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打造IP策略,只需3步,讓你來訪者源源不斷

2020-12-16 我是劉劍隼

心理諮詢師打造IP的時候往往很迷茫,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一些心理諮詢師還在延續老的方法,比如說是參加個讀書會或者參加個交流會,還有一些經常參加社交活動。感覺自己非常的忙,而且還看不到什麼效果,這是因為我們在達到IP的時候,整體的框架和認知出現了問題。

其實關於IP,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這裡我們就不做詳聊,給出大家一些LIP的基礎的框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諮詢師打造ip策略

1)第一步:診斷

我們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IP,就需要給自己先做一個標籤的定位。只有將這個標籤真正地打入到用戶的心裡的時候,那麼我們的IP才算是打造成功。首先我們要看一下自己的標籤,我們的標籤是什麼呢?心理諮詢師培訓師還是其他的標籤。一般我們的聊天定位越廣泛,打造起來的難度也就越大,就比如說心理諮詢師把這個標籤打造起來,它的範圍太廣了,沒有一個具體的定位,給人一個模糊的感覺。或者我們換一種方式兒童心理輔導師、會計心理輔導師,中老年人心理輔導師,那這種標籤,我們就給出了一個明確的定位,像兒童型輔導師,那他的定位很明確,所針對的用戶群體那就是孩子。又或者像會計心理輔導師,而他所針對的人群那肯定不用說是會計行業。中老年人心理輔導師這個很明顯,大家一看也能明白,針對的人群都是中老年人。

所以我們在給自己定位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出自己的用戶群體,這樣我們才能在這一個小的群體裡,做成一個知名的IP。

心理諮詢師打造ip策略

2)第二步:IP基建

當我們有了自己的標籤的時候,這個標籤是否能夠給用戶提供一個聯想就比如像兒童心理輔導師,那他所針對的群體肯定是心理出現問題或者孩子學習成績出現問題的一部分人群。那當我們的用戶孩子出現了心理方面的問題的時候,是否能夠聯想到你。另外我們還要給用戶做一個 IP的傳遞價值,那什麼是傳遞價值呢?我們再舉一個例子,還是採用兒童心理輔導師的例子。當我們解決了孩子的厭學或者遊戲癮,這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不是會有所上升?那孩子的成績上升以後對他的人生是不是有所改變?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我們漸漸地改變了孩子的人生,那是不是也間接地滿足了家長的心願?

另外我們將有問題的孩子進行了一個治療,那我們是不是也對社會間接的,產生了自己的貢獻?通過自身的標籤明確了我們與其他心理諮詢師的差別。而通過我們自身的職責又明確出了我們所對家庭和社會所產生的價值。當標籤與我們工作職責相結合的時候,那麼我們是不是就會產生了自己IP的的寓意?

心理諮詢師打造ip策略

3)第三步:IP打造

IP的打造分為策略和方法,這也是我們先要將自己標籤定位的原因。打造的策略這裡簡單為大家說一下,通常一些心理諮詢師都是通過社交讀書會等面對面的交流,這種方式去打造自己的IP。這種的優勢在於能夠與客戶面對面的交流,讓用戶產生一個對自己的好感和信任感。但是這種的缺點在於受眾群體小。很多的心理諮詢師或者講師都是通過網絡的文章或者是視頻的形式打造IP。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受眾群體廣,讓用戶產生對自己的好感和信任感,需要不斷的時間累計。通常視頻一般都會發布在一些網絡的視頻平臺,而文章一般會發布在一些自媒體平臺當中。

