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很冷門的詩作,只有短短四句話,卻獨具藝術匠心

2020-12-24 品詩賞詞

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結合,一些重大題材和主題,需要以莊嚴隆重的風格加以反映,詩人們往往就採用古體或律詩。而七言絕句結構比較短小,以抒發情韻、風調見長,所以這類題材很少採用絕句的形式。

但也有一些絕句作品,抒寫了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卻非常成功,這就需要詩人敢於突破慣例,並構思獨特。李白是盛唐傑出詩人,他曾被唐玄宗封為翰林,既證明了他的才華,也給了他極大的榮譽感。雖然後來詩仙不願受束縛,決意離開長安,唐玄宗依然賜金放還。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被迫四處漂泊,李白還曾打算前去救駕,可見詩仙對皇帝的情感極其複雜。下面介紹李白很冷門的詩作,只有短短四句話,卻獨具藝術匠心。

上皇西巡南京歌

唐代:李白

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地轉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

天寶十五載六月,安祿山攻破潼關,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八月時唐肅宗在靈武即位,尊玄宗為太上皇。後來玄宗回長安,改成都為南京,鳳翔為西京,長安為中京。此時李白卻被判發配夜郎,他悲痛地記載了玄宗避亂入川的事情。四川在全國之西,成都在長安之南,天子出京,謂之巡狩。

詩以反問起頭,誰說君王行路有困難?叛軍進逼,匆忙出奔,禁衛軍又在中途發生兵變,玄宗無法擺平,最後只能犧牲楊貴妃,才勉強平息這場嚴重事故,一路行來,可謂困難之極。李白並非不知這些,卻故意反問,讓讀者立刻就想知道答案。

但接下來詩人卻並未闡述並不困難的理由,次句卻描繪了熱鬧的場景。馬高七尺以上稱為龍,天子的車用六匹馬拉,故稱車駕為六龍。車駕西來,萬人歡慶,怎麼會行路難呢?一問一答,就將詩人心目中的皇帝,與臣民的關係勾畫了出來。

後兩句精整而又莊嚴,將南京的成都與首都的長安聯繫起來。長安在渭水之濱,玉壘是成都附近的山,錦江則是流經成都的水。由於皇帝來臨,天回地轉,所以錦江也好像成了渭水,玉壘好比長安。這也就是說,天子以四海為家,由於玄宗之來,成都也就是長安了。

這首詩顯然有些粉飾和誇張的味道,而不是當時情況的真實反映。分明是亂中逃難,作者卻將其寫得就像平時出遊;本來是戰火紛飛,李白又將整個過程寫得仿佛太平無事。這當然是給這位昏君塗脂抹粉,聊以遮羞。

詩人之所以這樣寫,卻有客觀原因。封建社會中皇帝被是天然尊長,臣子有責任為他隱瞞過失,即所謂「為尊者諱」,即使李白也不能擺脫這種儒家傳統觀念。

而且唐代詩人對唐玄宗這個人的情感也很複雜,他早年勵精圖治,形成了開元之治,但晚年又實在昏聵糊塗,終於導致天寶之亂。開元之治是唐帝國隆盛的頂點,在這以後則愈來愈糟。

所以詩人在回溯這一段歷史時,總是不得不把開元盛世和他聯繫起來,同時又不得不把天寶年間發生的情況和他聯繫起來,既深深地懷念,也有很多無奈的譴責,因此產生了一種混合著愛戴與憐憫、憎恨與遺憾的感情。

