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是求助者,同行人和老師

2020-12-16 心理諮詢答疑解惑

求助者

每一個尋求心理諮詢的來訪者,都是帶著困擾或困惑,帶著希望通過心理諮詢,獲得改善的求助之心,走進心理諮詢。

來訪者是尋求幫助的求助者,無須多說。寫這篇文章,主要想說說來訪者的下面兩種身份。

同行人

心理諮詢,是一段深入內心的生命歷程。

在來訪者的人生困頓階段,心理諮詢,如同諮詢師陪伴來訪者走上一段人生路,度過生命中的困頓期。當來訪者可以重拾自己的生命力量,繼續自己的人生,諮詢師與來訪者揮手告別,結束諮詢。

今後,可能還會繼續相遇,再次一起走過一段人生路——當來訪者再次遇到困擾——也可能就此今生別過。

以前,我只理解了這一層意思,覺得是諮詢師「陪」來訪者走過一段人生路。

「陪」的用語,對諮詢師心態和立場的影響,會導致本應平等的諮訪關係,向諮詢師傾斜,將諮詢師置於優於來訪者的位置——不論是否意識到這點,一定會在諮詢師的言語或非言語中表露出來。

現在,我認識到,諮詢過程,不只是諮詢師在「陪」來訪者,也是來訪者在「陪」諮詢師。

來訪者與諮詢師,在心理諮詢中相遇。彼此人生的這段交集,亦是各自人生的一部分,談不上誰陪誰,不過是同行人:人生路上相遇,一起走過一段路,然後分開,各自前行。

從「陪伴」來訪者的認識,到「同行人」的認識,伴隨我的諮詢經驗的豐富,切實感受到來訪者帶給我的學習,感受到來訪者對我的幫助。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認為來訪者是「老師」。

老師

來訪者是諮詢師的老師,是明顯不過的事實,如此重要卻被忽視。

我看過的諸多心理諮詢書籍,竟然極少提到這一點。我通過自己的心理諮詢經驗,才覺察到這點。

任何優秀諮詢師的成長,甚至是那些心理諮詢大師們,都是在與大量來訪者工作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曾經也在諮詢中犯過無數的錯誤,甚至仍會繼續犯錯,但來訪者就像一個耐心的老師,包容諮詢師的錯誤,願意給諮詢師繼續學習的機會。

可能因為我的反思、覺察能力在提升,我能更清晰地覺察到,自己從諮詢中,從來訪者身上獲得的學習。

來訪者作為諮詢師的「老師」,教的不僅僅是諮詢師諮詢能力的提升。從我個人經驗來說,來訪者的人生經歷,面對自己人生的態度,也讓我學習很多,包括勇氣、樂觀、力量、希望……

可能大家看了會有些奇怪:心理諮詢不是接收的都是負面情緒嗎?怎麼你接收的都是正面部分?

