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裡色江南岸,二十四番花信風,春的消息,詩的海洋

2021-01-13 曉東詩刊

【二十四番花信風】簡介

二十四番花信風,簡稱「花信風」,花期(信)應風而來,始梅花,終楝花。根據農曆二十四節氣,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順序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二十四番花信風》詩詞與對聯八十二首

1.

對聯

清·陳維崧

四百八十南朝寺,二十四番花信風。

2.

對聯

宋·張伯玉

三千裡色江南岸;二十四番花信風。

3.

對聯

宋·晏殊

春寒欲盡復未盡;二十四番花信風。

4.

對聯

明·童軒

一百五日寒食節;二十四番花信風。

5.

對聯

宋·方一夔

社前處處石泉水,春半時時花信風。

6.

對聯

宋·歐陽鈇

風色似傳花信到;夕陽微放柳梢晴。

7.

對聯

宋·崔鶠

清明煙火尚闌珊;花信風來第幾番

8.

對聯

宋·周煇

捲簾試約東君問;花信風來第幾番。

9.

對聯

明·陸深

人生幾度東風面;花信一番春雨晴。

10.

對聯

明·楊慎

羅浮夢裡更三點;花信風前第一番。

11.

對聯

明末·彭孫貽

蛾眉再吐三分月;花信低翻廿四風。

12.

花竹吟(連珠體)

明·李之世

花宜疏散竹宜叢,竹色花光迥不同。

幾點竹痕花底露,一番花信竹邊風。

花如欠竹千般俗,竹若無花一味窮。

政喜成陰花竹伴,賞花人醉竹林中。

13.

花信風

元末·胡奎

二十四番花信,三千裡外鄉心。

屈指落梅消息,從頭數到如今。

14.

和張寺丞功父

宋·楊萬裡

新歲南湖春又濃,海棠舊入我詩中。

別來若有相思字,寄與江西花信風。

15.

觀劉元忠小鬟舞

宋·梅堯臣

桃小未開春意濃,梢頭綠葉映微紅。

君家歌管相催急,枝弱不勝花信風。

16.

聞石湖海棠盛開亟攜家過

宋·范成大

東風花信十分開,細意留連待我來。

開過十分風不動,更無一片點蒼苔。

17.

小酌紫煙樓看早梅

明·鄧雲霄

一番花信一番風,試向梅梢問化工。

嫩蕊才開三兩點,微陽應在有無中。

舊愁總付東流水,新曆將催北去鴻。

香雪霏霏邀作賦,舉杯先酹廣平公。

18.

春詩之杏村酒旗

明·鄧雲霄

高掛疏林外,頻搖花信風。

小槽珠溜滴,色勝杏花紅。

19.

明·郭輔畿

巧隨花信學春遊,宛轉東風弄石柔。

遠到似傳前月信,新逢猶話去年愁。

銜來花片窺金屋,挾得新胎認舊愁。

相對美人多別恨,雙雙聯翮碧雲頭。

20.

二月醉梅

明·釋函是

二月尋梅樹樹空,一株臺畔最玲瓏。

開經雨雪香猶在,看到晴明色較濃。

向人不欲全舒白,止酒何妨稍著紅。

花信過時難入俗,疑醒疑醉付東風。

21.

春興

明·李進

午睡沈沈飽墨甜,惱人幽鳥語前簷。

扶頭酒醒猶欹枕,花信風高不捲簾。

世味久諳刀上蜜,人情已識水中鹽。

知心只有青青竹,冷淡相看更不嫌。

22.

春日

明·王縝

天時人事逐年新,說到幾微認未真。

人向中星佔泰運,天教北鬥散陽春。

椒盤味淡頻移玉,花信風輕不動塵。

朝罷從容歸諫院,許身猶自愧腰銀。

23.

己亥人日

明·黃淮

才入新春晝漏長,熙然萬象媚春陽。

俗傳七日為人日,身在他鄉憶故鄉。

風色漸催花信至,柳條輕浥雨痕香。

憑誰挽卻甌江水,散作流波洗別腸。

人日-舊稱正月初七。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24.

二月二日寄友

明·韓奕

頻年方節兩匆匆,往事閒思半夢中。

江郭春寒連夕雨,海棠花信幾番風。

萋萋遠浦迷芳草,歷歷青天沒斷鴻。

悵望思君無限意,扁舟一醉故人同。

25.

