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除了宅在家裡,
有些出行不可避免。
無論是
上下班通勤、日常購物
還是來醫院就診,
都需要做好防護。
辣麼,
如何做好日常防護呢?
保持安全距離
戴好口罩和做好手衛生
仍然是最重要、最有效的
防護措施!
口罩篇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措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合理選擇並正確佩戴口罩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必不可少的防護措施。
隨著新冠疫情常態化,部分市民的防護意識相對有所鬆懈,不佩戴口罩或不正確佩戴口罩的現象也多了起來。而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新冠肺炎傳播風險加大,因此,要時刻提醒自己為呼吸系統設置一道有效的「過濾屏障」。
戴口罩看似簡單,
其實是很有學問的,
下面我們就來
重新溫習一遍
口罩的選擇與正確佩戴方式。
如何選擇口罩?對於通風不良或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包括劇場、影劇院、地下或相對封閉購物場所、網吧及乘坐廂式電梯等,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對於醫院就診、探視或陪護人員,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對於發熱、咳嗽等症狀人員,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無呼吸閥符合KN95/N95級別或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戴口罩注意事項1、注意衛生,佩戴前、脫除後應做好手部衛生。
2、需重複使用的口罩,使用後懸掛於清潔、乾燥的通風處。
3、備用口罩建議存放在原包裝袋,如非獨立包裝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並確保其不變形。
4、如佩戴口罩感覺胸悶、氣短等不適時,應立即前往戶外開放場所,摘除口罩。
5、廢棄口罩歸為其他垃圾進行處理,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密集場所工作人員或其他可疑汙染的廢棄口罩,需單獨存放,並按有害垃圾進行處理。
(引自: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74號)
常見的口罩種類及性能主要為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
一次性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形狀基本都是長方形的,有戴耳式和綁帶式。
絕大多數的醫用防護口罩都是杯式或者鴨嘴形的,對密合性要求更高。
幾種口罩的正確佩戴方式醫用外科口罩及一次性醫用口罩(區分口罩正反面,一般口罩行業規定,深色面是正面,應朝外,帶有金屬條的部分應該在口罩的上方)
戴耳式佩戴方法1、將兩端耳帶掛在雙耳上,將口罩展開,使口罩完全覆蓋住嘴巴和鼻子;
2、用雙手壓緊鼻梁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梁;
3、調整口罩,使口罩的周邊充分貼合面部。
綁帶式佩戴方法1、將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帶繫於頸後,上方帶繫於頭頂中部;
2、將雙手指尖放在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並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鼻梁形狀塑造鼻夾;
3、調整系帶的鬆緊度。
醫用防護口罩(請注意普通N95口罩不等於醫用防護口罩,但佩戴方式相同)佩戴方法:1、一手託住防護口罩,有鼻夾的一面背向外;
2、將防護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夾部位向上緊貼面部;
3、用另一隻手將下方系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後雙耳下;
4、再將上方系帶拉至頭頂中部;
5、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鼻夾,並分別向兩側移動和按壓,根據鼻梁的形狀塑造鼻夾;
6、進行密合性檢查:將雙手完全蓋住防護口罩,快速的呼氣,若鼻夾附近有漏氣應重新調整鼻夾,若漏氣位於四周,應調整到不漏氣為止。
手衛生篇我們的雙手
每天要和成千上萬種
細菌或病毒接觸,
一旦我們接觸到
這些病菌後,
有可能會再次通過觸碰
口、鼻、眼結膜等
導致感染。
因此,
每一次的認真洗手
就多了一重安全保障。
如何正確洗手?要嚴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掌握口訣便於記憶,步驟不分先後),如手腕部有汙染可再增加一步,即「七步洗手法」,具體如下:
1、洗手掌(內)
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2、洗背側指縫(外)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3、洗掌側指縫(夾)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4、洗指背(弓)
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5、洗拇指(大)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6、洗指尖(立)
將五個手指尖併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7、洗手腕(腕)
揉搓手腕,雙手交換進行
特!別!注!意!
一定要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在流動水下徹底衝淨雙手後,宜使用紙巾擦乾。如何選擇合適的洗手用品?有流動水時可選擇抗(抑)菌洗手液:
選擇洗手液時要區分產品外包裝上的標註,是「衛消證字」還是「衛妝準字」。
「衛消證字」產品屬於消毒產品中的衛生用品,在殺菌、抑菌方面的功效更勝一籌。
沒有流動水時,可選擇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溼巾:
購買時,首選外包裝上標註「衛消證字」的產品,成分以「75%±5%酒精」為最佳。
不能選擇氯已定為主要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溼巾用於殺滅新冠病毒。
請大家平時外出時
做好防護
不放鬆警惕
勤洗手、多通風
出門戴口罩,
寒冬即將過去,
期待春暖花開。
最後,
世衛組織提醒:
僅僅佩戴口罩是不夠的!
在佩戴口罩的同時,
必須同時採取其他防護措施,
包括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及
對物體表面進行消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