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商業模式,看小米華為手機之爭,誰將封王?

2020-12-03 騰訊網

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商業模式的文章,下面有朋友留言說,可不可以通過這種商業模式來分析一下,小米手機要怎麼超越華為手機?

不是不可以,不過這個問題確非常複雜,所以開始之前,我先作出以下幾點說明:

其一,從運營上來說,分為三個由低到高的層級,分別是營銷模式、商業模式、金融模式,本文討論的層級僅限於前兩個層次。

其二,小米手機和華為手機擁有不同的戰略定位,小米手機偏重於小米品牌下的產業鏈布局,而華為手機是屬於盈利性產品。兩者在戰略層面上,不具備可比性。

其三,本文數據來源於網絡,數據以局部採樣方式呈現,不求完全精準,只藉此推導兩個品牌手機的大致商業輪廓。

其四,本文力求客觀,觀點不參雜品牌感情,我既不用小米也不用華為,我用OPPO。

手機市場未來5年競爭格局

關於手機未來競爭,我不敢說未來10年,但至少5年之內,在外觀和產品布局上,很難出現革命性突破,就算有突破,也不足以形成競爭優勢,因為其他品牌不會跟風,不會抄嗎?

就手機行業本身的特性來說,品牌的忠誠度也是一種極不穩固的東西,傾向於一種便捷的消費取向就是,感覺好用就會用,感覺不好用就換。也就是說當有什麼不利的點觸到消費者的情緒,他就會棄用,這是客群具有自然流動性的商業邏輯。

就這個商業邏輯而言,一個具備成熟度的手機品牌,要迅速瓦解;或是一個新品牌要迅速崛起,都是很難的。這一點由消費基數和消費流動性決定。

小米手機商業模型

要素一【目標客群】

l 購買客群比例:中年男24%,中年女23%,青年男17%,青年女17%

要素二【價值主張】

l 性價比

l 5G先鋒,全芯超越(Redmi 10X為例)

要素三【宣傳通路】

l 零售店店超6000家

要素四【顧客關係】

l 使用年限:2年+

l 復購率:小米新零售8大戰略 零售=流量x轉化率x客單價x復購率(無具體數據,但作為主要戰略之一,個人判斷復購率不低於50%)

l 經典機型:

小米8(年限2年;標配首發價2799;閒魚參考價950)

小米6(年限3年;標配首發價2499;閒魚參考價650)

小米MIX(年限3.7年;標配首發價3499;閒魚參考價550)

小米2s(已不具備參考性)

要素五【收益模式】

l 賺銷量+做平臺

l 利潤確實非常的薄,但仍然是能夠盈利的。 這也是小米性價比商業模式背後很重要的的一部分,就是提高傳統產業的效率

要素六【核心賣點】

l 一是性價比,一是堆料

要素七【成本構成】

l 外媒Techinsights,米10 5G手機(12GB+256GB)中組件的初步成本分析已經完成。根據估計,小米10 5G的硬體製造成本為440美元(約合人民幣3080元)。國內小米10 (12GB+256GB)售價為4699元。

l 研發成本(銷售額佔比)3.3%

華為手機商業模型

要素一【目標客群】

l 偏成熟偏男性的角色,這類角色可能購買能力不錯,需要高品質感的移動。這與華為高品質、國產旗艦代表

l 從用戶畫像數據來看,華為手機更受男性用戶青睞,佔比達66%;

l 購買客群比例:44%的華為用戶年齡在30歲以上(30歲至49歲之間最多),25歲以下的華為用戶佔比僅為26.1%

要素二【價值主張】

l 高端機,愛國主張

l 超能科技,5G風暴(榮耀X10為例)

要素三【宣傳通路】

l 零售店數量已經達5萬家

要素四【顧客關係】

l 使用年限:一般情況下一兩年

l 復購率:華為品牌復購率達47.2%

l 經典機型:

Mate20 Pro(年限1.7年;標配首發價4499;閒魚參考價1900)

榮耀8X(年限1.7年;標配首發價1399;閒魚參考價500)

榮耀V10(年限2.5年;標配首發價2699;閒魚參考價550)

要素五【收益模式】

l 追求單品利潤+做產品

要素六【核心賣點】

l 麒麟處理器,拍照(索尼硬體+萊卡算法)

要素七【成本構成】

l Techinsights的調查報告,華為mate30Pro 5g版(256g)的成本是423美元,首發國內賣980美元(6899元),售價/成本是2.3倍。

l 研發成本(銷售額佔比)14.1%

商業模型PK

接下來我們各個要素來進行PK

第1項【目標客戶群】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來,小米手機消費人群中,中年男女最多、青年男女其次,消費過度結構相對均衡。