寄西蜀尹子求使君

明末·錢謙益

歌殘棋罷曲廊東,笑語依然礀戶空。

萬裡音書燈火外,十年身世雨聲中。

黃楊節比餘生在,苦筍心期晚歲同。

約略封題重搔首,並將花信寄春風。

26.

箑頭寫梅偶題

清·弘曆

鐵幹橫斜影,珠胎綻兩三。

東風披拂處,花信遞江南。

27.

移居日偶得小詩

清·周之琦

棠梨今後為誰開,也許移根別院栽。

盼得明年花信早,春風來似故人來。

28.

答慶上人

宋·釋德洪

連日顛風斷渡,一番花信催春。

殘夜華鯨吼粥,夢回窗月窺人。

29.

偶成

宋·釋斯植

漁歌聽盡欲狂吟,一徑人家柳影深。

天意似嫌花信早,東風吹雨又成陰。

30.

春遊

宋·黃庭堅

愁眼看春色,城西醉夢中。

柳分榆莢翠,桃上竹梢紅。

燕溼社翁雨,鶯啼花信風。

別離感貧賤,殷子正書空。

31.

午景書懷

宋·陳著

虛齋簷馬自丁東,卻在鶯啼燕語中。

整屐欲尋花信息,不知柳絮已隨風。

32.

走筆答上饒

宋·韓淲

閒花羞對去年叢,君正青春我禿翁。

夜來一陣催花雨,二十四番花信風。

33.

燕王宮

宋·魏了翁

二十四番花信風,川原無處不繁紅。

逢人謾說燕宮舊,廢址荒營暝靄空。

34.

元夕前雨不已

宋末·方回

節屆燒燈奈若何,客樓三夜聽滂沱。

春風有意催花信,小雨如酥不用多。

35.

秋晚出郭

金末·李俊民

陶寫詩人得句忙,舊遊能復憶嵩陽。

山頭雲霽雨聲歇,水面風來花信香。

今日事雖非向日,故鄉景自勝他鄉。

杖藜忘卻尋歸路,獨立河橋詠晚涼。

36.

三月廿日題所寓屋壁

元末·倪瓚

梓樹花開破屋東,鄰牆花信幾番風。

閉門睡過兼旬雨,春事依依是夢中。

37.

槐裡偶成

元末·唐桂芳

春來長是病愁中,花信於今第幾風。

曉起忽聞疏雨過,隔窗晴鳥話言工。

38.

湖上漫興

元末·張昱

湖上新泥雪漸融,門前溝水暗相通。

裙欺萱草輕盈綠,粉學櫻桃淺淡紅。

暮雨欲來銀燭上,春寒猶在酒樽空。

青綾被薄不成夢,又是一番花信風。

39.

春日

元末·楊基

藥苗初茁水生葒,老麝收香鹿養茸。

二月春光才霽雪,一番花信又顛風。

參差鸚鵡全身白,淺淡棠梨半面紅。

正是江南寒食近,滿簾飛絮雨濛濛。

40.

落梅風

元末·胡奎

二十四番花信風,此風先到壽陽宮。

若教吹入羅浮洞,笑殺江南白髮翁。

41.

冬日漫興

元末·貝瓊

大陰十日猶未解,臘月荊揚氣候偏。

雨合樹聲來夜半,風催花信立春前。

酒徒已老今何處,狂客不歸殊可憐。

山茶一株欲爛熳,百壺留我醉新年。

42.

山家少憩

元末·郭鈺

松下蒼苔掃復生,籠中嬌鳥寂無聲。

東風幾度傳花信,偏遇春陰不遇晴。

43.

月季花

明·張新

一番花信一番新,半屬東風半屬塵。

惟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佔四時春。

44.

戲訊桃源主人

明·張萱

何事東風不自持,今番花信覺來遲。

先庚先甲陰猶壯,乍雨乍晴春更痴。

瀹茗小妻燒榾柮,擁爐稚子剝蹲鴟。

知君不用肉為障,閉戶應防十八姨。

45.

飲鄧憲副溪園

明·區越

溪園召飲意偏濃,亦有浮眉九尺筇。

才過中和三月節,尚餘花信幾番風。

思援逸駕詩無敵,為制頹齡酒有功。

至境更尋花柳外,百年行樂許君同。

46.

