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8=8」錯哪了?小學生算術題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2020-12-14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劉先生下班回家後,四年級的兒子試卷上的一道被打了叉算術題引起了他的注意:1.2+6.8=8。這個算式劉先生怎麼看都沒問題,但是老師就給判的是錯的,劉先生心裡很不服氣,想著是不是老師改錯了,於是就在家長群裡當面質問老師。

面對家長的質問,老師只好給出答案:1.2+6.8=8.0。劉先生一下子更疑惑不解了,8和8.0有什麼區別?你是不是在糊弄我?

老師卻說道,數學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學科,他正是為了讓孩子懂得數學的一絲不苟才這麼做的,劉先生終於明白了老師的用心良苦。

數學的嚴謹思維需要從小培養

1.數學要求的精確度和嚴謹度不同於其他學科

如果我們不是數學專業或者從事數學有關工作的人,可能一開始看這個算式就跟劉先生一樣,覺得根本沒什麼區別,甚至覺得老師的解釋都是小題大做,沒有必要,但是數學這個學科確實講究嚴謹,在孩子後來的學習成長中會發現,只是一個小數點的錯誤,都有可能導致天差地別的結果。

2.從小培養數學思維有利於孩子思考

數學思維其實不只是簡單的數字組合或者空間思維,它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訓練方式,囊括了很多思維方式,例如我們常說的逆向思維、發散思維、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空間思維等等,通過學習數學,能夠讓孩子拓展眼界,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懂得運用數學思維的孩子學習更高效,未來職業方向也更多。

家長怎樣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

一)2-4歲階段,培養孩子對數學的"數感"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必要著急給孩子報各種算數班、奧數班,如果超出孩子的接受和學習水平,只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教孩子口頭數數,可以利用順口溜或者兒歌,或者玩按物點數的遊戲。

這個階段孩子還不明白數字與實物之間的關係,但是並不影響培養孩子的數感。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數數臺階、數數外面的樹木、數數汽車等等。

二) 5歲開始,讓孩子逐漸遞進到算數

首先家長可以買積木,讓孩子數積木,一定要讓孩子描述最後過程和最後的結果。

其次可以巧用實物。這個階段的孩子抽象思維還不是很好,但形象思維是巔峰,所以家長可以利用平時吃的水果,問問孩子"你有2個蘋果,媽媽再給你一個,你現在有幾個?"多多利用實物訓練孩子的算術能力。

三)小學之後,培養孩子抽象思維

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讓孩子學習歸類(按照一定規律給物品分組)、組合和分解以及找規律,慢慢將數學的抽象思維給孩子展現並且鍛鍊。

