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6歲小朋友聽力超初中生,英語聽力啟蒙找對方法就能做到!

2020-12-22 AirCourse愛課

最近,榴槤爸收到鄰居家媽媽的求助,她家孩子今年才5歲,可是英語發音不標準,該怎麼辦?

鄰居媽媽訴苦說,家裡堆積了各種英語光碟、點讀筆、早教機,繪本書簡直都在按斤買了,花了這麼多錢,為啥孩子還是發音不準呢?該怎麼矯正呢?

孩子發音不標準,大多數家長會想當然,那就糾音,矯正過來啊!對於正處於啟蒙階段的孩子來說,很多家長都和鄰居媽媽一樣,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發音不標準,很有可能是「聽力」培養不到位的問題。

因「聽力」啟蒙不足造成的問題,太多了!5歲的時候,孩子暴露的問題是發音不標準;等孩子大一點,你還會發現,花大價錢報了培訓班,大概懂了100多個單詞的讀音,一旦停課,基本上也就忘光光了……

為啥別人家孩子6歲聽力就趕超初中生了,咱還在這兒干著急呢?

聽力—英語啟蒙第一課

在中國「新課標」提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將「聽」放在了第一位。

聽力啟蒙對英語來說有多重要?有一位親子英語啟蒙專家曾說:「孩子的耳朵是上帝造物的神器展現,只要從耳朵聽進去的東西,將化為語言信息停留在腦袋裡。」

太形象了!無論是中國小朋友學中文母語,還是美國小朋友學英語母語,他們都經歷了類似的過程:

0個月時,開始意識聽到聲音;

1歲開始意識到語言與事物的聯繫;

1歲半隻會說單個的名詞;

3歲左右完全學會了說話;

6歲開始簡單的閱讀、識字;

10歲開始簡單的寫作。

由此可見,在語言習得中,頭等重要的是聽力理解。「聽」是語言交際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最初的感知環節。根據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語言的輸入是語言習得最基本的條件,聽力作為一種輸入性技能在學生的語言習得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這也是為什麼榴槤爸在前面提到的,聽力培養和孩子記不記得住課堂內容直接掛鈎了。因為如果聽力不提高,外教說什麼孩子只能聽懂一半,花錢上的外教課效果也打折,很大一部分花費其實都是浪費。

英語啟蒙的第一步,建議從聽開始入手,語言的本質是聲音,孩子看得懂(閱讀)的不可能超過聽得懂的部分,另外,聽比讀可簡單多了,再加上幼兒時期是非常關鍵的語言敏感期,孩子的辨音能力比大人強好幾倍!

英語聽力啟蒙方法

榴槤爸和鄰居媽媽說了這個建議以後,鄰居媽媽又不買帳了,反駁說:「咱家孩子聽力還不夠重視嗎?每天都給他放原版動畫片,孩子還挺喜歡看呢!

說起英語聽力啟蒙,大多數家長都和鄰居媽媽一樣,認為只要每天讓孩子看英文動畫片,時間長了,聽力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也就是大家都在說的「磨耳朵」。

這種做法,叫做泛聽,但它的難度在於,如何給孩子選擇正確的泛聽材料。榴槤爸問鄰居媽媽,你都給孩子聽啥了,鄰居媽媽像打開了話匣子一股腦從嘴巴裡蹦溜出好多動畫片……說真的,多有的時候也不是好事兒,鄰居媽媽在挑選的時候,顯然就是看到啥就給啥,隨意性比較大,殊不知,這些東西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太難了!

可理解性輸入

這一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首先提出,主要是用來指導閱讀進階訓練。事實上,在聽力訓練的時候,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克拉申提出了學習者在第二語習得中需要的四個基本條件:

1. 語言輸入必須是可理解的。

2. 語言輸入必須是有趣的,有關聯的。

3. 語言輸入必須是非語法程序安排的。

4. 語言輸入必須是大量的。

榴槤爸的建議是,聽力和閱讀一樣,也是需要分級的,每一個階段的訓練,都需要同等難度聽力材料的大量輸入,然後再逐漸增加難度。聽得再多,孩子沒聽懂,不白學了嗎?

那麼我們該怎麼幫孩子選擇聽力材料,幫助輔助聽力學呢?

