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4 + 2 = 10算錯了?家長說老師不能要求孩子都有奧數思維

2020-12-16 家居一刻鐘

輔導過孩子數學的家長,肯定會有類似的體驗,自己明明是本科畢業,不大不小勉強也算是個高材生,卻總是被孩子的小學數學題目折磨到崩潰。

某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別說是孩子,家長自己都整不明白,而且是那種拿著正確答案都無法接受的類型。

比如下面這道題目:

問題很簡單,看圖補全公式,相信絕大多數人最後的答案都是「4+4+2=10」,圖片中剛好10隻小雞,而且還分成三個部分,按照正常人思維,剛好符合下面等式的規律分布。

然而,正確答案卻不是這樣,而且相差甚遠,正確解答是「8-4+2=6」。

答案解讀真的讓人吐血:

最後面的2隻小雞是要跟中間的4隻小雞一起玩,因此最後一個格子要寫6,最後2隻跟中間4隻在一起玩,那自然是「4+2」,而圖片中一共有8隻小雞在玩,所以最前面要寫8。

說實話,小編看到這個解答時,也是一肚子吐槽,也難怪網友的反應會那麼劇烈。

網友熱評:

@曉峰與小雨:這是奧數題?我看這是搞笑題吧,那要照這個版本編,我能給出好幾種答案。 @坑我餓葷:這種題目別說是本科生,就算是教授來都不好使,想怎麼解答就怎麼解答,也不知道是哪個不太正常的人編出來的題目?老師估計也是腦子進水了,我還真不信她不看答案也解出來。 @會飛的小母:奧數題目就是個騙子,一點用都沒有,純粹是為了忽悠而忽悠,我反正不可能讓我家孩子學習奧數。

奧數有用嗎?

事實上,類似於這樣奧數題在小學階段並不少見,很多題目看似簡單,實則全是陷阱,讓人一頭霧水。

其實早在奧數剛出來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對其提出質疑,正如一些家長所說,他們原本以為奧數是比較難的數學題,不曾想最後變成了腦筋急轉彎。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精通腦筋急轉彎,有用嗎?這又不是學前階段,需要鍛鍊大腦,小學階段的主要任務已經開始向文化知識靠攏,單從用途來看,奧數確實毫無用處。

很多家長之所以讓孩子學習奧數,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想鍛鍊孩子的思維模式,以此減輕他們未來的學習壓力。

出發點無疑是好的,可是方向卻錯了,大家把問題想的太過複雜,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關鍵還是邏輯思維能力。

2007年,國際數學協會曾對42位數學天才做過專業測試,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邏輯思維能力極強。無數現實案例也驗證了這一點,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不需要家長額外花時間輔導他們學習。

只要孩子自己有自制力,排進前十並非難事兒。

都知道邏輯思維能力好,為什麼總是無法培養出精英?

部分家長表示,自己也知道邏輯思維能力是個好東西,也曾試圖幫助孩子提升這方面的能力,可是效果卻很差,甚至可以用沒有來形容,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這種能力是真實存在,並且可以後天改善的嗎?

先說答案:真實存在,可以後天改善,問題出在方法上。

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對事物進行分析、總結、對比、概括、推理、綜合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常說的理性思維。

它與感性思維截然不同,通常建立在一定的現實基礎上,因此,邏輯思維常常與數學之類的理科掛鈎。

家長之所以覺得它很難提升, 一是因為它比較抽象,畢竟看不見、摸不著,連檢測都是個難題,二是因為沒有合適的方法引導,總是在做無用功,甚至適得其反,越幫越亂。

種種原因結合在一起,孩子自然得不到提升,更別說成為「天才」了。

如何科學、高效地幫助孩子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研究顯示,3-6歲是提高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黃金時期」,此時採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往往事半功倍。

小編特地為你們找到了一款很火的書籍,這是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冊。

全套400道題,夠娃們玩很久;題目中還融入很多圖形、運算、比較、統籌等銜接小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在小朋友靜下心來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專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齒輪旋轉-觀察力和推理力

數字運算

不僅豐富好玩,更驚豔的是,它有非常科學的內容編排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而這套書就很好地將孩子們對方向的認識,融入到了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朝向,用東南西北多種方向的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還有分左右的,觀察傳送軸運轉方向的左右變化,推理三隻小刺蝟會掉到到哪個桶裡

甚至是更高難度的,在左右、旋轉方向訓練的基礎之上,又加入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訓練。

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對方向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他們不但可以準確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還掌握了規律,會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孩子的學習大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簡直是兒童必備書籍

原價200元,現有優惠活動只需要99.9元,共10冊,算一下每本書都不到10元!

