醋外還有醋飲料、複合調味醋等品類,而日本統計局明確了食醋的統計口徑並不包含上述衍生品類。
  • 國泰君安證券:指數投資的下一個十年
    近期,國泰君安金工團隊發布報告《指數化投資的未來10年》,就以上關鍵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解答。▼ETF及長期共同基金資金淨流入(百萬美元)數據來源:ICI,國泰君安證券研究2019年,《華爾街日報》援引Morningstar Direct的數據稱:2018年9月到2019年1月期間,ETF成為最流行的被動投資工具
  • 2019年北京CPI上漲2.3%,12月豬肉價格由升轉降
    1月10日,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北京居民消費價格數據。2019年全年CPI數字出爐。2019年全年北京CPI上漲2.3%,漲幅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同時低於全國CPI上漲2.9%的數字。值得一提的是,豬肉價格在12月實現由漲轉降,12月價格由上月環比上漲9.3%轉為下降7.1%。白繼開攝2019年12月份,北京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3.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 2019年北京CPI上漲2.3% 12月豬肉價格由升轉降
    1月10日,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北京居民消費價格數據。2019年全年CPI數字出爐。2019年全年北京CPI上漲2.3%,漲幅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同時低於全國CPI上漲2.9%的數字。值得一提的是,豬肉價格在12月實現由漲轉降,12月價格由上月環比上漲9.3%轉為下降7.1%。
  • 國泰君安證券:復盤05年後的三輪科技股狂潮 我們找到三個規律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震蕩市下,如何把握9月投資主線?昨日國泰君安策略團隊提出最新觀點「震蕩抱周期,逢跌加科技」。關於順周期板塊,我們已在此前多篇文章中做了深度解讀,那麼下半年科技板塊的投資邏輯我們該如何理解?
  • 2019年12月CPI同比上漲4.5% 春節期間高豬肉價格是否將持續?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1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5%,2019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97.0%,影響CPI上漲約2.34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上漲10.8%,鮮果價格下降8.0%。自今年2月以來,CPI總體呈現不斷上漲的態勢,其中豬肉價格上漲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11月,豬肉價格經歷了一輪快速上漲,分別同比上漲了46.7%、69.3%、101.3%、110.2%。
  • 2019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9% 豬肉價格漲幅明顯回落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國家統計局昨天(9日)公布,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5%,與上月漲幅持平。2019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9%,實現全年物價3%左右的調控目標。
  • 豬肉價格春節前上漲,專家:二季度有望回落至2017年水平
    市場表現也反映了這樣的上漲趨勢,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豬肉批發價格自2020年第47周(11月23日-27日)開始上漲,至2021年第1周已經連續上漲7周,從39.36元/公斤漲到45.92元/公斤,漲幅達到16.67%。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告訴記者,始於去年11月底的這次豬肉價格上漲屬於季節性上漲。
  • 50萬噸儲備肉「杯水車薪」,強大需求面前進口商機無限!
    自2018年以來,非洲豬瘟持續擴散,中國生豬存欄量大幅下跌,結合物流和供應鏈等多方面綜合影響,國內豬肉供不應求,價格高漲。對此,國家通過多種手段來維穩,首當其衝就是降低關稅,促進外國豬肉大量進口,2019年進口豬肉達到了210.8萬噸,相比往年增加了75%,2020年進口豬肉達256萬噸,同比增長138.5%;預計今年我國豬肉進口量將比2019年(210.8萬噸)增加100萬噸以上。與此同時,國家投放了大量的儲備肉。
  • 「後浪」來襲:1992年出生 陳顯順升任國泰君安策略首席
    來源:中國證券報9月10日,李少君卸任國泰君安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由28歲的陳顯順接棒。從2016年入職,到2020年升任頭部券商研究所的策略首席分析師,陳顯順僅用4年時間,這在業內實屬罕見。近兩年,券商研究所的首席分析師年輕化趨勢明顯,從方正證券2018年提出「培養90後首席」以來,多名「90後」成為各大券商研究所的首席分析師。「90後」擔任國泰君安策略首席據了解,陳顯順於1992年出生,2016年正式入職國泰君安研究所策略組,任職4年後升任首席策略分析師。
  • 味知香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49家 國泰君安過14單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 證監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0年第175次發審委會議於昨日召開,審議結果顯示,蘇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味知香」)首發獲通過。這是今年過會的第349家企業(未含科創板)。
  • 國泰君安「道合-私募尋星-量化專場」全面啟動...
    在成功舉辦「道合-私募尋星」活動(19-20季)實盤比賽後,國泰君安精選12家風格各異、特點鮮明的優秀管理人,準備成立群星FOF基金。據業內知情人士介紹,該基金產品將於近日成立,認購金額有望將突破10億元。    「道合-私募尋星」活動碩果纍纍  挖掘私募領域的「實力派」選手,國泰君安一直在努力。
  • ...國泰君安「道合-私募尋星-量化專場」全面啟動,群星FOF基金成立...
    據悉,「道合-私募尋星」活動(19-20季)實盤比賽於2019年10月28日正式開始,於2020年6月30日已順利結束。被業內公認為同期最具實效的私募實盤賽事。最終,組委會根據產品收益、波動、回撤等指標,評出了綜合大獎。按產品計算,共有35隻產品上榜,對應共計31家管理人獲得「道合-私募尋星」活動(19-20季)優勝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