華為主力消費人群為30~49歲之間的男性,並且在性別與年齡段上存在斷層。表面上小米結構更合理,但實際營銷過程中,華為對社會經濟實力人群的覆蓋面顯然更大。

相較之下,華為手機更具優勢。

第2項【價值主張】

從品牌感知來看,現在小米其實陷入了兩難:不做性價比手機,會被說違背初心;做性價比手機,又與高端漸行漸遠。華為則已成功進軍,並佔據高端市場。

我選了兩個品牌中端機器進行對比,在宣傳中redmi主打動感潮流,這是比較虛的概念;榮耀是強調科技強調產品,不管做不做到,第一感覺是更加實在的。在這一點上,小米再失一城。

第3項【宣傳通路】

6000對50000可說不是一個量級,這個差距不僅在銷量上有所體現,我認為更大意義在於品牌滲透,更大的門店基數意味著更多的那種客戶體驗。

雖說成本是硬風險,雖說社會消費模式正在巨大變革之中,但至少在現階段和未來幾年內,華為手機在布局方面依舊力壓小米。

第4項【顧客關係】

這一項上,我認為是小米手機是可有可為的。顧客關係包含有三個要素。

第一是使用年限,小米作為主力機和次主力機的使用年限,在本人有限的調查樣本中,是稍長於華為的;

第二是復購率,因為沒有小米的數據,不好比較。但從復購在小米新零售中的戰略重視度上來看,必然也是不低的,這裡算兩者打個平手。

第三是經典機型對比,小米還是佔據優勢,從整耐用性、抗跌性,要優於華為。

第5項【收益模式】

這一點不具可比性,一個是做產品,一個是做平臺,在戰略層面上,小米手機創造的附加值更高,華為手機則有更直接消費號召力的。

第6項【核心賣點】

小米手機核心賣點無非就是性價比,正所謂「無性價不小米」;華為手機核心賣點是他的麒麟處理器和拍照效果。兩者比較起來就感覺一個像殺豬匠,一個是像做豬肉彩繪師。當然小米在這方面也不斷進行嘗試,推出過概念機、初音限量等營銷形式,可惜僅限於單品,不滿足具備持續發力的條件。

第7項【成本構成】

最直觀的體驗是,華為單品利潤空間遠超小米,在高利潤率支撐下,高額研發費用最大的意義在於實現局部壟斷,戰略布局上是相當成功的。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麒麟處理器對外銷售,華為手機利潤率與銷量都必會大打折扣。

小米的成本構成,純屬無奈之舉,小米也研發過澎湃處理器,也試圖走華為的路,效果卻不如人意。

小米手機路在何方

舉個不太客氣的例子。

哇,你選的華為耶

哦,是小米的新機吧

「哇」「哦」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消費者對於兩個品牌手機的直接感受,最直觀的未來預判,很可能是:在手機界,華為終將封王,小米前路坎坷。

在小米發布會中,我們也不止一次的看到,在米華之爭中表現出的焦慮。小米手機的未來,必須貫徹的原則,我認為是要堅決走華為沒走過的路。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三個方面發散。

