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道書的鼻祖火龍真人

2021-01-20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開創修煉丹道學術思想的人,比較有案可查的,當然要首推東漢末年的魏伯陽,也就是後世道家尊稱他為魏真人或火龍真人的。關於魏伯陽的確實身世與他生存準確的年代,始終還是文化史上一個大謎,但是,他是東漢時期的人,大概不會錯。

說到東漢末期,在道家與道教史上,產生兩個劃時代的人物,一是魏伯陽,另一便是張道陵。魏伯陽是代表上古傳統文化中的隱士精神——神仙。張道陵卻在漢代以後,構成道術傳統的世系,到了宋元以後,一直成為江西龍虎山正乙派張天師的世家,他與山東曲阜的孔子世家,互相併陳;在中國文化歷史上,能夠以學術思想,造成一兩千年世家的系統,只有儒家的孔子與道家的張天師,豈不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蹟嗎?

這也就是說明中華民族,對於文化學術思想如何尊重的精神,他能夠在文化的王國裡,自由給予聖賢、神仙、高士、處士、隱逸,等等極其美善的封號,而且是不問今古,都受到一份尊崇的禮遇。可是魏伯陽,卻是走的「隱士」路線,結果只有給人以「不知所終」的疑猜而已,他贈予後人唯一的禮物,就是他的一部千古名著《參同契》一書。

魏伯陽著作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說明修煉丹道的原理與方法,證明人與天地宇宙有同體同功而異用的法則和原理,為了整理自古以來的傳承,證明人為的修煉,可以升華而成神仙的傳統學術,他以《周易》的理、象、數三部分,和周秦到兩漢,用在天文物理學上的原理與原則的五行,幹支之學,以及道家老子傳統的形上、形下的玄學原理,一齊融會貫通,為丹道的修煉程序,做了一套完整的說明。

《參同契》,便是說丹道修煉的原理,與《周易》、《老子》的科學而哲學的原則,參的透徹了,便可了解他們完全是同一功用,「如合符契」的。所以他便融會《周易》、黃老、丹道這三種學術共通的道理,著述這本《參同契》了。

該書特別注重身心精神的修煉,他所指用於「返老還童」、「長生不死」,至於最高解脫而登上仙位的丹藥,主要的藥物,便是人人自己所具備的精、神、炁而已。即在修煉的過程中,也可以借用,或者必須借用外物的丹藥,那是為了培養補充衰歇而有病象的身心,使其恢復精、神、炁的生命本能而已。它是中國養生學的祖述寶典,也是最早研究身心生命奧秘的著作,它影響漢魏的醫學、生物物理學,乃至佛學與禪宗,後來道教的經典《黃庭經》,所謂「上藥三品,神與炁精」等思想,以及《龍虎經》等的著作,都是由《參同契》的蛻變而來,不過加上一些宗教神秘的觀念而已。

他認為恢復精神先天原始的情況,能夠自作生命的主宰,以及變化生死的功能,一切都可操之在我,才是服食丹道的效驗。至於鍛鍊藥物的精、神、炁,與服食的方法,必須要有正確的心性修養與真正智慧的認識,才能做到。所以統攝修煉藥物,服食成丹等的程序,便要透徹了解御政的重心。

他引用《易經》象數的原則,極力說明天地日月氣象變化的宇宙規律,藉以證明人身生命活動的原理,是與天地宇宙變化的程序,有共通活用的規則,並非是要你把天地日月的規範,呆呆板板地用到身心上來。清代道士朱雲陽的意見,認為他是以月的盈虧,來比精神的衰旺,日的出沒,來比氣血的盈虛,這是非常合理的名言。

比如他討論關關於修煉清靜的理論與方法,是他說明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的引申註解。同時,也可以在其中看到稍遲魏伯陽一二百年的佛學與禪學等,他提出以「無念」為入手的《參同契》的修法;並且也由此看出宋儒理學家們的修養「靜」「敬」的方法,它與佛、道兩家,是如何地結有不解之緣了。

魏伯陽在《參同契》中,綜合曆舉這些旁門左道的情形,比如「是非歷髒法,觀內有所思」(這是指內視五臟,如存想返觀肚臍、丹田等的旁門修法)。比如「履行步鬥宿,六甲次日辰」(這是指步罡拜鬥,迷於符籙道術等的旁門修法)。他談到上古流傳下來的道術,本來實是「內聖外王」的真學問,只因後世的人沒有智慧,把它弄得支離破碎,反而以偽亂真,影響社會,造成頹風,實在頑愚可笑!

