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 日常生活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2020-12-14 每日甘肅網

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 日常生活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隨著農曆冬月、臘月的來臨,人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溫持續走低,流感、水痘、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呈流行趨勢。近期以來,新冠肺炎的無症狀感染者以及本土病例,一次次進入人們的視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必須提高警惕,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防範疫情反彈。

  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播風險

  今年4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表明,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者。

  無症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存在著傳播風險。

  那麼,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應該如何做好防護?其實還是和以前一樣,勤洗手、戴口罩,十分重要。

  勤洗手是預防疾病傳播的重要方法,但是「勤」不是頻繁洗手的意思,洗手也需要合理安排時間。即在處理食物前,吃東西前,接觸錢幣後,去醫院或接觸病人後,如廁後,幹完活或回家後,接觸血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後,抱孩子、 餵孩子前和給孩子換尿布後,接觸電梯扶手、門把手等後洗手。

  需要注意的是,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多種傳染病發生風險會增加。

  廣大居民要保持高度的防控意識,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注意飲食衛生。

  人們要主動了解和掌握秋冬季重點傳染病防控知識和預防措施,繼續保持前期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控制病原體的傳播。同時,老人、小孩及慢性病患者等感染疾病風險比較高的人群,更要注意防護。要做到: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加強體育鍛鍊,及時增添衣物,提高免疫力。

  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兩個口罩,一個使用,一個備用,口罩溼潤或被汙染後應及時更換。在外要佩戴好口罩,尤其是在進入人員流動性較大場所(如車站、機場)、人員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其他場所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同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外出就餐時,市民應首選通風條件較好,環境整潔的餐館就餐。就餐前要洗手,就餐時應保持座位間距,提倡使用公筷。

  我省流感處於流行高峰期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同一個人可多次感染不同亞型流感病毒。

  監測結果顯示,我省目前處於季節性流感流行高峰期。流感病毒極易傳播,感染者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會把含有病毒的飛沫散布到空氣中,周圍的人因吸入這些飛沫而感染;流感病毒還可通過沾染病毒的手來傳播。因此,出現流感症狀後應儘量居家休息、開窗通風,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並經常洗手。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當家庭成員中出現流感患者時,應儘量避免近距離接觸,家中有兒童、老人、孕婦、慢性病患者時,尤其要注意。流感患者應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如確需外出時,應佩戴口罩。兒童、老年人、孕婦、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一旦出現流感症狀,應及時就醫,儘早抗病毒治療可有效緩解症狀,縮短病程。非流感高危人群,可採取自行隔離,居家觀察,保持房間通風,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於消化和富有營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病情持續進展,出現高熱持續不退、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諾如病毒腹瀉主要靠預防

  諾如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腸炎的主要致病原,其傳播有多種途徑,可以在人與人之間通過攝入嘔吐物產生的氣溶膠、或接觸被排洩物汙染的環境而傳播、也可以通過食用被汙染的食物或經水傳播。

  據悉,諾如病毒絕大部分病例發生在涼爽的季節,即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之間。其發生場所主要是學校、託幼機構和醫療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因此做好預防很重要。

  具體預防措施有四點:一是保持良好的手衛生是預防諾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諾如病毒傳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飯前便後應按照6步洗手法正確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紙巾和免衝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二是定期對公共場所如教室、宿舍、食堂、衛生間,重點部位如門把手、樓梯扶手、水池、便器、電梯按鈕等進行清潔及消毒,尤其要對病人、疑似病人和帶菌者的吐瀉物和汙染過的物品、空氣、飲用水、廁所等進行隨時消毒。三是做好飲水及食品安全的管理,認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確烹飪食物,尤其是食用貝類海鮮等高風險感染諾如病毒的食品應保證徹底煮熟。四是諾如病毒胃腸炎病人患病期間最好居家主動隔離至症狀完全消失後2天(因為症狀完全消失後患者還有少量排毒),避免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從事服務行業人員和集體機構人員,如廚師、護工、學校和幼兒園教師。

  水痘主要通過飛沫傳染

  到了水痘高發季,家庭、學校需做好防護。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全身不適、食慾下降,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皰疹→結痂→脫痂的演變過程。水痘通常比較溫和,不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但個別患兒在病程後期可並發腦炎。

  水痘病毒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或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傳染。病人是唯一傳染源,其傳染性很強,人群普遍易感。人體感染水痘病毒後,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後發病,傳染期從發疹前2天到發疹後5天,乾燥結痂的皮疹無傳染性。因此,在確診得了水痘之後,建議孩子不要去學校、幼兒園,等水痘痂皮完全乾燥再去上學(自發病起24天)。