對於孩子來說,數學並不像文史哲,數學思維的建構是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笨,一定要充滿耐心,也一定要和老師及時溝通,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為啥判我兒子錯?」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
    當然,關於小學生的段子,相信每個經歷過的家長都能夠聊上三天三夜。01小學生「1.2+6.8=8」被老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劉先生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小傢伙雖然長得虎頭虎腦,但卻非常機靈這是一道算術題:1.2+6.8=8,被老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紅叉。劉先生看到兒子的答案,不禁皺了皺眉頭,心想這答案明明是對的呀,為什麼會被判錯呢?劉先生越想越生氣,於是便在家長群裡私聊了數學老師,生氣的質問道:「1.2+6.8=8到底哪錯了?
  • 小學生「1.2+6.8=8」被老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憑啥?數學這樣學
    因為一份「標準答案」,家長和老師吵了起來。01小學生「1.2+6.8=8」被老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張女士的女兒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雖然才7歲,但是已經會做兩位數的加減法了。幼兒園裡,小朋友學會了很多,張女士也在家教了孩子。
  • 「為啥判我兒子錯?」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群質問老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天,兒子的數學試捲髮下來了,雖然還是考了97分的較高分,僅錯了一道題。這樣的結果總是差強人意的。看到回到家的兒子一臉悶悶不樂的樣子,陳先生非常困惑。在與兒子的交談中,得知了這個事情,便拿過兒子的試卷查看,到底錯了哪一道題。
  • 小學生10-8=2被打叉,大學學歷家長不服質問,卻老師被打臉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小學生10-8=2被打叉,大學生也不一定作得對,家長吐槽:玩猜謎麼?在網上,經常流傳著一些小學生考試的作文段子,並對此津津樂道,一邊驚訝現在孩子的想像力太豐富,一邊又會感嘆,現在的小學生真的不一樣了。
  • 孩子寫「1.2+6.8=8」沒對,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而且有的時候,孩子寫的一道錯題,也可能讓我們為之糾結。孩子寫"1.2+6.8=8"沒對,家長不服質問老師網上有一位家長發帖吐槽說現在的老師有點吹毛求疵了,這位家長說他的孩子在上次考試中,寫一道列豎式計算的題目時,寫了"1.2+6.8=8"結果沒對,被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家長不服氣的同時也有點納悶,答案明明是對的啊?
  • 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不服,老師回復後秒慫
    導讀:每個小學生的家長都是身經百戰,縱然有十八般武藝馳騁在職場,但是家有學生娃,內心經常會湧起深深的無力感,因為他們經常在輔導作業時被孩子虐,班級群裡又被老師虐,搞得內心千瘡百孔。」1.2+6.8=8「引起爭議的數學題這不前幾天看到一個有點兒么蛾子的數學題,引起家長熱議。網友曬出這樣一道題目:豎式計算「1.2+6.8」,孩子得數是8,被老師打了個大大的叉。
  •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反遭打臉
    01「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反遭打臉張先生的兒子今年上四年級,由於兒子生來就比較機靈,而且數學成績也不錯,所以張先生一直引以為傲。可是前段時間張先生在輔導兒子寫作業的時候,突然發現孩子的考試卷上有一個特別醒目的紅叉,這讓張先生大吃了一驚,於是他趕緊拿起試捲來一探究竟。
  • 豎式「1.2+6.8=8.0」是對還是錯?老師是這樣教的
    現在人們常常在網上分享一些數學題,想看看大家的想法,不看不知道,一看都要懷疑自己的數學老師了。豎式「1.2+6.8=8.0」是對還是錯?最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道備受爭議的數學題,豎式1.2+6.8=8.0,老師打了叉,扣掉3分,家長質疑是不是老師批錯了。
  •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3600÷9=400被打叉!「我兒子錯哪了?」前不久就有一個寶媽在班級群裡問老師是不是判錯了?她看了兒子的卷子,有道題的計算過程是3600÷9=400計算並沒有出錯,但卻被老師打了一個叉!但老師解釋說,這個計算結果400元/把是小提琴的進價,而這道題問的是合理售價,售價應該要比進價高,所以應該是選A。家長聽了老師的解釋才明白,自己和孩子一樣沒有認真讀題,鬧笑話了!