分階段啟蒙

對於學齡前,而且剛剛接觸英語學習的孩子來說,這個時期可以針對兒童英語語感啟蒙進行——內容包括兒歌童謠和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應法)親子互動

每周精學一首,親子共同參與。最好是父母先學會,然後再教孩子。其餘的歌曲,作為泛聽材料,利用零碎時間播放,使孩子熟悉英語的節奏和韻律,進行語感啟蒙。

TPR就是全身反應教學法,是指力圖通過身體活動來進行語言教學,是一種建立在語言和行動和諧的基礎上的語言快速教學法。目的是在開口之前培養聽力能力,減少語言學習的心理壓力。

TPR親子互動方法有很多,比如直觀演示:孩子在學習動物單詞的時候,學習一個就可以模仿叫聲和它的特徵表演出來,或者讓寶寶自己進行模仿;遊戲法,陪孩子玩猜詞小遊戲,學蘋果單詞時,露出一個角讓孩子猜;表演法,學cry時,表演哭的樣子幫助理解;另外還有卡片教學法、繪圖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都是基於畫面或場景,幫助孩子理解聽到的語言含義。

繪本畫面

孩子有了一定基礎後,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安排閱讀學習,包括英文繪本和分級讀物。在這裡榴槤爸爸想提醒的是,閱讀時搭配上音頻,是非常好的語言輸入機會。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看圖畫就可以明白意思,沒有必要再聽英語的音頻資料。這種理解是錯誤的,聽力可能更重要。

材料選擇注意方法

首先,孩子感興趣很重要。正如克拉申理論中提到的有趣的重要性,孩子的學習興趣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幫手。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聽力材料,就不會感到枯燥,有助於孩子堅持下去。一定要多觀察孩子的情緒,多問問孩子的意見,及時調整策略。

第二,廣泛涉獵不同題材的材料。增加聽力材料的範圍,既可以提高詞彙量,又能擴大知識面。榴槤爸爸一直給孩子堅持上《哈佛外教百科英語》,課程每天學一個百科知識,題材新穎,對孩子來說,是一份非常給力的聽力啟蒙材料。

第三,不同時長的材料。將聽力材料分成不同的時長,或是選擇不同時長的聽力材料,比如2-10 分鐘,半小時等。

引導式教學磨耳朵

單純的磨耳朵輸入意義不大。美國華盛頓大學語音與聽力科學教授、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的聯合主任的Kuhl教授曾經做過相關實驗,分別對2組不同的嬰兒單獨進行音頻和電視的輸入,測試結果表明這兩種輸入方式對嬰兒並沒有產生任何的學習效果。究其原因,缺乏社交屬性的不可理解輸入對語言學習者而言無異於對牛彈琴。

鄰居媽媽確實承認,自己比較忙,哪有那麼多時間陪孩子學啊,以為給他放英語動畫片就行了。這也是為什麼榴槤爸如此強調陪伴式教育的原因,除了心理上的陪伴,孩子在學習語言中,更需要引導和理解上的幫助。

有的家長也會有煩惱,自己本身也不是很懂,或者很忙,沒那麼多時間和精力陪孩子怎麼辦?榴槤爸爸的建議是,選擇一些有專業老師引導教學的課程作為補充,幫孩子形成一個線上的磨耳朵環境。榴槤爸爸就是堅持每天給孩子上哈佛課+愛課六級,他們都有非常專業的老師,引導式地教孩子學語言。其實我自己也沒花多少精力,但孩子的口音,確實是聽得到的標準!

外教引導式授課

啟蒙階段,其實最重要的並不是非得讀多少書,完成多少任務,而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語言敏感度。所以,像鄰居媽媽這樣的家長也不用著急,只要從意識到問題開始,認真地陪孩子做好每一步,慢慢來就可以。本身語言學習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需要技巧,更加需要耐心和堅持。

另外,榴槤爸想告訴大家的是,孩子從「聽」的階段過渡到「說」的階段,都需一定的轉化過程,也就是俗稱的「沉默期」。孩子需要等聽力輸入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才可能開始對外輸出,沉默期一般幾個月到一年不等。也就是說,效果不可能是一開始就顯而易見的,往往需要一些時間的沉澱。為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更多的時間成長,切不可急於求成。底子打好了,樹在汲取養分後,自然會慢慢成長起來!