一杯奶茶錢都不到,就能讓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成為大家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相關焦點

  • 4+4+2=10算錯了?家長無語,說老師不能要求每個孩子都有奧數思維
    輔導過孩子數學的家長,肯定會有類似的體驗,自己明明是本科畢業,不大不小勉強也算是個高材生,卻總是被孩子的小學數學題目折磨到崩潰。某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別說是孩子,家長自己都整不明白,而且是那種拿著正確答案都無法接受的類型。
  • 孩子寫4+4+2=10,老師說算錯了,家長:這是腦筋急轉彎?
    1+1可能不等於2,因為1+1可能等於1,問:王老師有個孩子,李老師也有個孩子,那麼兩位老師有幾個孩子呢?此題當中,1+1=2是錯誤的,1+1=1是正確的,因為兩個老師是夫妻,他們總共有一個孩子,聽到答案之後,網友們都無語了。
  • 「11減去4等於7」被打叉,家長們坐不住了,老師的解釋無法反駁
    「11減去4等於7」被打叉,家長們坐不住了,老師的解釋無法反駁如今的小學生可謂壓力山大,由於應試教育的要求,許多小學生的題目都難倒了一大批家長,甚至一些思考題難住了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的高中生,其原因在哪呢? 下面來帶大家看一個案例。
  • 「1.2+6.8=8」錯哪了?小學生算術題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劉先生下班回家後,四年級的兒子試卷上的一道被打了叉算術題引起了他的注意:1.2+6.8=8。這個算式劉先生怎麼看都沒問題,但是老師就給判的是錯的,劉先生心裡很不服氣,想著是不是老師改錯了,於是就在家長群裡當面質問老師。
  • 小學奧數中的經典題型,歸一問題,學奧數,可以更好地學好數學
    雖然現在奧數不是孩子們的必考項目,但是多做一些奧數題,對學好數學,更有幫助。很多家長認為學習奧數太枯燥了,把課本上的內容學明白就行。其實,學習奧數有很多的好處,我們先來看一看學習奧數到底有沒有用處?好處1:開拓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是數學所能教給孩子們最好的方法,奧數更是給學生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沒有思維,你做不了奧數,開拓思維,是奧數的第一大比較顯著的優勢之一。
  • 學奧數真有用麼?家長們勿要盲目跟風,決定娃數學成績的是這一點
    奧數簡稱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通常數學老師不會在學校裡教,但是它卻活躍在各種培訓機構裡,多數家長們趨之若鶩地將娃送去奧數班,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提升成績,為了考上更好的學校,二是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增加對數學學習興趣,掌握一些學習方法,最終結果真是這樣麼?奧數真的有用麼?
  • 7.5-2.5=5我女兒怎麼就錯了?家長質問老師,老師:沒判錯啊
    家長質問老師,老師:沒判錯啊芸琪的女兒一直都是芸琪的驕傲,女兒很乖巧很懂事,學東西也很快,思維敏捷,自從進了小學,成績很不錯,每次考試都是「雙百」。這個學期,數學的難度又上升了一點,已經接觸小數點了,女兒學得很用心,在課堂上還被老師表揚過。
  • 小學生奧數題連清華大學教授都不會做,你會讓孩子學奧數嗎?
    說到奧數,應該也是很多人的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節,比如我,深為當年自己沒有條件參加奧數學習班而感到遺憾,所以很希望在兒子身上進行彌補。不過事與願違,目前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對學習還絲毫提不起興趣,這個計劃暫時擱淺。不過對於奧數我也很疑惑,究竟該不該讓孩子接受奧數訓練呢?
  • 教育部發布緊急通知,整治中小學超標、超前現象,奧數或被叫停
    再有像數學科目,教育部更是嚴格強調了不能出現超標內容。尤其是小學一到三年級的孩子,更是不能出現超過4位數的加減法運算,四到六年級的孩子乘除法運算也不能超過3位數。看到教育部發布的這則消息後,不少老師們都紛紛表示贊同、支持,這樣其實不僅僅是在給學生減負,其實也是在給他們減負,在快節奏的教學當中老師們同樣也會感覺很累。雖然老師們都表示支持,但卻有不少家長們都慌了神,愁容滿面的。不是因為他們不心疼孩子,也不是他們不想讓孩子有個好的童年。
  • 上海奧數杯賽疑似「捲土重來」,部分家長對奧數班熱情不減