明·吳寬

花信風寒巳早來,隔牆俄見赤雲堆。

並頭兩樹長相倚,屈指三春始得開。

曲水少年誰復探,公門今日要兼栽。

莫言結實供人啖,破核還堪作藥材。

47.

桃花

明·吳寬

風將花信報來真,不見花開只見塵。

卻愛君家紅兩樹,小園只合號藏春。

48.

寄毛暘谷進士

明·張天賦

天地斯文氣味真,丹涯企仰渴生塵。

小春又報梅花信,笑折臨風寄美人。

49.

水邊梅

明·張祥鳶

花信風嬌花事遲,梅花春半未盈枝。

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影落清池搖水鏡,標凝殘雪瘦瓊姿。

細看疑是羅浮夜,月淡參橫惱夢思。

50.

過桃浦王宅感懷

明·張邦奇

十載京塵旅夢悠,重來桃浦雪盈頭。

繞林風色酬花信,帶雨秧針映麥秋。

短閣青燈悲舊事,華筵急鼓沸新謳。

飛觴未盡東君意,相送河橋月滿舟。

51.

平望道中

明·明秀

兩岸青山日半銜,洞庭天水碧相涵。

東風正報桃花信,湖面歸漁網作帆。

52.

落花詩

明·李孫宸

春到園林著幾叢,春光俄在有無中。

成陰易滿千圍綠,有恨難留一點紅。

天女散來都不著,封姨庇後已歸空。

所經節候成追憶,二十四番花信風。

53.

次韻周文鬱送蜀葵栽

明·林光

何限天機話未窮,翠交庭草茂叢叢。

向陽已識葵真性,長養還須花信風。

54.

立春後作

明·湯胤績

市橋連日雨聲繁,花信風來第幾番。

郭外有田三十畝,角巾扶醉插山礬。

55.

寒食漫興

明·童軒

黃鳥綠陰春樹濃,韶光大半轉頭空。

一百五日寒食節,二十四番花信風。

杜老只應償酒債,步兵何用哭途窮。

人生遇景且為樂,莫遣霜華點鏡中。

56.

過十萬囤

明·祁順

踏青遙入亂山中,共喜琴尊半日同。

笑弄清泉臨白石,更看飛瀑掛長空。

旱來欲禱桑林雨,春老頻佔花信風。

落魄天涯吟正穩,此生元不為詩窮。

57.

春事龍關作

明·楊士雲

春事今過二月中,登山載酒喜相同。

三點兩點社翁雨,十番五番花信風。

子規啼血欲半夜,胡蝶掠香時一叢。

醉餘白石高歌調,日落水流西復東。

社翁雨-謂社日所降之雨。社日-古時祭祀土神的日子。

58.

鷓鴣天·月下水邊梅影

明·楊慎

斷角殘鍾半掩門。誰招雪魄與冰魂。

羅浮夢裡更三點,花信風前第一番。

溪綠淨,月黃昏。留連檀板共金樽。

襪塵波底香難賽,軫粟燈前玉易皴。

59.

歲晏漫成

明·蘇葵

天地無心日月流,寒寒暑暑自悠悠。

才將風色分花信,便有年光換歷頭。

混沌是亡還是在,神仙堪愛亦堪求。

等閒識得盈虛意,未許莊生據上遊。

歲晏-一年將盡的時候

60.

送錢文規回鳳陽

明·董紀

遊子廿年來故鄉,裡閭訪舊半存亡。

買羊上冢逢寒食,騎鶴纏腰對豔陽。

花信風高紅雨急,濠梁水暖白魚長。

江南父老臨門待,帶得親知字幾行。

61.

立春後一日微雨

明·許炯

薔薇過雨綠陰濃,已報新年花信風。

午睡醒來簾半捲,數聲啼鳥畫牆東。

62.

和所盤風字韻

宋·丘葵

二十四番花信風,到頭誰白又誰紅。

尋春不用苦多感,有酒且須時一中。

吾輩於人長落落,浮生雖夢亦匆匆。

未知今歲滄浯上,握手論心幾度同。

63.

小樓獨酌

宋·張伯玉

老去春來事事慵,春陰獨酌小樓中。

一千裡色江南岸,二十四般花信風。

祗有溪山迎醉目,更無塵土倦樊籠。

鷦鷯自得誠堪笑,詩有餘狂酒有功。

64.