1.價值延伸

舉例來說,將本來就薄的利潤空間乾脆歸零,同時做周期性的價值回饋。在手機性能過剩的背景下,延長使用壽命,賦予情感價值。

籤約配件商,提供2年期內免費電池換新,3年期免費外殼換新。

讓客戶相信,我的小米手機即使在3年後,即使我不在使用,她的價值依然存在,她可以以體面進入二手市場,或者是送給父母家人。

2.場景營銷,一個場景一個場景,一個群體一個群體群體的滲透

參考案例:呆萌的綠植、羅永浩賣知識大禮包

3.行政區域局部資源整合,當然這是既死板又無奈的選擇。

相關焦點

  • 華為手機和小米手機對比,你覺得哪個更好呢?
    在智慧型手機領域,要說國內實力最強的兩大廠家,那麼無疑是華為和小米了,關於兩家誰更強,一直以來都在引發網友的爭議,但是大都爭不出個什麼結果,如果說單獨某個數據化功能可能還能爭論出個結果,但是就整體而言兩家各有各的優勢,確實不太好定義,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兩家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優勢有哪些
  • 谷歌華為之爭終於亮上桌面,小米受牽連,雷軍表示很冤
    谷歌華為之間的競爭似乎正在加劇,安卓和鴻蒙之爭也讓人充滿了期待。日前,谷歌正式發出向華為挑戰的信號。最近,小米10手機海外版正式亮相,卻引起軒然大波。可以說,谷歌這樣的舉動,直指華為HMS服務,華為谷歌之爭終於亮上桌面。眾所周知的原因,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華為手機上就不能再安裝谷歌服務了。
  • 華為都在警惕的「非洲手機之王」!四卡四待+智能美黑
    非洲手機之王也走了下坡路,在前幾天的2019年度股東大會上,極果君只讀到了三個字:活下去!傳音,昔日的非洲手機之王;在2019年的非洲手機市場,整體佔有率達到了52.5%,打敗了華為、三星、小米,是名副其實的「非洲之王」。
  • 當華為手機和小米手機用上同一款處理器時,你會選擇誰?
    為什麼華為手機會得到大家歡迎,我覺得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有自己的麒麟晶片。所以每當大家將華為手機與其他國產手機相比時,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就會顯得更有優勢一些。但是當華為與小米同時用上一款處理器時,你又會做出怎麼樣的選擇呢?
  • 山寨之王還是國貨之光?從小米手機到紅米電視,雷軍拋棄屌絲了嗎
    小米手機紅米電視,山寨之王還是國貨之光?那麼,從甚至漲價到5999元的小米品牌手機、到號稱2萬能吊打幾十萬品牌的紅米電視,從本質上更像是山寨之王還是國貨之光?大善人雷軍曾經號稱過的改變中國製造業,到底是無盡的營銷噱頭還是有實質改變?小米手機份額下滑真的不是怪自己嗎?
  • 小米10至尊vs華為mate40保時捷,誰才是全能王
    我們用看配置的方式看誰最全能,我會從6大維度。 18個細節來講述兩個品牌之間的一些區別。 這一塊兩者都有,其中小米是120赫茲高刷,要更勝一籌。 其中小米10系列更是雙揚最出色的手機之一,而且都有x軸的線性馬達。 所以這一個維度,小米10至尊有一點點優勢。
  • 發布會「撞車」,小米與華為的「中國第一」之爭擦出多少火花?
    伴隨著MWC 2018的腳步,搭載高通驍龍845的新機將紛至沓來。今天上午,小米官方宣布將於3月27日召開小米MIX 2S發布會,主打的驍龍845移動平臺的表現令人期待。而於此之外更令人關注的是,同日華為將在法國巴黎召開發布會,發布旗艦手機華為P20系列。小米與華為兩家發布會「撞車」,無論是刻意還是巧合,總讓人覺得是一對冤家冥冥之中的安排。
  • 誰在「取代」華為?
    第二、第三季度小米出貨量接連同比暴增65%、91%,把華為「擠」出了三甲之列,OPPO在三季度也以接近396%的同比漲幅一躍闖進前五。2020年Q2、Q3歐洲手機市場變化情況來源 / Canalys從二季度開始,華為只好將手機業務收縮回國內,成為中國市場的主導者,但到三季度,華為手機所需的晶片、面板等持續被斷供,在國內也無法施展拳腳。
  • 小米11全球首發驍龍888,國產手機集體站隊高通,華為呢?
    今天晚上高通正式宣布發布驍龍888處理器,這顆晶片被認為是高通下一代的真旗艦處理器,為了爭搶首發搭載的權利,國產手機廠商們也非常著急,因為往年的高通晶片都會在初期面臨供貨不足的問題,能夠率先發布,自然意味著自己的話語權與供貨優先級會更高。
  • 小米要賣3億部,榮耀爭中國第一,國產手機逆勢擴張要搶誰地盤?
    有研究機構測算,受禁令影響,2021年華為的海外市場將會出現明顯萎縮,出貨量降幅可能會超過六成。在海洋生態中,死去的鯨魚會沉入海底,而碩大的鯨魚屍體會形成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滋養海底生物達百年之久。華為在海外市場所遭遇的困局雖不至於像鯨落那樣悲壯,但華為手機的部分海外市場萎縮,確實為其他手機廠商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此前預計,華為晶片受阻情況如果持續到明年,預計將釋放出1億部左右的市場空間。