不管視頻也好文章也好發布在哪個平臺哪個渠道這裡的話,我們不再詳細地探討,我們在獲取來訪者的時候,一定要需要注意兩個問題,第1個是用戶體驗感,第2個是IP的推廣,體驗感就是我們要從客戶的接觸點出發,站在客戶的角度上去體驗用戶的感受。 IP推廣其實就是我們要從用戶所能接觸的信息的地方,為我們的出發點,讓用戶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到我們的信息。比如兒童心理諮詢師,那用戶接觸的信息人,肯定是孩子的父母或者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通過網絡想要接觸我們,那無非是通過網絡上的文章或者視頻,看到我們的相關的介紹,或者我們的案例。我們在將用戶的信息進行層層轉化,就會有來訪者。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師能和來訪者做朋友嗎?實用諮詢倫理指南
    如遇到如下幾種情境:心理諮詢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突破保密規則1.取得了來訪者(或其合法代表)的許可;2.來訪者有自殺傾向,經判斷來,訪者有明確的自殺危險;3.來訪者有殺人傾向,或參加明顯可能危害他人的行為;
  • 劉劍隼:心理諮詢師全渠道獲取個案策略,讓你個案倍增
    作為心理學大咖或機構,在新一輪的科技變化下,如何精準收集獲來訪者的渠道,如何打通線上線下數據的觸點,做到全方位洞察來訪者的消費習慣,成為心理諮詢師的課題,也是獲得個案基礎工作,成為合格諮詢師的重要環節。
  • 我想心理諮詢師抱抱我,可不可以?這群諮詢師互換角色扮演來訪者
    從來沒有這麼強烈的情緒,諮詢師很有力量!」這是9月5日晚,一群心理諮詢師在中德心理研究院同輩督導的一個團體活動場景。 「我們從來沒想到可以這樣地體驗,轉換角色感受來訪者心情,也情不自禁地『出演』了真實的自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諮詢師可不可以擁抱來訪者?這一直是心理諮詢中讓很多諮詢師糾結的問題。
  • 銘科教育:心理諮詢師不是說教的導師權威,而是來訪者的真誠旅伴
    >Ta對改變的願望和未知的恐懼…不同於醫生對待病人的軀體,心理諮詢師面對的是來訪者的內心與靈魂。心理諮詢是一場高度精密的「靈魂手術」,但心理諮詢師不是一把手術刀,不是一個說教的導師或權威,而是病人的一個旅伴,一個真誠、包容、敏感而溫暖的旅伴。在接待來訪者時,如何與來訪者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進入對方的內心,與他「同甘共苦」,引導他從黑暗的角落走出?
  • 為什麼心理諮詢師總是問問題,卻從來不直接給來訪者建議?
    很多來訪者求助心理諮詢師時,總是會這樣問,「老師,我遇到這樣的問題,你能不能告訴我怎麼辦呢?」或者「事情就是這樣的,老師你來評評理,是不是那個人做得不對啊?」面對來訪者這樣問題,一個受過良好的正規心理諮詢師,肯定不會像日常朋友聊天那樣,吧啦吧啦地給出一堆建議,也不會跟你站在同一立場,一起痛斥某人的不是!
  • 諮詢師是否可以誇來訪者呢?
    聽說,心理諮詢很神秘?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聽說上周我們發起了一次投票,關於「諮詢師是否可以誇來訪者呢?」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遠遠多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大家普遍認為諮詢師是可以誇來訪者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我說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先弄明白,來訪者期待肯定和讚美的心理意涵是什麼?
  • 心理諮詢如何使來訪者發生改變?
    這個諮訪關係不同於一般的社會關係,可以短時間內達到很親密的關係程度,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諮詢師把來訪者當做人來看待,在建立關係的過程當中,諮詢師對來訪者真誠的交流,積極的關注和無條件的接納,使來訪者能夠體驗到良好的情緒體驗,並且能提高來訪者的一個自信和自尊。
  • 心理諮詢師如何即獲來訪者,又能增加額外收入?
    在心理行業,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的諮詢師都是缺少來訪者的,這就讓很多心理諮詢師在無法獲得個案後,不得不選擇更換行業,也就造成了我們120萬諮詢師,從業人員卻只有3.8萬,那麼怎麼才能即獲得來訪者,又增加自己的額外收入呢?
  • 「愛心戰疫」丨三分鐘教你如何找個「靠譜」的心理諮詢師!
    和專業心理諮詢師談話的特質與效果1、心理諮詢談話更聚焦,牢牢關注來訪者的議題2、諮詢師在心理學理論框架指導下展開談話,不僅是生活經驗的分享,還要用到特殊的諮詢技術3、每次諮詢談話通常持續40-60分鐘(家庭治療通常為
  • 賀賀嶺峰|心理諮詢師為何要關注來訪者的個人狀態?
    c) 諮詢師的思路或處置方法:「怕」!「怕什麼?」啟發來訪者找到怕的背後的根本原因,找到「怕」的正面動機,重新建構新的認知模式:沒什麼大不了的!豁出去又怎麼啦d) 諮詢師需要澄清的:希望知道自己的諮詢方式是否正確,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 說說他們眼中的心理諮詢師職業病