春日言懷

宋·方一夔

睡覺東窗味正濃,鶯聲破曉入簾櫳。

社前處處石泉水,春半時時花信風。

交友如雲翻手散,浮華是夢轉頭空。

痴兒不識愁滋味,笑折花枝滿把紅。

65.

送楚屯田知扶溝

宋·梅堯臣

客亭多少路,花信幾番風。

折柳贈新翠,種桃思舊紅。

淵明節已異,潘嶽趣還同。

政治有餘力,歸來辭賦工。

66.

山行

宋·樓鑰

行入春山紫翠中,入山深處更桃紅。

一百五日麥秋冷,二十四番花信風。

千頃搖青幾蔽地,四山聳翠欲浮空。

野橋橫跨溪如練,待買輕舟下釣筒。

67.

酬黎倅元夕

宋·洪諮夔

淡黃巴月護簾櫳,隨分芙蓉數點紅。

茶鼎擅場文武火,酒杯爭道聖賢中。

小遊退舍三邊靜,甲子佔晴二麥豐。

樂事賞心無過此,不關花信幾番風。

68.

絕句

宋·姚寬

花信今吹第幾風,香苞未拆牡丹叢。

雨聲細入窗前樹,夜夜夜寒春夢中。

69.

和虞滄江梅花

宋·程公許

園林春到杳無蹤,恰似靈犀一點通。

剩著新題問花信,從頭二十四番風。

70.

和陳德章春日送客

宋·虞儔

勝事壺觴裡,韶華杖履中。

歌情千裡月,花信幾番風。

取友須三益,論文笑五窮。

含含歌麥秀,廡下老梁鴻。

71.

漁父詞

宋·趙構

魚信還催花信開,花風得得為誰來。

舒柳眼,落梅腮,浪煖桃花夜轉雷。

72.

人日鏡園社集賞桃花

明·鄧雲霄

邀得青皇出郭東,幽溪錦浪小橋通。

載來一石春郊酒,已過兩番花信風。

入座客星增野興,佔晴人日慶年豐。

徵歌不用招桃葉,看取紅妝水鏡中。

73.

詠楝花

明·釋函可

風光撇眼我明知,花信頻來暗自悲。

二十四番腸寸寸,安能更見楝花吹。

74.

晚步

明·韓奕

客愁思散步,力疾下高堂。

水暖知魚樂,林幽識蕙香。

無風花信少,不雨菜畦荒。

解後西鄰叟,閒談到夕陽。

75.

春分日賦得春光九十今將半

明末·彭孫貽

梅蒂含胎杏粉融,豔陽多半費春工。

蛾眉再吐三分月,花信低翻廿四風。

亂落櫻桃紅雨後,平添畫漏玉壺中。

韶華恐逐流鶯老,莫放金尊一日空。

76.

看梅雜詩

明末·汪琬

杈枒老乾上莓苔,花信風從雪後來。

擬挈鄰翁相就飲,安排且放五分開。

77.

落花

清·朱曉琴

春事交完花信風,零香碎粉亂飄空。

多情唯有尋芳蝶,猶繞殘枝覓落紅。

78.

長相思·閨憶

清·董元愷

梅花風。楝花風。

二十四番花信風。花開花落中。

吳江東。楚江東。

潮落春江東復東。春魂一點通。

79.

晚渡西興

清·西成

吳山今是主,更客越山東。

半月梅時雨,一江花信風。

潮平波瀲灩,霧合月朦朧。

向晚推篷坐,漁鐙幾點紅。

80.

破陣子

清·陳維崧

昨夜雛寒側側,今晨小雨濛濛。

屢擬尋花過澗北,屢約聽鶯到水東。

心情無那慵。

麗景偏憐易謝,冶遊最惜難逢。

四百八十南朝寺,二十四番花信風。

鵑啼催落紅。

81.

悼亡

清末·費墨娟

光陰彈指太匆匆,好景都教在夢中。

記否畫欄同倚處,數殘花信幾番風。

82.

