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冕之王」《搏擊俱樂部》的締造者,鬼才導演大衛·芬奇。
有一部電影,看著看著就變成了禁片,它就是《搏擊俱樂部》,因為劇情過度的暴力,而在各大視頻網站下架。
影片講述了生活的空虛又持續失眠的泰勒,為了尋找刺激和精神安慰,與好友傑克組成了「抨擊俱樂部」。在這裡他們自我宣洩獲得快感,然而這個組織卻玩得越來越大逐漸失控。
影片豆瓣評分達到了9分之高,好於99%的懸疑片,98%的劇情片,可以說是時代的巔峰。
今天東寒就帶著大家再重溫一下這部高分大片。
01
要解讀這部電影之前,就必須得從操刀這部電影的導演開始,心理神探——大衛·芬奇,好萊塢天才導演。
大衛早年間以拍攝MV而出名,麥當娜的御用MV導演,其出色程度可見一斑。MV拍得再好也不能阻止大衛前進的腳步於是他不斷的琢磨與自我考察。
終於在1992年他的電影處女作《異形3》面世,三年後又拍攝了懸疑神作《七宗罪》後,徹底讓他的名字響徹整個好萊塢。
後來的《心理遊戲》、《十二宮》、《返老還童》等多部傳世佳作,被認為是一個從不拍爛片的導演。
不僅如此,大衛·芬奇還專注於拍攝心理懸疑電影,由此得到「心靈神探」的美譽,而今天要講的《搏擊俱樂部》是對人的心理,進行了精準而又優雅的剖析了現今社會中人類的狀態。
大衛·芬奇曾說:「我覺得人類就是變態,我主張這種觀點,並且這是我電影生涯的基石。」
所以他的電影一直在致力於彰顯人性之惡。
02
迷宮般的敘事,倒敘的完美閉環,大衛·芬奇除了在心理分析上有著巨大的成就,懸疑敘事手法也是相當的牛掰。
《搏擊俱樂部》講了一個精分的故事,即主人公精神分裂的全過程,故事脈絡其實沒有那麼複雜,然而影片可以擁有如此高口碑,且可以經久不衰「豈是易予之輩」?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出自懸疑大師大衛·芬奇之手,導演採用了環形倒敘的模式,以泰勒把槍懟進傑克的嘴裡作為影片的開幕,然後以傑克自己吞槍為結束,達到了首尾呼應閉環敘事的完美契合。
影片的前半段講述的是傑克因空虛失眠,穿梭於各大癌症治療團體,尋求精神安慰,之後碰到的瑪拉,打破了這一平衡,而瑪拉可能是原因,但真正讓他崩潰的是他精心布置的家被燒。
這一事件,直接將他的第二人格逼了出來,也就是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泰勒·德頓」,然後他們一起創建了搏擊俱樂部,這一俱樂部逐漸變成了,全國性的破壞組織。
導演一步步的揭露了到底是誰燒了傑克的房子,毀了他的一切,是泰勒!
隨後又逐漸提示泰勒就是傑克自己,大衛芬奇用層層揭秘的方式構建了一個精巧的敘事迷宮,不同於其他的精神分裂片中的一人飾兩角,導演採用了兩人分飾一角。
一方面可以使得人物角色定位有較高的辨識度,別一方面兩人分飾一角讓現實和幻覺無縫對接。
大衛·芬奇構建的世界虛實相映,無跡可尋,同時這也是影片最大的懸疑所在,當謎底揭開時,影片達到了高潮。
03
電影始終是為了體現出現實的那部分,只是放大、誇張而已,《搏擊俱樂部》拍攝於20世紀90年代,在那個時期正是美國保守主義掌權,反對女權社會運動的最高峰。
影片在某種角度,完全在迎合這一現實,《搏擊俱樂部》無疑是充滿了荷爾蒙的雄性電影。
因為「搏擊俱樂部」只有男人才可以參加,男人在這裡可以得到宣洩、放縱、乃至瘋狂,拳拳到肉的搏擊,緊張刺激的造亂,這些都像大衛說的那樣,「我覺得人類就是變態」。
影片有很大的篇幅都在放大皮特那張帥氣的臉,放大成員們因搏鬥後產生的抽搐與傷痕,再加上皮特那銷魂的八塊腹肌,被稱之為行走在荷爾蒙上的男人一點也不為過。
東寒極力推薦各位看客再去重溫一下這部經典,因為本人今天剛剛看了一遍,過癮的感覺還未退去,希望大家在評論區討論留言,我是東寒,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