總之,魏伯陽所著的《參同契》,從身心修養的實驗科學精義,而說出心性的形而上道,與形而下質變的精神魂魄等問題,是綜合道家科學的學術與儒家哲學的思想,溶化會聚在丹道的爐鼎之中,朱雲陽說他是以「天地為爐鼎,身心為藥物」,因此被譽為千古丹經道書的鼻祖,實在也不為過。

相關焦點

  • 道經道書之太平經
    太平經是東漢于吉所傳《太平青領書》的簡稱。它是東漢方士們的著作,是早的一部道經。據範曄《後漢書·襄楷傳》 說:「桓帝延熹九年(公元 166 年),襄楷上疏曰:『臣前上琅邪宮崇受于吉神書,不合明聽。'據宋賈善翔《猶龍傳》卷四說:今於正經外,「又 有《太平(經)鈔》十卷,不著撰人名氏。」宋鄧牧《洞霄圖志》 卷五則說:「先是《太平青領書》自漢於真人傳授,卷帙浩繁, 復文隱秘,先生(指閭丘方遠)鈔為二十卷,文約旨博,學者便之。」 但前者說十卷,後者則說成二十卷,疑卷數有誤。據本會陳攖寧會長考證,現傳《太平經》中還包括了部分的 《太平洞極經》在裡面,全書中曾有二十幾處引到《洞極經》的 話。
  • 為什麼歷代皇帝都喜歡讓道士鍊金丹吃,以至於吃死了好多位?
    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丹、道不分,丹、醫不分,丹、藥不分,很多卓有聲望的道士、醫生,同時也是煉丹製藥看病的杏林大家,修行高人,皇帝都聽他們的話,一般人更是信服的不得了,當然結果往往是自找死路。何謂金丹,據東晉著名醫藥學家葛洪《抱樸子金丹》說辭:「夫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 《鹹》為什麼能排《周易》下經第一卦?原來《周易》是部丹法!
    因為它模仿的是《老子》分為「道經」和「德經」兩篇的做法。(《周易》的作者和成書年代討論,詳見本號系列文章)上經以乾卦開頭,代表的是作者對天道(天行)的尊崇。下經以《鹹》卦開頭,表示的是作者對人道的理解。
  • 道經道書之黃庭經
    黃庭經為我國早期道經之一,現傳《黃庭經》二種;一 為《太上黃庭內景玉經》,一為《太上黃庭外景玉經》。另有《太上黃庭中景經》一種,疑為後人著作,僅見道藏中;一般提到《黃庭》,大抵都不包括《中景》在內。《內、外景經》中,首先出世的是《外景》,所謂《黃庭經》 實在就是它的本名。
  • 《西遊記》與丹經武學
    《西遊記》與丹經武學 悟空斷送草還丹~在五莊觀,因為偷吃人參果,悟空將人參果樹推倒打折,書中說了一句:「悟空斷送草還丹」;鎮元子追上師徒四人,三徒與之爭打,書中又說:「悟空不識鎮元仙」。「悟空斷送草還丹」,是書中情節:「悟空不識鎮元仙」,則與修為的層次尺度有關了。
  • 丹經《悟真篇》作者及其時代背景
    《悟真篇》作者及其時代《悟真篇》是道教內丹丹法主要經典,著錄於《文獻通考》、《宋史·藝文志》及《四庫全書》之中,著者為北宋張伯端,是繼《周易參同契》之後的丹經。書中以詩詞形式總結了宋代以前內丹的正統法,繼往開來,在道教史中為承前啟後的一部名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是書專明金丹之要,與伯陽《參同契》,道家並推為正宗。」張伯端,字平叔,浙江天台人。生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羽化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住世九十六年。少年博學,屢試不第,乃雲遊四方,孜孜訪道。
  • 中國道教的形成和發展有意義的書:《太平經》和《周易參同契》
    可見五鬥米道的道遇,與太平道不同,它不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悲慘的下場,反而乘太平道被消滅之機向全國擴散,演變為天師道,成為魏晉時期道教的正宗。對中國道教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的道書是《太平經》和《周易參同契》。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
  • 怎樣理解丹經中的性、心、神及其關係
    問題:丹經道書中涉及最多的是「性」、「心」、「神」,它們的概念及相互關係究竟如何,常使我混淆不清,請指點迷津。解答:古人關於「性「、「心」、「神」的命題內涵是很深很廣的哲學概念。這裡只能大致簡要地作一些介紹。
  • 《張三丰2太極天師》上映「火龍真人」劉章印捨命護寶展英雄氣概