相關焦點

  • 英語啟蒙怎能沒有英語動畫片 我們給動畫也來分分級
    但其實,在英語啟蒙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大V和家長都在推薦各種英文動畫。比如《做孩子最好的英語規劃師》的作者蓋兆泉,她就很推崇孩子通過英語動畫去鍛鍊聽力,在她的書中也推薦了很多英語動畫片。實際上,英語啟蒙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看英語動畫片,磨耳朵,積累口頭英語,給孩子創造一個英語環境。
  • 錯過了3-6歲的英語啟蒙黃金期?用對方法,大童也能迎頭趕上
    雖說各類專家都言之鑿鑿地向我們表明,3歲是學英語最理想的起點。但不代表啟蒙晚了,就永遠落後於人了。事實上,只要用對了方法,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3年時間,就有望追上那些3歲起點的孩子了。倒也不是說其他幾位老師的書不好,只是她們提供的路線,基本都需要從小抓起,相對來說蓋老師的書,提供了3歲、6歲、8歲三種不同年齡段的啟蒙路線,適應範圍更廣。
  • 0-8歲英語啟蒙乾貨這裡都全了!
    來源標題:0-8歲英語啟蒙乾貨這裡都全了! 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呀!重複,是這個時期的制勝關鍵;3-5歲進入「聽說啟蒙期」,孩子開始聽聲辨音,對聲音開始理解;6-7歲從「聽說」向「讀寫」進行過渡,為開始全面系統的學習進行準備。越接近12歲,大腦對新語言的敏感程度越相對低,學得相對慢。所以,抓住這幾個語言敏感期對於英語學習至關重要。
  • 英語啟蒙:幼兒英語聽力訓練,你都做對了嗎?
    上面談了0~1歲寶貝的聽力訓練情況,其實,1~3歲寶貝的聽力訓練,情況也大同小異。眾所周知,中文屬於象形表意文字,即「見形知義」,而英文屬於表音文字,音形一體,即「聽音知形」。所以,在幼兒階段,學好英語的關鍵,是聽力詞彙輸入。今天,苗爸要與你分享的內容,就是「如何做好幼兒英語聽力訓練?」
  • 英語啟蒙:有趣的美國小朋友自然拼讀遊戲(二)
    即聽到一個單詞的發音,就能夠根據自然拼讀發音規則,拼寫出這個單詞。同時,看到一個單詞,也能夠根據自然拼讀發音規則,讀出這個單詞的發音。也有不少人對自然拼讀持否定態度,認為其作用有限,理由是很多單詞並不符合自然拼讀規則。此說法不無道理,但是卻忽略了自然拼讀的適用背景,即兒童英語閱讀啟蒙。
  • 適合孩子英語啟蒙的學習方法
    那麼對於「兒童/小學生英語啟蒙學習」這件事情而言,需要的特質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應該是一些符合兒童自身特點的英語學習方法。兒童較成年人相比,理解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偏弱,想像力和記憶力則相對突出,對色彩、圖案和聲音也更加敏感一些,處在語言系統的形成階段。
  • 為什麼ABCmouse騰訊開心鼠英語,只能做"教輔"?|啟蒙英語|英語啟蒙...
    ABCmouse是來自美國的兒童在線啟蒙品牌,主打沉浸式教育方式。2018年4月,騰訊與美國Age of Learning合作,推動英語學習應用程式ABCmouse在中國落地,並針對3-8歲中國孩子的學習特點進行了本土化研發。今年5月,"騰訊ABCmouse"品牌升級,正式有了自己的中文名——騰訊開心鼠英語。
  • 英語啟蒙:如何解決兒童學英語的「3不」問題?
    因為沒有考試壓力,暑假的英語提升,可以更多地使用一些遊戲等輕鬆的形式,引導孩子每日堅持學英語。前兩天,苗爸分享了一篇原創文章:《英語啟蒙入門訓練,從零基礎到英語牛娃》,介紹了一些英語入門訓練的方法,得到了許多寶爸寶媽的贊同和支持。也有一些父母在閱讀完文章之後,依然存在一些困惑。
  • 3歲寶寶五個月英語啟蒙,聽力詞彙500,說說啟蒙路上的那些坑
    文章講述她家寶寶(3歲)英語啟蒙之路,裡面的心得經驗供大家參考。再此強烈推薦蓋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和《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2》。在這裡說明一下,由於豆豆才3歲,所以我們走的是小童路線,接下來只會記錄小童學習中遇到的坑。
  • 在家做對三件事,幼兒英語啟蒙方法更高效,文末兒歌乾貨資源分享
    幾歲送孩子去英語機構學習合適?的確,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英語啟蒙問題,只怕自家娃輸在了起跑線上。加之近年各種學習理論、方法層出不窮,讓爸爸媽媽都看花了眼,什麼「二語習得」、「自然拼讀」,到底哪種方法才適合孩子呢?
  • 英語啟蒙:聽力訓練的「2020法則」,普娃逆襲的必備魔杖
    不少父母也明白這個道理,但苦於自身英語水平有限,此外,也沒有找到正確的聽力訓練「路線圖」,所以,就從自己能夠「勝任」的閱讀啟蒙開始了。在閱讀啟蒙的時候,老師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Learn to read, read to learn. 我們在訓練孩子聽力的時候,可以套用這句話,來表達聽力訓練的順序:Learn to listen, listen to learn.