    學生家長林先生表示,已經給孩子報名「52測評」,學奧數就是為了升學。他的孩子即將升入四年級,暑假報了兩個奧數班,幾乎每天上午都有奧數課。至於「思維100」因為在上海沒有報名點,要去周邊城市報名,林先生說暫時不予考慮。事實上,去年上海市教委就明確,嚴禁將升學與奧數成績、英語星級考等證書掛鈎,並明示問責制度。
  • 特級教師隱藏13年的秘密:一天一道奧數訓練題,孩子吃透,輕鬆逆襲全班第一
    用楊易老師的話說:「奧數是不同於且高於普通數學的數學內容。求解奧數題,大多沒有現成的公式可套,但是卻有規律可循。包含了發散思維、收斂思維、換元思維、反向思維、逆向思維、邏輯思維、空間思維、立體思維等二十幾種思維方式。」
  • 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痛批奧數:我孫子10歲,他的數學題我都不會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在孩子上小學時送去奧數班,美曰其名「不輸在起跑線上」,在家長們的認知中,奧數能夠讓孩子的智商提高。但自打孩子進了奧數班,每次孩子回家我都是心裡犯怵的。只要他覺得有意思有難度的題都會讓我們試著解。
  • 「11-4=7錯哪了?」,家長質問老師卻被打臉,網友:懷疑我讀了假書
    ,而兒子的答案是「11-4=7」,老師卻打了叉號。小馮認為兒子的答案是沒有問題的,不解的他直接在微信上質問老師到底是哪裡錯了。面對小馮的疑惑,老師講解到這道題目問的是教室裡還有幾盞燈,並不是問亮的燈還有幾盞,所以答案應該是11盞燈,而不是7盞。
  • 1.71秒算出15筆6位數加減《挑戰不可能》天才奧數兒童如何培養?
    1.71秒算出15筆6位數加減《挑戰不可能》天才奧數兒童如何培養?央視《勇攀巔峰之挑戰不可能》第五季,珠心算挑戰王,已經播完,裡面出現了不少兒童身影,最小的僅六歲。可以說是天才兒童也不為過,可是天才真的是天生的嗎?
  • 家長以家鄉習俗為由要求老師賠償,老師:我只是扔掉孩子的髒內褲
    當老師最怕的就是這種無理取鬧的家長,小李心想一條孩子的內褲能值多少錢,給家長息事寧人算了。可誰知道,家長要求賠償更多的錢,原因是扔掉孩子的舊衣服對孩子不好,對整個家也是有害的,天哪,這不就是碰瓷嗎?據他所講,被老師扔掉的這條內褲是從國外買回來的,打完折200多,小李沒辦法,只好給了家長200元,這件事才算過去。對此,網友們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但大都站在老師這邊:有的說,家長窮瘋了,想訛人錢!這種人就是欠,生意做不成也是活該,想錢想瘋了!
  • 長沙2008-2016年出生的孩子注意了,家長再忙也要看一下
    筆者有點驚訝,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數的清?他告訴筆者,可以先分類幾個星系,再一個個數,用機器數。如果機器在數星星的過程中停止了,可能就是內存不足,不能重複了,還不能漏掉。筆者發現,兒子在數星星的過程中,做到有條件、有判斷,可以說是典型的編程思維了,思路還相當嚴謹。
  • 一年級下冊數學20套思維訓練題,孩子多練習,開拓學習思維有幫助
    一年級下冊數學20套思維訓練題,孩子多練習,開拓學習思維有幫助小學一年級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開始階段,注重學生數學的實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利於小學數學教學的開展
  • 緊急通知:山東身份證是2008-2016年出生的孩子注意了,家長再忙也要...
    歸根結底是沒打通思維的「任督二脈」。在孩子沒有形成固定的思維方式時,編程思維,可以幫助孩子搭建新的思考的方式,思考模塊重組和簡單換算,讓他們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框架,理清順序,更明確因果關係,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說個網友的切身體驗。
  • 11減4等於7被判錯,爸爸深夜質問老師,老師的解釋讓家長羞愧
    最讓王先生氣憤的是,有一道數學題,"11-4=7"竟然被老師判了錯誤,王先生躺在床上直到深夜,怎麼都是正確的,好奇心讓我王先生忍不住拿起手機在微信群裡質問老師。沒想到王先生在群裡提問,之後有和自己相同想法的家長都跳了出來,群裡的氛圍越來越熱鬧。
  • 小學生數學題1.2+6.8=8不對?家長找老師評理,結果反到更生氣
    不僅有很多「思維數學」題,還有很多題要求必須寫單位,精準度要求的極高,這不前不久就有一位家長被難倒了,找老師理論,結果得到答案後反而更生氣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小學生數學題1.2+6.8=8不對?孩子的答案是8,從得數再到豎式,每個步驟劉女士都檢查了一遍,發現絲毫沒有漏洞,於是百思不得其間,明明沒有錯,為什麼老師要判錯?明明孩子可以得100分,於是劉女士趕緊聯繫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