    推薦心理諮詢師們用硬質椅子,不然還會有患腰椎病、頸椎病的可能,還很有可能會發胖。「朋友和同學,有心理問題都想諮詢你。」同學、朋友都知道你是做心理諮詢的,但很多人並不十分了解。所以,當他們周圍的人,甚至是自己遇到心理問題時,都會想到來找你。
  • 從模擬諮詢來看心理諮詢師如何工作
    諮詢方案:首先與來訪者籤署不自殺的協議,進行情緒疏導,強烈建議帶兒子去精神醫院進行轉診治療,同時告知我市心理危機幹預熱線。分析總結:這個來訪者經過資料搜集發現是一個有著嚴重焦慮抑鬱、自殺傾向,而且家人屬於急性精神病症發病期,因此首先籤署不自殺協議,了解緊急聯繫人同時進行危機幹預,按照諮詢師倫理要求,建議轉診治療。
  • 思維導圖學習《曾奇峰的30堂心理課》「如何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
    昨天,分享了《曾奇峰的30堂心理課:深入潛意識,解密你不知道的人生》第二十八課「心理諮詢師如何起效的」,思維導圖學習《曾奇峰的30堂心理課》之「心理諮詢師如何起效」。今天,繼續分享第二十九課「如何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曾奇峰老師在這次課程中講到了成為心理諮詢師的關鍵,包括個人人格、專業知識和技能、人文知識。
  • 答疑解惑|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怎樣才算是匹配的?
    文/心之愛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來訪者問: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怎樣才算匹配?諮詢師不是要不斷建立來訪者的人格嗎?當來訪者的優點和長處發揮1%時,諮詢師不是就要鼓勵和肯定來訪者,讓來訪者發揮更多嗎?我本來就是個很自卑的人,現在治療了一兩年,自卑沒好,搞出躁鬱來了。我那諮詢師根本沒對我有啥建立,反而一直挖我潛意識所謂的黑暗,甚至很多還是他扣帽子扣上去的(當時不覺得)。
  • Domyself:作為心理諮詢師,竟覺得自己不適合這個職業
    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沒有精英春節期間,朋友告訴我說他家孩子(男孩15歲,讀初三)每天在家玩遊戲、訓他幾句還犟嘴、怎麼說都不聽,問我怎麼辦?第二,心理諮詢的來訪者還有一個稱呼是「求助者」,何為求助者呢?也就是只有主動尋求幫助的人,才能獲得幫助。如圖中所說:一個不努力的人,就算我想拉你一把,都夠不到你的手。
  • 當心理諮詢師遇到愛該怎麼做?《我美麗的守護天使》給了我們答案
    愛情一直以來是心理諮詢界的禁忌,來訪者對心理諮詢師移情是正常的現象,如何處理這種移情,是終止諮詢,是轉介給其他的諮詢師,還是借力給力療愈來訪者,這考驗著諮詢師的專業定力與實力!作為心理諮詢師,祖的體貼與共情是專業的需要,卻成為薩比娜心靈棲息的唯一港灣!移情是諮詢關係蒙上神秘的面紗移情是來訪者對諮詢師產生的一種強烈的情感,是來訪者將自己過去生活中的情感轉移投射到諮詢師身上。移情表現最多的就是對諮詢師的愛慕。
  • 心理諮詢師是否可以到來訪家裡做諮詢呢?
    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NO」的票數多於選擇「YES」的票數,看來大家大多認為心理諮詢師是不可以到來訪家裡做諮詢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我說從維護諮訪雙方的共同利益出發,我們一般不建議心理諮詢師到來訪者家中進行諮詢的工作。首先,心理諮詢需要一個私密、靜謐和舒適的空間,以保證諮詢能在不被打擾的情況下順利進行。而來訪者的家庭住所由於是家居生活所在,各種噪音或家人談話及走動等都有可能影響諮詢的進行和效果。
  • 當疫情下的焦慮和驚恐「來襲」:一群心理專家怎麼給來訪者心理疏導?
    紅樹林高級督導心理諮詢師陳琳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她在這個春節沒有休假,而是選擇參與廣東省12351心理援助熱線,每天從早上8點工作到12點,然後下午2點到6點都在接聽電話,經常一個上午就有十幾個人打電話進來。廣東省還不算這場疫情導致心理危機的「重災區」。
  • 來訪者是求助者,同行人和老師
    求助者每一個尋求心理諮詢的來訪者,都是帶著困擾或困惑,帶著希望通過心理諮詢,獲得改善的求助之心,走進心理諮詢。來訪者是尋求幫助的求助者,無須多說。寫這篇文章,主要想說說來訪者的下面兩種身份。同行人心理諮詢,是一段深入內心的生命歷程。在來訪者的人生困頓階段,心理諮詢,如同諮詢師陪伴來訪者走上一段人生路,度過生命中的困頓期。當來訪者可以重拾自己的生命力量,繼續自己的人生,諮詢師與來訪者揮手告別,結束諮詢。
  • 重磅消息1丨公益心理諮詢招募來訪者
    由陽江市婦聯和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陽江站)主辦,古蘇林心理工作室承辦的「心理健康家庭環境營造」項目正式啟動啦!古蘇林心理工作室將開展心理諮詢、心理講座和團體心理輔導等。我們現向全市招募心理諮詢個案,無論是青少年心理問題、婚戀情感問題、家庭教育問題、人際關係問題……你都可以報名。由古蘇林心理工作室擁有10年以上心理諮詢經驗的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公益諮詢說明:1、有心理層面的困惑和訴求:包括情緒困擾、情感困惑、職場壓力、人際關係、選擇問題、自我了解及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