  • 0-3歲幼兒英語啟蒙路線照做就對啦!聽力先行、繪本童謠、精讀
    所以,當有媽媽問起英語啟蒙幾歲合適的適合的時候,我都會堅定地告訴她們:0歲就可以!010-6個月:聽力先行 兒歌磨耳朵這個階段的寶寶聽力水平是最敏銳的,能夠分辨聲音非常細微的區別,所以千萬不能錯過這個階段,一定要把握好「
  • 寶寶英語啟蒙-北大媽媽分享
    北大級政管2002開始:上篇文章講到啞巴英語的「元兇」缺少聽力,今天依舊不澆雞湯,只講乾貨。4.做功課、下功夫利用各種英文原版音、視頻材料創造家庭可理解性英語環境,每天最少45分鐘。5.交給個別有科學教學體系,可以輸出可理解英語環境的優秀機構,如何選機構以後再講。什麼是「可理解性輸入」文章後面會解釋。步入正題。孩子2歲半可以開始英語啟蒙?答案:當然。
  • 有哪些助力英語啟蒙的好用方法?(聽說篇)
    學英語,和學中文一樣,靠的是日積月累、不斷接觸、反覆練習,但也有一些助力提速的方法,特別是孩子在低水平「舒適區」徘徊時。 結合我家孩子和我自己學英語的經驗,從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我會各分享一種好用的方法。
  • 6歲才開始英語啟蒙真的晚了嗎?別慌,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補救!
    作者:劉老師有不少家長希望保持孩子愛玩的天性,不想給他們的童年增添過多的負擔,一直沒有讓孩子接觸英語,等到上小學了才發現孩子落後太多,開始著急;也有些家長一直想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但是卻苦於沒有方法。今天就來告訴各位家長,6歲以上的大童怎麼進行英語啟蒙。首先,大童的英語啟蒙已經沒有辦法再像幼兒一樣進行「沉浸式」的英語學習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母語學習一定到達了一定的高度,邏輯思維完整,可以用母語自如表達自己的想法。
  • 英語啟蒙實用方法:在玩樂中開啟英語啟蒙
    今天就來說說我是如何開啟女兒的英語啟蒙的,我家可可今年4歲多了,是一個乖巧的時候會感動到你哭,搗蛋的時候又會氣得你發瘋,氣的你發瘋的時候感覺不是我親生的今年暑假一個人帶她出去玩,真正體會過全職媽媽一個人帶娃的生活,那簡直就是360°無死角的累(在這裡給全職帶娃的媽媽們一個擁抱)如果誰再說全職媽媽在家就帶個娃之類的話 我一定會一巴掌呼過去,我覺得媽媽應該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
  • 大思英語英語啟蒙APP:科學啟蒙,環境很重要
    外教來自英語國家,說著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但在教學過程中,他只有語言,沒有環境。外教對小朋友說英語,小朋友聽不懂。為了讓小朋友懂,外教只能翻譯成中文,把生詞句子寫出來讓小朋友背。這種教學的效果和中國老師教英語並沒有什麼不同,唯一的優勢就是外教口音純正,孩子不會學成方言英語。但是外教脫離環境的中英互譯式教學法最終培養的還是中式英語,不能培養英語思維,也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英語水平。
  • 兒子的英語啟蒙路線圖,2-3歲積累聽說詞彙階段的經驗分享
    他出生於2014年8月,從兩歲多開始接觸英語,那時主要是聽兒歌和看兒歌對應的動畫視頻,並且跟我一起學唱兒歌。因為學習內容和時間不固定,完全看心情,而且一般就想起來學那麼5分鐘,10分鐘,所以並沒有把它當作正兒八經的啟蒙,只當作興趣培養。三歲生日以後,正式開始英語啟蒙,之所以說正式開始,主要有以下幾個變化:1.
  • 3歲女兒每天唱英語兒歌-我們的英語啟蒙探索
    女兒的英語啟蒙並不早,1歲8個月我才知道英語啟蒙這回事,在此之前,英語歌都沒聽過。一次早教課,老師拿出一個球,滾動到每個小朋友身邊,「ball. It is a ball. roll roll roll the ball "小朋友們在家長的協助下,也相互互動起來,球在地上滾來滾去。
  • 我家多多的三年「無痛」英語啟蒙之路,分享6點經驗和心得體會!
    兒童房的書架, 其它分放在臥室客廳等我家多多現在3歲2個月,英語啟蒙從出生開始聽英語兒歌,磨耳朵,2歲前主要是讀一些優質的英語原版繪本,2歲後正式開始引入分級讀物。因為讀過繪本,她聽幾遍就能完全聽懂音頻的內容了。不得不說,0-6歲處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語言學習的能力真是讓大人驚嘆。儘管我的英語發音不標準,但是,在聽過多次音頻以後,孩子不僅能聽懂音頻裡的內容,口語的發音也比我地道多了。我曾經也擔心我蹩腳的英語發音會把孩子帶坑裡,現在看來也是白擔心了。我們在家用的是牛聽聽,出門用的是小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