  預防水痘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風、勤曬衣被、勤鍛鍊身體、多喝水;學校教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環境整潔。疾病流行期間,健康兒童應儘量不到公共場所。一旦懷疑得了水痘,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有利於早期診治。

  適齡兒童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免疫程序為:自願自費接種二劑次,第一劑建議在12個月至24個月之間接種,在4至6周歲完成第二劑。對於未按程序完成兩劑次接種的12月到12歲兒童來說,第二劑與第一劑的間隔建議在6周到3個月;未按程序完成兩劑次接種的大齡兒童(≥13歲)或成人來說,第二劑與第一劑的間隔建議在6周以上。

  流行性腮腺炎可引起併發症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等方式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給他人。被患者和健康帶毒者唾液汙染的食具或玩具亦可傳播。容易在學校和託幼機構等集體單位發生暴發。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徵,有時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見的併發症為病毒腦炎、睪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可通過接種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進行預防接種。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儘量減少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出門時應戴口罩。如果發現孩子有腮腺腫脹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學校應開展晨檢制度,發現有腮腺腫脹等症狀的學生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患者衣物和被褥應在陽光下晾曬,患者曾住房間宜通風,並用紫外線照射或消毒劑進行消殺。

  ●相關連結

  七步洗手法

  洗手,不是洗了就可以,應當遵循七步洗手法,即「內外夾攻大立腕」。

  1.洗手掌(內):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然後相互揉搓。

  2.洗背側指縫(外):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3.洗掌側指縫(夾)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4.洗指背(弓):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中進行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5.洗拇指(大):一隻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6.洗指尖(立):彎曲一手的手指關節,指尖合攏,然後放在另一手掌中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7.洗手腕(腕):揉搓手腕。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芳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 科普宣傳(第111期)」日常生活中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專家...
    今年4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表明,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者。無症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嗎?
  • 【防護知識】冬季傳染病防控知識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變冷,氣候乾燥,是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為了加強冬季傳染病的防治工作,現將幾種常見的冬季傳染病的預防知識提供給大家。4.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腦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在冬春季節引起發病和流行。其特點是起病急、病情重、變化多、傳播快、流行廣、來勢兇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流腦的傳染源是帶菌者和病人,通過咳嗽、噴嚏、說話等飛沫直接在空氣中傳播。
  • 謹防冬季呼吸道傳染病蔓延 校園人群密集尤其要注意
    容易造成呼吸道傳染病的蔓延擴散。市疾控中心提醒,呼吸道傳染病作為冬春季易發疾病,病原往往易在幼託機構、學校等集體場所傳播,短時間出現集中發病,給學生和家長的生活帶來不便,公眾需掌握和了解呼吸道傳染病相關知識,採取科學的預防方法可降低呼吸道感染和發病的風險。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
  • 三種呼吸道傳染病可防、可控、可治
    專家教你如何區分感冒和新冠肺炎三種呼吸道傳染病可防、可控、可治  冬季寒冷,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從目前情況看,大家最關心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新冠肺炎。12月6日,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二科(二病區)科主任王衛提示:「我們首先要學會如何區分、鑑別這三種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的重要一環就是:冬季出門應該佩戴口罩。因為冬季戴口罩,不僅防範病毒感染,而且從中醫角度來講,可防風寒之邪侵襲肺臟,對三種呼吸道傳染病都能夠起到有效預防的效果。」
  • 這個冬天,如何做好防護?口罩能不能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同時,冬季也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也是病毒性肺炎的高發時期,今年冬季的疫情防控或將面臨著一次大考。這個冬天,普通民眾應該如何做好防護?新華網獨家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他呼籲,如果您已摘下口罩,請一定記得戴回來吧,大家一起攜手「挺」過這個冬天。
  • 省疾控提醒:氣溫驟降,注意防寒保暖,謹防呼吸道傳染病
    今日,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病毒喜冷怕熱,當前流行性感冒已經進入高發季,而國內部分地區出現本地新冠確診病例,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蔓延、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隨著天氣轉冷,公眾處於室內活動的時間明顯多於室外,容易造成人群聚集和室內通風不良,更增加了傳染病傳播風險。因此,市民要防寒保暖,認真做好個人防護,預防流感、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
  • 日常生活、來院就診,如何防護?
