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慧瑩 Tech星球
8月12日,央視新聞在《餐飲浪費 如何制止?》的節目中,批評了部分網絡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的現象,引起了公眾廣泛關注和討論。
抖音、快手、微博等各大平臺也在積極響應。8月12日,鬥魚回應稱,將積極響應中央相關號召,並對相關內容審核;8月13日,抖音、快手在平臺設置了溫馨提示。現在在抖音搜索「吃播」,便會出現「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合理飲食,健康生活」;快手則顯示「愛惜糧食,合理飲食」。
微博也於13日表示,近日將對以量大多吃、食量驚人為噱頭,以假吃催吐為手段吸引流量的視頻和直播進行限制,會根據具體情況對相關內容採取刪除、停止直播、禁言和關閉帳號等處置措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站方呼籲廣大用戶樹立珍惜糧食的理念。同時也要求所有「吃播」博主為推廣正確的飲食消費觀念做出自己的努力。
帶有「大胃王」標籤的博主也相繼改名,密子君改掉「大胃王」微博認證稱號更是登上了微博熱搜。
吃播,顧名思義就是吃飯直播,最早流行於日、韓。近年來,中國吃播網紅在各大視頻平臺也形成了業態矩陣。例如B站平臺頭部吃播up主「徐大sao」、「記錄生活的蛋黃派」;微博視頻「密子君」、抖音平臺的「浪胃仙」;快手平臺的「吃播牙不齊」,雖然風格迥異,但都在吃播領域擁有固定的流量和受眾人群。
但隨著吃播行業的競爭激烈,為博眼球製造噱頭,各大直播、短視頻平臺上的大胃王吃播、「大胃王」比賽比比皆是,挑戰人類生理極限。更有瀋陽一名吃播半年內狂吃肉,今年6月在直播時去世。
近半人身高的珍珠奶茶杯、比臉大三圈的米飯碗、這驚人的食量和屏幕面前身材姣好的主播形象形成鮮明對比。「怎麼能只吃不胖呢?」、「吃這麼快都不嚼的嗎?」「這大一桌的海鮮我可吃不起」,越來越畸形的大胃王吃播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和質疑。
行業競爭激烈的同時是大胃王主播假吃,浪費糧食表演,也引起輿論不滿。B站「cram阿強」假吃翻車,帳號一度停更;「孫狗子和劉老虎」誤把未剪輯的視頻發布到平臺,大口吐掉食物被網友發現,帳號註銷。
據央視新聞報導稱,全球每年約三分之一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13億噸;而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面臨飢餓,相當於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大胃王不實吃播不僅違背了中華傳統餐桌禮儀,也與媒體的正確消費導向背道而馳。
當然,吃播作為一種流行直播形式,還是有很多專注測評美食、精緻餐桌的博主廣受好評。例如,B站的「吃飯啦光小強」,就是個既會做又會吃的博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個「無米飯不歡」的人。吃播受年輕人歡迎的兩個重要原因是解壓和減肥。不少熱衷於觀看吃播的人表示,「晚上窩在被子裡看吃播太滿足了,還不會胖,看他們吃就好像自己吃了一樣」。
吃本是天性,但為了吃而吃的大胃王吃播非「純天然」,未來,大胃王們何去何從仍舊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