  • 華為將不再是小米的競爭對手?
    打開APP 華為將不再是小米的競爭對手? 商業經濟觀察 發表於 2020-12-11 11:30:06 2019年9月,整個數碼行業為之振奮的時間點。
  • 誰才是手機形態的未來?小米MIX Alpha真機上手對比華為Mate X!
    小米MIX Alpha發布時接近兩萬元的售價還是成功嚇倒了很多人,小米終於秀出了自己的肌肉。但是小米環幕屏手機和華為Mate X摺疊屏相比,這一次上手體驗,誰才是未來?對比華為Mate X之後,我認為華為對摺疊機的處理確實已經做到量產階段,展開是8英寸大屏幕手機,摺疊起來是正反面都是6英寸以上的正常智慧型手機。重點是機身厚度很薄,機身重量有點感人,背面只有一個握把,搭載了四顆攝像頭,並且充分利用了摺疊屏的優勢,可以作為前攝,也可以作為後攝使用。
  • 誰吃了華為失去的蛋糕
    你可以說中國手機廠商正在合謀一起瓜分戰,但不可否認,這也是一場心有戚戚的勢力分割,而目前一切都處於變化之中。線下渠道戰:開店開店開店「誰能啃下華為失去的市場,誰就是中國老大。」賈沫表示。是的,一場大戲首先在線下渠道上演。
  • 國產頂級5G手機 小米10pro和華為Mate30pro參數對比誰更值得買
    作為國內的2大手機廠商,小米和華為可以說一直話題不斷。只要一有手機新品上市,必然會引起廣大粉絲的追捧。小米10pro和華為Mate30pro,則是小米和華為的最頂級旗艦手機。同時,這2款手機,也可以說代表了國內的頂級旗艦手機水平。一、支持5G網絡小米10pro和華為Mate30pro,都是支持5G網絡的。華為Mate30pro發布較早,於2019年11月發布,採用自研的麒麟990 5G晶片,支持SA/NSA網絡模式。
  • 小米與華為差距只有1%!國產手機或在Q4產生巨變,華為該怎麼辦?
    有誰會想到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變化會如此之快,小米距離華為只差1%!此話怎講?數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了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其中,華為只領先小米1%的出貨量,在筆者看來,按照目前的境地和發展態勢,小米在第四季度就會超越華為。
  • 手機失利後,小米電視再遭華為猛攻
    過去幾年,小米高舉性價比標籤,在國內智能電視市場幾無對手。如今,這一局面正在被華為打破。作者| 張吉龍 編輯|羅麗娟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激烈對戰後,小米與華為的戰火已經蔓延到了智能電視。對於這個新表述,小米集團公關部門給出了進一步的解讀,認為「同價高配」是比「極致性價比」、「性價比之王」更好的表述,「避免部分人對『性價比』的誤解,又把性價比的本質說得更清楚了。」但是,對於Redmi智能電視X是不是真的「同價高配」,外界卻存在爭議。
  • 使用MIUI11在小米手機上掌握黑暗模式
    暗模式將繼續存在,從而徹底改變我們手機和應用程式的美觀,以利用AMOLED屏幕技術來減少暗模式消耗。通過小米的MIUI 11,我們可以在我們的手機上利用這一優勢。小米公司還考慮了我們的眼睛,因為在夜間,黑暗模式的實用性通過向我們的眼睛發出更少的藍光而繼續增長。我們也可以在EMUI 10上激活它並在華為手機上配置暗模式,獲得類似的結果。
  • 小米或放棄手機晶片自研開發,澎湃二代處理器無問世可能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機器之能」(ID:almosthuman2017),作者:吳昕,36氪經授權發布。 「小米在松果電子失敗後已然將自研 AP 的版圖畫上休止符,轉而透過研發門坎較低的藍牙、射頻晶片等外圍零組件,逐步擴大對自家產品的技術掌握,而華為則是選擇重要的高端 AP
  • 小米對中國手機產業的影響以及對中國製造的意義
    相比之下,曾經成為國產手機品牌在海外市場領頭羊的華為,三季度它的海外出貨量只有1680萬部,海外出貨量佔比32%;vivo、OPPO的海外出貨量更低,海外出貨量佔比要高於華為,但卻遠低於小米。 二、小米對中國手機產業的影響 小米從進入手機市場以來就給國內手機市場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並在2014年三季度奪下中國手機市場第一名,前國產手機四強中華酷聯迅速土崩瓦解,其中的中興、酷派、聯想三大手機品牌如今在國內手機市場已幾乎沒有存在感,唯一繼續存在的華為是通過學習小米的網際網路模式才逃過一劫。
  • 華為很嚇人的技術看呆小米遊戲機845,補齊短板,售價感人
    「華為的GPU Turbo技術,相當於給你的汽車增加了渦輪增壓,在設備總體性能上發生了質的飛躍。不僅如此,購買了老產品的朋友也可以用升級的方式享受到這個技術,如同買過的汽車後期贈送渦輪增壓。一諾千金,以行踐言,就是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