眼兒媚·花信風高雨又收

宋·侯置

花信風高雨又收。風雨互遲留。

無端燕子,怯寒歸晚,閒損簾鉤。

彈棋打馬心都懶,攛掇上春愁。

推書就枕,鳧煙淡淡,蝶夢悠悠。

唯美一字詩6首,一望家山一萬裡,一山更比一山高

原創中華唯美楹聯255幅,一船明月中秋畫,半枕清風午夜琴

#中華好詩詞#

喜歡本文的朋友請長按拇指,三連贊

↓↓↓

相關焦點

  • 【史海看花】二十四番花信風
    在本期,跟大家介紹的是與二十四節氣相聯的「二十四番花信風」。 二十四番花信風,又稱二十四風,因為是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表達帶來花開音訊的風候。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8個節氣裡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於是便有了「24番花信風」之說。一年花信風梅花最先,楝花最後。
  • 除了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你知道還有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嗎?
    所以,根據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說》記載: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即指∶自小寒至穀雨共八氣 (八個氣節),一百二十日,每五日為一候,計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通俗的說,二十四番花信風,就是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每一個節氣,有三候,每候五天,對應一個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種代表這個節氣的花綻蕾開放,即一月二氣六候花信風。
  • 二十四番花信風,守候武漢由冬入夏|圖集
    與此同時,物候日曆從「小寒」翻到了「穀雨」,「二十四番花信風」守候著這座城市越過冬走過春,即將進入「立夏」。小寒一候梅花始於小寒一候的梅花是武漢的市花,終於穀雨三候的楝花是常見的鄉土樹種——24種花陪著武漢同渡冬寒春暖,見證了生命的頑強不屈,並將共迎涅槃而出的勃勃生機。
  • 「二十四番花信風」——古詩中的清明花信
    「二十四番花信風」是中國常見的一個節令用語。在古代,人們選擇應節令而開的花作為標誌,以花為節令之信使,故稱花信,而風應花期,又有了「花信風」之說。南宋程大昌又認為:「花信風: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初而泛觀,則似謂此風來報花之消息耳。」(《演繁露》)現在正值夏曆三月,節在清明,不論從何種說法,都符合我們要說到的此時花信。
  • 春天裡,靜看二十四番花開花落,賞二十四種花代表優美詩詞!
    01二十四番花信風分別是:有個傳說故事等二十四番花信風吹過,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季。好像牡丹是花中之王嘛,跟武則天也有關係 ,不探究其中玄秘了。所以古人發明二十四節氣不只是跟農時關係大,跟百花關係還很密切,都這麼仔細研究了不同花開的時間,科學不科學?
  • 二十四番花信風古風美人系列之梅花——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所以小編便決定出個「二十四番花信風古風美人系列」,與諸君共賞。二十四番花信風以梅花為始,說起梅花,小編最先想到的便是《甄嬛傳》中孫儷飾演的甄嬛在除夕夜倚梅園中許願的場景。初入宮中的甄嬛嫻靜溫婉,冰清玉潔。像一朵在冰雪裡傲然盛開,不染芳塵的白梅。
  • 隆冬向暖春遞進:「二十四番花信風」有何講究?
    連日來,油菜花、桃花盛開的消息相繼成為網絡熱門話題。有人說,這是因為它們帶來了大家期待的春天氣息。實際上,在中國古代早有「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即在24候中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裡,挑選出一種花期較準確的植物作為代表,從小寒第一候的梅花開始,到穀雨三候楝花收尾,之後夏季便來了。資料圖:圖為福州西湖公園內桃花盛開,春意盎然。
  • 二十四番花信風,我在等風也等你
    八個節氣,計二十四候,就是二十四番花信風,又稱二十四風,二十四花信。那麼從小寒開始,就可以每隔五日坐等一花靜開,數著花期過日子了。每一陣風都會吹開一朵花,我站在花下,等風,也等你。三候山礬風黃龍山中春事晚,山谷道人上山坂。鼻端山礬花氣濃,怪底經行眾芳苑。一種風姿極可人,幽姿正色相鮮新。素馨籍甚不足意,黃淡羞澀終非真。