    無論是上下班通勤、日常購物還是來醫院就診,都需要做好防護。辣麼,如何做好日常防護呢?保持安全距離戴好口罩和做好手衛生仍然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防護措施!口罩篇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措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合理選擇並正確佩戴口罩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必不可少的防護措施。
  •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海南省衛健委「九問九答」來了!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劉冀冀 馬珂  目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國內散在病例偶有發生,正值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  11月9日,海南省疾控中心發布「九問九答」,提醒公眾要時刻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養成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衛生習慣,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情況下還需要戴口罩嗎?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可以摘掉口罩了,但有些特殊行業和場所仍然需要戴口罩。
  • 疫情防控個人防護,一篇搞定!
    疫情持續 科學防控個人防範注意事項目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氣勢洶洶,國內散在病例偶有發生,正值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廣大市民要時刻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養成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衛生習慣,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 做好個人防護!溫馨提示,並公布免費心理諮詢電話
    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溫馨提示: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畢竟生病遭罪的是自己,所以咱們要做好個人防護,當好自己的健康守護人!1、合理佩戴口罩外出時隨身攜帶一次性醫用口罩。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或與居家隔離、新冠肺炎出院康復人員共同生活,一定要佩戴口罩。2、隨時保持手衛生儘量少觸碰公共物品。飯前便後,處理垃圾後,外出回家後,馬上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洗手時長不少於20秒。
  • 甘肅省衛健委通報11月法定傳染病疫情 氣溫持續降低 呼吸道傳染病...
    12月14日,甘肅省衛健委通報11月法定傳染病疫情。通報說,11月,全省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丙類傳染病報告24種8600例,死亡8例。其中,乙類傳染病15種4467例,死亡8例;丙類傳染病9種4133例,無死亡病例。
  • 山西最新法定傳染病疫情發布!運城人近期當心這些病……
    2020年11月衛生健康提示: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要堅持多病共防,加強流感、新冠肺炎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措施,建議公眾堅持勤洗手、常通風、科學佩戴口罩、不聚集。兒童、老年人建議接種流感等疫苗。冬季取暖供熱,謹防煤氣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 秋冬更迭草枯黃,落葉凋零染雪霜。
  • 今年秋冬季流感疫苗應接種 個人防護不要放鬆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氣溫降低有利於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傳播。因此,今年秋冬季存在新冠肺炎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這種風險會帶來什麼危害?公眾要如何防範?接種疫苗需要注意什麼?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機構的專家就以上問題進行解讀。
  • 諾如病毒進入高發季 防控工作一定要做好
    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流行的高發季節,尤其是學校、幼兒園等人員密集場所易引起聚集性疫情。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諾如病毒感染等重點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結合11月17日市政府組織召開的和11月26日市教育局組織召開的視頻會議精神,市教育局再次強調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和直屬學校務必認真落實以下工作要求: 1.落實衛生責任制。各園區、鎮街要落實學校傳染病防治屬地管理的原則,誰管理誰負責,落實領導責任制和工作責任制,確實將傳染病防控工作要求落實到崗、到人。
  • 個人防護很重要 這些知識要記牢——個人篇
    個人防護很重要 這些知識要記牢——個人篇 2020-12-14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省疾控中心發布十二月防病提示—— 氣溫驟降 謹防呼吸道傳染...
    □資料照片  中國甘肅網12月4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12月3日,甘肅省疾控中心發布十二月防病提示稱,本月初,寒流來襲,我省大部分地區氣溫驟降,這種氣候條件下,應謹防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新冠肺炎:  隨身攜帶口罩 準備消毒用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乙類傳染病,但實行甲類管理措施。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接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 衡一附中(啟明校區)《冬季疫情防護指南》請查收
    以下是衡一附中(啟明校區)為各位家長提供的《疫情防護指南》,請查收~ 一、新冠疫情防護措施 出行需謹慎。出行途中要做好個人防護,避開中高風險區,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 緊繃防控之弦。返校回家要繼續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密切關注國家疫情防控形勢。
  • 又一傳染性極強的病正高發,孩子要格外注意
    隨著一波一波冷空氣的到來 也進入了多種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 猩紅熱就是其中一種 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目前,猩紅熱進入高發期 近日,濟南疾控微健康發布提醒
  • 寒潮下做好個人防護,千萬小心「凍出來的病」
    申城不少醫生發出提醒:請廣大市民,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者,在這段時間要注意個人防護,提高自身抵抗力。    部分與降溫相關的疾病,不得不防    上海這幾天氣溫陡降,在申城各大醫院,眼下已明顯切換到冬季模式。