    劉章印化身「火龍真人」,為護八極玄盒周全,帶領弟子與敵對抗戰到底,方顯英雄氣概。電影《張三丰2太極天師》中,演員劉章印飾演火龍真人,即為嫣兒和張三丰的師傅。當武林有難時,張三丰叫嫣兒帶著八極玄盒去求救於師傅火龍真人,便知武林大會就是場陰謀而中計。災難就要來臨,為了不傷及無辜火龍真人迅速號召所有村民離開伏義村。
  • 道經坊:<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道言:   昔於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元始天尊,當說是經。周回十過,以召十方,始當詣座。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無鞅數眾,乘空而來。飛雲丹霄,綠輿瓊輪,羽蓋垂蔭。流精玉光,五色鬱勃,洞煥太空。七日七夜。
  • 丹經武學的傳承是「守古老宗風,憑歲月消磨」,而有「吉泰平安」
    中間四字為「吉泰平安」,此篇文字道盡宗風武學的繼承、發展與未來。守者,遵守,循守也。古老是指「丹經武學」之前身「真元修真法」,真元者,真元之氣也,這是萬物的起源。真元修真法是明.九脈合真後留下的「一脈真諭」,是武學修真與國術史上最巔峰的學識。再溯源而上,此真元二字出於太上,唐玄宗開元三年(公元715年)詔以二月十五日老子誕辰為玄元節。唐武宗繼位後,又敕為降聖節。
  • 太乙鐵松與丹經武學的關係,以及太乙鐵松有無內傳、外傳?
    公開出版的書裡,特別是《真元寶笈》裡,玉環樁的心法、口訣、盡在其中。可以肯定的說,只要心中認可自己是武當傳人,找個真正的老師認真學習小鍊形,玉環樁,好好讀書,就可以盡得循經玉環樁真傳。要說到太乙鐵松派的功法傳承,就得先說起丹經武學。因為太乙鐵松的功夫已經被李兆生老師歸入到丹經武學之中。
  • 我對學習丹經武學的一些理解:當以先天的心神意念為嚮導
    學習丹經武學的學子可能有不少人會產生一個疑惑,為什麼老師不像社會上的武術一樣,把每一樣功夫講得清清楚楚呢?而且教的練法甚至有些似乎前後都有些矛盾。這是怎麼回事,具體原因且待我分析一二:這是學習丹經武學的人之中,上智下愚,根器、基礎、心性各有不同。老師是應材施教,隨緣布化。
  • 雷帝打書大膽試水!高級洗髓丹、仙靈符效果實測
    雷帝打書大膽試水!高級洗髓丹、仙靈符效果實測 玩家投稿 @戰神° 本著優化靈獸洗鍊、打書體驗的原則 新道具高級洗髓丹
  • 《怪物獵人》真人電影新畫面曝光,火龍的登場異常帥氣
    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博士和大家分享了文章《為什麼粉絲們都很擔心真人電影的質量?》,講述了不光是獵人們的武器,玩家們對於這部真人電影的「還原度」始終非常擔憂,因為導演保羅安德遜以及主演蜜拉 喬娃維琪這一對妙人當年可是拍出了「玄幻」的《生化危機》電影!
  • 生命之書 -《道德經》
    緊接著我在喜馬拉雅上購買了《道德經》的講課,在網上買了一本《道德經》,現在想想,這樣也是不對的,按照老子的道,凡事都不該過滿過多,否則就會變醜變得擰巴。在演講裡,白巖松說他在34歲左右遇上了《道德經》,就好像一個必定會相遇的緣分,他說他那些年的所有困惑,所有不解,都一下子得到了答案,他說原來在這兒等著他呢。他用等著來形容《道德經》,他說一下子豁然開朗。而對於我,應該說遇到這本書,是我的幸運。
  • 外丹、內丹、雷法、和術數的聯繫
    在他所著的《五金粉圖訣》一書中,記載了他的「九轉鉛丹法。」所謂「九轉」,是指先以鉛製備鉛丹作為原料,再從鉛丹出發用炭火還原出鉛,接著以所得鉛復煉為丹,如此反覆九次。由於鉛丹在500℃以上會發生分解,所以狐剛子又特別強調,制鉛時不得用「猛火」。
  • 《凡人修仙傳》九煉道丹天丹師橫空出世,九重天劫成九品道丹
    在這幾百年間,韓立之修為不僅突破到真仙巔峰,而且又打通了十一個仙竅,離金仙只差一步一竅,更驚人的是,在韓立又打通了十一個仙竅後,其修煉的時間至尊功法,真言寶輪上面的時間道紋,由一百零八道,更是可以增加了驚人的三百六十道大周天之數;加減速可達三千多倍;而且不出意料,在這幾百年間,那剩下的兩種道丹靈藥天造參和露凝草,也終於找到,至此所有煉製道丹的靈藥都有配齊;另外讓人驚訝的是,蟹道人都不像是一個傀儡了
  • 邵雍先天學與《周易》丹法小議
    丹經《周易參同契》之所以冠以「周易」之名,是因為《周易》本身也是一部丹經。《參同契》中的先天八卦納甲之法,就是來源於《周易》的卦序(參見本系列第一篇)。這就是《周易》所說的「反覆其道」!先天圖上這一對對反覆不已,周流不息的卦象,正像是那環中所對應的無窮是非與矛盾。所以,《周易》說:「有孚(復),在道以明」。所以,莊子也說:「莫若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