是的。

並不是我為了幫助來訪者,看到自身資源和力量的部分,「技術性」的去關注來訪者的積極面,而是我確實感受到來訪者的積極部分——儘管來訪者處在困擾中,自覺無力應對。

將自己對比來訪者,很多時候,我覺得如果自己處在來訪者的人生,不一定比來訪者做得更好。我學習到來訪者面對人生的積極力量。

諮詢師從來訪者處收穫的學習,算是心理諮詢工作的附加價值吧。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師能和來訪者做朋友嗎?實用諮詢倫理指南
    必要時可以突破保密原則,採取一系列措施保護來訪者,他人,以及社會公共安全,採取措施時應考慮法律,道德,倫理,等多方面因素,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幫助來訪者。對自己處理不了的個案應該尋求督導幫助,在缺乏專業督導時,應儘量尋求同行的專業幫助。對於自己職業範圍之外的情況如精神病患者,不能接手,同時應考慮諮詢倫理,做出對來訪者利益最大化的處理。
  • 為什麼心理諮詢師總是問問題,卻從來不直接給來訪者建議?
    很多來訪者求助心理諮詢師時,總是會這樣問,「老師,我遇到這樣的問題,你能不能告訴我怎麼辦呢?」或者「事情就是這樣的,老師你來評評理,是不是那個人做得不對啊?」面對來訪者這樣問題,一個受過良好的正規心理諮詢師,肯定不會像日常朋友聊天那樣,吧啦吧啦地給出一堆建議,也不會跟你站在同一立場,一起痛斥某人的不是!
  • 心理諮詢如何使來訪者發生改變?
    這個諮訪關係不同於一般的社會關係,可以短時間內達到很親密的關係程度,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諮詢師把來訪者當做人來看待,在建立關係的過程當中,諮詢師對來訪者真誠的交流,積極的關注和無條件的接納,使來訪者能夠體驗到良好的情緒體驗,並且能提高來訪者的一個自信和自尊。
  • 與來訪者在一起的技術與藝術
    當分析師使用通過探索來諮詢或追蹤來訪者的連結技巧時,他是在說,「你是誰,什麼對你來說是你想要的,有價值的,值得保護。」這種態度尊重脆弱的、發展中的自我對保護自己的嘗試,除了分析的預約之外,對來訪者沒有任何安排。這是一種精妙的安排,在一段關係中與對方冒險。它是被設計用來在關係的框架和領域內創造一些東西的技術。
  • 來訪者幫助了一位抑鬱症患者,被對方纏住了,從五個層面進行支招
    一位來訪者說:自己幫助了一位抑鬱症患者,也在不斷去安慰這位抑鬱症患者,這位抑鬱症患者的情緒也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抑鬱症患者每天都纏著自己問這問那,都要找自己說話解悶。剛開始還能接受,但是現在已經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自己非常不開心。所以就前來求助了,對於這樣的事情不知道怎麼解決?
  • 這群諮詢師互換角色扮演來訪者
    「我們從來沒想到可以這樣地體驗,轉換角色感受來訪者心情,也情不自禁地『出演』了真實的自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諮詢師可不可以擁抱來訪者?這一直是心理諮詢中讓很多諮詢師糾結的問題。在此次團體活動的組織者、諮詢師小殷看來,諮詢師所作的一切行為是否合理、有益,有一個最根本的衡量標準:即是否有利於來訪者的「心靈成長」。
  • 諮詢師是否可以誇來訪者呢?
    作為人類中的一員,來訪者希望獲得肯定和讚美的本質是為了滿足和提升自尊﹝自戀﹞,即希望從諮詢師那裡獲得一種「我值得被愛」「我值得被珍惜」「我很棒」和「我很行」的確認感,而這往往是很多來訪者在成長經歷中缺乏,甚至從來沒有獲得過的體驗,因此諮詢師可能會陷入人格發展水平偏低的來訪者「索求」讚美的困境。
  • 商南檢察院創建「來訪之家」讓來訪者感受家的溫馨
    近年來,商南檢察院為使「全國文明接待示範窗口單位」這塊牌子更亮,創新開展了創建 「來訪者之家」活動,提高思想認識作為創建和深化「來訪者之家」的基本前提。一、通過高檢院提出的「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工作要求。
  • 賀賀嶺峰|心理諮詢師為何要關注來訪者的個人狀態?
    啟發來訪者找到怕的背後的根本原因,找到「怕」的正面動機,重新建構新的認知模式:沒什麼大不了的!豁出去又怎麼啦d) 諮詢師需要澄清的:希望知道自己的諮詢方式是否正確,有沒有更好的方法?A:關注人站在整合心理學的角度,對於這個案例的來訪者,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她的個人狀態。