唐人吟詠開元遺事的詩篇也非常多,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篇名作以譴責開始,又以同情終結,也都是因為同樣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你對李白知多少?一起從三首冷門詩入手對李白的性格重新分析吧
    今天與大家從三首冷門詩的角度重新認識李白。做好準備,開始今天的詩林之旅吧~歷數中國各朝各代,詩的頂峰無疑是唐朝。在這個詩的時代裡,無數才子書吟哦詠,編織了大唐恢弘多樣的文學風貌。而在這熠熠群星中,李白無疑是箇中翹楚,他的實力受到了古往今來、宇內海外的高度認可。
  • 李白少有的現實主義詩作,被譽為近乎杜甫,如今卻鮮為人知
    詩仙李白便是浪漫主義的代表,而詩聖杜甫則是現實主義的代表,二人在各自的風格領域俱都達到了巔峰成就。李白的詩作或瑰麗玄奇,或飄逸瀟灑,讀之佳釀醉人;而杜甫則寫實深刻,幽咽沉鬱,讓人看到一個真實的社會,因而才被稱為「詩史」。不過,凡事並非絕對,杜甫也曾寫過清麗怡人的絕句;而李白也有深刻寫實的篇章。
  • 李白比較冷門的5首七絕
    李白是中國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作品以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其中《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望廬山瀑布》等歷來備受傳誦,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李白比較冷門的幾首七絕。
  • 最能代表李白風格的一首詩,卻因情感消極未能入選課本
    全詩形象鮮明,感情激揚,氣勢豪放,音調瀏亮,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能充分顯示出李白詩歌的特色。然而這首詩卻沒有入選語文課本,據說是因為詩中有一些消極的觀點。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代表李白個人風格的詩篇吧。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句句動人心弦!
    詩詞文均有很高成就,其中以詩的成就最高,有「小李白」之稱。陸遊是南宋詩壇的一代領袖,其詩內容豐富,風格豪邁,以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為主。現存詩作9300餘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陸遊詩中的愛國情懷,更是當時人民反抗外來侵略者的精神力量。所以陸遊的愛國詩篇在其所有詩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而說到陸遊的愛國詩,就不得不提他的經典詩作《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二》。
  • 唐伯虎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
    今天介紹唐伯虎的這首《把酒對月歌》,於落魄潦倒中見超凡灑脫,通過歌詠李白的詩才,藉助詩仙的狂傲不羈,來表達自己不拘禮法,蔑視權貴,視功名如糞土的豪邁情懷和灑脫胸襟。本詩是唐伯虎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讀之令人動容。
  • 李白最為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今天小赫赫就為大家介紹一首「詩仙」李白最為霸氣的詩,全詩雖然描寫了一場敗仗,但是從中我們依然能夠讀出英雄氣概,讀出不畏一時的兵敗,敢於再次拿起武器與敵人對抗的慨然之氣。這首詩就是李白的《從軍行·其二》: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 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詩,短短四句,明朗暢快,別具情韻
    比如「青梅竹馬」出自李白的《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還有「豆蔻年華」出自杜牧的「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著名詩人孟郊的這首千古名作《登科後》,短短四句,竟然貢獻了兩個成語。比起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這首詩更是絕妙,將自己在放榜之日的喜悅得意之情表現得活靈活現,讓人讀後頓感暢快淋漓。
  • 李白作詩讚美楊貴妃,短短28字,把女人的美描述到了極致!
    一來楊貴妃地位特殊,當時受到唐玄宗的專寵,很多詩人為了巴結權貴,就寫了很多詩作來讚美楊貴妃;二來楊貴妃是真的美,就連李白看到了她,也一連寫了三首詩作來讚美她。《清平調》總共有三首,每一首都有四句七言,每首都從不同角度來描述楊貴妃,直到現在依然讓世人讚嘆,還被改成了流行樂曲,鄧麗君、王菲等著名歌星都翻唱過。李白寫《清平調》的時候還有一個故事,李白雖然才名在外,但是仕途的發展卻沒那麼順利,因為唐朝還是很看重出身門第的,得不到一個有身份的人引薦,是很難入朝為官的。
  • 崔顥寫在黃鶴樓的詩,氣勢恢宏被譽為千古絕唱,連李白都自嘆不如