  • 「為啥判我兒子錯?」小學生「3600÷9=400」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
    一位家長在檢查孩子試題時,對於老師打叉的部分有不同看法,覺得孩子答案是正確的,於是信心滿滿找老師理論,結果慘遭打臉。其實對於這樣的題,一至三年級錯得較多,主要對於"售價"這個概念模糊,當然,老師在講到單價×數量=總價時,一定會講到進價和售價這兩個概念,同時兩個概念的存在也會產生利益即差價,這些概念可以聯繫平時購物加深理解。當然孩子畢竟很單純,看到3600和9時,思維模式就固化了,孩子就不假思索的選擇了3600÷9=400元/把,這也是小學孩子馬虎的通病。
  • 小學生「4+6+1=11」被打叉,老師給出的解釋,家長無法認同
    孩子念小學時,孩子的作業家長還算招架得住。小學生"4+6+1=11"被打叉王女士的小孩正在上一年級,數學成績一向都是不錯的,考試差不多都是滿分,從來沒有考低於98分。但是,那一次的考試,她的小孩卻只考了95分。
  • 小學生數學題1.2+6.8=8不對?家長找老師評理,結果反到更生氣
    不僅有很多「思維數學」題,還有很多題要求必須寫單位,精準度要求的極高,這不前不久就有一位家長被難倒了,找老師理論,結果得到答案後反而更生氣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小學生數學題1.2+6.8=8不對?這周兒子月考剛結束,劉女士的兒子數學考了97分,雖然不是滿分,但是成績也不錯,但等到試捲髮下來以後,劉女士卻發現了一個問題,原來是老師判錯了,這是一道列豎式計算題。題目是1.2+6.8=?
  • 1.2+6.8=8居然不是正確答案!你騙我吧?老師的回答讓人口服心服
    1.2+6.8=8。對於這道計算題,通常情況下,我們家長都會覺得,得出這樣的一個結果,是天經地義的。可是有一位小學生,在做試卷的時候,面對這道計算題,得出了同一個答案,卻被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而且,這道題目的3分,也沒有得到。
  • 小學生「連一連」火了,老師打叉卻被網友反懟:這題哪錯了?
    現在小學生的小腦袋瓜子總是裝滿了讓人驚嘆不已的奇思妙想,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不少老師在改卷的時候驚嘆連連,甚至把批改後的作業發到網上讓網友們圍觀。最近,就有這麼一個老師把孩子的考捲髮到網上,然而卻引起網友的反懟:這題哪錯了?
  • 「1.2+6.8=8」被老師判錯,寶媽打電話詢問老師,聽解釋無力反駁
    案例李女士經常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李女士感覺自己也成了小學生,所有的東西都要從頭開始在學一遍,要不然跟不上孩子的學習節奏,比如一道簡單的小學生加法題目,就把李女士給難倒了,尤其是老師之後給出的解釋也讓李女士覺得無力反駁。
  • 「我孩子錯哪了」?4+6+1=11被判錯,寶媽質問老師卻被打臉
    提起「輔導作業」相信是很多家長的噩夢,孩子難教難管,自己上了一天班回家還要管教孩子,最重要的是孩子的題越來越難,有時大學生父母都搞不懂小學生的題目,題目陷阱一個接一個,不但自己沒面子,在孩子面前的高大形象也算毀了。
  • 小學生「連一連」火了,老師打叉,網友卻反懟:這題怎麼錯了?
    如今的小學生雖然說年齡小,但你絕對不能用看待小學生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因為當下的小學生們,腦袋瓜子裡面總是裝了一些,讓人驚嘆不已的奇思妙想,腦洞大的你都不敢想像,思維簡直能擴散到天際去。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很多老師在批改他們的作業和試卷的時候驚嘆連連,然後忍不住地將這些作業發到網上,讓大家也一睹為快。前段時間,有一位老師就把孩子的試捲髮到了網上,但沒想到卻引來了網友們的反懟:這些題到底哪裡錯了?這是什麼情況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作業題讓網友們這麼衝動。
  • 「11減去4等於7」被打叉,家長們坐不住了,老師的解釋無法反駁
    「11減去4等於7」被打叉,家長們坐不住了,老師的解釋無法反駁如今的小學生可謂壓力山大,由於應試教育的要求,許多小學生的題目都難倒了一大批家長,甚至一些思考題難住了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的高中生,其原因在哪呢? 下面來帶大家看一個案例。
  • 7.5-2.5=5我女兒怎麼就錯了?家長質問老師,老師:沒判錯啊
    017.5-2.5=5我女兒怎麼就錯了?家長質問老師,老師:沒判錯啊芸琪的女兒一直都是芸琪的驕傲,女兒很乖巧很懂事,學東西也很快,思維敏捷,自從進了小學,成績很不錯,每次考試都是「雙百」。這個學期,數學的難度又上升了一點,已經接觸小數點了,女兒學得很用心,在課堂上還被老師表揚過。
  • 一年級的數學看圖填空題被打叉 家長:我感覺孩子做得對啊
    輔導小學生作業,幾乎是每個家庭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人們開玩笑地說檢查輔導作業,已經成為了引發孩子與家長之間矛盾的重要導火索之一。帶著讀了N遍的拼音,一讀還是錯,讓家長頭痛不已。有人數學可能稍微好一點,其實也不見得。還記得那個讓人好氣又好笑的短視頻嗎?洗衣機高1釐米,5米長的鑰匙,15米長的鉛筆!這些內容大家是不是覺得耳熟能詳?乘法口訣背成:九九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