  • 為什麼來訪者普遍比一般的人要正常和聰明?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往往做心理諮詢的來訪者,比我們正常人更加正常和聰明。01 收費定義身份心理諮詢的收費是比較昂貴的,一小時幾百到上千,幾個療程下來,幾萬上十萬都是十分正常的。02 強烈的自我成長正如引言所說,來訪者比正常人更熱愛生活,更關注自己的心理問題。心裡生病就跟身體生病一樣,是不容忽視的,是需要及時治療的。他在自我療愈不成功的時候,努力地找到更多的方法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尋求更多外界的幫助和力量。
  • 涪陵:心理諮詢熱線為來訪者開出「心靈處方」
    2月25日,記者獲悉,自共青團涪陵區委心理諮詢熱線開通以來,共接聽熱線150餘人次,為來訪者開出「心靈處方」,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涪陵共青團『12355』青少年服務臺長期儲備了一支心理諮詢志願服務專家隊伍。針對這次疫情,我們發起招募後,志願者們踴躍報名,當天晚上就完成了隊伍組建。」團區委書記王林林介紹。經過嚴格審核,團區委篩選出15名有相關經驗和資質的志願者。
  • 重磅消息1丨公益心理諮詢招募來訪者
    (如果困擾您的問題是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我們不建議您報名本次公益心理諮詢活動,而是尋求專業精神科醫生的幫助)4、為符合心理諮詢的倫理要求,保證諮詢效果,來訪者必須確保沒有同時在他處做心理諮詢。5、名額為5人或5組家庭,每位來訪者或家庭有4次免費諮詢,每次諮詢時間一般是1小時。6、我們將從報名者中篩選來訪者,並電話或微信進行聯繫,預約諮詢時間。
  • 劇場版「夏目友人帳 石起和可疑來訪者」第三彈海報公開
    劇場版「夏目友人帳 石起和可疑來訪者」第三彈海報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心理諮詢師口述:80多個求助者中,有20多個是抗疫醫護人員
    他們是抗疫者,也是抗「抑」者。南都傾聽•戰疫口述實錄欄目採訪了為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患者提供網絡心理援助的王邈心理團隊的三名志願者。以下為他們的口述。我收到的第一個心理求助來自醫生口述者:王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口述時間:3月9日我是陝西人,從事心理諮詢行業15年了。
  • 暖暖環遊世界異世界的來訪者1高分搭配 異次園懶人攻略
    導 讀 暖暖環遊世界異世界的來訪者搭配攻略,那麼異世界的來訪者怎麼搭配?那麼一起跟著九遊小編來看看吧。
  • 來訪者患抑鬱症多年,內心痛苦,從心態上做三方面調整:抑鬱減輕
    一位來訪者,患有抑鬱症多年,在心態上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找不到生活的樂趣和活下去的理由。諮詢師在問詢來訪者: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你走到現在?是什麼力量在促進著你走到現在?來訪者說:因為心中有遠方,遠方有詩。其實這個遠方和詩,來訪者自己也不知道,但是自己很清楚,也很明白,自己不能這樣垮掉了,心有不甘。
  • 「遠贏教育」心理諮詢中來訪者的防禦,目標與期待該如何傾聽
    他就只能告訴你,雖然怎樣怎樣,雖然天氣很好,雖然家裡人沒有支持到我,能夠理解到他們,其實這個能夠理解他們就是來訪者的一個自我安撫,那在這個自我安撫的基礎上,或者說在這個時候他想分享給我們的是什麼,這些就需要我們的諮詢師和我們的來訪者共同的去探討,或者可以把這個部門拿出來,吹吹風,見見光,這些都是關於傾聽最基礎的部分。
  • 當疫情下的焦慮和驚恐「來襲」:一群心理專家怎麼給來訪者心理疏導?
    中國分析心理學會(CSAP)會長、心理學教授申荷永組織的「心靈花園2020公益心理服務」項目,已加入武漢組織的心理熱線服務,並建立了網絡和微信平臺面對疫情下的心理創傷者。作為參與過汶川地震心理援助的心理專家,他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這次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範圍要比汶川地震更為廣泛,遍及全國,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資源來加強心理援助。
  • 高考英語求助信該怎麼寫?馮老師為你支支招
    對此,馮老師為你支支招。我們先來看看求助信的一些備考知識。1、求助信的話題範圍包括哪些?答:求助信的話題範圍包括:(1)生活中的困惑感到孤獨和寂寞;不被人理解;與父母/同學的相處;形體不美/性格不好;物品丟失(2)學習中的苦惱學習壓力大;如何安排時間;英語學習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