    宋代詩學評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就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有了李白的背書和嚴羽專業的註腳,崔顥的《黃鶴樓》的名氣就更大了。崔顥在黃鶴樓上寫的這首詩好在哪裡呢?唐代大詩人崔顥登臨黃鶴樓,一首贊詠黃鶴樓的詩作便應運而生。詩人以神話傳說作為詩作的開篇句。「昔人已乘黃鶴去」說的就是黃鶴山的來由,以及黃鶴樓的命名。神話傳說是美好的,可是詩人來到此處,見到的是真真切切的、空蕩蕩的黃鶴樓。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五言絕句,只有短短的20個字,卻是寫得很深情
    雖然王勃的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七歲,但是他的才華卻是令人驚豔,絕對是天才型的詩人,一位二十七歲的青年,如果放到現在的話,可能還不太懂事,可是王勃卻是在初唐詩壇大放異彩,寫下了諸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那麼除了前面所介紹的那幾首之外,筆者今天還要為大家推薦他另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這首經典的五言絕句《寒夜思友三首·其一》,可能很多人對於這首詩並不是太熟悉,其實這也是一首很經典的作品,通篇描寫得很是真誠,把自己對於朋友之間思念描繪的淋漓盡致。久別侵懷抱,他鄉變容色。
  • 李白採用誇張技法的五首詩作,文辭如行雲流水,想像似天馬行空
    李白是盛唐最浪漫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中充滿了主觀感情色彩。詩人是性情中人,無酒不成詩,鬥酒詩百篇,他的作品中經常採用想像和誇張的藝術技法,將本來寡淡無味的事物描繪得精彩紛呈。詩人用他五彩的畫筆,化腐朽為神奇,描摹出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千年後的讀者一次次欣賞到經典而又傳神的不朽詩篇。
  • 「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詩」,欣賞詩仙李白22首精美詩作
    「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欣賞詩仙李白22首精美詩作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 李白最悲觀的一首詩,寫盡了對人間繁華的鄙夷
    「詩仙」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李白的詩飄逸瀟灑,變幻莫測,猶如隨性而為,恣意汪洋,奔放不羈。就連齊名的「詩聖」杜甫都多次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李白的詩之所以能奔放不羈、飄逸瀟灑,與他個人的性格也是有很大關聯的。李白為人疏放瀟灑,輕蔑禮數,好飲酒、好交友,好遊歷。
  • 李白最著名的寫月詩之一,前四句我們都背過,但其實這是首諷喻詩
    鮑照有一首《朗月行》,開頭四句寫道:「朗月出東山,照我綺窗前;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絢麗多彩的佳人對月吟歌圖。 這首詩,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便學過,但似乎當時只有前四句,因為老師要求背誦,所以到現在記憶猶新,後來長大後,看到了全詩,也看到了一些關於此詩的評論,仔細品味之下,卻發現這並非一首單純的寫月之詩。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安史之亂前夕,很多人都指出,這是一首諷刺、隱喻之詩。
  • 李白為何不做官卻遁跡山林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省天水市),出生在劍南道綿州昌隆青蓮鄉(現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青蓮鎮),故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 他是和李白蘇軾比肩的大才子,七步成詩,短短六句令人叫絕
    後人對曹植的評價極高,鍾嶸在《詩品》中將其列為品第最高的詩人,而清初的王士禎則將其和李白、蘇軾相提並論,稱他們是漢魏兩千年來的「仙才」。 李白和蘇軾是眾所周知的大詩(詞)人,而曹植可以和他比肩,足見其才華。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14首:李白《夜宿山寺》
    這首詩是李白在旅途中投宿山寺、登上寺樓後所作。李白終其一生都嚮往遊仙問道的生活,創作中好以遊仙、夢境或幻境,來補充或組織畫面。在虛擬的描寫中,更加恣肆汪洋地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感情,當澎湃的詩情無法為尋常的形象所容納時,這位浪漫詩人常常會展開天馬行空式的想像,以氣馭詞,來實現藝術的變形。
  • 詩詞鑑賞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李白的詩詞成就極高,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也有許多人去讚賞李白的精美篇章。今天鑑賞一首李白的詩作《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首詩是李白在聽說好友王昌齡被貶官龍標尉時從遠道寄給王昌齡的詩。李白在一聽到王昌齡的不幸遭遇時,想必也是感同身受的,因為李白一生也是東奔西走,四處飄零。所以寫了漂泊無定的楊花和叫聲似「不如歸去」的子規。因此「楊花落盡子規啼」,滿含離別的愁緒。而「愁緒」的來源是聽說好友被貶官了,去的地方要過五溪(指湖南西部的五條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