  • 語聞成都|二十四番風信(2)山茶殊耐久 深月佔春風
    □孫海文/圖「春之德風,風不信,則其花不成。」二月的成都,開得熱鬧的不僅有梅花,更有山茶花。北宋王逵在《蠡海集》中記載:「古人以為候氣之端,是以有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語。一月二氣六候,自小寒至穀雨,凡四月八氣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風應之。」
  • 二十四番花信風:野花開到白棠梨,可以吃的哦
    宋朝方嶽《婺源道中》初衣解詩:在古代人們把花開吹過的風,叫做花信風。從小寒到古雨,從冬末到夏初,跨度四個月,8個節氣,又在8個節氣中順為24候,每一候應對著某種花卉的蓓蕾綻開,記住是花的初開。所以叫做花信風。
  • 陰陽師崽戰新皮:花信風、狐之嫁、雪化粧、十六夜、夏夕空啥意思
    不過可能有人會覺得花信風、狐之嫁、雪化粧、十六夜、夏夕空這幾個皮膚的名字有點不知所云了,到底都是什麼意思呢?又是如何和主題風花雪月夜一一對應的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解說一二。花信風(かしんふう)第一個新皮膚是「花信風」,這個名字雖然與花有關,但其實對應的是「風」這個主題。
  • 花信風:牡丹唯美詩詞131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二十四番花信風:牡丹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牡丹詩詞5首】1採桑子·牡丹5牡丹[宋] 鄭剛中既全國色與天香,底用家人紫共黃。卻喜騷人稱第一,至今喚作百花王。春來賞遍牡丹春,江上侯家迥出群。宋] 王宏41. 綠苞初結牡丹叢,千葉夭桃爛熳紅。[宋] 釋行海42. 海棠已綻牡丹芽。猶有東君向上花。[宋] 吳潛43. 花信今吹第幾風,香苞未拆牡丹叢。[宋] 姚寬44. 洛陽牡丹名品多,自謂天下無能過。
  • 早春詩讀:春來江水綠如藍,這詩裡的江水是長江嗎?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唐朝白居易《江南好》初衣解詩:杭州與武漢在同一緯度。於是蘇杭就以夢寐和回憶的形式留在了他的詩裡。「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那蘇杭之地是那麼的美好,我對它簡直熟悉的不得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記憶中的江南。要知道白居易在江南,居住和主政過三四年,他寫的都對,但又不對。
  • 瓜洲古渡:水雲間春風總綠江南岸
    在冬日裡,從唐代江南西道的潭州(今長沙)出發,帶著經虔州(今江西贛州)七裡窯附近森林裡開始就潛伏在褲腳上的植物種子,過上海觀完「黑石號」展,再進入唐代最發達的國際化港口城市揚州境內,所行之處,觸目皆「春」。
  • 「歲寒詩草」江頭且看雲歸去,山一涯兼水一涯
    深圳仙湖植物園壹山房獨坐拾得松聲入,何妨白日曛。野痕添翠色,啼鳥便春分。春共天涯客,詩題方外身。尋幽沿僻地,掃竹去輕塵。欲捧禪書久,難為我輩人。二南嶺有人在,遙天偕遠峰。風回青鳥現,花落羽衣重。芳樹遮晴影,晚亭扶翠筇。白雲無住處,來去寄遊蹤。晚晴山行竹動涼風起,一燈槐夢生。山房掛禪月,花木近人情。
  • 富春江水上夜遊即將開啟!
    最新消息!   由杭州富春山居集團傾情巨獻的   兩項大動作要來了   富春山居圖水上實景遊   即將開航   今年夏天   真的可以在富春江上乘風破浪啦   「錢塘江詩路」富春江段水上旅遊線   「春江花月夜」富春江水上夜遊   即將正式開航
  • 小寒(節氣)醉美詩詞42首,染盡黃昏,還是當初那段春
    紅梅醉點江南岸,瘦柳驚飆塞外風。莫怪東君施冷意,春花欲放雪先融。【小寒】公曆1月4-6日,農曆二十四節氣十二月節令。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大風降溫,雨雪。民俗:食糯米飯農事:防寒防凍、積肥造肥、興修水利。養生:溫熱食物,當歸生薑羊肉湯,山藥羊肉湯。三候:雁北鄉,鵲始巢,雉始鴝。
  • 霹靂布袋戲的世界裡不只有苦境,還有集滅道三境一起組成!
    二十四番花信風集境:霹靂第一個出現的異空間,第一個異界之人乃是時空超越人,這名帶著回力盒到處測量武林人士掌氣強弱的神秘人士,直到霹靂劫才揭露是集境的反動分子。主要組織:一皇三宮六殿十八樓、三儀三司十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